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371章

我们的1654 第371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他想出去帮忙,甲板上现在有些乱了。

  “妈蛋的,你穿上救生衣!!”

  那条老海狼吓了一哆嗦,再也微笑不出来了,乖乖地穿上了后才出去。

  收帆的动作由于锅驼机的帮助,收帆索加快了速度,各路海风的影响可算降低了,船体不像刚开始那摆动剧烈,真正地开始随波逐流了。

  孙瑜大队长拍了拍轮舵手的肩膀,妈蛋的,真不错,一直把得很稳。

  甲板上的雨大了些,还能听到远处滚滚的雷声。

  海风吹过前三角帆时发出的抖动马口铁板的声音,当吹过船索时则又发出了嗡嗡的摇动钢丝的声音。

  甲板上,一个水手在把一条副收帆索绑在羊角桩上时,也许是由于湿滑的原因,他的动作有些生硬,怎么也系不上了。

  那条老海狼在风雨中微笑着走过去,接过来,几下子就打好了水手结。

  “这般还不能算作是风雨了……莫慌乱。”

  南海的风暴去的与来的一样快,不到半个小时,气压升高了,海风变小了,连太阳都出来了。

  南海,此时又像是一位回心转意了的中年妇女一样,开始时抹不开面子,先是假惺惺地冲着船队在笑。

  海面上全是条状的海水白沫在随着海浪起伏。

  妈蛋的,这是出海以来最大的风浪呢。

  孙瑜大队长联系了一下王成船长,还好,他也没有事,但是没有自己幸运,好像前三角帆刮碎了,不过还好有备件。

  其它商船呢?

  大家吹散了些,孙瑜大队长命令再对着天空发射信号弹,两发白色的信号弹升上了三百米的高空。虽然是白天,但远远的看去依然能看见。

  好半天,大家聚合了。不过好像人家问题也不大,似乎只有几个倒霉蛋被落帆砸伤了……

  这是好到八级的大风暴啊,但是明人海商们都没当回事,连两条葡萄牙商船也是一幅没有事的样子,现在他们的水手还有在高高的桅杆上行走的呢。

  好吧,算你们经历多。

  那条老海狼微笑着说:“张大队长带队,风平海晏!”

  孙瑜大队长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着他的微笑就想一脚把他踢到广南会安去。

  他们这一次的目的是广南会安和安南庸宪。

  17世纪初的安南庸宪和广南会安已是东亚重要的国际贸易港。

  庸宪的贸易主要由日商和明商经营,葡、英、荷、西商亦间或前来交易。当时,各国商人约计2,000家。史载安南城市“京畿居首,庯宪次之”。天应寺永祚二年(1625)碑文称庯宪为“小长安”,说明庯宪很早时对外贸易就已相当繁荣。

