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46章

我们的1654 第246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围观的明人群众也很多,但人家是专程来看热闹的,傻乎乎地看着,不明白这里面的深意。

  渔业部门也许可以就这件事情,暗暗地向汉唐集团的董事会表明,单纯把渔业部门看成生产食品的行业,是不是不太够严谨呢?

  鲸鱼产业,完全可以和其它行业无缝衔接吧……也许现在是应该向渔业部门倾斜了,总盯着农业口建设上,不太好。

  还好,汉唐集团从来不喜欢搞热烈欢迎和热烈欢送这一套,这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了。

  渔业部门也不好把场面做得太大,大家也就是互相抢着握手而已,都没一个热情的拥抱……

  热兰遮城医疗中心也派出了明人医护人员将患者接走了。

  在渔三回航的路上,从无线电联系中,医疗中心的人知道了这个叫李铁牛的英雄事迹,别说还挺感人的,同时也知道了他一直在发烧,这是伤口感染了。

  自渔三靠上渔业专用码头上起,这次行动算是正式结束了。

  专门为这一次行动组合配备的相关人员,正式解散了。捕鲸计划的第一步行动也算胜利完成。

  有关这次行动的报告总结,会在以后上交备案。

  各个部门里,都有类似这样的文件备案,都要主动放在网上相应的位置,以供其它人员随意查阅。

  经验可以从自己的身上吸取,当然也可以从别人的身上吸取。

  如果各个部门都可以从其它部门的行动上吸取经验,或者寻找需要的配合,甚至选拔相应的技术人员,这都是极好的。完全有利于打破行业之间的隔阂还有人员之间的隔阂。

  行业壁垒,来源于小王国主义,来源于信息的有意不公开,这是天知地知的常识。

  当然,有关的问题和教训也可以这样被大家看到。

  信息公开,只能是完整的,局部的事实,永远不是事实。

  这个安排也早就成为汉唐集团的常规,大家都见过太多的屏蔽手段和歪曲手法,所以都到这个时空来了,最好谁也别糊弄谁,谁也别把别人当成小白……

  可有的人却想整个保密制度。

  李子强董事评价说:“不要糊弄哥,哥只是不说……”

  建国安董事少有的赞同了李子强一次:“以前是就是糊弄哥,哥真不敢说,现在呢?不要糊弄哥,哥见了太多……”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的脸红了,说:“好吧,不提保密的事了……可我们不能没有保密法……”

  宋士达董事对着孙德发董事说:“这个一定要有,看对谁了,发仔,你说呢?”

  孙德发董事当时无奈地点点头:“这是必须的,化工区明人劳工的死亡数字,只能我们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实,要不然我们的化工区搞不起来的……我也不赞成汉唐集团现在就建立内部保密制度,信息要完全透明,这样有利于团结。以后的事情……等十年合同期满再说吧。”

  这件事的讨论更像是私人聊天,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是这项制度就这样实施了,也没有人说过不满意。

  但是这次,可是有一个人不满了。

  在热兰遮渔业码头上,观察员胡静戈一边摸着耳朵,一边小声对郭子仁船长说:“你真要把我们的行为都如实写报告里?”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隐瞒还有意思吗?”

  是啊,观察员胡静戈叹了口气,没有话说了。

  观察员胡静戈是广东惠州客家人,从他的档案看,他给自己定义为:喜欢挑战高难度工作,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他是商学院的工科生,但总被人们误以为文科生。

  他在大学时期就学会了两件事:软件编程和英语(因为追英语系系花的原因)。

  他原本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程序员,在软件开发的黄金时期,因为喜欢借工程出差旅游,离开了开发行列成为工程人员。

  在游遍大江南北后,厌倦了工程项目的重复性,成为了市场销售,在为公司拿到一个历史性大单后,因为老板没有兑现承诺,离开公司。

  后来,在外企做网管,为公司的业务系统优化做出贡献,准备升技术主管时,却看中了品质部的油水,申请去品质部门做qa,对工厂生产和质量管理有一定的理解。

  结婚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他有了一次外遇,他老婆对此忍无可忍,和他离婚,并让他净身出户。

