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598章

我们的1654 第598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让杜允和伤心的是,《福建时报》竟然只字未提永历帝!

  要知道,天伞公司的两个董事,可是他有情有义的两个手下啊!

  当然,他们现在还在印度大陆上——

  杜允和出这一份邀请后,现整个氛围都变了!

  场面出现了骤然的冷场——竟然一时间无人应对!

  杜允和当时只能笑笑说:“老夫可以毁家纾难,可以马革裹尸,但是,老夫相信人世间不可以没有三纲五常,鞑虏作乱皆由此生,汉唐惑人皆从此,诸位君子,有愿随老夫前往的吗?”

  一片冷场。

  哈哈,杜允和当时就明白了,真正只为了利的是他们呀!

  越是德之所缺,越是要别人有德啊!

  他轻轻吟诵着,轻松地去寻永胜王了,他要辞行喽。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他找到了永胜王郑彩后,永胜王郑彩恨不得一脚想把他踢飞了。

  但是不能。

  反而多加了些马票和随行物品,还为他找好了可以送往的船只。

  后来,当杜允和见到了永历帝后,大哭不已,血珠泣下,曰:“行尸走肉久矣,如今见君,心可安定!”

  第七百二十三章 实用主义的世界

  送杜允和走的时候,永胜王郑彩心中大恨!

  他已经踢出去一些腐儒了,这里面还有一些《福建时报》报社里的写手。

  气死了,确实像汉唐集团所说的那样,说话不讲逻辑的人,大有人在!

  自从他从汉唐集团的人那里,明确明白逻辑这个含义后,永胜王郑彩简直就把逻辑这个词挂在嘴边了。

  龙岩煤矿发生坍塌,死了一百多矿工!

  但是这很正常,汉唐集团的矿山上,经常也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个《汉唐时报》上总有报道,然后他们指责这个,指责那个的,也是忙乱一阵子,总有后续报道。

  挖矿死人和出海死人是常态,不算啥,进山打猎还死人呢。

  但是对这次矿难,《福建时报》报社里有个写手在报上写了“多难以固邦国”的一篇文章,内容差点把永胜王郑彩气死了。

  这还讲逻辑不了?!

  永胜王郑彩知道这句话是来自晋刘琨《劝进表》的一句话,“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但是人家可是用了或可以,但是到你这里变成必然了!没有了或可以,怎么可能直接做到多难以固邦国?!

  再说了,你不学着他们《汉唐时报》的写法,倒好像是多盼着来几场矿难,我龙岩,安溪之地便会超过汉唐集团的水平?!

  这是什么逻辑!

  当然,也不是真踢了他们,全都安排到孔子学院教书去!

  开办了孔子学院后,永胜王郑彩心情格外高兴,特别是听说在热兰遮城的孔子学院,那是经常被各路蕃子给挤得爆满!

  这绝对是好事情!

  传播我儒家文化,南孔的;弘扬我大明精神,汉族的!

  这是功在千秋,见效于今的好事情——

  红毛蕃来了,请自己去巴达维亚建孔子学院,因为汉唐集团的汉语言培训中心不去那里,他们竟然认为那里是蛮夷地区,治安可能无保障!

  因为知识分子不是商人——

  好,我郑家集团去!

  红毛蕃给地方,给建房,这可以,但是咱不能让红毛蕃笑了去,占那个小便宜不值得,书本免费,这个教学免费!

  他们想要会说汉唐式汉语的老师?

  其实这几年下来,基本都会——

  倭商也来了,请自己去江户建孔子学院,因为汉唐集团的汉语言培训中心不去那里,他们竟然认为那里是蛮夷地区,治安无保障!

  好,我郑家集团去!

  倭商的情况,永胜王郑彩太明白了,若是没有汉唐集团的人来,我先前还要向他们买武器啊!

  明末时期,所谓的“海禁”政策有所宽松,日本德川家康迫切要求恢复中日通商贸易。

  当时,郑家大哥郑芝龙,把日本作为主要海贸对象,开辟了从泉州到日本长崎的海贸航道,此后日本与泉州、漳浦往来货船频繁。

  郑芝龙带着郑彩等人,用平底船运往日本一些明大陆的大宗商品,这里主要是生丝及丝织品。

  而且他还与葡萄牙商人秘密合作,把澳门货物海运日本,再把日货销往吕宋,卖给西班牙人。

  总之,从1641年至1646年间,郑芝龙的商船络绎不绝地往返于福建、台湾、澳门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之间,其货船进出日本港口数量,比荷兰船多出7倍~11倍。

