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53章

我们的1654 第253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汉唐集团还没有人能走进王国涛站长的情感世界里,也没有人知道他正享受自己的小幸福。

  王国涛站长生气的是,原本二层行溪地区的青壮男子就剩不多了,这一次招募安保队员,去报名的还很多,安保部门好像还有意图向这个地方实行政策倾斜,老区嘛……可这个畜牧基地还要不要了?!

  王国涛站长直接找到的董事长伍大鹏,就算董事长又是敬烟,又是沏茶的,他还是有点不高兴……这要是真把那些青壮再招走,他手里可能没有干体力活的人了……没在农村生活的人,不知道那些养殖场要有多么累人……

  伍大鹏董事长说:“我们不是又给你们增加了几台人力粉碎机吗?”

  王国涛站长气乐了,说:“您以为养殖场只需要青饲料吗?女人是能干得了人力粉碎机的活儿,但是单单一个运输搬送工作……她们哪里能干得了。”

  “要不,我再给你十台手推车?”

  “这个可以有,但是还是不能从我那里征兵了……刚在饲料加工厂,养殖场,屠宰厂里干熟了,就想跑?不成,绝对不成……”

  “好吧,王站长,我通知一下安保部门,尽量不要二层行溪地区的人……要是一个也不要,我们怕伤了明人们保卫汉唐集团的热心……你说呢。王站长?”

  “那倒是,一个也不要,不好……”

  “王站长,你还有什么要求,都提出来吧。”

  “我还要二层行溪能像热赤大道那样通四轮马车!来回做船,要不就走着走,太费事了……”

  “哈哈,王站长,你不要担心,这一次招募的安保队员,首先就要集中起来干大工程……这条路早都算一项了……大头儿还是开荒和春种!”

  “我靠,董事长,你这是招劳工呢?”

  “不是,我的王站长,我们要在劳动中观察能完全遵守命令的明人……其它的都没有这个重要!”

  第三百三十六章 征兵记 5

  在计划中,汉唐集团的安保部门还有一个任务需要专门完成。

  他们要从台湾北部地区抽出五百人,这个不属于招募范围中的兵员,是安保部门另有安排,这个计划汉唐集团里人人都知道……大明版敌后特工大队要诞生了。

  本来名字叫大明敌后武工队的,结果被江铁生组长领了一帮子人给喷黄了,于是改成了比较中性的大明特工大队……一个名字而已,大家都没有太在意。

  江铁生组长的这个法治小组当时才刚成立不久,便发挥了第一个作用,这一点很振奋小组成员的人心。

  未来大明特工大队的成员,主要是从舟山带过来的那一批明人士兵中选拔出来,剩下的也要从山东带过来的劳工中选拔一些。

  选拔的标准比较简单。身体各项要求符合是基本条件,更主要的就是在劳动中是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其实那些郑家送来的明人士兵,在理论上应该是这次征兵的主体,但是私下观察了一下,再一深入了解,长叹一口气了。

  这些货都是被强征的货色,而且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状况还比不了台湾本土的农民,用小赵医生的话说,肌肉组织里基本没有脂肪,干瘦干瘦的……算了,边劳动边恢复吧。

  里面倒还是有一些有匪性的家伙,一个个獐头鼠目,从面相,从行为上都能看出来,他们当然没有被人从远处偷窥的经历,他们在净化营时,三五十人的聚在一起,总想着干点什么。

  当这帮子人在基隆净化营中呆了一天后,就开始不太老实起来,也正因为他们三五十人的成了团队或是帮派……基本上别的明人不敢惹他们,在净化营里的某个区域里,还他妈的无敌了。

  发生了好几起打骂其他明人的行为,两个小帮派还他妈的打起来了……差点出人命。逼着明人安保队员向天开枪了,藤条好一顿抽……大脚好一顿踹,打得两帮人不敢再动手了。

  像这样的人一共有十几个小团伙呢。

  不过,这些人都没有用汉唐集团去操心,那些明人安保队员和从厦门连全家都聘来的监工们也都注意到这些人了……用吴化龙的话说,他离这帮子人三里外,都能闻出他们身上的匪味,好说,好说。

  当时,金明池技术员和吴化龙、达鲁,都在远处的一个山头上,看着这个大净化营里的状况。

  这时候,汉唐集团安保队的所有成员,都集中在了布袋镇新兵营里,正在大搞自我提高呢。

  吴化龙和达鲁暂时管理明人安保队员和土著安保队员,担任了各自队员的代理队长,继续执行看管、监工和保护汉唐集团技术员的任务。

  金明池技术员不耐烦地放下了望远镜,说:“老吴,你真有办法对付这些明人烂仔?!现在矿上正是关键时候,安保队也正在台南开会学习……你确定不用我们帮忙?”

