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74章

我们的1654 第274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建国安董事说:“真不公平啊,梅经理结婚,你一下子给人家一个月的婚假,明人雇员,休假还得去谈判……”

  “得了,你不就是让何斌帮助王国涛主任扩建生猪养殖场嘛,耽误不了事情的……话说梅乐芝经理能不能在厦门把明人的文化力量整合一下?这是个任务啊。啥休息,啥婚假啊,我们谁能真正好好休息了?”

  李子强董事长还是对珠江口的基地感兴趣,他说:“一千名安保队员,就大栓枪的水平,够防备吗?”

  “足够!”

  汉唐集团事先研究过珠江三角洲的乡绅状况,发现他们在矿山开发、与澳门的葡萄牙等夷狄进行贸易、经营墟市和沙田、牛的屠宰、养鸭、放高利贷、对日常生活物资征收私税等方面是多角经营。

  这倒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们中八成都是搞区域垄断,而且手下还都有打手,他们的子孙还都有做文官的,都是有掌握舆论工具的能力。

  汉唐集团想清理他们倒是不费事,但是这绝对是个脏活,此地还没有一个强力些的人物做代理,因为他们之间还打来打去的。当然,都是属于群殴级别,这也是相当烦人,让他们形成合力也只能是个梦想。在以前探讨珠江三角洲乡绅活动方面,汉唐集团最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沙田的纷争。

  那面世界的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东江三条上游河川带来的淤泥形成的冲积平原,在开始开发的秦汉时代,该地域是一个狭窄的海湾,星岛罗布。

  其后,三江的淤泥逐渐形成三角洲的上游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淤泥的堆积速度极为缓慢。

  南宋的时候,三角洲开始急速成长,元代加速发展,香山县诸岛与大陆相连。明末时代,三角洲地带进一步陆地化,形成了现在三角洲地带的原型。

  由淤泥堆积而成的沙洲形成了沙坦(沙田)。也就是说,沙洲是自然形成的,其周围聚集了更多的沉淀物,堆积进一步发展。

  明人农民可以在周围修建堤防,种植芦苇和豆类,防治堤防崩溃和土壤流失。如此经过三年五载,沙坦成为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

  沙坦形成之后,更多的淤泥淤积于下游,又形成新的沙坦。这一切说明在沙坦形成的过程中,人为因素加速了沙坦的形成和三角洲地带的扩大。

  在明代,围绕着获取沙田的纷争频发。

  其根本原因在于沙田是海中形成的浮生之田,所有权不明确,不在课税范围。因此,拥有沙田就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只要有一点势力就去争,就要打,这次打不过,找其它势力帮助再打回来。

  一开始,结合着后来得到的情报,看着那个地区十几大势力的纷争,范例部长还准备在他们中做一番手脚,可是推演了一夜之后,放弃了找代理人的办法。

  当时,他苦笑着对伍大鹏董事长说:“这是一道数学题,用微积分都解不开,还是原先的办法吧,让满清去干这个脏活吧……但愿因为我们来了而少死一些人。”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也只能默默点头。

  这个活儿,汉唐集团最好不要亲自动手。既然历史上都是发生过的,有时就忍痛让它发生吧。

  吴化龙领着两名兄弟,走到了陈家大院的门口后,左右一看,没有人跟踪,他又挥挥手,又有两名兄弟从后面快步上前。

  那两人中的一个笑着说:“吴队长,绝对没有人跟踪……”

  第三百六十四章 汉唐集团的捕鲸文化 1

  在强国权会计的账目上,刘家船长是第一个签下了借贷合同的明人船长。

  同时,这份合同书,可以看成是汉唐集团正式要开始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的象征。

  在那个时候,强国权会计看着那刘家船长颤巍巍地把最后一份分期付款的文件签好,又按了一个手印后,递给了他一份,说:“这一份你自己保留,三份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个你看到了?”

  刘家船长当时沉重地点了一下头,他从现在起,欠了汉唐集团的银两了。

  当时,强国权会计看到他的模样,好心说道:“你合适的,你想想,全套先进的捕鲸设备,还负责帮助你们寻找鲸鱼,打了后我们还提供后处理服务……你们随便打两条十吨以上鲸鱼就全还款了……就是一时打不到也不怕,分十期还……才一分的利息……大明都是这个行情呢。”

  刘家船长那时却面色沉重,低低地说道:“小的把自己家的两桅船都押上了,那可是我家传之物……愿上天保证汉唐集团给我等的捕鲸服务有效……”

