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拾光聚宝 > 第七十九章 竹子湾

拾光聚宝 第七十九章 竹子湾

作者:浪丫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1-01 06:19:38 来源:88小说

人间至美事,不过醉眼朦胧!

白酒喝了不少,又换成了啤酒。

啤酒喝多了最容易吐,吐则吐呗,又没有谁可以看得见。

在这大山村里的夜色里,我们兄弟几个,全挤在表哥的房子里,喝了整整一夜。

爸妈还有姐姐们,到最后是怎么回家的,我脑子里没有半点记忆。

只记得喝酒喝到半夜时,啤酒瓶子堆满了整个地面,连出去上厕所,都像过河游泳似的,满是的水和酒。

也好在是家里,尽管醉时荒唐可笑,却不会发生什么乱子。

唯一麻烦辛苦的,就是大姑和姑父了,大清早就帮我们这几个宿醉的家伙,收拾着昨夜动乱之下的残局。

不仅如此,还早早就准备了吃食,想着我们一起床后,就能吃喝一些解解酒。

这一夜与我而言,简直是太开心了!

兄弟朋友俱在眼前,父母亲人平安健康,自己的事业又节节攀升。

心中更是理想在前,志向高悬,一切都在最好的时机之中,如何不叫人心满意足,逍遥自在。

尽管爱人远在他方,心中却也早有了定计,只需按着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所有还未实现的梦想与遗憾,终将会获得圆满和实现。

以前贫贱的时候,就总是想象着能有这么一天,再也不为生计与金钱,而压抑奴役自己。

开心了就大笑,不开心了就大哭,激动了就欢呼,悲伤了就安静...

面对任何人、任何难题时,再也没有了内心中的,不自觉的自卑与无奈。

不为钱的事儿困惑迷茫,不为囊中羞涩觉得低人一等,更不为碎银几两,而出卖自己。。

现在,终于,我可以撕下了虚伪的面具,做一个最简单、最真实的自己。

可以不用再演那个,满嘴谎言虚伪的人;也不用再扮那个,表里不一善恶不分的老好人。

而是,可以无所顾忌的,让自己只是成为自己。

没有外界意志的引导和强迫,更没有内在的、下意识的趋动和伪装。

以前伪装的时间太久,几乎就要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快忘记了自己将要干什么。

理想、志趣、还有爱好等等,曾无端在平庸中消失的个性,若是再不挽救,这人生便如机械一般,仅为活着而活着。

许三多说:“人要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而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活着...”

这话听着似乎有些矛盾,可人们却是总能听懂,也总是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儿,什么又是好好活着。

梅长苏说:“既然我活了下来,那就不能白白活着...”

是的,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谁都不想白白活着,可最终却总是白白活了一世。

道理,似乎总是那么浅显易懂,真真能做到的,却永远不是自己。

或许就是因为,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境太美,以致于连自己,到最后都分不清真与假。

如此时间一久,自然就敌我不分,彻底变成了自我愚弄的玩具罢了。

有人说:一个人这一生,不管贫贱与否,都要尝一尝成功的滋味。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生命将会不完整,即便死去,灵魂也会带着残缺。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只有获得了成功,一个人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也不管是**,还是本性,必然都在成功的那一刻,统统的显露出来。

这些好的坏的东西,在其他的时候,是极有可能完全隐藏,或是伪装的。

何况,处在蛰伏期的品质,本就半真半假,除非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若能那样的话,又岂是凡人,早成圣人了。

“人间多凡品,世上无圣贤。”

