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探险手札(同名电影优酷热映中) > 第三章 扒皮獐子(3)

  “……这上面写,延骨草在古代方士的炼丹目录中,是炼制长生不老仙药的药材之一。”我艰难的看着潦草的字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狂奔过一万头草泥马了。

  这延骨草,不就是我们此次要寻找的目标吗?

  没想到,在几十年前,竟然就被一个道士发现了。

  等等,这地方真的有獐子精吗?

  事实上,再次之前,我已经见识过延骨草的神奇之处,因此比起这道士关于延骨草的记载,我对这上面关于獐子扒皮的事儿更在意。

  根据民间传说和笔记中的记载,獐子体内的麝香香囊,会散发出一种气息,让人判断力和辨别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觉。

  獐子用麝香香囊扒人皮,也用麝香香囊,迷惑女人。

  我之前看到的红孩儿……难道是獐子批了小孩儿的皮?这个猜测,让我头皮一阵发麻,再联想到那红孩儿,一路把我往黑暗中引,恰好和一些民间传说不谋而合。

  我们队伍里有女人,莫非是獐子精看上了梭梭或者是傅雪莉,所以打算把我引到无人处,取我的人皮?我将自己这想法对众人一说,安巴立刻点头,一副吃定了的表情:“绝对是这样!咱们赶紧撤,那獐子肯定就在附近!”

  弯刀没回话,依旧沉默的翻着手里的书,这后面的内容就更有意思了。

  由于清风是道士,在一些古方术书籍中,看过延骨草的记载,因此他知道,延骨草这种植物,虽然十年一次,一次很短暂就枯萎,但事实上,那只是一种休眠,十年后就会再生,而延骨草的根茎,只需要取下一截,找到合适的地方,就有成活的可能性。

  于是清风道士,便收集了一截延骨草的根茎,在文革结束后,他又重新出家了,獐庙便也就此荒废下来。

  清风道士并没有写自己去了什么地方,不过我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在这本庙志里,清风提到过自己的俗家名字,他姓许,由于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为了让他活的就一点儿,就叫他许仙,也就是许给神仙的意思,遂送他出了家。

  我刚开始看到许仙这个名字的时候,还觉得好笑,因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白蛇传》,但当我跟着弯刀翻完庙志后,我就笑不出来了。

  许仙。

  姓许。

  带走过白骨草的根茎。

  而我的家乡,吴老婆婆至今还居住着的村子,许家在里面就是大姓,而那白骨猫儿洞,离我老家的村子就不远,那洞内部也明显有人工的痕迹。

  难道……清风道士并没有还俗,而是到了方若县,种下了白骨草,甚至在那儿扎根了?

  如果是真的,那没准儿这个许仙,也就是清风道士,还是村里祖宗辈儿的人?

  可是,吴老婆婆说自己是清末民初人,而清风却是文革时期的人,也就说两百年前,吴婆婆就在许家村发现延骨草了。

  这么一想,延骨草似乎又不可能是许仙弄过去的。

  但许家村、许仙、延骨草,这三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又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巧合。

  难道吴老婆婆在说谎?或许她并不是民国人?可她说这个谎又有什么意义?

  究竟是这其中有隐藏着什么秘密?还是我想的太多了?

  种种猜测,让我不禁抹了抹脸,八成是我的神情太古怪,弯刀发现了不对劲,他侧头,灰色的瞳孔一眨不眨的盯着我,缓缓道:“怎么了?”

  我能说实话吗?

  当然不能。

  于是我道:“就是觉得写的太离奇了,这上面记载的延骨草,和咱们找的,不就是同一种植物吗?上面说延骨草长在落月湖旁边……安巴,你知道这里有个叫落月湖的吗?”

  安巴嘴里嘶了一声,道:“这地方湖泊很多,我知道的大湖就有五个,不过都是些野湖,没人给它们起过名字,这个落月湖,估计是清风道士自己起的吧,我不知道。”

  弯刀收起了庙志,说道:“无碍,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到时候我们沿着湖找。”没有获得其他东西,弯刀示意众人回程,我这会儿脑子里全是许仙的事儿,这种可能性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同时也打心里觉得古怪。

  老话说无巧不成书,写故事的人,书里总有很多巧合,否则掰不下去。

  可我的人生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小说,在我的生活中,怎么可能遇到这么巧合的事?如果是巧合,那岂不是巧合的有点儿可怕?岂不像是命中注定了似的?

  真的有命运这个东西吗?命运又打算拿我怎么做?

  不。

  我甩了甩头,深深吸了口气。

  不可能是巧合,我不相信巧合。

  吴老婆婆、猫儿洞、延骨草、这一次出任务恰好也和延骨草有关、再加上清风道士的庙志,这一切的一切,绝对不可能是巧合!

  一定是是我忽略了什么,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着这一切……

  我决定,这次回去之后,先联系一下家中二老,看看能不能找到族谱一类的记载,或许从族谱中,可以来验证一下我这个猜测的可能性。

  不过印象中,我从没有听说过家里有族谱,找到的可能性比较小。

  古时候的人会穿族谱、宗谱,但那一般都是大户才干的事儿,所以搁到现在,有族谱的人,甭管他现在有多穷困潦倒,至少证明祖上还是混的不错的,因为族谱如果能传下来,说明这个家族枝繁叶茂。

  而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低,越是穷苦的人,长时间处于劳累和肮脏的生活环境中,极容易生病,再加上古代战乱打仗,而且实行的还是一夫多妻制度,混的好的,娶妻纳妾,一人占好几个;混的不好的男人,根本娶不上媳妇儿。

  所以过去,一般的穷苦人家,很难说能一代一代往下传,说不定传到下一辈,孩子就因为生存环境不好病死了,也说不定传个两三代,没准儿太穷根本娶不上媳妇儿,直接绝后也有的,又或者后人干脆服兵役死在战场上了。

  要知道,古时候当兵的,可都是穷苦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但凡有十几二十几辈家谱的,祖上即便不是豪门大户,必然也是那种小康家族。

  我虽然生的晚,没在村里待过,但小时候村里还有人的时候,也去过几次,我们那地儿是真够穷的,一村老人没几个是认识字儿的,所以往上数,估计我祖上不怎么样,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族谱宗谱之类的。

  以前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此刻仔细一想,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被我忽略了很多年的问题。

  想到这个问题时,我的脚步下意识的就顿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