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478章

我们的1654 第478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郭勿语见他们一个个面色沉重地领了一张小小的单子,心中便知,这一定会都成了定远侯那个手下的所有。

  自古以来商不与官斗,这都是事实,汉唐集团如此做,已经给了这些行商的面子。

  他细细放眼望去,又摇摇头,那一些人只是大户人家的掌柜之人,怕还不知道是第几号掌柜的。

  郭勿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所谓的战斗帆布靴,在福建之地定是好卖,闽浙自古不分家,到时候自己也着人来贩卖些。

  这个好说,关键是汉唐集团如何能制成这般好的皮具?

  郭勿语环视了一圈后,他发现了有一处写着服务处的台子,那后面坐着两个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用一根木棍一样的物件书写着什么。

  他知道这是类似热兰遮宾馆里的服务台一样,有事情可以询问她们,而且弄不好她们也是小脚女人。

  汉唐集团真行,什么样的人都能利用上。

  他还见过瞎眼的搓澡师,瘸腿、少胳膊的看报摊、卖小货的人。

  他连忙走过去,他要与这里的人联系上,定要借助他们一把力气!——

  定远侯郑联接到了大哥的电报,说是平安接到了郑家子女,但是又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定要参加汉唐集团最近的一项活动,不管是什么理由。

  透过薄薄地电报纸,定远侯郑联能感觉到大哥彻底放松了,别看开头只是了了几句的交待,如果处理不好,真不知道会是多少条人命的事情。

  大哥的命令最大,他只好放下自己的事情,去找伍大鹏董事长了。

  “你们郑家集团要参加我们组织的文化寻根活动?”

  伍大鹏董事长揉着鼻子,惊异地说:“你们也出一部分人手和资金?”

  定远侯郑联无聊地说:“我也是翻看了几天前的报纸后,才知道大哥所说的这个文化寻根活动——不知道你们为何要这样做?”

  伍大鹏董事长说:“我们一直认为这些台湾高山族人,他们是来源于南岛,就是地图上我们南部的那几个大岛,虽然由于时间啊,来源地不同,他们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区别,但是,总体上他们还是算一个民族,都住在高山上嘛,所以就这样统一了。”

  定远侯郑联大大地打了个哈欠,见伍大鹏董事长面容不喜,忙说:“近几日,我太忙了,昨夜没有睡好——你继续说。”

  伍大鹏董事长白了他一眼,心道,谁管你昨晚做什么了,但是,我说的话有这样无聊吗?!

  又见他拿出大红鹰雪茄来,一口咬掉雪茄的头,轻轻吐到烟灰缸里,咬的位置大小都十分合适,仿佛剪掉的一样,然后又叼在嘴上,掏出打火机,“哧啦”一声点上,大口地吸起来。

  伍大鹏董事长表示服了,一百多马票一只的大红鹰可以这样吸,动作如此潇洒,非常人可行。

  好吧,伍大鹏董事长不稀得和他一样,继续说:

  “我们认为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男人穿裙子,女人佩戴的饰物特点,崇拜万物神,崇拜黑陶等,可以看出来,他们和所谓的南部海岛的人应该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这些年来,我们在本岛内部经过亚麻、蓖麻、黄麻和剑麻等种植,又通过多种山地经营的方式,把他们基本融合在一起,虽然仍然有一些矛盾,但主要是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矛盾。

  特别是我们组织的土著安保大队,在兵员上,我们注意了来源的广泛性,在训练中,我们加强了文化科學方面的教育。

  他们在维持土著之间的和谐与稳定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认为,现在是可以展开文化寻根的行动了。”

  定远侯郑联现在已经开始翻白眼了,大红鹰已经救不了他了,他要睡觉!

  伍大鹏董事长这时候满意地笑了,心想,好多年没有这样讲话了,想当初,这样的套话,他在台上都不用草稿,两三个小时不用停的,但是现在,只要开会时露出这样的口气,他会被呛声的!

  好了,不折磨你了。

  伍大鹏董事长舒服地换了一个姿势坐好,说:“我对朋友从来都是言无不尽的,问吧,你还想问什么?”

