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城姬三国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

城姬三国 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军

作者:绅士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5:26:57 来源:88小说

曹操推动朝廷,在给白图封侯、授九锡的时候,也是没打好主意。

封号还是“楚侯”——楚,虽然扬州也有部分地区,曾经是先秦时楚国属地,尤其是在吴国被灭之后,扬州大部分地区,的确曾经属于楚国,但是……楚国的核心部分,还是如今荆州、尤其是荆北一带。

扬州在大家的印象里,也就是“吴地”,荆州才是“楚地”!

而白图虽然还没有接受九锡,但是已经受了楚侯的封爵,也代表白曹联盟,已经初步建立,袁绍在春耕之后,已经集结军队,准备南下中原。

曹操则是在“摆弄”与刘备的关系——此时攻打刘备,无疑将正中袁绍下怀,如今刘备入主徐州已经五六年,曹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不过就这么放着,曹操也不甚安心,故而一面请刘备入朝,一面希望徐州也一同出兵,抵抗袁绍的压力。

白图则是一门心思的西进,攻打荆州……

此时已经敲定的两路入荆大军,分别是沿着长江进攻江夏、沿着淮河进攻南阳,也就是一南一北、一水一陆的绕开大别山。

陈宫则是提出,其实还有一路军可用——长江以南,荆州和扬州之间,隔着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

崇山峻岭,无法用兵,地形需要脑补“死亡搁浅”。

不过继续向南兜,就是五岭或者称南岭之地,秦汉早期将楚地南部的山岭地带,全都统称为“南岭”,但现在是特指五岭之地。

虽然五条高岭横亘,但却只是军队运输不便,骑兵难以行军,并非完全无法出兵。

五岭以南,就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交州。

秦末赵佗在岭南割据,威服当地越人,立国南越,汉武帝时才重新收回,设立交趾部——当时没有州牧的说法,“部”是指刺史部,而刺史只有纠察之权,交趾的行政级别低于州,但是也设“刺史部”,直到前些年,才将岭南九郡划分为“交州”。

如今士氏在交州深得汉越之民心,虽然资源、人口有限,不足以进取,但无论白图还是刘表,也都对这块没肉的硬骨头没兴趣。

陈宫的第三路军,也并不是走交州,而是想要走五岭——此时画地图的话,五岭算是在扬州、荆州、交州之间,但是……除了涂色之外,三者对五岭深处,那些连县城都没有的地方,并没有控制力,主要是蛮族盘踞。

叫山越也好、叫武陵蛮也好,总之正常行军的话,要路过好些古越、武陵蛮的部落,几乎是横贯蛮族核心地区。

强行用兵,还没见到敌人,就要先和蛮人拼个五劳七伤……

章陵之前俘虏的山越人中,已经有真正的蛮兵——也就是通过越姬“化蛮”的蛮族。

虽然不是那几座南岭深处的古越部落的蛮族,但至少也是真正和山越人沾亲带故的,而不是普通山民!

对于南岭蛮族,荆州那边叫“武陵蛮”,因为南岭在荆州属于武陵郡以南,而在扬州则是被称为山越。

对待南蛮,汉王朝一向是实行君长制——承认他们内部的酋长,之后通过威服、怀柔他们的酋长,来治理这些蛮人部落。

山越这边的大渠帅称“宗帅”,武陵蛮的大渠帅称“精夫”,大同小异。

民生上其实也有农耕活动,不过因为生活在山中,故而在农耕的同时,渔猎采摘也是重要的补充手段。

结构上类似于商周的奴隶制,酋长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区别是更信奉暴力,不少部落都有支持个人勇力来夺取酋长之位的习俗。

相比于纯农耕文明的汉人来说,更加好勇斗狠,最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山林环境,适应以山林为主场,拉到平原上他们还真不是具甲结阵的汉军的对手,但在山中……汉军进去不仅无法结阵,仅仅是蚊虫瘴气,就先去了一半的战斗力!

因此之前所有人,都默认这一片是“涂黑”的——不可能行军,不需要考虑。

不过从之前章陵郡,山越不时出动,重复着作乱、被俘、管饭……的骚操作之后,陈宫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山越不是缺粮食吗?

那大可以一面清剿驱赶、一面用粮食雇佣,同时再建立战俘军,软硬兼施的将他们向西赶。

简单地说,就是逐虎吞狼……

此为第三路军!

