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31章

我们的1654 第231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最后三个人开了一个碰头会,鄂玉喜中队长为此还专程到了台湾北部地区的基隆。三个人认真探讨了一下,决定正式向董事会提交自己的建议,他们自信自己准备的各项数据、资料非常详细,非常有说服力。

  果然,董事会在三天后批准了他们的建议,重新调整了扩军思路。

  伍坚强大队长走进了吴化龙的宿舍。宿舍里正点着蜡烛纱笼灯,不太明亮。达鲁正在给吴化龙的膝盖上涂红药水,酒精杀得吴化龙直吸气——

  达鲁背对着伍坚强大队长,没看见他。吴化龙则像是死狗一样瘫在床上,穿着军用裤衩,伸着四肢任由达鲁摆弄。

  达鲁说:“有这么疼,疼嘛?刚才清理伤口也没听你叫唤——”

  吴化龙有气无力地说:“俺这是舒服的——不是疼的——”

  达鲁翻了一下白眼说:“靠!你就装,装吧!”

  第三百零七章 汉唐集团真失策了

  “装,咱们就不怕这样的人,等着下次让他做两千个,看看会是什么样——”

  伍坚强大队长把话接了过来。

  达鲁不用回头看,听声音就知道是大队长来了,他连忙把手中的物件都放下,站起身来,“啪”地来了个标准的立正。

  吴化龙则是一脸的死猪像,只能摆动一下手指,又踢踢腿,算是打招呼了。

  伍坚强大队长对站得笔直的达鲁摆了摆手,说:“随便些,达鲁,现在大家都是在休息时间——”

  然后他一屁股坐到床边了,顺手拿起达鲁刚才放下的东西,接着也给吴化龙的膝盖擦药水——伍坚强大队长随意地说:“你们为什么不点电石灯呢?电石现在每个月都发,不怕以后没有,那玩意儿多亮堂啊——”

  吴化龙躺在床上哼哼叽叽地说:“太亮了,也太臭了——”

  “是喽,那个味道闻了脑,脑子疼!”达鲁马上接着说,“其实吴队长闻了没,没有事的,他是怕我脑子疼——只有在我不在的时候才点上用。”

  “操,战友情深啊!”伍坚强大队长用力擦了一下吴化龙的伤口处,说,“你看,任何一次作战,你不先去想战士的安危,只想着胜利,这是不对的——可能原先俺也是这样想的,后来人这年纪一大,就想着还有好多不用去死的办法赢得胜利——可惜晚了——你说你有没有脑子,还能让两个队员受伤了??”

  “伍队长,这真不能怪俺,谁知道那一头驴上船,还能踢伤人!要不是想着咱们这里缺大牲口,俺他娘的就直接吃肉了!当时真是气死了——”

  “这事情不重要,说说看,你这次被罚的原因是什么?”

  “俺算是明白了,这汉唐集团就是不能轻敌,是个敌人就直接弄死对方,管他用什么方法呢!——咱们千万别损失——”

  “对头!”伍坚强大队长狠狠地戳了一下吴化龙的膝盖。

  这一次吴化龙没有准备,疼得叫了一声。

  达鲁在旁边一个人笑个不停。

  1650年的春节是在2月1日,台湾的汉唐集团正乐呵呵准备过年的时候,汉唐集团的人没有想到,他们在明大陆暗暗地折了个面子。

  这个面子虽然折了,但是幸好没有人知道内幕,只有汉唐集团内部的人才会知道。

  大概是1650年一月初的时候,广州城内忽然有了谣言,说一个月内,广州城会被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所包围,广州一个人也逃不出去,所以想保得性命的,快些想办法跑吧——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非常逼真不说而且传得非常迅速,一下子便使得广州城里人心惶惶。

  但是,这时候广东南雄府陷落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许多人还抱着一丝幻想,想那南雄府,墙高城艰,有将士六千守卫,岂能是好相与的?!

  也有商人言道,上个月才从南雄进了一些杜仲、松脂、田七之物,听闻那里一直风平浪静。

  南雄,广东名城,位于广东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满清屯兵于江西,意对广东不利,这是广州城内人人皆知的,但是人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南雄身上了——那里一定能守住!

  听闻那满清官封尚可喜为“平南王”,赐金印、金册,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口旧部进军广东。当他们行至武昌,由于部下违反军法,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由其子耿继茂接任,两路大军同归平南王节制。

  两广总督杜允和也是曾言道:“那尚可喜、耿继茂身为汉人,甘心为鞑虏驱使,奈何鞑虏对他们等人并不十分信任,仍有李成栋、金声恒叛清之疑,否则,岂能因小小不然,便吓死出征大将?