  当他准备重振山河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裁掉了品质部,他失业了,而他的这一行业却成了夕阳产业,无奈中去了汉唐。

  他自称做过好多业务,沟通能力极强,走南闯北。

  但确实会讲很多方言,粤语、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话。

  他有一张娃娃脸,年轻时很有女人缘,但到了中年后他便有了一张老娃娃脸。

  离婚后,他老婆曾经恶毒地说道:“没了工作,没了房子,没了年纪,你连饭都吃不上!”

  女人的话,从来都是恶毒而准确的。

  他在来汉唐集团前所受的苦难,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曾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了我们的后代能自由行走在这个星球》的雄文,夺人眼球。

  这次原本想再参加一次海上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总不能整天和齐家生经理看护网络……

  他的设想是去泉州组建一家大型商站,完全在自己掌控下的管理体系……想想都爽。

  这一些,他在回来时都和郭子仁船长说过,郭子仁船长听后大力支持他。

  现在,郭子仁船长毫不在意地对他说:“你只不过是兼职,总有人认为观察员的工作是最容易的……哼,大雁睡觉时,安排的观察哨一定是各方面最好的……真的,我在海南岛上打过大雁,知道只要赢了观察哨,你就赢了整支大雁……全是菜了。”

  兼职观察员胡静戈垂头丧气地说:“是,你说得有道理……”

  郭子仁船长知道他的心事,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说:“拉倒吧,我知道你害怕领导印象……我相信咱这里可能这一条不好用的,你一个大文科生,能主动来海船上兼职,就完全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嘛!”

  正版理工生胡静戈哼哼了两声,算是对他安慰的感谢。

  郭子仁船长哈哈大笑,大步走向了码头上专门处理鲸鱼的地方,其实他可以休息的,但是他想帮帮忙,都是大家的事情。

  “多做一些事情吧,少想些没有用的!”

  晨光下,他的背影似乎有些高大?

  想当未来泉州商站站长的胡静戈又哼哼了两声,不停地摸着耳朵。

  在渔三还没有靠岸前,热兰遮渔业专用码头上就做好了相应准备。所以,等渔三真正到了后,众人的工作一点也不混乱。

  在汉唐集团技术员的指挥下,明人渔民们用绞索和起重架,把两头座头鲸陆续从海边拉到了码头的空场上。

  知道真相而且主动围观的明人群众不少,每一次拖拉起鲸鱼上岸,他们都兴奋地嗷嗷直叫,好像这两条座头鲸与他们有关一样。

  负责测量数据的是苏离白和叶子红,他们两个牛逼哄哄地拉着皮尺,量量长度,高度,直径,身体各个部位,两人的动做比较夸张。

  苏离白撇着嘴说:“看来明人们都很有闲啊,不去干活来看眼儿……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啊?!乱叫什么……”

  叶子鸿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开口就是个错,鲸鱼是鱼吗?再说了,你见过这么大的?换你也会来看眼的……”

  关于两条座头鲸的体重,两个人展开了相差很大的估算……

  苏离白说:“不服我们两个来打赌,以最接近公布的吨位为输赢……”

  叶子鸿叹了一口气,说:“这次征兵人数的赌注你还没赔给我呢……”

  “不是没开工资嘛……这次你不敢了?”

