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76章

我们的1654 第276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伍大鹏董事长说:“说这个有些远了,我们在这里只谈合同……不能说明大陆上的人没有契约精神……他们只是没有保证强权方遵守契约的能力罢了。”

  郭子仁船长正是因为那个何家船长只是打听了一下捕鲸的事情,便没了下文而感到遗憾……但伍大鹏董事长的话听了,又是很有道理。

  他想了想,自己还是把应有的技术活做好吧。

  伍大鹏董事长指定他来负责为明人刘家船长提供捕鲸服务,还问过有关捕鲸的电子设备的寿命问题。

  郭子仁船长说:“就是正常电子设备的寿命。”

  伍大鹏董事长遗憾地说:“我还以为小日本生产的能长久一些呢……”

  郭子仁船长不在乎地说:“这个不重要啦,现在本来是捕鲸的淡季嘛,你等到十月份上下,就用不着这东西了,守住鲸鱼洄游路线,那就是海猪主动上门啦!就算是那面的世界都能常遇上的,你没经常听到鲸鱼搁浅的新闻?”

  这次为明人刘家船长提供捕鲸的服务人员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也是满不在乎,多么简单的事情。

  他在刘家船长忙活改装船的时候,也去为他的电子设备忙活了。

  首先就是超声波发生仪,这玩意儿诱鲸还真好使。它可以直接拆卸下来,加上连带设备都是不大的东西。

  可其次的是要解决这东西的电源问题……郭子仁船长申请拆卸一组铅酸蓄电电池的时候,渔业部门的经理直接否定了。

  经理说:“得了,你把超声波发生仪要搬到明人破渔船上,我都是捏着鼻子认可的,心里现在还老担心了……剩下的,你去布袋盐化工区的电池厂找吧……”

  郭子仁船长说:“他们生产的铅酸蓄电电池,你不怕伤了仪器?”

  经理说:“不怕,没听过铅酸蓄电电池能把液晶设备伤了。”

  好吧,这经理懂。

  郭子仪船长又大说特说随便拆卸一套不当回事儿,但是经理就是不批。

  郭子仁船长最后火了,说:“你就不怕他们生产的铅酸蓄电电池把我炸死?!”

  经理说:“嘿嘿,我读书少,物理化学又不好,铅酸蓄电电池只是在充电末期时,那里的水才会分解为氢,氧气体析出,事先做好准备,想炸很难。”

  好吧,这经理懂。

  郭子仁船长只好亲自跑了一趟布袋镇盐化工区,亲自登上了布袋镇电池厂的大门。

  尽管有心理准备,可他当时就被他们生产的铅酸蓄电电池给震住了。

  尼玛的,你们再敢做大一点不?

  布袋镇化工区的负责人之一,王强厂长看着郭子仁厂长的表情,不太高兴地说:“这宝贝是大了一点点,可这是有原因的……我们没有合适的铅酸蓄电电池外壳,只能用瓷器式的了,在那面的世界里,你想见都见不到这一种。

  其它的,不管是纯铅板,还是二氧化铅的质量水平,还有那稀硫酸的比例,都是正了八经的山寨水平,电压绝对稳定……充一次电,使用五个小时没有问题的。”

  郭子仁船长也注意到了王强厂的表情,他把震惊的样子完全收敛了,说:“呀,这就够了不起的了,那个,我过一段时间让那个刘家船长用船来取货吧。这个在渔船上不怕碰撞吗?”

  王强厂长乐了,说:“没事儿,我们在瓷器的外面包了硅藻土,又加了木箱,要不然不能这样大,这是专门为渔船用设计的……以后有大量的硫化橡胶就好了,杜仲胶不太适用。你船来之前,通知我一声,我们好照个相片。到时候,正好和我们的酸性锌汞干电池一起记录在档案里。”

  郭子仁船长当时多问了一句:“体积问题解决了?”

  王强厂长翻了下白眼说:“原先的设备适应它,不行就外置;后生产的设备也适应它,照着它设计,这是多简单的事情,不必问。”

  好吧,这一件事情算告一段落。

  郭子仁船长又去了红星军工厂,他有些担心那个大明版捕鲸炮到底好不好用。

  红星军工厂林胜利厂长说:“绝对没问题,这么近的射程,这么低的膛压,你怕什么?这大热天的,你来回跑……”

  这话真是感人,郭子仁船长正喝着从冰盒里拿出的汽水,差点呛着。

  林胜利厂长说:“去红星铸造厂看看吧,应该差不多铸造出来了,可能正在酸洗防锈呢。我现在没时间和他们联系,你自己直接去看看……我现在太忙了。”

  好吧,这直接把他赶走了。

  郭子仁船长去了红星铸造厂。

  这时,他接到了吴杰厂长的信息,说是,那船改装完毕了,测试良好,就等着那捕鲸炮的安装了。

  令狐轻侯厂长对郭子仁船长说:“还不到两寸厚有铸体,草他马的,用不着超声波检测……我手指一弹就能听出效果,这是电炉钢产品呢,董事会很看重这个破玩意儿,你别跟着上火。让他们操心去,很简单的事情……后处理我都做完了,你让那个明人来取货吧。”

  郭子仁船长一听就笑了,说:“令狐厂长的话,谁敢不信?我给他们带过去吧,找个时间,我们再喝一次……”

  令狐轻侯厂长说:“让四轮马车送吧,你南方人可喝不过我北方人……”

  郭子仁船长说:“得了吧,上次我大意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版特工队 3

  吴化龙队长接过刘匪王递过来的命令,展开细看,见到上面写道:

  “吴化龙队长:计划有所变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组织明人撤离到安全的地点,你会得到安保队的后援支持。

  汉唐集团安保部:伍坚强(签字)

  时间:1650年6月1日(手写)”

  这计划真变了,原先说的是带着愿意撤离的明人到安全的地点,这几句话的含意区别很大。

  吴化龙队长慢慢地说:“安保大队派来多少人手?”

