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572章

我们的1654 第572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她们在为胡柳技术员庄严地祈福。

  她们全都是村妇,她们穿上了她们认为最好的衣服来的——

  胡柳技术员当时眼泪都要哭出来了,看吧,老百姓不是眼瞎,他们知道你为他们做好事了!

  贺阳站长脸红了,干嘛啊,结婚一两年没有孩子不是很正常嘛,不带这样开启嘲讽状态的!

  绝不是宣扬迷信!

  不久后,胡柳真的就怀上了,后来,她被调回了总部。

  再后来,她生了龙凤胎,顺顺当当地,她收到的鸡蛋和木薯糕数目惊人。

  而且陆续还有村妇宁可花比送的鸡蛋花费更多的船票钱来亲自送。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永胜王郑彩最终和幕僚们商量出了好办法,他们要把这些人送到大木那里去,而且,他还可以送大木一些私货,这个都是可以谈的。

  那些私货都是好容易从汉唐集团提供的军火中省下来的,不容易攒的!

  幕僚中的一个大才说:“先前,那郑大木一直拖延与李定国联手,他想保留自己的实力。现在,汉唐集团已经入手明大陆,正在让鞑虏大兵举棋不定。

  若是那郑大木再参与进去,我福建南部又可安矣。

  所以,用些许军火,让郑大木把目光盯住鞑虏,这是最好的办法——”

  永胜王郑彩当时正在为郑大木反复请求军火支援而头痛呢,听到这话后大喜,这正是一举数得的办法啊!

  永胜王郑彩高兴地说:“然也!”

  第六百九十八章 郑大木的决定

  郑大木最为关心《福建时报》和《汉唐时报》,可以说,这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

  当初他来潮汕地区“征粮”,把这里也是弄得乌烟瘴气。

  潮汕揭三市地区有上千年的开,本来算是粮仓之地了。

  当地许多大户们把自己的地盘依着地势圈成各种围子,防守还是挺严密的。

  郑大木前两次征粮,没有拿下潮州大城,但是一般的围子和寨子还是不太难的。

  他也没有办法,若是买粮还好说,可是他上哪里弄银钱来买?

  所以只能以大义为重了,毕竟他是准备真打鞑虏的,家仇国恨都有了,这个可没有人怀疑。

  所以,那些大户们也牺牲一些吧,拿出些许米粮来成就我抵抗鞑虏的大义。

  但是这些大户们的思想工作不好做,他们竟然不乖乖地拿出仓库里的米粮来!

  这个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强征,为了大义吧。

  关键是那些大户们还反抗——但是他们哪里是郑家军的对手?专业问题啊。

  这期间确实死了一些人,这个郑大木没有避讳过,为了大义,死一些人不算啥,就是我大木死了,也是心甘情愿!

  这言语确实掷地有声,绝不是虚言,郑家军上下无不真心佩服。

  第三次在族叔郑彩提供的军备的帮助下,拿下了潮州后,可以说,他也是听从了族叔郑彩的劝告,没有杀害任何俘虏,就算是他原本恨死的那个潮州守将郝尚久,他都没有杀掉。

  那个时候,闽南地区呈现出混乱的局面,除了明鞑虏的官方部队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粮,宛如土皇帝;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大木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人数多,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

  可是这个潮州守将郝尚久,虽然在1648年时就已随李成栋反叛鞑虏,但他却总是袭击施琅定国公郑鸿逵的征粮部队,也曾经拒绝郑大木“联军”的要求,并在郑大木攻打新墟寨时派兵与郑军为难,这是与郑大木的大义行为公然为敌啊。

  1648年六月,郑大木军队行抵潮州,便以郝尚久立场“不清不明”为由,出兵攻击潮州。

  郝尚久部队不敌郑军,只好退守潮州府城;揭阳普宁惠来等县尽入郑军之手。

  不久,鞑虏大军亦再次攻入广东,使得郝尚久在潮州处于背腹受敌的情形,一气之下便向清军投降,引清军进入潮州城,一同对抗郑成功。

  郑军围困潮州城长达三个月后,除了久战不克士气低落,亦面临粮饷接济问题,只得于八月解潮州围退回闽南。

  1649年十月,郑大木决定再次挥兵南下,除了打击闽南清军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这是第三次入粤东了,必拿下潮州城!

  接着一个多月下来,他们从鞑虏手上攻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十一月,郑军攻诏安不克,乃决定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城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星势力。

  好在,他们攻下了潮州城,其实他们要是还攻不下,就是行左将军施琅之计了,回头去夺下厦门岛!

  或者说,历史在这里拐弯了,郑大木夺下了潮州城,二货郑联保住了项上人头。

  当郑大木派出左将军施琅用那些俘虏真的换回来重要的军备后,他稳住了自己焦躁的心态。

  潮州大城比厦门重要!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有的是粮食了。

  就算天下大旱,这里的江河沟汊里,也从未见干过。

  同时,他顺利地打下了其它有零星反抗的地方后,潮汕揭地区,加上南澳岛尽归手中。

  没有了俘虏,他可以用粮食换回军备!

  族叔郑彩那里,台湾汉唐集团那里都可以!

  族叔郑彩每一次总是能多给一些,汉唐集团则就斤斤计较了,什么含水量了,什么破损率了,扣这个又扣除那个的,不爽气。

  郑大木有一次和施琅商量过,他们那里有那么多好物件,有没有可能趁其不备,一举拿下?为我行大义所用?