  “金主任,真是太小瞧俺龙官了……莫说是这些明人烂仔,就是鞑子也不在话下!红毛蕃过去牛逼不?现在都不敢看俺们的眼睛……不信你可以问问达鲁。”

  达鲁连忙说:“金,金主任,真,真是的!”

  台湾北部地区准备正式成立一个行政区,把原先的台北地区和基隆地区合起来……大家的意见都是认同金明池技术员担任这个行政区主任一职,但是这个要董事会来批准……当时正是过年期间,董事会决定把一些其它的人事变动一起在年后发布。

  但是,基隆地区的一些技术员却开始公开叫起了金主任,金主任的,吴化龙和达鲁这两货也跟着叫起来了。

  金明池技术员说:“我可不是叫你们乱杀无辜啊……能打就别杀,能关就别打……用劳动惩罚就最好了。”

  吴化龙和达鲁“啪”的来了个立正,高喝了一声“明白”!

  “但也别手软,眼下的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一定让他们用心明白什么是汉唐集团的规定!”

  “是,金主任!”

  “叫老金最好,别跟着别人乱叫……你俩知道为啥叫主任?”

  “……”

  “……”

  吴化龙和达鲁两个人带着安保队员直接进入净化营了。也许明人烂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两个在远处用望远镜看过多少次了,认准了人后,几个轮次的选拔和拆分,按照物以类聚的办法,就把这帮子人分出来了。

  几脚上去,就把他们打发到深山区的硫矿区了……那里是一类监管区,监工都是枪上带刺刀的安保队员……敢私自离开警戒线,真就直接开枪打。

  还好,两人在剔除这一些人员时,没有发生命案……最多打出血了。

  金明池技术员看过吴化龙写的小学生一样的硬笔报告书,满意地点点头,直接把文件归档了。

  他当时是真没有心情管那些明人的烂事。

  发展,快速发展!这才是正道……一但基隆这个煤矿正式投入开采,那可就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小煤窑一个小煤窑的开进,煤层太薄太小了些……只能完全靠人力开采,只能说是有比没有强。这还是幸亏有土制矿山炸药辅助呢。不过,由于这一批次的明人不是汉唐集团的俘虏,也不是犯罪人员,不能像白人那样和一些海盗、小偷之类的犯罪分子一样对待……极少数的人员可以以违反了规定为借口,大规模的,就不太合适了……

  金明池技术员坚决反对类似那面世界里黑砖窑式的管理。

  这个倒不是他想当圣母……但他也不是那些恶狠狠的地主。

  原因很简单,金明池技术员一直认为,矿工,是产业工人的最早模式……他一定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矿工,那么他就敢在汉唐集团所有技术员的面前,拍着胸脯说:“我金明池的台北地区,真正有自己的产业工人了!他们一个人可以比十个农民创造的产值还高!不信,你们都来看看!”

  到那时,该有多牛逼啊……所以黑砖窑式的管理不行的。

  金明池技术员曾经竖着一根指头,对着吴化龙说:“老吴,你记住,奴隶是建不成金字塔的,建不成帝国大厦的!”

  吴化龙大声说:“是,我明白!”

  “……你知道金字塔和帝国大厦?”

  “……”

  明人工作的工地上,还会安排监工,但不会像对另两种人那样凶狠,一样管吃管喝,而且还发工钱……这一点虽然不是区别是不是奴隶的关键,但是对提高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帮子人可不是白痴,真给你怠工,光抽鞭子还是作用不大的,他们人太多了。

  好在这帮子人还算明白自己的处境,劳动换食物,这个是人之常情,他们还能给马票……这就相当可以了。

  后世的台北和基隆两地区现在慢慢开始有了人气。

  这里开始有了商业行为,而且比较固定了,有了一些规律可以遵循……更为重要的,这里有了非常稳定的消费群。

  来往的商人们是一块儿。

  他们可不是过去拿着针头线脑来换土特产品的小商贩,都是正了八经的行商。

  台湾北部地区的硫矿、煤矿都是他们也看中的,另外还有一些鹿皮和山野货之类的产品……淡水河两岸的木材也是他们看中的。

  汉唐集团曾经专门为台湾矿产方面出台了一个政策,规定可以承包开发台湾的任何矿产品。

  当然,汉唐集团有按一定比例的优先购买权。这一点,去年潘家自己开建的盐场,郑家与汉唐集团在硫磺方面的合作都做了很好的表率。

  郑家出人出物,在台湾北部的火山屯地区开采硫矿,采出的硫,上交汉唐集团三成作为开采税。当初这一项合作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郑家在台湾北部管理此事的人认为,他们郑家是光明正大的上交了矿产税,所以有权开采,那么,那些三五人成伙来偷采硫矿的,不就是小偷了?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自古这个地区就是明大陆的人来台湾开采硫矿的地方,虽然不是大规模的,但是大家都这么干……土著们从没有意见,红毛蕃还没有还得及有意见。