  广东、福建商人主要在那里从事中介业务,经营中药、布料、香料、蜂蜜、丝及丝织品等生意,这里是明大陆生丝和熟丝的唯一来源。

  17世纪30年代日商因为闭关锁国,开始淡出海洋后,日本与东南亚贸易主要通过明商进行,日商在庸宪和会安的主要贸易份额基本上由明商取代。

  荷兰和英国商馆在庸宪虽然也设立商馆,但越南人认为其野蛮且贪婪,宁可让明商们操盘贸易,欧人的交易对象仍为华商,会安的状况大体相同。

  17世纪中叶后,明商成为会安首屈一指的外商群体,势力远超当时同样介入阮氏海外贸易的欧洲各国商人。

  就算是在暹罗,王室垄断海外贸易,亦从事国内商业,王室成员和贵族较少直接从事贸易事务,其生意通常由多财擅贾之明商代理。尤其是对大明的贸易,几为明商专擅。

  第四百八十一章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 8

  16到17世纪的越南地区正经历一场由统一到分裂的政权递嬗。

  15世纪初摆脱大明的直接统治的黎朝,到了1520年代为莫朝所篡;而郑氏与阮氏则以恢复黎朝为号召,攘夺政治上的实权。

  16世纪末莫朝的灭亡,也成为了郑阮二世间的战争张本;两大政治集团分占南北越南,北郑南阮,连绵不断的战争持续约半世纪。

  事实上,这两家势力都曾经派商队到过台湾,同汉唐集团做过贸易,特别是传闻汉唐集团把荷兰人一举全歼之后。

  他们贸易的目的性极强,都希望得到军事上的帮助。

  这两家能够改变过去抑商重农的明大陆的传统文化都是有原因的。

  郑家和阮家都是被战争逼的。

  1627年两家爆发了第一场大战。郑氏的大军与阮氏连续交战了四个月都未能取胜。战争的结果则是越南被强而有力的分裂成南北两部分,郑氏控制了大部分的北方而阮氏割据了大部分的南方;双方的分界线在广平省的争江上,这条疆界与地理意义上的北纬十七度线非常接近。

  相较于郑氏政权统治了人口稠密得多的领土,阮氏原本要弱一些的实力,也开始具备了一些优势。

  首先,他们处于守势的地位。

  其次,阮氏在他们与欧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的接触中获益,得以购置较先进的欧洲军备,在城防中雇佣欧洲的军事专家。

  第三,地理形势对他们有利:大规模有组织的军队仅适合平原旷野,而此种地点在越南十分希少:山岳几乎挤进了海里头。

  在首批攻势之后,阮氏建立了两条主要的堡垒线,横亘在山海间的平地中。城墙竖立在顺化北方的同海市附近。

  郑氏为了对抗这几道墙,前后征集了十万名士兵,五百头战象与五百艘战船。对阮氏城墙防御的首度攻击未能奏效,攻击持续了数年。

  大约1635年左右,郑氏仿效阮氏转而寻求欧洲人的军事援助。郑梉招募了荷兰人,为其御林军制造火炮与船舰,再度对阮氏的城防工事发动攻击。

  在荷兰人火炮的帮助下,郑军虽然攻破了第一道城墙,但在攻击第二道防线时失败收场。

  在海上,尽管有荷舰助战,郑军依然败给阮氏的舰队与葡萄牙船舰。

  郑梉于1648年计划了另一场攻势。然而在长德战役中,他手下的御林军为阮氏所痛击。刚即位的黎真宗维祐死于此时前后,或许肇因于这场败仗。这也终于为阮氏开启了发动攻势的大门。

  在那面的世界里,阮氏将在1653年发动他们自己对越北的第一次侵略。

  但是台湾汉唐集团认为这个历史时间点有些太晚了,不合自己的利益,战争必须在提前爆发,而且大打特打,双方都打痛了才有利于布局。

  汉唐集团需要郑氏势力范围的广宁露天煤矿。

  广宁省的煤带西起东潮,尔后向南呈半弧形沿下龙湾向东北延伸,全长150公里,煤层厚度20—28米,面积220平方公里,储量约30亿吨,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无烟煤之一,高热值,都是在20兆焦/千克以上,灰分小百分之七,含硫量低于百分之一,妈蛋的,好东西。

  汉唐集团还需要阮氏势力范围的锡矿和高品质的泥煤,还有水稻。

  由此,汉唐集团在同双方的贸易中,一定要有一个均衡政策:先支持阮氏势力,再支持郑氏势力,第三步再双方共同支持。

  在这个时空里,越南敌对的双方打死也不会知道有一双黑手会在操纵着他们发展的进程。

  会安港,即是那面世界的会安,是17世纪初期南越的主要贸易中心,主要由日本人和大明人居民区组成。

  大明商人在这里占主导地位,他们经营着十几条商船,每年都从日本、广东、暹罗、柬埔寨、马尼拉和巴达维亚驶抵这里。

  这一天的下午,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

  汉唐集团的船队出现在了会安港的码头外海,这个时空它还没有如那面世界那样淤塞,港口非常开阔。

  这一次与阮氏势力的贸易先行选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的人员相对比较少一些,尽量少一些消息外露的可能,这还是在热兰遮城时,双方的商谈者共同认同的这一点。

  孙瑜大队长查了一下自己的apid,看了一下计划安排,发现自己的任务在这里是很少的,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门的范例部长和商业部门早都安排好了工作,自己也就是起一个保驾护航的作用。

