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358章

我们的1654 第358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原先的形体缩小,自重降低,压力增大,马力输出加大,运输车量的设计加工也很快定型。

  从5马力到100马力还是一个系列产品呢。

  汉唐集团先给香山小区配了两辆专用公交车,大家在克服了噪音和颠簸等不利因素,正在养成坐这样车上下班的习惯。

  所以,吴杰厂长所说的大木头船主力舰,看上去很带感,但是要还玩这个,就没有意思了,大家反而没有存在感了。

  刚才嘛,只是说说,我们还想在有生之年搞出大航母呢。

  一场热烈的讨论最终不欢而散,二货郭子仁站长的插话让吴杰厂长心里恨得直痒痒,下次再来我的船厂,坚决不管饭;。

  最终,董事会也没有批准建造大型帆船主力舰的计划。

  吴杰厂长脸黑,心也一黑,想了第二个办法。

  “汉唐集团里的帆船技术被欧洲人学去了,泄密,严重的泄密!”

  吴杰厂长亲自上阵宣传了。

  用吴杰厂长的话说,要是明人学去了,大家也不算在意,关键是他还看见澳门、马尼拉的白皮商船也用了一些他“创造”的技术!

  完了,完了,吴杰厂长急得光头上全是汗,这是严重的技术泄密啊。

  吴杰厂长找到巡警部长秦曦关,要求他们把凡是学台湾级帆船技术的白皮商船全扣起来,一个个查,定要查出他们是从哪里学到的!

  把他们的船都扣起来,要不就当众烧毁,当然,人员和货物就不用烧了,我们还可以卖他们帆船!

  秦曦关部长迟疑地看着吴杰厂长,当时他还正不停地抹着光头上的汗水。

  “不就是一个风帆的形状、摆布和一些索具的事情吗?!”

  吴杰厂长当是就跳起来了,说:“你太轻视它了,这都是上百年才积累出的经验啊!就这样让人偷着学去了?!”

  秦曦关部长说:“我们连蒸汽机和电话、电灯什么的都不怕他们学去,你那个技术,远远地看去都能看明白,不要怕了,他们要是也运输快点,对我们也有利呢。你先坐下想想,来,喝瓶汽水——”

  “你等着白皮们带着无数的大风帆船来攻击台湾吧!”

  “我靠,那我们发财了!”

  吴杰厂长当时更是气坏了,这些人都挺不好忽悠啊!

  他黑着脸,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走了,他要找伍大鹏董事长去;!

  这个巡警部长不合格,一点也没有保护技术专利的意思。

  秦曦关部长看着吴杰厂长气哼哼地走了,心想,这个小心眼的家伙,又生气了。

  伍大鹏董事长特别会说话,几句话便把黑面且小心眼的吴杰厂长安抚住了。

  大概是说风帆船上的一两项技术不算啥,光看一个外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屁用。

  “我就不信他们还懂得了流体学?能把吴杰厂长精心计算,精心设计的过程也能学了去?”

  “那是啊!”吴杰厂长顿时心静神明。

  “但是我们还要是建一些帆船吧,这个月收的订单太少了。”

  伍大鹏董事长认真地看着吴杰厂长,说:“目前,我们船场的规模性都属于超大了……你所说的模块式建船,现在正处于各方面配合发展的巅峰期,产量产速是高了些,但是市场上还不至于这么快就饱和了吧?”

  吴杰厂长摸着光头说:“就是呢,我也是纳闷……”

  伍大鹏董事长奇怪地说:“你没有做过市场分析?”

  吴杰厂长反问道:“帆船行业还要做市场分析?”

  “哈哈,我的风帆高手吴厂长啊,只要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它就有真实的需求和供应,不进行市场调研盲目发展,不行啊。”

  吴杰厂长脸上有些黑红了,是啊,这个不是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的事情,走错路了呢。

  吴杰厂长点头哈腰地走了,说要补上这一课。

  伍大鹏董事长送走了吴杰厂长后,开始认真研究了范例部长搜集的情报。

  第四百六十七章 汉唐集团被喷了

  台湾现在的周边态势处于平稳发展时期。

  这个时代好啊,是一个传播信息以月为计算单位的时代!

