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百二十一章 风起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六百二十一章 风起

作者:上善若无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6:06:03 来源:88小说

贾姬的风寒明显加重了,甚至于连迎接中山王的得胜之师入城都未能去观礼。

唤来太医令为贾姬看病,刘启没太过于在意,换上礼服就去迎接载着荣誉归来的中山国兵马。

这次李云泽入长安城,与之前汲黯入长安城献俘截然不同。

上次跟着汲黯来的,都是长城军团的兵马,虽然精锐可也是众人所熟悉的汉军。

可中山国的兵马,却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卫青,扛的住吗?”

上林苑军营之中,一众中山国兵马都在整理装备,穿戴甲胄准备入长安城。

卫青的伍长,特意叮嘱他“若是扛不住可不要逞强,路上出了差池丢的可是大王的脸面。”

“我行的。”整理身上甲胄的卫青,神色坚毅的点头。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卫青的身形显得消瘦,四周同僚都担心他能不能穿戴着数十斤重的甲胄完成阅兵。

伍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众人都知道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乃是大王所看重,态度上自然有所不同。

不过卫青却从未因此而趾高气昂过,不但虚心请教,而且做事认真为人又很是和善,四周众人都觉得此人人品不错,也愿意帮助他。

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行军的路上,同僚们闲聊的时候,会给他讲述如何骑马,如何照料马匹,甲胄如何保养,兵器如何使用,战场上如何列阵等等经验。看书溂

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兵书上所没有的。

一众骑卒装备妥当,将甲胄兵器擦拭打磨的雪亮,重新上油。

为马儿清理好卫生,捋顺毛发刷干净,最重要的是没给喂食。

毕竟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阅兵。

若是喂饱了马儿,拉了长安城一路那岂不是丢了大王的脸面。

这事儿李云泽不知道,若是知道的话肯定会说‘我的脸面用不着靠这个来增光添彩。’

辰时三刻,鼓声与牛角号声响起,装备整齐的中山国兵马,开始列队开拔出营,直奔长安城而去。

沿途有不少北军兵马驻扎警戒,这是必要的监视与防备。

毕竟如此之多的兵马(六千)全副武装的进入长安城,防备肯定是要有的。

午时一刻,越过渭水故道的大军抵达横门。

从这里开始驻扎在两侧的兵马转为南军,他们也是全副武装的矗立在直达未央宫的街道两侧,目的同样是警戒这支兵马。

南军北军算是大汉最为精锐,装备最为精良的兵马。

可哪怕如此,今天他们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些中山国来的兵马,骑兵身上穿着的是从未见过的整体式板甲,光滑明亮在午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还不算完,甚至就连他们胯下所骑乘的高头大马,都披着明亮的马铠。

如此华丽的装备,真心是让众人亮瞎了眼睛。

入横门之后,街道两侧就是东西二市,许多在坊市内做生意的人,也都是簇拥在街道两旁围观看热闹。

见着如此威武雄壮的兵马,众人都是惊骇不已“这中山国竟然如此富裕,连人带马都穿着铁甲啊。”

“你怕是个瞎子吧?”

边上当即就有有见识的人嗤笑“那明明是钢甲,是钢不是铁!”

‘嘶~~~’

在李云泽看来不值一提的钢产量,在这个时代来说,那就是让人眼红发狂的巨额财富了。

哪怕仅仅只是装备了一千骑的钢甲,也是整个大汉都凑不出来的。

因为大汉炼钢只能是靠运气,而不是像李云泽这般靠技术。

列队而行的骑兵们,举着各自手中的长长骑枪,按照主父偃的吩咐昂首挺胸的不断前行。

行过东西二市,前边街道两侧就是北宫与桂宫。

在两宫靠近街道的地方,是住满了功臣勋贵外戚们的北第。

众多勋贵皇亲,也是聚集在道路两侧,围观这支据说您以一敌十,歼灭了一整个匈奴大部落的强军。

他们的见识,可就比东西二市的那些商贾们强的多。

“这等规模的钢甲装备,中山国必有炼钢之秘法!”

“难怪能打赢,这简直就是刀枪不入嘛。”

“南北二军,恐不是对手。”

打头的骑兵路过戚里的时候,路边马车内的田蚡,目光阴冷的看着这支中山王的兵马,越看越是心惊绝望。

他虽然出身不高,可眼光却是不差。

眼前这支兵马队列整齐,行军之中无人喧哗嬉戏打闹,一望可知乃令行禁止之强军。

诸军将士身上肃杀之气,目光凌厉,一望可知乃战场归来之勇士。

至于装备就更不用多说了,南北二军都没有这等强横的装备!

