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34章

我们的1654 第234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是中年人贪婪,还是青年人贪婪?这他妈的又是个问题……支持郑家不对吗?收获了多少大家都有数;支持这个方案不对吗?收益性有多大,是个人都会眼红。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控制住夺得泉州的**呢?他伍大鹏原先的政治敏锐性,大局观哪里去了?看来人这要一年轻,荷尔蒙一增多,就不太考虑后果了……现在的历史暂时性失控了一下了。

  李子强董事最近则比较开心,他和风细语地安慰了伍大鹏董事长,他说:

  “大鸟,就干他娘的了,怎的?!别一天阴阴柔柔地和梅乐芝经理一样,研究这个,控制那个的,来我这里的炼铁厂看看,干两天体力活,准保你浑身充满正能量,有平推一切牛鬼蛇神的力量了!工业化的雄壮,文科生怎能理解?!你整天研究些古人真是啊蛋疼,蛋疼啊。

  告诉你,我家婷婷昨天跟我说了,你上课都开始走神发呆……”

  伍大鹏董事长很礼貌地说了两个字:“滚蛋!”

  郁闷的时候,李子这个家伙可不是一个合适的安慰者。

  伍大鹏董事长忽然想起来,这一阵子没有和梅乐芝经理品茶了,对了,以前每到休息天他都主动来找自己……现在两个休息天没来了吧?是啊,大家都在忙,哪里有休息天的概念呢?

  梅乐芝经理还真忙,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忙了。

  这个休息日,他一如既往地套上衣服,去米粉店吃了米粉……他发现店里人少了些,那米粉店老板有些不安的样子……还好,米粉的味道没有变化。

  “怎么了,你?”梅乐芝经理乐呵呵地说道,以前难得能和这个小老板聊上天呢。

  “梅经理有所不知,昨日这西头又开了一家米粉店,那家的娘子模样好看,主顾去那里了一些……那家真是不要脸呵,竟然让自家婆娘招呼客人,时风日下,人心不古!”

  “又开了一家?呵,呵,夫妻店,哪里都是常见的……”

  梅乐芝经理需要管理的数据越来越大,诸如这台湾几家市场里的商业管理,都交给了强全胜会计处理了,他当然不知道又开了一家米粉店了。

  “可惜,我那婆娘长得丑,出不得后堂……”

  梅乐芝经理吃完后,掏出纸巾,细细擦了擦嘴,推了一下鼻子上还是不存在的眼镜说:

  “一个社会或男人群体不从多维角度去衡量女人,却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考评或者判断女人的社会功能,或者性别相反来发生,我认为这都是不健康的社会使然……”

  “?????”

  “对不起……你家的婆娘做得米粉筋道,调得汤水好喝,相信我,一定会重新迎回主顾。”

  “借您吉言,借您吉言,您走好,慢慢行些……”

  梅乐芝经理又踏上了走向香山地区的道路。

  今天他是有目的去的,那香山溪水现在干枯得厉害,正是寻几块怪石之机。

  上个休息日他就寻到了几块,这一次,他有备而来,如果能找到更多的就好了……

  等他到了香山溪后,却正好看见郑斌和潘峰两人施施然从对面走过来。

  “啊哈,真是太巧了,梅经理也是来此处晨……练吗?”

  郑斌郑三爷非常愉快地和梅乐芝经理打了招呼。

  潘家四公子潘峰也恭恭敬敬地停住,作了个揖。

  古人这作揖的礼节真是有耐人寻味的地方,礼貌而谦和,又不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至少减少了传染疾病的可能,谁说经验主义不能推动文明的发展?如果经验主义加上实证呢?一定会是最大公倍化的发展啊……

  梅乐芝经理的心中所想,没有影响三人的交流。

  也许是凑巧,他们二人也是无事来这里晨练的,也许他们这一点是向汉唐集团的人学习的,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一同走下了河床。

  于尘世繁忙中,偷得片刻轻闲,再偷得一份山水,摆放在案几之上,岂不是雅趣一桩?

