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411章

我们的1654 第411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杨友行秘书长摇摇头说:“我们中没有一个单个的人可是称作士,但是,我们整体却可以担当起这个士的称呼……”

  “那么古人中能找出一个你所说的士吗?”

  “也没有,需要好多历史的英雄集合起来,还要去除很多的毛病。”

  众人笑了起来,这个杨友行秘书长说了一个大家都做不到的道德标兵。

  杨友行秘书长真火了,说:“什么道德标兵?!它的身份可能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平常人。好吧,我说说什么不是士。

  他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他却用来拍马屁和歌功颂德,不是士;他有极高的专业修养,他却用来欺诈和做假证,不是士;他有巨大的财产,他却用来炫耀和浪费,不是士;他是一个军人,他有做战的天职,却临战跑了,不是士;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他却为了一点点利益,说违心的假话,不是士。写手基金会,只是在文学之路上寻找士这种精神的方法之一,其它路,还有好多……”

  大家听得都烦透了,可是杨友行秘书长还在不停地讲。

  “好了!”众人差不多都是齐声高喝了,说,“你说得那么多,你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还正好呢,有一批和你差不多的人呢……”

  杨友行秘书长怒喝说:“和你才差不多!他们也是你们祖宗!”

  大家是专指着一批人,这一批人太讨厌了。

  如果单从数据上看,汉唐集团管理下的社会治安现在越来越差,巡警上报的训诫、罚款甚至鞭诫次数呈上升趋势。

  秦曦关部长为这些数据愁惨,这是与明人中的中小知识分子越来越多的原因有关。

  自从福建地区的永胜伯郑彩推出了书生巡警制度之后,有一批文人跑到了台湾;还有其它的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文人来了。

  汉唐集团在辛辛苦苦建设时,这一批人不来,刚刚过得顺利一些,他们就跑来了。

  按理说他们想要知晓汉唐集团的种种规定,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帮子人的废话太多。

  从洗浴消毒到照相登记,连指责女办事人员的字迹不好看的话都有,不过,他们就是第一次用沾水笔或是钢笔写字,那字写的也确实比女办事人员强,这个写字就是个手艺活儿,哪怕工具不一样,一样能用。

  明明要行人靠右通行,他们偏要走正中,还正好走在中间的白线上,理由是他们走正路……

  热兰遮地区的街道在几次扩建后就基本定型了,那街道两边的绿化树,汉唐集团尽量都是按照不同的果树来种植,所以也就有了莲雾大道,荔枝大街,芒果道,香梨路之类的称呼。

  行人一般都不会去碰那些果实的,一是,谁也不差那些水果,二是,留在枝头上也好看啊。

  但是这些文人伸手就摘,还跳着摘,名曰:率性而为……

  别人排队,他们插队……

  坐公交车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在小酒店里,几个人打了一斤白酒,点了几个便宜的菜蔬,先从阉党骂起,骂到鞑虏,骂到永胜伯,骂到汉唐集团……

  “为何女子于光天化日之下,露出胳膊?”

  “为何不分长幼尊卑一律排队?”

  “九岁后,男女便不可同席,他们的小学竟可以同桌学习?”

  “为何不见广播圣人之言?”

  “有功名在身者,不必纳税,为何收我一马票的教育税?”

  “连永胜伯都私下里取士,汉唐集团为何不可?”

  总之,这个汉唐集团在他们的嘴里,问题多多了。

  他们违反了规定,巡警训诫他们,顶嘴,鞭诫他们就老实了。

  “为何随地吐痰?”

  “圣人之言里,哪有不可以如此之说?”

  “啪”,巡警抽了一下藤条。

  “你竟敢污辱斯文?!”

  “啪”,巡警抽了第二下藤条。

  “汉唐集团规定鞭诫是在训诫无效之后才有的,我哪里有再吐了?!”

  “啪”,巡警抽了第三下藤条。

  “好了,我知道不应该随地吐痰了,我擦掉还不行吗?”

  那个文人边擦边想,刚才的酒水喝得不好,气冲了些,要是在永胜伯那里,定会是劳动两年了……

  巡警也有罚款的权力,但是这个太麻烦,需要将被罚款人带到所里面签字,而且款项还要直接上交汉唐银行管理。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文人身上都没有多少马票……

  他们反感女子出门工作,但是其中一些却又依靠自己的女子在外做活。

  他们本可以去汉唐集团办的行政管理学校学习,他们还真去了,但是发现仅仅是结首、庄主一类的职业,就连财钱方面都不可能管到,于是退了出来,千里来做官,只为吃和穿,这样的苦力活,有何意思?

  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游离在外了,他们就以种种的不满来表现出他们的存在了。

  这一帮子人被塞给杨友行秘书长了。

  杨友行秘书长就又把这些人招集了起来,体力活儿干不了,挑错别字会吧?

  然后他又手把手的教这帮子人排版,还手把手的教他们去采访,学习写消息,通讯,期间发生的种种故事真是一言难尽。

  听说杨友行秘书长的散打功夫见长。

  但是不管怎么说,《汉唐时报》还是开印了。

  它的发行,当然引起了永胜伯郑彩的注意,他从来都是从头看到尾。

  后来,永胜伯郑彩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汉唐时报》的头一二版全是好事情。

  什么冶炼出铝了,胜利加工出不锈钢了之类的物件,永胜伯郑彩不吃惊也不操心,反正他们有的,都时候自己必须有。

  但是他们说复制出五百吨级的单轴水压机的消息,吓了永胜伯郑彩一跳,天神,这是五千担呢!