  这其实还得利于郑芝龙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完全的实用主义。

  与荷兰人做生意时,他可以入新教。

  与葡萄牙人做生意时,他可以受罗马公教洗礼,同时信仰道教海神妈祖与佛教的摩利支天菩萨。

  与日本倭商做生意时,还可以参拜神道教的八幡神。

  只要有利于生意的发展,只要得到利益,你让他信啥教都可以。

  当他实力真的发展起来后,在日本,郑家的势力大到可以直接联系到日本各家大名。

  而且,在对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中,郑芝龙海商集团与荷兰商人建立贸易关系,可以把大明的大量砂糖运往波斯及欧洲各国。

  如此,当年的郑彩眼看着以郑芝龙为代表的郑家势力,以庞大的船队、雄厚的资金、多渠道的贸易,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他那时在海贸中,完全掌控了台湾海峡制海权,并向外国货船征税。

  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

  海舶若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一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以此富敌国,沧海大洋如内地矣。

  永胜王郑彩还知道,那个现在在潮州城地区的大木,还有一个胞弟,田川七左卫门,他还在日本。

  当初郑芝龙将这个次子过继给妻子田川氏娘家,因此名为田川。

  1645年时,郑芝龙派人把田川氏接到安平,而其次子七左卫门被留在日本。

  七左卫门长大后,曾担任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从事中日贸易。

  在郑家势力如日中天时,郑芝龙是规划其为贸易线上日方分部的主持人,就算在现在的时候,田川七左卫门仍还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所有大木在潮州地区有一部分人马采用日本武士的装备了。

  这些个情况,永胜王郑彩都很清楚。

  如同在明大陆的南宋时期一样,当遭受到异族入侵的关键时候,他们都会向日本求救,但是,结果一样的,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从来得不到这个原先仰慕他们的国家和地区的帮助。

  因为,日本国家和地区也从来都是实用主义者。

  早在日本正保三年吧,也就是1646年,郑芝龙派遣的正使黄征明从福州向日本出航,最终到达长崎。

  使者带来郑芝龙的书信总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天皇两封,将军三封,长崎王,也就是长崎奉行三封。

  其中给正京天皇的一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回鹘之事,意在求借劲兵也。前云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战胜敌兵。”

  他们还带来许多礼品,要求对方派遣强大的援军。

  那时幕府接到这些书信后,以老中们为中心,反复地讨论了数天。

  其结果,御三家均赞成出兵,当时的主持者之一,云尾张大人云:“三人中,吾居长,应派吾为主将。”

  同时,他自己要求出阵。

  当时反对的只有井伊直孝一人,他反驳说,御三家的意见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赖的,但……关于求援事,吾以为不会立任何功劳,亦无益之至。

  结果大家认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军。

  事实上,当时的德川赖宣还说:“国家出援兵,无功则不仅为本邦之耻,且长期与外国结仇,成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于国无益,反招后世之弊,不可从其请……”

  由此看来,反对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御三家中的一家,纪伊的德川赖宣,也就是大家说说罢了。

  不过,总的来说,他们在口头上,有相当多强有力的赞成意见,赞成的似乎占优势。

  但最后大概是慎重论取胜,暂且决定观望静候。

  这里说暂且,是因为一般人认为虽然暂时决定采取拒绝的态度,在内心里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出兵的意图。

  接着准备特派丰后府内城主日野根织部正等人为正使去长崎,直接向郑芝龙的使者转达幕府的意见。

  但是,这个时候传来了唐王和郑芝龙的据点福州沦陷的消息,特别是郑芝龙主动投降吧,于是把一切都取消了。

  以后郑芝龙投降了鞑虏,但其子郑大木仍旧孤军奋战,支持大明朝,并向日本国派来了使者,要求援军和物资,想借着当年父亲的余威乞师、乞资。

  还是早有1648年,郑大木在信中说:“……余生于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

  当时这个血缘相连的唇齿真情很感人,可是有用吗?

  当时的幕府也进行过讨论,但是未复信,幕府当时判断郑家已经毫无可能翻身,打算抛弃了他们。

  可是,后来事情出现变化了!

  郑家氏族的另一旁枝突然暴起,在幕府还正在盘算,这个突然冒出的汉唐集团完全击败红毛蕃后,会有什么变化时,永胜伯郑彩占领了福建地区全境!

  而且听说他有比铁炮更凶猛的火器!

  1543年,葡萄牙人把铁炮,也就是火枪带到日本种子岛,然后种子岛的藩主种子岛时尧购买了这些铁炮,让家臣学习了它的制法,逐渐将火枪推广到全国诸大名。

  但是,听说郑家的这一旁枝还有比这铁炮更凶猛的火器时——有的大名在意了,有的不在意,但是幕府改变了做法。

  一方面他们恢复了与郑大木的来往,郑大木开始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