然而最终陈宫的建议,并没有被白图采纳,理由是粮食雇佣也好、暴力驱赶也好,无法保证山越行军时的破坏性不会失控。

不过陈宫显然没有放弃,再次将白图提起了此事。

“白公所担心的山越为祸的问题,之前的确是某疏忽了……但可稍作更改,以山越向西推进至武陵,以五溪为界,只要山越与武陵蛮……沟通即可。”陈宫说道。

也就是挑唆、威逼山越和武陵蛮内部自相残杀,我方军队跟在后面,袭击荆南四郡——有医学院的技术支持,在并不担心蛮族袭击的情况下,我军应该能够横穿南岭进入荆州。

然而白图还摇了摇头:“山越也好、武陵蛮也好,固然与我等文化迥异,若是主动为乱,当杀当俘,自然不需要手软,但是……为了与刘表的诸侯之争,挑唆蛮人相互屠杀,岂不是比蛮人还要野蛮。”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亦是仁者之道!”此时没有外人在,陈宫也并不退让。

陈宫说的是《尚书》的内容——认为“强大兼并弱小、文明攻击愚昧,吞并混乱将亡的国家”的行为,是正义的。

礼制文明是要脸的,战争必须要师出有名才行,而这一条的作用,直白的说……就是提供一个实在找不到理由的时候,可以用来当理由的借口。

“兼弱攻昧,不是给弱小带来灭亡与伤痛。”白图还是的摇了摇头。

“但这可以减少我们的将士伤亡。”陈宫严肃的说道。

白图闻言,也眼神微动……

“某愿立军令状,出使五岭的古越部落,竭力说服他们与武陵蛮归顺。”

白图不语。

“若事有不谐,某可与文远、仲达一道率军督战。”

白图不语。

“山中蛮夷亦是汉民,大将军借路,他们理应予以配合,这是合情合理的。”

白图……犹豫后开口道:“记住你的话,之所以你有立场让他们让路、开路,是因为他们也是汉民,既然是汉民……亦在军规之列,我不会给南岭这一路军,在军规上有任何宽限。”

陈宫闻言,这才展颜道:“白公放心,宫谨记。”

“另外……告诉他们,不仅之前下山的条件不变,而且对于越姬,也承诺建城供奉,只要守法尊律,不强求越姬汉化。”白图补充道。

“那所谓建城供奉是指?”陈宫闻言,有些疑惑的问道。

其实在城姬世界,夷夏之分的主要矛盾就在这儿……

那些所谓的越姬、胡姬,作为“部落姬”存在,并不进入大汉“城姬”的体系之中。

故而哪怕归顺大汉的部落,对人力、物力的调度,都是他们部落自己负责,最是“乖巧”的时候,也是那些宗帅、精夫,每年为汉室缴纳一笔供奉,这些人并不会入城姬的籍贯中。

同时他们最为抵制的一点,就是将部落姬并入汉室,明明普通部落成员,无异于是酋长的奴隶,比汉室的官老爷、地方豪强对百姓的压迫可大得多,却一个个都觉得没有自己的部落姬、宗帅保护,汉民就会将他们杀全家喂狗一样……

“具体事宜,还要和礼部、民部商议,近几日就拿出一个大体的章程来,总之……公台你出使的时候,第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第二……记住一点,越人也好、武陵蛮也好,也是汉民……”

陈宫些微有些不耐烦——这不是刚刚说过吗?还用再强调一遍?不过听到白图先提醒他安全问题,心里还是有些温度。

然而只见白图的神色,稍微有些变化,凑上前一些,小声说道:“也就是说,他们也是受到汉律保护的,如果有人将普通汉民当牛做马,我们又怎么能弃之不理呢?需得让他们明白,遵律守法的好处才是。”

“白公的意思是……”陈宫似乎想到了什么。

“注意尺度,那些人很难讲道理,有时候获得信任,比摧毁他们的身体更难,但我希望你能用更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白图说道。

没错,对于普通蛮夷来说,白图可不相信,他们就脾气暴到宁愿在山里当奴隶,也不愿意做吃饱穿暖的普通汉民……图什么?就因为脾气秉性?

白图不信这叫“桀骜难驯”,无非是两个原因,少部分原因在于双方的互斥性,大部分原因……还是在“君长制”上。

现实就是山越、蛮族更信任他们的酋长,而这些酋长更在意的,却是自己能不能继续逍遥、偶尔还能劫掠一把。

有时候不是白图空口白话的告诉山越,你们下来日子会更好,人家就会相信。

南北战争的时候,南军还全是农奴炮灰,只有军官是白人呢……

那么容易就把道理讲清楚,那就不用打了,大家一起反水好不好?

汉室明白这个道理讲不通,所以索性用个简单的办法——直接承认他们的“君长制”,平时所谓的怀恩之举,“恩赏”也都是直接给酋长。

陈宫听懂了白图的意思,虽然没明说、也不能现在就明说,但其实是要在君长制上下文章,心情顿时复杂起来——说服了白图,将第三路军拉起来,是一件令他高兴的事情,只是……白图这可是出了道难题!

不过表面上,陈宫依旧信心满满的,立下了军令状,之后会带着张辽一起支援高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