  但是三四版,大多是不好的事情了。

  永胜伯郑彩对这里看了很久,慢慢就有了一个想法。

  第五百二十七章 请诛杀杨友行

  永胜伯郑彩发现这份《汉唐时报》总是在第一张大纸的背面公开指责汉唐集团,他看得很认真,那报纸上面写得是第四版。

  这可有意思了,他汉唐集团竟然可以允许有人在背后指责他们!

  永胜伯郑彩马上召集了隔壁的幕僚们,要进行一番商议。

  大家现在当然人人手里面都有一份报纸了,对这些大才,永胜伯郑彩可不差那些书报费用。

  听说汉唐集团的人自己订阅自家的报纸时,还要交钱,小家子气了。

  那些幕僚们当初第一次拿到报纸时,就像永胜伯郑彩一样,简单适应了一下后,立刻就看明白了这种通篇都是俗体字,文风粗鄙简陋的文章。

  同时,他们对分辩那个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点难度也没有,只略微看了一遍后,便体会到了它在表达时的妙处了。

  事实上,汉唐集团认为,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全世界其他所有民族的语言文字加在一起,也没有一个能比得了明大陆上的这种语言文字体系,可以这样说,在那面的世界里,只要是真正完成了初中教育的学生,就可以阅读懂《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书籍,若是真正完成了高中教育,那么就可以直接阅读《春秋三传》了。

  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类比,其它民族则需要冷门专家级别以上的人才能看懂。

  这种语言文字的超级稳定性,当然使得明大陆上的文化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了,所以大一统当然会是主体,或者它们互为因果。

  “正好呢,结合着每一个时代的当权者,他们都极力把这文化改成适合皇权奴隶主的文化,总是连锅带盆地传给下一个胜利的奴隶主,好吧,明大陆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循环发展的历史,当然它也上升,但是分为青铜时代的奴隶主,生铁时代的奴隶主,钢铁时代的奴隶主,还有那啥时代的——”

  在酒吧里,杨友行秘书长照样开始了他的即兴演讲,连音乐声都掩盖不住他高亢的声音。

  但是说到这里,年轻英俊的他挥动了一下手里的啤酒杯子没有再说下去。

  “算了,大家喝一杯吧!穆木技术员请客。”

  算了,不说了,以后不要再夹私货了。

  他成功地启动了“写手保障基金会”计划,这一点,人人都知道他又夹带私货了,他又想同时完成他的那个伟大写手的梦想了,这是一定的。

  但是他提到的“无士不义”这一点,让大家震惊。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军不安,这一些,大家都能背下来,但是真的没有人用心去考虑过无士不义这一点——是啊,没有了士的精神——太可怕了。

  所以大家都捏着鼻子同意了他的建议。

  人人都知道他明面上打着民族精神重建的旗号,私下里还顺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绑架了所有的技术人员为他的印刷厂服务。

  人人都知道他在夹私货,但是却又被他抢占了道德至高点。

  所以,他想,再乱夹私货,怕被人拍死,除非有更高的道德至高点可以抢占。

  杨友行秘书长在培训手下的这些人时,说: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对记者来说,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

  “报纸上如果全是好事情,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把良知都关进监狱了……”

  “写新闻时,不要考虑对错,第一要想到它是不是真的,写假的,我会拍死你们,你们知道我散打功夫在写手群中很厉害的;第二要想到它是不是人家的私事,与社会有关系没有,我们不是狗仔队,我是怕你们被别人拍死!”

  “你们除了要遵守汉唐集团的所有规定外,还要学会怕我,剩下的呢,一切事情都要来找我。”

  “我们没有审查制度,因为审查我们文章的人往往都是白痴,文化不多的人……他们可能看不懂。”

  手下的一群人顿时在心里发笑,想,哈哈,你忘了,我等写完稿子,不是都要交你先审查?还要润色?

  他们就乐呵呵地看着杨友行秘书在摇头摆尾地讲着话。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没有人想拍死杨友行秘书长,但是,杨友行秘书长想不到的是,貌似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厦门之地,竟然有人想立刻诛杀他!

  《汉唐时报》出来以后,当然地引起了厦门一方的注意。

  永胜伯郑彩和手下的大才们商议了半天,他们觉得不得不有所作为,若是任由那一群年轻人胡乱为之,怕是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厦门之地会引来无妄之灾。

  那个漳州大才眯缝着眼睛,轻轻抚着花白的长须,首先发言说:“吾等至圣,任鲁国大司寇时,上任七日之后,便将少正卯诛杀在两观中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

  少正卯先前一贯宣扬歪理邪说,蛊惑人心,因而被鲁国民间愚民称为闻人,这个杨友行是何等人也,他在报纸上自称要做新闻人?

  观其话语,处处挑衅汉唐集团的权威,连溪河水中,有何物,是何颜色都故作大惊小怪,责成汉唐集团负责,这里定是别有用心,试想,何人会去变色之河水饮水?另择一处即可。

  我看,汉唐集团现时并无外患,而将来必会祸起萧墙。

  永胜伯,我等先前之种种担忧,都是无本之木了,汉唐集团必乱于不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