  想那伪王尚可喜和耿继茂,一个兔死狐悲,一个丧父伊始,因此才屯兵于江西不动——现在他们正是首鼠两端之时——此时如能有一个通晓大义,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说服他们归顺我大明,重演李成栋之事,也是未必可知啊——”

  广州众官员深以为然。

  那个说服之士本来应由杜允和的首席幕僚担当,可是他突然病得很厉害,只能另选他人了。

  正在遴选相关人员时,广州城内忽然谣言大起,这着实让广州的官员们恼火万分。

  这是什么行为?是破坏我大明的安定局面的行为,是破坏我大明运筹帷幄的行为!

  查,一查到底;禁谣,传播谣言定罪!

  言语之罪,着实不好清查——有人说是游方和尚说的;有人说是巡历道士说的;还有说是引车卖浆之人说的;更有甚者,还说是路过的脚夫挑夫说的。

  此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广州知府只好草草颁布了一项举报之法,言有危害大局者,民皆可以举报,查实有赏——本来这只是应景之举,未曾想到却让广州市井之徒看到了一条出路。

  但凡有不合我意,但凡有私人之仇,其所言皆可举报,一来报了心头之恨,二来弄些奖赏花花,如何不可?

  广州知府的头顿时大了。一些獐头鼠目,言语猥琐之辈,纷纷前来举报,一开始时,广州府的差役们还有心查证——但查证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实之言,显得差役的查证行为很是傻瓜,于是差役让那些举报的市井之徒趴在街上,狠狠抽上几鞭子,直将对方的衣服抽烂方才解恨——由是,广州城内便流行起两个词“扑街”“烂仔”,本来是专骂那些想举报得赏的小人,后来便引申了,适用范围很广了。

  在广州城内运筹帷幄、查谣、举报,正忙得不可开交时,突然传来噩耗,广东南雄关被破了——

  后来更准确的消息传来了,原来“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屯兵江西南部后,表面上按兵不动,但私下里派精兵偷渡梅岭,同时暗中派遣百余名间谍分批混入南雄,在约定好的一个晚上,四处放火让城内一片慌乱,并直接打开了城门,早早就埋伏好的满清军主力蜂拥而入。

  守城六千余名将士死战殉国,城内居民被屠戮殆尽。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广州城内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广州城,现在只剩下韶关一座关口的防护了——

  广州城的谣言,是广发物流公司经理何斌,亲自着了几个手下去城内东南西北市散播的,还好,手下的人果然都是挑选出来的,还算机灵,没有一个人被查获或举报——

  广发物流公司成立以来,组织了几批次的货物运输,当然这里还包括客运,但是何斌细细地一算账,除去相应的费用,他这个公司还真没有挣几个银两——如果不是那广州水师统领大将吴文敏省去了他们相应的潜规则费用,还不用上船巡查,也不用派兵船护送了,弄不好物流公司还得先赔上些本钱——当然,刚刚开始做生意,谁都图个长远,不可能开门就挣银子,但是能挣一些岂不更好??

  当何斌经理接到的汉唐集团让他散布谣言的命令时,他苦笑了一下,这汉唐集团也是没办法了,出此下策,没有使用那海报广而告之的办法磊落——

  当时,那些海报印刷好以后,何斌经理亲自带人,一处一处往那显眼之地张贴。刚一开始,便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观望,众多市民立刻喜欢上了这张海报,并顺便就记住了它的内容——珠江畔,有一家广发物流公司,那里固定时间向那蛮夷之地台湾——或者现在不是了,听闻那里有一座大城,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巧物件,最有名的便是那水果糖了,各种味道,很是美味。

  何斌经理的担心成为了现实,总有人把那海报揭走,糊窗户也罢,揩屁股也罢——这个倒不太可能,太硬了。

  何斌经理只好再印,再贴得牢靠一些——海报被揭的少了一些了。事实上,这时已经可以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了。

  但何斌经理还没有放松宣传工作,看来商人都是天生的广告专家,他又在自己的办公楼外,着画匠直接在那用白灰涂过的楼体上画了大幅的海报,粗糙了一些,但是足够大,特别醒目,而且没人可以揭走——这成为了珠江一景了。

  宣传效果有了,可还得看实效。货运量就是那样了,不瘟不火;客运量更是平常,一点点而已。

  何斌经理也是暗中着急,正在想办法呢。这时,他接到了让他散布谣言的命令。何斌经理心里道,汉唐集团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出此下策了,不过也无妨,虽然此计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也是无奈之举了。连何斌经理自己也是不信那南雄关会直接被满清打下。那南雄关城墙,听说不亚于广州城墙了。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也许这是指智者听了后就信了,并诉诸实践了,没有再去传播。

  当然,这是何斌经理自己希望的。

  一些智者当时不会相信的了,人家直接无视了。可不管怎么说,谣言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商人之家,真就派人带着家眷跟着船去了台湾,但这一般只是开一处分枝的行为——何斌经理所盼望的中等规模的移民现象没有出现。

  何斌经理又上火了,海报也贴了,谣言也散布了,还要如何?总不能拿刀去逼吧?