  最后一句,刘家船长是在心里面说出的。

  刘家船长下定决心来加入捕鲸这一行业,完全是被诱惑的。但却不是冲动的,而充分做了市场调研工作。

  汉唐集团捕杀鲸鱼的过程他当时完全看到了……待到他回到热兰遮渔业码头时,连那些大鱼骨都被打碎运走了……码头上全是油脂的香味,还和猪油的味道一样呢。

  这一夜,整个热兰遮城地区,赤嵌地区,二层行溪地区都充斥着肉的香味……刘家船长在市场里的一家酒店里,一边吃着爆炒鲸肉和溜鲸肝,一边在心里计算着,这汉唐集团把这肉卖便宜了,所以才会一抢而空……一马票一斤,这是做善事呢。

  两马票一斤可以卖上,运到厦门,三马票也可以,只是会卖得慢些……他们可能只是为了省事。

  刘家船长端着酒盅,对着一起吃饭的两个儿子说:“这鲸鱼如何?”

  两个儿子回话道:“好吃,好吃!”

  刘家船长脸上笑了,口中却骂道:“我是说我等也来捕鲸如何!”

  两个儿子回话道:“甚好,甚好!”

  “说说原因出来……”

  “鲸鱼肉多,鲸鱼肉多!”

  刘家船长让这两个蠢儿子气坏了,但是看着他们大口吃得香,心里又开心。

  第二天,刘家船长把运输的活计全交给了两个儿子,细细叮嘱了一番后,他去海关大楼找马德华关长。

  刘家船长对汉唐集团的所有想法都只和他说,因为第一份运输工作就是他给自己的,而且还一直那样温和,只要他有时间,只要你想聊天,他能陪你很久很久……

  他想告诉马德华关长他想捕鲸的事情,但是马德华关长当时实在太忙,整个海关大厅里都是人来人往的。

  马德华关长看见他来了后,笑了,举着一根铁尖笔,冲着那大厅边上的排椅指了一下。刘家船长明白,这是让他先坐一会儿。

  刘家船长乖乖地坐在那里,看着马德华关长坐在那里,不停地在海关女子送来的文件上签字,然后不停地用着那个对讲机……他知道,这物件能和后面的大仓库,还有码头上的人联系,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知道那是汉唐集团才能有的物件。

  大厅里面,哪里来的人都有,他从服装上就能看出来。

  有倭国来的,小小的个子,倭式发型;有吕宋来的,穿得像一只野鸡;有澳门来的,他们总穿黑色的衣服;还有安南地方上来的,像一只猴子。

  当然更多的还是大明商人了,不用看,只要听大厅里说话的声音就知道是漳州、厦门和泉州地方上的人。

  呵,呵,前一阵子听说永胜伯还想让漳、泉两地的海商只能到厦门做生意,结果汉唐集团的董事长发火了,吓得郑家人连忙解释说没有,甚至规定漳、泉两地的十几大海商不得在厦门经商,必须去台湾!

  看看,我汉唐集团的气势,郑家精兵十万又能如何!

  大厅里人很多,但是都在乖乖地排队,这是汉唐集团的规定,看来这些海商们也都是知道了,原先大厅里有安保队员,但是现在却没有了。

  看着那些穿着各色衣服的人高高矮矮地站在一起,很有趣……有些热了,刘船长感觉自己也要出汗了。

  他从上衣兜里,掏出棉布手帕,擦了擦汗。他今天专门来找马德华关长,所以换上了一件麻纺半袖衬衫……红毛蕃也有衬衫,但是汉唐集团的这各样式他认为更好看,也不太贵,七个马票而已。

  他看了看马德华关长,见他也热得直擦汗,还在一个计算器上猛按着,不时用笔记着。

  刘家船长看了看两边都敞开的玻璃大窗,想,这时要是有穿堂风就好了,可到是巧,一阵穿堂风真就来了,甚是凉快!

  但他却听到,马德华关长惨叫道:“你妹啊,我才把报表排好!”

  刘家船长赶紧把头低下,好像是自己召来的这股风。

  那地面上的大理石甚是好看,那上面的花纹像是什么?分明是一条鲸鱼,还正在喷水!

