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673章

我们的1654 第673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这是一次正式的晚宴。

  他们点上了两盏煤油气化灯,整个大厅里通明瓦亮。

  这个本来是汉唐集团为了在北方做战时给部队用的,但是没有想到民间大为欢迎,他们还以为民间有马灯式煤油灯就够了。

  煤油气化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

  首先煤油气化灯在装上煤油以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

  其次,煤油气化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石棉做的纱罩,他们使用的是硝酸钍溶液浸泡;再就是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纱罩经过硝酸钍溶液浸泡工艺制成,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硝酸钍可由硫酸法或烧碱法分解独居石制得,独居石在大理石场里经常能找到。

  一盏煤油气化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

  不过,有时煤油气化灯点的时间太长了,半路上还需要再打点气。

  本来它同煤油炉一样的,都是为汉唐集团安保大队服务的,但是定远侯郑联只要看到了,就是个要买。

  这些加工技术都不难,定远侯郑联买了后就让三弟郑斌加工,倒是也能制造出来,只是灯罩和煤油似乎只能买汉唐集团的。

  煤油气化灯可抗三、四级以下的风,小雨天气亦可使用。

  在军营帐内使用时有一定除湿功能,冬季可以迅速提高帐内温度。

  这不要考虑北方冬天的天气情况嘛。

  之所以现在搞出来,还可以提供给民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煤油出现了滞销。

  现在,或者说是汉唐集团海外石油总公司煤油产量太大了。

  这样,第一层次的富人们开开心心地用上了煤油气化灯。

  他们喜欢在晚上把自己的后花园照得亮堂堂的,更重要的是晚上再看那昆曲之类的堂戏,真是好啊。

  最后还是海船上用得多,这东西照明,比煤油灯可更安全了。

  还有那煤油灶,用来煮汉唐集团式的挂面,太方便了。

  就这样,煤油又开始供销两旺。

  当一样产品滞销时,你要靠创新去解决问题,不能靠忽悠。

  在这个大厅里,郑芝龙宣布了一件大事情,他要退出幕后,好好当森儿的幕僚。

  郑芝豹倒是要加入郑家军中,毕竟还是算年轻一些。

  大家对这个明确表态一点也不吃惊,本来就该如此,先前要是听了郑芝龙的话,真带沟里去了。

  施琅将军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样最好。

  大家好好吃上了一顿酒宴,人人开心。

  宴后,郑芝龙和儿子郑大木、郑鸿奎、施琅等人在书房里密谈。

  现在是郑家这一支最困惑的时期了。

  汉唐集团拒绝给自己永胜王郑彩的待遇。

  福建郑家与自己不冷不热,总有一点防备心。

  广州的伪平南王尚可喜与自己对峙,摆出了你不来打我,我也不去打你的态度。

  双方有过小摩擦,大多是平局,那里的兵像是疯了一样。

  广西、云贵那面正在种什么田,也不出兵。

  海上风平浪静,连个海盗都没有。

  如之奈何?!

  郑芝龙叹了一口气,说:“森儿,汉唐集团势大如此,还不够你去倚靠?”

  施琅苦笑了一下,替国姓爷解释说:“太师,我已经去过三次了,他们次次回答都是一样的。不可能给与我等永胜王郑彩的待遇……若是带兵来投也可以,军官和士兵分开训练!

  国姓爷正是成就一番伟业的时候,如何可以这样?!”

  “那郑彩兄弟是何态度……”

  郑鸿奎说:“我倒是仗着老脸去过两趟,但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谈正事,要军火也给,但是不多。

  而且,我也没有多深谈,怕他也开出了汉唐集团的条件,不好收场。”

  郑芝龙斜过头,又看了看那局势地图,说:“还是远交近攻才是良策,为何不联络李定国?”

  书房里静了一下。

  原因还是一样,那李定国和永历帝走得太近,自己去了,还是给别人做嫁衣裳……

  郑芝龙想了半天,说:“我最后有一个建议,莫不如投了郑彩吧,随便他安排吧……”

  郑芝龙意味深长地说:“闽南才是我郑家真正的根基啊……”

  众人恍然大悟,这是借尸还魂之计策!