如此强军,却是掌握在自己对头的手中,田蚡这儿又岂能不绝望。

绝望之下,要么崩溃放弃,要么奋起一搏不惜一切代价与手段。

当数千铁甲步卒,迈着略显整齐的步伐浩荡而来的时候,田蚡干脆收回了目光,让马夫驾驭马车回府。

他是王娡的弟弟,胶东王的舅舅,就算是想要转换门庭,有这个身份在,人家也不会收下。

对于田蚡来说,他只能是一条道走到底。

要么一举成功,扶持胶东王成功上位成为天子,姐姐成为了太后,那他这个出了大力气的亲舅舅,封侯拜相也是必然的事情。

要么就是失败,结果自然是身死族灭。

田蚡闭上眼睛,双手死死攥成拳头“拼了!兵马再精锐又如何,你自己还不是一个人!”

只要是人,那就一定能杀得死!

中山国的兵马一路前行,最终通过北关进入未央宫,来到天禄阁前的广场上。

在边上,就是少府衙门,以及朝廷各处官署之地。

此时穿上天子礼服,戴着旒冕的刘启,已然是站在了天禄阁的城头,身旁是诸多朝中重臣。

丞相周亚夫,依旧是抱病缺席。

此时站在距离天子最近地方的,还是梁王刘武。

见着中山国的兵马依次进入眼前广场列队,看着那在阳光之下光彩夺目的钢铁长城,两人的面色与心情,那是截然不同。

“如此强军。”笑容满面的刘启,故意侧首询问一旁的刘武“你觉得如何?”

“.好。”面容苦涩的刘武,强行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真好。”

横了自己这个野心勃勃的弟弟一眼,刘启收回目光,面上满是得意之色。

李云泽终于来了,带着一众幕僚与麾下将校们,翻身下马来到军阵之前,向着城头上的刘启行礼。

“.奉天子命出塞托祖先庇佑.得胜归来特此复皇命!”

一番由颜异润笔的说辞念完,李云泽从主父偃的手中接过虎符,从公孙弘的手中接过圣旨,捧在手中向着天子刘启示意。

这是大将出兵归来,交还兵权的必要流程。

看着下边英姿飒爽的李云泽,刘启目光之中全都是满意之色。

大汉与匈奴的仇恨绵延百年,从白登山到冒顿单于要迎娶吕雉,从历代和亲到甘泉宫的烽火。

多少年了,大汉盼望着一场对匈奴酣畅淋漓的大胜,今天终于是在他的手中做到了!

笑容满面的刘启点点头,转身向着楼梯走去。

他要去亲自接回虎符与圣旨,而在他的身边则是跟着黄门令,手中捧着一份圣旨。

这份圣旨,将会在待会去往高庙祭拜先祖,献捷之后当众宣布,册立李云泽为太子。

然而,就在刘启走下了城头,准备出门去赞赏李云泽的时候,太医令却是脚步踉跄的跑了过来。

刘启眉头微皱,示意拦住太医令的内侍们放他过来。

“陛陛陛陛下。”

面色苍白的太医令,说话颤抖的很。

刘启察觉到事情不对劲,当即喝问“何事?”

“陛下。”太医令咽了口唾沫禀报“臣奉命为贾姬诊病,贾姬所患之病乃是,乃是”

“说!”

“.是痨病!”

‘哄~~~’

四周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痨病,这可是绝症呐!

最可怕的是,痨病是会传染的!

听了太医令的话,刘启顿时面色苍白。

贾姬乃是皇子胜的生母,这个时候得了痨病.

更可怕的是,他这些日子,时常去寻贾姬,还常常留宿!

想到这里,面色泛白的刘启感觉一阵胸闷,当即咳嗽了几声。

四周众人全都傻眼了,这这这.

“封锁未央宫!”目光之中满是怒意的刘启,一把推开了上前搀扶他的周仁,咬牙切齿的说道“防.疫!”

手中捧着圣旨与虎符的李云泽,等了好一会都没见着天子出来,心头疑惑不已“这是哪一出?”

按照流程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天子出来收回虎符与圣旨,然后带着众人一起去往高庙祭祖的。

刚才还站在城头上呢,人呢?

他还在疑惑之中,就见着天禄阁内冲出来一队军士,随即迅速的将城门给关上了!

这下李云泽是真的搞不懂了,这玩的是哪一出啊。

好在也没让他久等,郎中令周仁的身影,急匆匆的出现在了城头上。

“大王。”

口鼻间绑着白纱的周仁,向着城下的李云泽呼唤“天子有旨,中山王晋大将军,领中尉(光禄勋)统北军各部,领卫尉(中大夫令)统南军各部!朝中一应事故皆由丞相周亚夫处置!”

说罢,从城头上用吊篮放下来了圣旨与虎符。

天子突然将兵权交给了中山王,将朝政交给了隐居在家的周亚夫,自然是引得外面众人一片哗然。

眉头紧锁的李云泽,当即询问“敢问郎中令,宫中出了何事?”

周仁苦笑不止“大王,宫中出了痨病,已然封锁宫廷以防.疫。”

‘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