  定远侯郑联第一次见过,他只问了一句为何要文化寻根的闲话,就得到了这样一大篇话回复的事情。

  他决定不再问问题了。

  “我郑家要加入汉唐集团的文化寻根行动——我等可以出人出力出钱,只要让我等加入。”

  伍大鹏董事长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们第一站会是在文莱地区,听说那里环境恶劣,民风凶悍——”

  定远侯郑联终于来了精神,说:“我有特攻大队,也进行过丛林训练!若是区区的土著都灭不了族,我都把他们丢进大海里!”

  伍大鹏董事长说:“我们是去带来文化与文明的,不是去杀人——”

  定远侯郑联一拍大腿,说:“我老郑真是不会说话,看汉唐集团在淡马锡的所作所为,真是道理上不亏,利益上也不亏,端的是好手段!

  听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商们说,那里现在已经风平浪静,讨厌的海盗都不见了,这才不到两年吧?淡马锡都要变成一座大城了!

  幸亏我郑家跟得快,抢先布好了局,后来去的那些大户们,想要再布局,花费要三倍以上啊。

  汉唐集团真会抢地方!”

  这是表扬还是嘲讽,伍大鹏董事长不关心,这个郑家集团跟得这样紧,对汉唐集团有利还是有弊才是他要考虑的。

  自从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后,仅福建和台湾两地的贸易量那都是成倍增长。

  运往印度的货物日益增多,同样,从印度运往两地的货物也是日益增多。

  在海口、淡马锡、安达曼群岛几个重要节点的支持下,这条动脉不停地为两地输运营养。

  澳门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尴尬了。

  第六百零一章 台湾贸易记 9

  在汉唐集团以雷霆之势拿下了热兰遮城,又把荷兰东印度公司及其雇佣军势力都打瘫了之后,整个亚洲的海域之内为之一清,主要海盗势力没有了。

  当时,澳门靠着这条到印度的航线活得有滋有味,因为出人意料的是,福建厦门又打开了市场,后来的泉州、福州陆续都打开了大门,可以自由买卖了,更好的是,广东战乱稳定了!他们多了好多的货源——

  上帝眷顾葡萄牙人!

  当然,像是这样想的可能还有西班牙人、英国人,他们也可以直接登上明大陆或是台湾贸易了。

  也许唯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没有认为上帝是眷顾他们的,但是他们也只能腆着脸主动来做生意,因为一切都不了了之了,现在嘛,做生意是最大的目的。

  他们从明大陆或者是台湾买来贸物,通过马六甲水道前往印度,或者在当地销售,或者在当地停留几天后,继续前往欧洲,也可以选择波斯或其它地方。

  他们可以用明大陆和台湾的货物在当地换成香料,也可以不换,怎么都是挣钱,以高级丝绸为例,十几倍的差价不算离谱。

  在这个时空的交易中,一匹染成紫色的棉布可以卖到相当于那面世界的两万美元,真不知道这帮子古人是怎么算的账,汉唐集团的人对他们的价值观已经无语了。

  汉唐集团的人算是做好事吧,他们怕这样高的差价不利于公平交易的理念,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远洋投放训练,把台湾和福建的海商们组织起来,一路斩妖除魔到了印度。

  这可不是瞎说,人家说书人都编成了段子,在茶馆里弄些打赏钱生活,就是不知道他们要是遇到了听完书不给钱的“盗听者”,他们会怎么办。

  上一次远洋期间的过程前面已经做过表述,不再重复,要不又有看盗版的人骂我水了。

  骂吧,这样能给自己求个心安,你又赚了。

  汉唐集团海安大队赚了一大笔护送费,这个真没有拖欠的,不算他们因为修建淡马锡和安达曼群岛这两个节点的花费,一次远洋训练竟然还能挣钱回家,这个思路真是只有汉唐集团才能想出来。