  但是郑家的人却不让了,很用心的清理,很用心的管理。

  说实话,他们做的事情,汉唐集团的管理者都做不出来。

  就算汉唐集团的人也抓到了盗采者……骂两句,踢两脚就算了,就那几背篓的东西,和整个台湾北部几千万吨的可采硫矿没法比,派出专门人员管理……金明池技术员认为太不值得了,都不够那工资……

  郑家的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地区都是我们郑家交税才能开采的,你们凭什么也来开采。

  郑家的人,手下劳工多,打手也多,就开始任性起来,非得经常清山,非得抓到偷采者不成,他才不管为此生发出的各项费用……永胜伯那面本来就对他的硫矿供应非常满意,哪里有什么成本核算的观念?

  那打赏是经常大把,大把的赏赐下来,汉唐集团的人算是看明白了,其实古人才是最任性的人,越有权和钱的古人还越这样呢。

  郑家的人倒也不傻,他抓到了偷采者也不打不骂,却强制人家劳动,倒是给饭,不能让饿死,但是要工钱那是不可能的了……

  后来金明池技术员知道这事了,责令郑家的人放了那些“小偷”,你们都是明人,别太欺负人了,差不多就够了。

  郑家的人绝对给金明池技术员面子,嘻嘻哈哈地就给放了。说实话,再也没有人来此地盗采了。

  这件事倒是小事,但是引起了金明池技术员的思考。几个月前吧,他写了一篇对台湾矿产品开发的看法,托人把它发布到了网上。

  他认为,只要明确了明商们开采矿产的地区和时间界限,进行合理的税收,反而是对矿产品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兵记 6

  在那时,金明池技术员的这一份报告引起了众多人的议论。

  伍大鹏董事长看了这个帖子后,没有先表态,但他心里想,是应该细化一下有关的政策规定了……从这个帖子上看,目前台北地区的发展态势还是非常乐观的,这个招商引人的思路还是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当时,有的技术人员大力支持,认为如果明确了矿产的承包权以及责任和义务……不仅会节省我们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可能会直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都不用我们去操心。

  有技术员说:“你们看看,那帖子说在一些不出名的小河口附近,由于筛洗铁砂的开发形成了规模,明人们都自发在规划地区建设小型居民点了,人家明人自己建房,自己把老婆孩子带来了……卖盐卖米卖菜的小商贩也都自己跑去了,谁组织他们了?我们只要事先把他们采砂的区域划好了,可以建筑的地方划个大概,人家自己就搞定自己了……看看吧,这一阵子铁砂产量还不低呢!”

  有技术员表示赞同,说道,到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村了,那时派出一个,还是让他们自己选出一个村长,就把那里纳入我们集团的管理系统里了……

  “你们想得美!”江铁生技术员跳出来了,发了一个愤怒的帖子,“还自然村呢……铁砂筛采没了,他们怎么办?

  还有,有人热衷出卖资源,那都是不可再生的物资……这是不是一种变相卖国!我们来这里,连明人都要去跪舔嘛!!还让他们选出村长,就这帮子明人流民的素质,一人一票非大乱不可!!”

  杨友行秘书发了个帖子说道:“资源不是拿来用的,那还叫什么资源?全世界的资源我们都要利用,卖什么国?

  一人一票,那不是个假设嘛……如果你非要用先行假设的办法来探讨问题,那我也可以假设了……没有铁砂,他们可不可以养鱼?可不可以养鸭鹅?只要我们能合理公平的交易,人家用得着你千万百计地派出领导为他们服务吗?

  哪怕人工养殖珍珠呢……那也不是什么高难技术活。

  人是一切力量的总和!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看我们的发展水平了。”

  “哼哼,你又开始贩卖你唯心主义的那一套了,爷是信正宗唯物主义,彻底的无神论!”

  “所以你做事毫无畏惧?”

  “畏惧什么?笑话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