  随后,南雄关被破的消息传来了——何斌经理顿时呆住了,这还是谣言吗?!这是一步步往真相上走啊!

  别人也有这样认为的,于是,客运量一下子涨了上来,何斌经理心情沉重的看着营业额上涨——这时候,又接到命令,让他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要全体撤离,只留下当地的雇佣人员看守就行了——撤离的时间点就是韶关被攻下!

  过了几天,粤北没了消息,又听说是满清后撤了,停留在南雄不动了。

  汉唐集团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

  广州城在二月份,并没有被包围,连韶关城也没有被围。

  当然,除了广发物流的人,还没有人知道这个谣言与汉唐集团有关,但是汉唐集团的人自己知道,这一次,他们真失策了。

  第三百零八章 汉唐集团目光浅了

  事实上,对于整个历史来说,某次事件差一两个月,哪怕是半年一年的才发生,真是不算什么,毕竟这一点点时间的差距,对于整个宏观的历史来说,真的是不能算什么了……只要大的走向还在那里。

  但是汉唐集团却认真起来了,他们集中了相关技术人员,开始认真地分析起来,这他妈的是差哪了?

  问题的根源不分析出来,想必他们都要睡不好觉了。

  他们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并反复对着各种资料进行着分析、讨论。

  最后,情报部门的范例拿出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汉唐集团对厦门郑家的支持,间接的影响了满清在南方的行动,在严格意义上说,郑家一系列的行动,从侧面牵制了平南王尚可喜的南下大计。

  在汉唐集团的董事会上,董事长伍大鹏愤怒地拍了桌子,说道:“这一次,我们的目光短浅了!”

  李子强董事倒是不在意地说:“拉倒吧,别当他们是回事儿了……他们怎么样我们都有办法对付……”

  建国安董事和孙德发董事、宋士达董事互相笑笑,谁也没说话,大鸟的愤怒是在于事情没有在他的预设和掌控下发生了,而不是他对付不了……

  郑家在闽南地区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行动了。他们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消灭掉泉州的援军主力后,在他们的原定计划内,他们应刻固守同安城,严保东北方向的安全,占领安溪地区大部。然后要威慑漳州,取得对龙岩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

  这样,安溪的铁矿、龙岩的煤矿尽在郑家之手,或者说,为汉唐集团大大地增加了原料供应量。

  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在郑家击败了泉州的援军后,试探着向泉州方向施压时,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在施压,而是在捡便宜……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阻挡,郑家军竟然一股气地平推到了泉州城下!

  郑家不太会玩了,大明和大清共同的境外势力,汉唐集团也不太会玩了……

  当初郑家和汉唐集团在磋商时,郑家提出的方案深深打动了汉唐集团,郑家这三个中年大叔多好啊,如果这个方案得到了实现,仅仅闽南一地的煤铁原料,就大大加速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当然,也为厦门扩大了生存空间,厦门,再也不是封闭自己,只能等死的样子了。

  而且这个方案的完成,也看不出有什么难度,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可是随后却出现了意外的局面,泉州,当时像一个赤果果的女子一样摆在了郑家和汉唐集团的面前。

  上,还是不上?

  当时的军事顾问团的负责人苏波认为,这个泉州城应该拿下。

  从军事意义上讲,此地属于闽南中部沿海,所控地域远比厦门广阔,北上南下都是极好的前进基地。

  在军事攻打上,苏波只用了一句话评价……如果我们支持,三个小时完全可以拿下。

  这条建议当时上报到汉唐集团后,引发了大家广泛的讨论。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西连福建内陆,东望台湾宝岛。

  远在夏商时期,此地便有开发。它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期是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则发展为东方第一大港。

  马可.波罗曾经说过,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运载的胡椒一般的国家每次只运去一船,而“刺桐港者,则有船舶万余”,其繁荣兴盛可与亚历山大港媲美!

  明初至成化间,以泉州湾为出海口的泉州港,已从宋元时代的东方大港降格为专门接待琉球使船的朝贡港。

  成化之后,市舶司迁往福州,这里更下降为只供南北沿岸贸易的地方性港口。港口逐渐淤塞,不能停泊通洋大船。

  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回教的没落。

  还是在公元1276年时,元军入闽,张世杰等人护送端宗行朝一路南行,直奔泉州。

  当时泉州在南宋的地位类似今天世界的第一流大港,它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张世杰等人想要据此地为都,以图东山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