  郑芝龙又说:“最终还是要森儿点头认可才对。”

  大家都在苦苦思索。

  后来的几天,郑芝龙就随便在潮州城里走了走,没有带卫兵,他在享受这种自由。

  自由,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宝贵。

  郑大木真就这个问题和施琅将军讨论过了。

  施琅将军完全同意郑芝龙的看法,说:“这是一个好办法,李定国那里还不如我等这里,或许在郑彩那里能找到办法,若是一旦有了机会……”

  施琅将军做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郑大木说:“你猜测一下,他们会如何对待我?”

  “应该和汉唐集团差不多,肯定收编了我等,然后打乱了分配。”

  郑大木叹了一口气,说:“卧薪尝胆也比眼下无能为力好……”

  他最终答应下来,开始正式和永胜王郑彩谈了起来。

  ……

  这一天,定远侯郑联接到了大哥的密信,叹了一口气,这事情弄的。

  他找到郭子仁市长,说:“老郭,我要回厦门了。”

  郭子仁市长感到奇怪,再有个把月就要打鞑虏了,这家伙竟然要回去了!

  是怕了吗?不像啊!

  定远侯郑联摇晃着大脑袋说:“休要以为我怕了,是郑芝龙来厦门了,他们集体投靠了我家,不回去不行。”

  郭子仁市长听了真吓了一跳,那个郑芝龙不是死在北方了吗?!

  他摸了摸下巴,非常睿智地说:“这里面有问题啊!”

  定远侯郑联翻了一下白眼,心里说,废话,没有问题,我能带兵回去嘛?!

  他说:“我留下后勤兵来帮助你们吧,大哥已经向安保部请求了,他们同意如此。”

  郭子仁市长认真地说:“去吧,你已经和我学习到很多了,将来都能用上。

  定远侯郑联又翻了一下白眼,心里说,学到啥了?除了玩女人,我咋感觉不到呢?

  定远侯郑联真就带着大军回去了。

  汉唐集团安保部确实允许了永胜王郑彩的要求。

  这是为什么,大家用膝盖想一想就会明白的,好在他们也没有想着依靠别人。

  有一个帮手也可,没有也可,这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

  伍坚强部长问伍大鹏董事长说:“郑家的事情,我们管不管?”

  伍大鹏董事长认真地说:“我们遵守自己签订的各种合同!”

  伍坚强部长明白了,这是管,又是不管,全看合同内容了。

  汉唐集团的人有事说了,一个人说:“这个明大陆上的民族绝对被诅咒过,正准备要赶走鞑虏呢,你看这一件一件的破事情,还是专门拖着你呢!”

  吴迪厂长平静地喝着啤酒说:“怕啥?来啥,咱们就对付啥!”

  穆木厂长说:“就是,就是!”

  好吧,杨友行秘书长无语了,他想说的不是对不对付了,而是说一种现象。

  汉唐集团安保大队确实没有被什么事件打乱自己的阵脚。

  他们依然在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准备。

  陆安大队已经配备齐了一万支1654式步枪,其余人员继续使用1649式火铳。

  两者虽然还都是停留在拉大栓,单打一的水平,但是,1654式步枪完全换成了金属弹壳,而且可以借助着发射药的余力完成抛壳动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解决了弹簧钢的基本问题。

  除台湾岛之外,杭州兵站、南京兵站,包括江西、安徽和湖南中西部的两万大军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集结。

  海安大队,正在准备忙着加运后勤工作,现在还没有动用民间力量。

  但是他们相信自己先前的航运能力储备,不会没有作用的。

  第七百九十八章 让圈地运动加大规模?

  永胜王郑彩在郑大木正式地公开地提出投靠后,接受了他们。

  当然,这个是有条件的,永胜王郑彩提出自己现在是世界第二强军了,要重新训练一下他们两万多军队,一个军营还放不下,要分开训练。

  没有啥说的,郑大木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汉唐时报》就两个郑家的合作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这个可是伍大鹏董事长授意的,直接让杨友行秘书长写一篇评论。

  杨友行秘书长委屈地说:“我说我是汉唐集团的喉舌吧,你不承认!”

  伍大鹏董事长在磁石电话里威严地说:“我是要你表达你自己的看法,又没有表达我的,一个常识性问题,你当什么喉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