  一种文化传统或者一个文化基因的片断表达,它竟能跨越了时空,在一条不出名的小溪边得到了共识。

  三人在溪边优哉游哉的行走,互相品评着对方的所得。

  这个时候,香山溪畔的晨雾渐渐散去,太阳它每天都是新的,每天它都照常升起……蓝天,青山,浅水间,他们三个人都见汗了。

  那岸上自然也有了一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石头。

  过往的明人劳工们,有好奇地便深深看了一眼,真怪啊,三位高贵的大老爷在河滩上捡石头玩……

  面对着这些收获,三个人做了不同的选择。

  郑三爷郑斌道:“让劳工随后替我等运送回去吧,刚才梅经理对书法的真谛极有见解,我等十分欣赏,甚想亲眼见识一下……”

  潘家四公子潘峰也拱手道:“与郑家叔叔同念。我倒有个小小的看法,我等莫不如从中再寻几块绝佳之物携带回去……万物在精不在多……”

  梅乐芝经理温和地笑了,他手指着香山溪水的上游说:“那上游有一处大理石矿,只不过没有开釆价值,由于它是处于背斜地势,长期被雨水侵蚀冲刷,就使得这河床上的石头堆积了……以后还是要疏浚的……防止引发山洪……”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如何对待糖衣炮弹

  在梅乐芝经理的办公室里,三个人把带回来的石头铺了一地,等梅乐芝经理自己单独挑选、清洗、浸油等保养。

  三个人开始挥毫沷墨。

  梅乐芝经理写下了“怡然自乐”四个大字——运笔间,他感到从没有过的酣畅淋漓。

  写完后,他认真地品评自己的书法,明显感觉那笔势连绵,整体气脉畅通、节奏分明,真地若如“行云流水”了。自己的境界真地进了一层了——回头再品评那墙上以前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还是没有脱除“俗”的羁绊,情感宣泄,过于直白了些。

  郑斌当时点评道:“好啊——我竟能看出这里面有仙风道骨,很是不凡——”

  潘峰凝视片刻,说道:“梅经理心有所悟——”

  梅乐芝经理让他二人也留下墨迹。

  郑斌考虑了半天,写下了“宁静致远”——梅乐芝经理见过郑斌的字,当时感觉不错,可是现在再看去,见那点画之间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倒也深得字法,只是大局上却有些小家子气了——过于看重细节,少了大方之态。

  潘峰提笔片刻,却又笑着放下,说道:“请恕小可无礼,在下心有杂事,写不下去——”

  梅乐芝经理微笑地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心道,在那边的世界,这也就是高一学生吧,在这里竟也是商场上的一个大人物——

  “呵,呵,今天本来就是休息日,我倒是连累两位了——”

  潘峰又作了一个轻揖,说道:“哪里有连累二字?在下和郑家三叔,正是为梅经理而来——”

  郑斌也哈哈大笑,两人你一句,我一言,便把提亲之事说了出来。

  任是梅乐芝经理社科知识丰厚,顿时无言相对,哭笑不得,不太会玩了。

  下午,在伍大鹏董事长的办公室里。

  伍大鹏董事长瞪着大大的眼睛说道:“你是说,你只是利用休息时间,在那香山溪边捡些石头,捡着捡着,捡回一个媳妇来?!”

  梅乐芝经理发现伍大鹏董事长的眼睛里,似乎不停地跳动着八卦之光,颇有些不满——难道我能说谎不成?这神情可有些不符董事长身份了——

  “呵,我查过出入境资料和热兰遮宾馆记录,这个,这个王家小姐,是随着定远侯郑联一起来台的,倒也符合他们自称是定远侯送亲的说法——看来早有所图了——”

  “那个王翰林家怎么样?”

  “历史上没有记载——明末时期这样的翰林数不胜数,多半是花钱买的。你看我干什么——”

  “他爹买不买文凭,和女儿无关,王祖贤——这个名字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看你像不像齐秦——哈哈!”

  “——”

  “好,好,对不起,老梅别走,别走——开个玩笑了——”

  “伍董事长,你今天有些奇怪了——”

  “好吧,我最近压力大了些——你这是好事啊,干嘛弄得一本正经的样子?被明人上门提亲——这是好事,没人理我们就好点?咱们不喝茶了,喝点百年孤独吧——”

  “呵呵,那倒不是,我是认为他们别有目的——”

  “当然有目的了——哪个时空的女人出嫁没有目的?只不过那面的世界大多是女人自己有目的,这个时空是嫁女人的人有目的。还是只要四块冰块?”

  “多加两块吧。你倒是一语中的——我心里有些不舒服,感觉被人利用了——”

  “得了,你那是还有想找纯纯爱情的潜意识,没有自由的社会,没有自由的人身,一切爱情故事都是扯蛋——绝对自由本身就是个扯蛋的概念。所以,哪里有纯纯的爱情?”