  伍大鹏董事长认真地看着范例部长的情况报告:

  “广州之战还在死嗑着,靖南王耿继茂也战死了一个弟弟,这是历史没有的,但是攻守之势依然平常。

  潮州城的郑成功准备要有军事行动,潮州之地的物资忽然开始大规模流动起来。

  他们这是要援救广州还是去勤王?”

  范例部长在分析时,引用了后历史上的一些史实。

  “后历史上的1652年开始,在李定国请求与郑家集团联手时,郑成功一拖再拖,一边还与满清谈判,索要甚多。

  两方面当时如果真的联合了,所获甚多。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定国联合郑成功攻占广东的战略完全正确。

  首先,夺取广东将大大改变南明的地位,南明各派中孙可望、李定国控制的云、贵、广西,以原大顺军刘体纯、李来亨等为主的夔东十三家控制的川鄂交界地区,郑成功、张煌言控制的闽、浙沿海岛屿,都是生产比较落后,财赋收入不多、人才较为缺乏的地方,而明末广东一省的财赋大约相当于广西的十倍,文化发展水准也是云、贵、桂三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收复广东对改善南明的物资、人才的匮乏状态将起重要作用。

  收复广东还可以让郑成功有一个坚实的后方和海外贸易基地。李、郑会师若能实现,西南和东南就将联成一片,不仅将改变呼应不灵、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而且将为第二步收复福建、江西、湖南奠定基础。

  其次,李定国的联合郑成功恢复广东就可能性而言,几乎是稳操胜券的,这个在后面可以看到,即使没有郑成功的帮助,李定国凭一己之力(李定国本部军队4万人,进军广东后不少拥明的义军来相助,总共最多也就是10万人)也几乎能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如果在加上郑成功的10万人、上千艘船只,完全可以实现。

  可惜的是郑成功对于李定国的多次书信苦心劝告没有响应,郑成功并不畏惧与满清打战,也不是看不到双方会师对南明的巨大影响,而是看到如果李定国来了广东和沿海省份,赶走满清后他的割据自雄的局面将难以维持下去(事实上郑成功是没有眼观,他之所以能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乃是因为满清主力被李定国孙可望等南明主力以及内地抗清力量拖住了,如果这些人被满清打垮了,那么满清主力就反过来对付你郑成功了,后来事实表明如此),结果李定国导致功败垂成。

  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走出他父亲的层面,只不过对满清的认识是非常准确的。

  所以郑成功绝不会去勤王,那对他的利益没有好处,相反,他极为可能出兵增援广州!

  原因另外还有三:

  一是广州水路没有被封死,他们凭借自己的海运河运能力,相信进退还相对比较容易。

  二是如愿占下潮州后,有了稳定的大后方,稳定的军粮供应地,没有后顾之忧了。

  三是另一个郑家集团在福建地区的成功不可能不刺激到郑成功,我们可以从郑成功后来与我们做贸易时的规模上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靠近我们。

  施琅出行台湾的经历或许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只能在以后陆续认证。”

  伍大鹏董事长看到这里,用手指敲着太阳穴,妈蛋的,还不好玩了。

  他起身来到墙边,拉开了天鹅绒帷幕,看了看明大陆的地图。

  他观察了一下广州城地区的局势,心想,这个郑成功要是选择这个时机救援,还真是个好机会呢,这小子背后有高人啊。

  如果他们和广州城联成一体了,会是什么样子?

  伍大鹏董事长想了半天,感觉头痛,便把这个猜测发到了网上,让大家讨论去吧。

  群策群力不是一句空话,但凡会有一些亮点建议,这都是极大的收获。

  过了几天,范例部长突然打来电话,要求面谈。

  两个人谈的是福建地区的报告。

  福建地区的报告才是重点,如果能够按计划顺利的完成与永胜伯郑彩的各项合作,那么,汉唐集团预定的发展时间会大大缩短。

  厦门地区由于和台湾一直保持着非常畅通的海运交通,双方的信息来往比较频繁。

  汉唐集团相信,如果有一天这个海运交通断了,恐怕最害怕的是永胜伯自己了。

  能默许自家三弟全家搬到台湾,能让二弟把子女送来,最重要的,还能把视为掌上明珠女儿送来教育,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大家没有人提起,但是心里都明镜一样,已经有好几波次的汉唐集团的技术员过去发展了。