  “好吧,再让小哥我多赢你一次……”

  这时候汉唐集团渔业部门的技术员们上场了。

  按计划他们要先进行“解体”。

  4个被称为“解剖手”的技术员,各持一把长约50公分、宽约10公分的锋利的鲸鱼专用砍刀登场了。

  他们先帮助两名同伴登上了座头鲸的后背。

  那砍刀是红星工业区的专供产品,特别制造……红星工业区的李子强董事和红星锻造厂厂长墨荆怕影响正常生产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屁颠屁颠地亲手打制的。

  没办法,红星工业区也需要大量鲸油,而且是高级品,低级品全要。

  高级品是指鲸鱼大脑、脑液、脊髓的部分产品,这部分提炼出来后,润滑效果要比蓖麻油好太多了,能用在那面世界里精密仪器上的润滑油,当然更能用在这面的数控车床之类的设备上了;低级品是用鲸鱼内脏和身干以外的部位熬制出的,原本鲸鱼皮也行,但是经过计算,这种用法实在是不合适了……那是古人们才干的蠢事情,他们没能力制成更好的皮革嘛,不过碎片的鲸鱼皮,就可用了。

  高低级鲸鱼油可以用来做“淬火专用油”。

  特种钢的加工需要它,它在淬火时几乎没有蒸汽膜产生,而且由于它冷速快,正好在1300到1100f的范围上,而对一般的钢材而言,这个范围正是要求用快冷来达到特别要求的最好的范围,当然同时还会减少的因淬火而产生的变形……还有它的闪点高一些,这个倒不是关键了。

  建国安董事怒斥李子强董事的这种要求,认为这是“与民夺油,与民夺亮”的极其自私的行为。

  李子强董事却少见的没有生气,笑嘻嘻地说:“你骂吧,我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你真的不懂淬火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不会和你争吵的,我只生气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我就一句话,你想不想加快解决农村运输的问题?想不想要人畜力收割机?”

  建国安董事狐疑地说:“想啊,现在这一征兵,人手又缺了些……这和鲸鱼油有什么关系?”

  “给我鲸鱼油,还给你超前的通用的轴承……你还吵?”

  “好吧。”

  “看看吧,我为什么不和小白吵架,因为别人会看不出谁是小白……”

  “赶紧加工你的鲸鱼砍刀去吧!”

  两名解剖手在座头鲸的背部站好了。

  第一个解剖手先在鲸鱼头部切开一个口子,然后顺着口子,一直用力滑切,倒退着,顺脊背走,鲸鱼皮立刻翻开,下面露出黄白色的组织就是鲸油脂,在小日本的视频中,这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雪白色的,抹香鲸身上的。

  另一名解剖手从尾部开口,一直与他汇合。

  地上的两名解剖手在腹部,沿着背部切口的垂直方向,再深深地划上几刀,这时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背上的解剖手接过下面抛上来的铁钩子,用钩子钩住切口露出的鲸鱼皮。那鲸鱼皮足有八厘米厚,不知道脱脂处理后还会是多少……

  下面的明人渔民们用绞索使劲一拉,嘶嘶啦啦的声音中,一片较为规整的鲸鱼皮就被撕了下来,露出鲜血淋淋的躯体。

  整个场地充斥着血腥味了。

  但明人渔民们,特别是他们的家属们,却乐坏了,几个小孩子不停地在围观人群里钻来钻去。

  他们知道,干活就要有肉吃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捕鲸记 7

  郭子仁船长站在“**”的座头鲸前,看着明人渔民们排着队,小心地在鲸鱼身切割下鲸鱼脂,还有的在撕下的鲸皮上刮取,然后把鲸油脂放到大木盆里,木桶里。

  没有用汉唐集团的指挥,人家也珍惜着呢。明人能用来上贡给皇帝的东西,当然都看重了。

  郭子仁船长扫一眼就知道,这头座头鲸的脂肪层大概只有二十厘米厚。

  唉,现在真不是捕鲸的好时候,如果是秋天,它们刚从北方洄游到这里,那时座头鲸的脂肪至少有四十厘米了……但是现在只能说比没有强了。

  不过最出鲸油的还是蓝鲸了,北欧人叫它什么?油贼。

  可想而知它的身上能产出多少鲸油来。再往北方走走,随便叫一头鲸鱼都有五十厘米以上的脂肪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