  对了,这就对了,我们是堂堂正正的海安大队,谁跟你们去搞些阴谋伎俩和商业买卖的事情。

  会安港码头和管理工作其实一直是由明人担任的。

  阮府在各地管理艚务都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即是“艚部”。其中的官员有该艚、知艚各一员,该簿艚、该府艚、记录艚、守艚各二员,该房六人,令史三十人,全锐兵五十名,艚兵四队七十名,及通事七名。

  事实上,由于明人有“在各种场合都容易接近统治者”的传统,该艚管理一切船务、外国贸易和外侨的工作,大多是由流寓之明人担任,所以说阮氏势力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成“几乎全部掌握在明人手里”。

  此时管理会安港码头的该艚就是在此地住了二十多年的林仁。

  当他得知有汉唐集团的船队来这里的报告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阮氏家族的重臣阮山会亲自来这里了。

  半个月前吧,阮山带着一干人等忽然来到了会安港。

  作为当地管理者的林仁吃了一惊,这一定是有大事啊,要不完全可以着人通知自己办了。

  林仁热心招待,也不打听原因。

  阮山就在当地最好的店家住下,也不与他们来往,只是每日都派人去港口等待。

  台湾汉唐集团的旗帜现在在东南亚那是非常有名气的,不仅在于它显眼,更在于挂着这个旗子的商船携带的物件都是极好的,特别的,好卖。

  这一次来的这么多商船实在是出乎林仁的意料。

  当他要派人去上船查问时,阮山带着人出现了。

  他告诉林仁,这一次,一切都不用他管,也就是说现在他的艚务工作完全由阮山代替。

  林仁马上闭嘴,一句话都没有敢多问。他虽然现在是这个会安的管理者,但是只要阮山一句话,他马上可以不是,毕竟他是大明来这里的移居之人。

  汉唐集团的船队,包括葡萄牙人的商船都在岸边的码头停泊好,大家陆续通过跳板下了船。

  那条老海狼脸面上微笑着看着这一切,但是心里无比的纳闷。

  会安港,他来过多少次了。

  这里虽然是明人管理,但是船长要先计开船内货物,一项一帖,登记造册,都先要呈阮主选购,不许隐匿。

  如有隐匿,一经查出,货物尽数入官,人依国律治罪。

  官府选购之后,准许余物运往别处销售。

  就算是过往商船因风漂入,乞暂泊修补者,只准许停泊韩门与山句劳处。修船既讫,则立令其出洋,不得久留,以免生事。

  但是这次怪了,竟然没有艚务人员携带着艚兵上前查询,而且整个码头都没有闲人了,只有一个身穿阮氏官服的官员领着一帮子人,后面还有十几辆牛车。

  孙瑜大队长和众人在码头上远远的看着,此时,又有一个明商领着几个手上前去见那个官员,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是看上去,双方交谈和气,态度融洽。

  王成船长说:“大队长,我们是不是也搞一个海军情报部门啊,这个范例部长的情报安全部门工作搞得很像样子呢。我们真是成了播种机了,可是收获却是人家的。”

  孙瑜大队长说:“上报了,伍坚强部长不批啊,说现在借用商站的情况来源就够了,机构作用重合了——”

  王成船长说:“那能一样嘛,咱们是海军!木头船时代的海军也是海军!”

  “你别叫,现在没有我们海安大队,他们的商站体系能建立起来?再说了,这个时代有啥机密啊,就这样都算是保密严格了。”

  “啊呀,那不还有两条葡萄牙商船吗?”

  “怕啥?再回来都是快一年以后了,什么都晚了,他们也看不到是什么。”

  这个时候,那个去和阮氏官员商谈什么的明商过来了,他对孙瑜大队长拱手道:“在下现在是会安商站的站长,姓宋,这是范例部长让我等到岸后交给你的。”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文件。

  孙瑜大队长接过来一看,正和事先安排的一样,便签了字。

  他喊过来自己的二副,说:“你带宋站长上海安1号,卸下铳字头甲、乙、丙、丁四件货箱,再卸下手木柄字头甲、乙两件货箱。老王,你那里还有四门行军炮——”

  说完他用把那份文件递给了王成船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