  到了正午十二点。那墙上挂着圆圆的钟响了起,刘家船长知道,这个时候就是中午下班了。

  中午两个人在一家米粉店里吃米粉。

  刘家船长知道马德华关长不喜吸烟不喜喝酒。两人先要了一盘白切鲸鱼肉。白切鲸鱼肉倒是上得快,而米粉上得慢,米粉店里人现在正是多的时候。

  马德华关长夹起一块肉来,看了看,皱了一下眉头,但还是沾着蒜泥和酱油吃了,看样子不太满意。

  马德华关长放下筷子开始说话了,刘家船长马上竖起了耳朵,要用心把他的话全记住。

  马德华关长说:“老刘啊,真服了你的眼光,你是那种还没明白什么是机会,但是却去想抓住的新明人,你这种精神……”

  马德华关长说了一颗烟的时间后,刘家船长知道了,马德华关长赞赏自己的选择,这就好,这就好,时间再长也不怕。

  米粉上来以后,两人静静地吃着,明人们都知道,马德华关长与电公高德高公子不同的是,前者吃饭时不说话,后者是不说话没法吃饭。

  饭后,马德华关长看到米粉店里的人少了,便把老板喊了过来,会了钞。这一点刘家船长早就放弃了争夺。

  马德华关长说:“我早就与你说过,这鲸鱼肉就是牛肉,你切片时要横着肉丝切,那样容易嚼烂;切丝时要顺着切,那些炒菜时肉不会碎……你看看,你好几块都切错了,要不是我年轻牙口好,我就退菜了。”

  那小老板也不害怕,眉开眼笑地说道:“您定是记错了……不是对我这家说的,不过,我这半路学艺的人又学了一招!”

  “……”

  按照马德华关长的教导,刘家船长顺利地找到了强国权会计,用自己的身份证,向他大胆地提出了分期贷款要求,没想到对方真地没有啐他一脸,反而乐呵呵地让他填写了一份申请表格,还亲手指导了他。

  晚上强国权会计把这一份申请表格的图片发到了网上,顿时引发众人的热烈评论……这就好,梅乐芝经理还在婚期中,而且还是去了厦门,那么,这件事情完全是自己一手主持的,未来的汉唐银行行长,乃至财政方面的主管,都是完全有可能的……梅乐芝经理,嗯,你可以去搞你的宏观理论嘛,蜂群里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两个强者……强国权会计一边微笑着想,一边回答了几个技术员的询问。

  按照马德华关长的教导,他把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两桅渔船送到了台江内海造船厂。

  他好久没有来这里了,顿时被这里的场面吓了一跳!

  这里的规模至少要比原先大五倍了……一连七艘三桅大海船正在同时建造,一连七座干船坞啊,还都用上了……难怪自己原本想在这里定制渔船而被拒绝了,只得到厦门去找船厂了,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手中没有现银的原因了。

  可是这里的那个吴杰厂长能搭理自己吗?

  刘家船长把自己的船靠上了码头后,没想到从一间屋子里走出了一个人,他是光头,黑着脸,晒黑的,造船之人哪里可能白净,越是阳光猛烈之时,越是造船的好时机。

  面对刘家船长的恭恭敬敬,吴杰厂长没搭理他,直接上了他的船。

  吴杰厂长早晨走得匆忙,忘了带上墨镜了,这一上午把他眼眼晃得受不了,心情不算太好。

  但是又懒得回去拿,凑和着吧,再说那些明人船匠看他戴着墨镜路过时,都有些恐慌,好像是不知道自己在看哪吧。

  在这个明人船长来之前,吴杰厂长就接到了董事长伍大鹏的消息,说是帮助那个明人船长改装一下,要最好最快地出效果,言外之意就是把这货当个榜样。

  吴杰厂长很赞同这个决定,对嘛,守着这个大海,一天总想着从地里刨食……农耕文化影响很重的一帮子人嘛。

  吴杰厂长上了船后,走了一圈,看了看木质,又看了看一些重要的节构点。还不错,这货保养船的水平不错。

  吴杰船长看到了,一些地方都是用铁犁木修补过的。

  广式渔船就这样了,轻易不坏,坏了就得用原样的木料修补。要不广州那面对东南亚硬木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吴杰厂长黑着脸,斜着眼说道:“你的船保养的不错,但是你要好好看着我的改装方法,搭把下手吧,这船上的水手全都给我干活,现在任务太紧了。”

  刘家船长当时作揖道:“但听吩咐!”

  吴杰厂长满意地嗯了一声,现在任务确实多,能用上他们白白地帮着干活,是好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明版特工队 2

  明朝时期,顺德县里一共设置了四十个堡,龙山便是其中之一。

  它位于顺德县城西北与南海县的交界处。龙山堡又由二十一个村组成,其中包括陈氏所居住的陈家村。

  陈氏家族南宋末年从河南之地搬迁到此地,几百年来也发展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

  陈氏家族现在的主长之人正是陈子洛。

  陈子洛本来是个不大不小的海商,交际广泛,能言善辩,颇识些文字。后来,人到中年,事业小成,便回家乡居住,用他二十几年的经商所得在龙山堡一带买了一些良田。

  那一时,陈氏家族的主长之人还是一个举人。就在陈子洛刚刚准备享受散淡的人生时,族里发生大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