  刘匪王道:“足有一千人。全是好手……”

  吴化龙队长顿时扬了一下眉毛,说道:“这么多?这是要打下广州?!”

  刘匪王道:“海安大队长也带人来了,陆安大队长也带人来了,还有原先的一些教官,还带了一些装备……”

  吴化龙队长双眉直颤,大喜道:“天神!汉唐集团这是要夺下两广!

  有了两广就有了天下,最起码也能和鞑虏划江而治!让伍大鹏董事长做皇上,伍部长做大臣……我等……”

  吴化龙队长的声音越来越小,他想起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计划,他不会接到那样的命令。

  刘匪王摇了摇头,说:“我看不甚像……我走以前,他们正在大规模建移民营……”

  吴化龙队长心中一凉,这又是建营,如想打下广州,还运人做甚么……

  “营里面有多少人?”

  “娘哎,天天来人,天天送走人,那大帆船都好像要穿成线了,数字算不过来……永胜伯也派船来了……”

  吴化龙队长叹了口气,说道:“我汉唐集团的人还是太少了……可太多了人又养不起……”

  刘匪王说:“要是像以前那样招募兵,要多少有多少……现在连永胜伯都开始精挑了……很多老兄弟都下来了……”

  谈话间,其他人已经把两条船上面的装备搬下来了,又把它们重新藏回芦苇丛……

  看着地上摆放的装备,吴化龙队长乐呵呵地说:“老刘,和我去多救一些人吧……”

  刘匪王把拍着手道:“兄弟敢不从命。”

  这几天来,陈家村陈氏主长陈子洛颇有些心惊肉跳。

  路过这里逃亡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王家村破了,张家村破了,宋家村破了……这似乎离我陈家村越来越近,不过离冯家村更近!

  让鞑虏灭了冯家村!

  ……不要啊,我陈家村在后,不经过冯家村鞑虏永远到不了我陈家村……让鞑虏和冯家村同归于尽,如此甚好!

  ……但是他们的罪又不至于如此。

  算了,如此危机关头,我想他们做甚!

  他在心里隐隐地后悔没有听他兄弟吴化龙的话,但是他能说服了村子中的长老吗?

  自家逃走好说……但今后再也做不成陈家的人了,死了都休想埋入祖坟了。

  这一次的纷争那村子里的长老们是大力支持的,说过,哪怕全村子都坑家荡产也要把这官司打到北京,哪怕打到天庭地府!

  人世间还能大过一个理字?!

  将来的儿女们走路要把头低到裤裆里了……我等哪里是为自己??

  陈子洛的胸中一汩汩地涌动着各种想法,各种念头。

  这时有人来报,说是冯氏主长领着一个随从来见。

  哼哼,你到底是怕了吧?

  陈子洛整理了一下衣裳,端坐在大堂上,正了八经地接见了冯氏主长。

  冯氏主长,叫冯玉山,在广州经商,回乡定居后,颇有些产业,也是因为这次纷争才当上主长,言辞便给,也是不逊常人。

  冯玉山正正规规地施礼,陈子洛规规正正地回礼。

  两人对冯家村和陈家村周边的现状做了分析,现在动荡不安,乱世到了,这一点,他们取得了共识;两人对冯家村和陈家村周边的未来做了预料,前景不好,鞑虏可能说来就来,这一点他们也取得了共识;两人对冯家村和陈家村周边的保卫工作做了初步探讨,共同防御是有必要的,这一点他们又取得了共识。

  那么针对即将采取的手段,双方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商谈。

  当天晚上,陈子洛召集村子里的长老们商谈……长老们都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当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也是赞同。

  双方严格按照五比五的比例投入到战备中。

  与陈家村主要靠木寨墙防守不同,冯家村村口有两个小山包,正好可以依着山势建起青砖墙。

  一处小山包上还有广东民居中特有的一种“碉楼”,这种碉楼为防范匪贼而建,也可以储备粮食,在危难时固守待援,甚至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汛。

  广州周边地区与岭南的客家圆形土楼、潮汕的客家方形民居,结构上不甚相似……由此可以看到,当地的治安条件是影响建筑特点的第一要素。

  众人紧张了几天,却没有发生可怕的事情。

  有传闻说,广州陆统领大将张月将军在两广总督杜允和总督大人的带领下,打出城门,三次击退了鞑虏,烧毁众多的楼车……

  众人欢呼,于是饮酒,难怪鞑虏不敢近村了……莫非已经败退?!

  双方饮酒时,不知道是谁先提起那十二亩水田之事了,又开始纠纷了,好歹双方没有又群殴起来……

  陈子洛捋着胡子,冷笑着说:“危难之机,想起我陈家村了,这还没有得到定论,就又来与我陈家寻衅,呵,呵,这人世间大不过一个理字,我与尔等好好辩论。”

  冯玉山仰天大笑,说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尚且不知,何谈一个理字!”

  如此引发了若干的连锁反应。

  陈家村的人认为冯家村的人不感恩,这冯家村的人认为陈家村的人不懂得唇亡齿寒;陈家村的人认为冯家村的人是小偷,这冯家村的人认为陈家村的人是强盗;陈家村的人认为冯家村的人读书人太少,不懂忠孝礼义;这冯家村的人认为陈家村的人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不懂是义理还理义的排列顺序……

  总之,陈家村怒撤冯家村,看看没有我陈家村的相助,看你如何能守住。

  冯家村满不在乎,这几日又是有许多青壮的流亡之人加入……没有你陈家村,我等一样能守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