  谁知道施琅听完后大惊失色,劝他千万莫想此事。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神鬼莫测之力!

  郑大木微微一笑,温和地看着自己倚重的朋友,不要被他们表面吓到,出去这一趟,他变化很大,更加稳重了。

  但是,有什么话说吧。

  施琅想了想说:“绝无可能!不提他们的船坚炮利,不提他们的掌心雷和新式火铳了,我等使用的火绳枪,他们都能随便放给农夫使用!

  他们称为基干民兵——”

  郑大木气得脸色红,说:“如此说来,我等用米粮辛辛苦苦换回的军备,他们竟然可以放给农夫?!”

  施琅又说:“他们分布很广,那些地方我都一一走到了,以我等力量绝没有可能一击而中,连郑彩郑联和郑斌三兄弟都臣服他们了,乖乖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交换,那些黑火药和火箭弹都是他们教会那三兄弟制作的,还有极为犀利的行军炮,都是他们用龙岩和安溪的石炭和生铁换回来的,而且,我听说还帮助他们加工燧枪——还可以提供给他们粮食——”

  郑大木心里气恼,说:“他们为何如此嚣张?军中重器也可以随便交给别人?!”

  施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大木,他不相信他不明白这是如何一回事情。

  郑大木果然伤感地说:“他们必有更加犀利的武器,才会这样——”

  接着又说:“那你的厦门岛之计,如何?”

  施琅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不可,不可,那郑彩寸步不离厦门岛了,而且防备森严,炮台林立,非五万精兵,上百条过千石的战舰才有可能强攻。关键还有汉唐集团在一边,无从判断他们的反应。

  他们仅在布袋镇一个码头,我就清点出二十艘以上的千石大船——安江造船厂,绵延数十里,那里的船台上日夜造船,经久不息。”

  好吧,先前的打算不再考虑了。

  那么,我当如之奈何?!

  施琅坚定地说:“种田,开矿,强军!内联郑彩,外联汉唐,稳定潮汕,防备鞑虏!”

  两个人执手相握,都说到心里去了!

  反抗鞑虏,那是必须的,这是大义,但是两人都没有提到如何应对永历政权。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还是在现在,他们从没有想过把那个永历帝和他们的大臣们接到身边来,李定国可以,但是郑大木不可以,原因,你懂的。

  国姓爷的称号,与叔叔郑鸿奎的定国公一样,都是隆武帝给的,与永历帝何干?

  再说了,无法勤王的理由多去了,无法成功的办法也多去了——

  施琅带回来了一些军备,这个让他们放心了,十几门大铁炮架到潮州城上,顿时让人心宁气爽,还有水泥,这物件好啊,可助城防!

  还有一些种子。

  当定下稳定潮汕的大策方针后,当然就不能随便征粮了,甚至还要给原先征过粮的地方,一些补助,比如那些神种。

  同时,也下令军队不得扰民,扰商,无论哪个时空,在正常的社会里,这都是永远政治正确的行为。

  郑大木的名声,在潮汕地区立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确实是为民所想,送来神种。

  平南王尚可喜曾经有收复这里的打算,但听细做说,潮州城已然是城坚炮利之城了,特别是他们也是应用了水泥——

  这个水泥之物给他留下了阴影,有了它,轰塌城墙已经变成不太可能,广州城之战,证明了这一点。

  他曾经命令梅州守将,试探着进攻潮州,但是现他们竟然是火器犀利,锐不可挡,但是好在兵力不够,无法反击,他们不敢离城而战!

  平南王尚可喜马上令手下停止骚扰他们,现在不是以力克之的时候。

  这个期间,粤东地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期,大家都在喘息着,都在集聚着力量。

  当福建地区全部被郑彩收服后,叔叔定国公郑鸿奎说:“好啊,那个郑彩端得是能干,福建一地完全归郑家了,哈哈!”

  郑大木说:“那他们还要我等输入了米粮,他们才给我军火?如何算郑家一门?”

  叔叔定国公郑鸿奎说:“无妨,他小时便是一个斤斤计较之人——但并不是阴毒之人,还是讲些亲戚情面,我也去走上一遭,看看他还有什么我等想不到的办法,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来——”

  当他去到了厦门后,郑彩果然热情招待了他,任他在福建走动。

  定国公郑鸿奎终于在莆田看到了办法。

  他们这里有的矿产,我那里也有啊!

  单说两样吧,我等不知道那甲长石(钾)是做甚用的,但是汉唐集团要,运送过去,他们定给马票;我等也不知道那鳞矿石(磷)是做甚用的,但是汉唐集团要,运送过去,他们定给马票!

  马票是什么?是银两,是军备,是一切——

  定国公郑鸿奎想都不想拒绝了郑彩的联兵之计,当然,话语间要委婉得多。

  郑大木是少有的青年英才,好好扶持,他日必成大器!

  可是若现在来到福建,便是郑彩的手下了,虽是一个郑氏,但是不能如此简单划分。

  郑彩在他临走前又送了些黑火药和一些军备,这是情意,但是他若是下次不给了呢?不可放心。

  定国公郑鸿奎更高兴地是,他明白了郑彩起家的道理。

  原来那地下的物件也可以换回诸多想要物件,不就是一个交换嘛。

  他带回来了各种汉唐集团所要的矿石标本,就不信了,粤东之地,富饶千里,怎么可能没有这些物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