  “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不过今天没心情与你讲述其它的——太突然了,我一点也没有相关的心理准备——”

  “准备什么?出现什么变故能是我们应对不了的?你说说看?咱汉唐集团又不是某个组织,总想拿人的下半身问题说事——我看啊,个人的下半身问题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咱汉唐集团创造机会解决。总而言之,这是个人的私事。”

  “——”

  “不会吧,你还没想开?这是休息天,我以朋友的身份建议啊,和汉唐集团无关,他郑家这一发糖衣炮弹打过来啊,咱接着,把糖衣吃喽,炮弹扔回去——这个古代女人不同与那面世界的,她们讲究的是从一而终,除了皇室里,你见过几个嫁到夫家还考虑娘家的事情?”

  “这个,这个王家小姐专程来台湾,如事有未成,想必也是无法回去了——这个时空的封建礼教思想就会杀了她——可是我怎么感到有种被要协的味道?”

  伍大鹏董事长爽朗地笑了起来,说:“哈哈,这就叫甜蜜的哀愁,绝对是了,那郑家鼓动我们在泉州建大型的商站,你以为是爱我们?他们是想把我们和他们绑在一起,等那满清主力重回福建时,好和他们共同患难——哈哈,他们的气量和格局小了些,我们来这里就为了一个泉州?!整个世界有没有!!如果我们的子孙在我们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月球有没有?火星有没有?

  当然,有生之年我们可能看不到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也不可能发展成单一民族,保留文化多样性嘛,这道理大家都懂得,但是——我们可能创造了一个华夏民族引领文化的时期——看看这宏伟的目标,你还会为一个王祖贤小姐烦恼吗?我们还会为一个泉州烦恼吗?嗯——”

  梅乐芝经理愣了一下,说道:“谁为泉州烦恼?”

  “没,没人。还是说王家小姐吧,我们可以把他的家人接来嘛——我还没见过翰林什么样呢,那怕他是在职研究生——”

  梅乐芝经理眉头皱了起来,说道:“好了,老伍,你别给我多事了,现在这心里乱得很。”

  “看看吧,我就知道这思想工作就没什么用——作为朋友,我只有两个建议:一是这是个好事情。别提什么别有用心,没有原因的爱,我从不相信;二是必须融入这个时空,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这是不可动摇的大方向——当然,我们可以控制融入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速度——实践证明,任何脱离基本面的势力,无论它看起来多强大,手段多吓人,迟早要完蛋,这话我不必深说。

  你应该带着使命感,先去摸着石头过河,真过河啊,可不是假的,所以你今后所发生的事情,都将是我们的案例——没办法,谁要你好运呢——”

  梅乐芝经理忽然笑了,说道:“不对劲儿,你劝着我,怎么自己好像是一幅豁然开朗的样子?对了,你找我来干什么?”

  “老梅,哈哈,你多心了,这不是想和你聊聊天吗?你刚才还说过,你曾经见过那个王家小姐,说说看,感觉怎么样,她漂亮吗?”

  “去你的,少转移话题——”

  1650年2月1日星期二,农历大年三十,又是大年初一。

  汉唐集团这些日子连放七天假,而且是带薪放假,其中包括明人和土著人。白人也放假,依然管他们饭食。

  说道节日休假,远了不说,就从宋开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为丰满的时期,一年365天,宋代公职人员可休110天。元明清之后,公职人员休假就变得困难了。

  元代,从北方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没有宋代那么多讲究,每年只有16天节庆假日。

  明朝的大假期则只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辰,旬休也改成了月休3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是个工作狂,经常工作到深夜。他可能认为与自己的经历相比官员们很受优待了,所以有官员提出要恢复前朝的休假制度时,被朱元璋驳了回去。

  然后朱元璋规定了休假的制度,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朱元璋本人的生日,但实际实施后出现很多问题,于是后来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为期一个月,才算解决了部分问题。

  朱元璋死后假期逐渐增加,月假是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可放假18天,每年休假有50多天。

  虽然这只是针对明代公务员的,但也不能不影响到民间。民间打工的百姓也往往按照这个时间点放假,但是休假时间上要比公务员更少一些,明人成为了除元朝时期外,明大陆上最为勤劳的人群,在生活上,如果不是有异族、天气、民变的话,应该是这时期的时空里最为富足的人群。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