  一切都很正常,当然,如果参与军事行动就怕有意外出现了,特别是怕出难以说清楚的意外,再说也正好让我们培养的明人安保队和特工队锻炼一下。

  但是厦门地区现在出现了一股不好的思潮。

  在厦门地区的一些茶馆、酒楼或是其它的高档会所,一些大大小小的能在历史上查到名字或是查不到名字的知识分子,竟然开始对汉唐集团大加指责,说汉唐集团趁人之危,低价购买闽南地区的各种物件,高价出售自己的各种物件,这是在喝闽南百姓的鲜血呢!

  何为汉唐集团关心民生?何为汉唐集团体恤百姓?尽是谣言!

  我大明子民,前有鞑虏杀人毁家,幸亏有永胜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定远侯赤膊上阵,浴血奋战,方解闽南之民于倒悬!

  然汉唐集团以军援之名,吮血于民,永胜伯、定远侯徒唤奈何,不肯伤得诚信之根本,被迫应允——事先不若此,无以得火铳、火炮之物。

  汉唐集团,趁人之危!

  范例部长把这些闽南的民间舆情报告快速送到伍大鹏董事长手里时,他都不会笑了,范例部长倒是笑吟吟地说:“你猜是谁在背后挑唆?”

  这个舆论对谁最有利?不用猜,定是永胜伯,只有他才会从中得利,他在为推翻合约做舆论准备!

  范例部长正了正自己的领节,微笑着说:“错了,我的董事长,你千万别只用后世的评价体系来看他们,我开始也是像你这样想的,结果,永胜伯自己还一点也不知道呢。”

  “——”

  范例部长在伍大鹏董事长想揍他之前,开口说话了。

  “是那些被永胜伯压制住的老牌海商们操纵的,一个月内,组织了十二场诗会——这力度惊人。”

  范例部长看着伍大鹏董事长的表情不善,利落地说下去:

  “现在闽南地区是一大二郑的局面,永胜伯把赢利性强的产业全部都把持在郑家集团内部,那些原有的生产、加工、运输、经营的作坊全部都统一管理了,倒是还给原有的业主分红,但是,这分红只是原先规模下分红的银两,和生产规模扩大以后的发展就无关了,啧啧,全是肥肉呢。其它赢利性弱的产业,他倒是放手让别人做了——”

  伍大鹏董事长想了想,忽然开口说:“明人百姓无知,看不懂,但是那些海商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原因?所以,他们攻击我们,反而是想让我们去改变这种局面,要我们带他们一起玩?不对啊,他们可以随时上台湾来投资,没有什么可能阻拦的政策吧?”

  “伍大鹏董事长,你当他们这个时代有海外投资的概念吗?”

  “对对,这个时代能拿出来投资都是好样的了,不能要求太高了。”

  范例部长继续介绍说:

  “永胜伯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闽南地区商品的加工成本,减少了运营环节,大大刺激到了出口,甚至在某些商品上,他们完全击败了我们,不要说是在澳门还是马尼拉,就是在我们台湾本地的市场上,他们的产品差点都把我们赶出市场……

  比如石灰、木炭、麻布、砖瓦,木制品甚至是低等级水泥方面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不是说他们的质量有多好,而是他们完全是靠低成本,以我们想象不到的低成本来达到的。

  他们的差役在街上把吵架的人,说抱怨话的人,甚至酒后闲逛的人,统统定成寻衅滋事,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罪,大概就是这样吧,强令他们干活,轻则三个月,重则三年。

  这期间他们必须劳动,当然只有管饭而没有其他成本。

  所以说他们骄傲地达到了路不拾遗的治安程度,这一点我们得服人家。

  另外,他们也很可能把鞑虏的奸细也大半抓起来了,所以他们对鞑虏的保密工作做的可能比我们还好。

  我们确实几乎完全占有了安溪地区的生铁、粗钢产出,但是永胜伯为了加大交换的数量,过度的开采,过度的冶炼,这一些都加重了安溪地区的负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