  但是,这个收入必须交公,安保队私下里绝不可以做生意,这是规定。

  这笔钱汉唐集团又马上投了出去,购买了许多建材物资,那个印度果阿的大明城还是要建的。

  那些海商们挣了多少?他们没有说,汉唐集团也没有人问,人家把所有的费用都交齐了,再打听这个就无聊了。

  第二批次的组织火暴了,汉唐集团不得不多配备了战舰,特别是补给船。

  补给船船长何马象在报告书里提到了补给船在海战中的作用,指出补给船不能单纯看成运输船,太浪费,稍稍再加一点点武器装备,就可以在战舰和商船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一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啊,不仅可以自卫,还可以参加进攻。

  但是这一点让吴杰厂长说了不少的怪话:“这就是纯纯的小白的想法。专业船只就是专业船只,不能乱改动。装甲运兵车就是装甲运兵车,大货车就是大货车,你把大货车上也加一门炮,这算啥?

  不行,我就只能加两个机枪组,结构不动了。好容易算出的重心,不能动结构。”

  专业人士的意见很重要,只能这样了。

  事实上,这次的补给船主要为各个节点服务,所装货物都是过于沉重的物资,所以保持运输船的重心很重要。

  何马象船长气得都不稀得搭理吴杰厂长了,吴杰厂长他自己还不知道。

  第二次远洋行动也就在预想中胜利完成了,由于商队过于庞大,他们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直接到波斯湾去,而是走得早,回来得早。

  这第二趟,他们算是基本完成了对各个节点的主要补给,也就是意味着它们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了。

  至于说持续建设,那个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第三次——汉唐集团发现那帮子海商不用自己了,他们也许是嫌护送费贵吧,或者赶时间,总之他们开始自己组织了,这帮子忘恩负义的家伙!

  明人海商的海船可以逆风前行,这样,他们可以突破季风的影响。

  沿途的各个节点,或者叫补给点、商站什么的,都行,还能给他们有力的补给,有的海船团队就突破了一年一次的老规矩,竟然一年两次,甚至有买了安江造船厂商船的海商竟然去了三次!拼死了!!

  这是一个有一口吃食就可以满足的民族,又是一个为了金钱可以拼命的民族,全看他们本身有什么条件了。

  汉唐集团当然不高兴了,还想再练一批次战舰呢,他们竟然不出钱了!

  但是又不能强拉着组团,于是就在各个节点上把补给的工作设备建得更好,到时候好多收费用。

  总之,汉唐集团做事就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小气样子吧。

  其实是蕃子们对明人海商最不高兴。

  如果按不高兴的人气榜来看,葡萄牙海商是第一个。

  澳门到印度果阿这条航线本来是自己独享的,当汉唐集团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实力打瘫后,他们刚兴旺了一阵子,顺道还拿回来了自己的马六甲城。

  这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明人海商们很快就加入进来了,他们是真能吃苦啊,真能运货啊。

  明人海商们生生把大明货物到印度的到岸价压低了两成,他们还在加快运输!

  真想出动军舰制止他们,但是那些海商都挂着汉唐集团的旗帜,听说船主还都有汉唐集团的身份证。

  所以不能动,这是在冒险啊,荷兰人的例子说明了一切。

  而且他们的横帆船只能一年航行一次!

  所以他们只能忍,只能和明人海商们比吃苦,但是似乎前途堪忧。

  有人发出了“要这澳门有什么用”的哀嚎。

  又由于澳门在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管理下,是极度排外的,别说英国人了,就连西班牙人想通过这里进货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的人缘不算是太好的。

  他们夺下马六甲城之后发现,那里连挣些过往商船补给的小钱钱都很难挣到,随着淡马锡节点的日益完善,不要说明人海商们了,就连英国人、荷兰人,偶尔出现的丹麦人都去那里补给,那里的各种设施实在是方便。

  马六甲城陷入了忙三天,歇一年的局面。

  至于英国人,荷兰人或是其它地区的海商们,也对明人海商们有这个怨念,你说我们从欧洲跑来,就挣这点辛辛苦苦的钱,结果明人海商这一加入,大家的收益都在缩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