谁都希望这句话是假的,但没有人能够否认。

就像人人都在吹嘘自己的高尚德行,却永远有着一副,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怪样。

真正智勇仁义的人,从来都不说自己的好,而是用行动与作为,让别人普遍的受益。

这种德行,也许才能被叫做润物细无声。

我的好坏,以前是并不清楚的,现在也未见什么端倪。

本性中的贪嗔痴,或曾被压制伪装着,如今也像种子萌芽似的,才见了几分苗头。

就拿楚芸和他爸的事儿来说,纵使尽兴喝一夜的酒,心里却始终像扎了一根刺,总不能觉得圆满完美。

早上在大姑家吃喝完毕,又集结了队伍,并带着烧烤炉和各种肉,直奔竹子湾而去。

这回虽然起的晚,但出发的很早,一路上又没有什么耽搁。

通向竹子湾的路,也比石门沟修的更宽更深,开着车几乎不用停,就能一头扎到山底下。

这个地方,我是第一次来,但大姐夫他们都比较熟。

他们依旧在前面领路,直到停车下来,我也看清了四处大概的模样。

与石门沟相似的是,竹子湾的山梁上,也住着几户人家,房屋的总体数量,也比石门沟多了不少。

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子建在半山上,并不像石门沟紧贴着沟底。

从谷底停车步行,我们花了半个钟头,才爬上了山梁走进这个小村子。

房屋现已空了大半,十之**的人家,都搬去了新农村,将这里遗留成了一个,近似荒芜的原始村寨。

整个村寨,坐落在山梁阳坡上,清晨太阳一出山头,便能直直照射过来,使整个村子都氤氲起来。

十几个小院子,带着几十间,青砖土墙建造的老屋,还保留着六七十年代时,农村最初的模样。

寨子并不大,房屋很零散,依着山梁的走势,在这个阳光充沛的大山湾里错落着。

村里的小路,皆是碎石铺成,一条最长最宽的主道,由东向西,贯穿了整个寨子。

中间又分出去了两三条,弯弯曲曲的支路,直通到了各家的门口。

依着我念旧的臭毛病,这种原始而又极富年代感的地方,不管是房屋还是街道,哪怕是几棵老树,都足矣让我痴迷。

尤其是这种,被大山包围的宁静与祥和,已彻底将我灌醉,再也舍不得离开。

相比建在公路附近的村庄,整日受到车马的喧腾,这个寂寞孤独的小寨子,简直就是建在山顶上的世外桃源。

四周山林环绕,青翠的竹林包围,门前是田地,房后有流水,抬头便是天,睁眼全是山。

远远眺望而去,峻山奇峰连绵不绝,翠竹苍松绿映,百花争奇斗艳,一片山河锦绣,尽收眼底。

更让人羡慕的是,除了开坑过的农田,漫山遍野都是沃土,滋养着万物,使整座山植被茂盛,鸟兽杂居。

尽管如此自然美好,却唯有无处来钱之弊。

村里人也只得从了大家,举族搬下山去,扔弃了这里的一切,重新再建造一个新家。

有人走,自然就有人留下。

还住在这里的几人,现在倒也不再种地,而是养起了蜜蜂,种起了果树。

他们守着这里的清净,也守着这里的孤独,并不眷恋红尘,只想在这故土上了此残生。

其实,这个小村寨子的名字虽叫竹子湾,可还不是我们所期盼的那个竹子湾。

真正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山梁的背后,那里才是我们一行人,这次出游的最终目的地。

在小村子里歇息了一会儿,也与养蜂的大叔聊了几句。

大叔很朴实,自己卷着自己种的烟叶,也给我们几个分享了几支。

我们问他住在这里,会不会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他却说一点儿没有。

还说大路已经修到了山脚下,虽然上山的小路开不了车,但骑个摩托上下,还是很方便的。

再者,他自己常年养蜂,也极少下山办事儿。

更何况,村里现在虽然没人住,却也曾养活了几代人,水电设施等等,依然还在,并无什么艰苦之处。

他还说自己并不是非要养蜂,而是离不开这里,至于儿女们,则都在山下的新农村里。

所以说,他自己一个人也很十分快活,算是吃穿不愁,心情悠然,自得其乐了。

别了乐观的大叔,我们顺着山梁继续往深处盘旋,又走了约多半个小时左右,才看到了一处十分开阔的山湾。

说是山湾,或许并不准确,因为山势较高的缘故,这里倒更像是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山草场。

走进这里后,我才发现周围的大山,忽而变得不再锋利,反而圆润平缓起来。

就连山脊的走势,也变得缓慢起来,像是平原上突出的丘陵似的。

不像平原的是,这里四处山峰环绕,整片草场都在山顶之上。

唯有最大的那一片,像碟子的底部,浅浅地凹陷了下去,连着村寨的路,一直延伸到了沟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