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10章

我们的1654 第210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它属于二类需求产品,在汉唐集团的计划中,它的生产次序是非常靠前的。布袋镇玻璃厂的兴建,可不是仅仅解决玻璃问题……尽管在那面的世界,它们两样并不太搭边,但汉唐集团就这么定了……别人管不到的。

  李子强董事这时哼哼叽叽地说:“我们当然要帮助他们了……不过啊,最好是让他们求我们,等他们在最后组装时……哼哼,方知我们红星工业区的厉害……想起那个挺胸腆肚的小个子……我就喜欢他苦苦求我的样子……”

  老张笑了,说道:“最后组装也不是个难事吧……还有啊,赤嵌农业基地那面的酒精厂也想要搪玻璃低压反应釜,早晨的时候和我打了个招呼……还没正式提出要求。”

  “他们开始扯蛋了不是?淀粉啊,酒精啊,油料啊,用普通碳钢的反应釜就能解决的东西,他们跟什么风,起什么哄?!原本计划里也没有这一项……再说了,他建国安董事不是一直扬言管理要公开化,透明化嘛……让他在网上先正式提出要求……然后,我再大义凛然地正式把他的不合理要求打回去,那才叫理直气壮!哼哼……”

  老张小心地说:“李董……就为一个搪玻璃低压反应釜,一些过去都不值钱的玩意,伤了……感情,这样不好吧?”

  “甭怕,咱就按规定来……这玩意过去不值钱,可现在浪费咱原材料啊……”

  搪玻璃低压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

  然后红星工业区再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实际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那些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才能开始进行搪烧。

  对这样的设备,汉唐集团只能选用带过来的高品质的钢板、焊条,因为那钢板、焊条中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的吸氢反应。

  李子强董事当然心痛这些十年之内都可能生产不出来的原材料了……不过也不好说。工业的发展往往是加速度形态的,完全预料准确不太现实。但至少这两年是生产不了了,这是现实。

  至于搪玻璃低压反应釜的瓷釉选择问题,他则漠不关心,他相信那个小个子的家伙早都做好了准备,也见过他们送来的文件。

  这瓷釉只能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

  同时,搪烧时只能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只能费一些事了……一般在搪烧三次后,那瓷壁里才会没有了气孔。

  再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使瓷层加厚,当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达到致密而不导电时,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才会优异,就算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费事,但难度不大。

  老张笑呵呵地说:“看来我们要发展搪瓷事业了,别人都由小到大……我们则是由大到小……真有意思。”

  “老张,咱甭管那些,只要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它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百七十六章 红星才露尖尖角

  搪瓷,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术,它其实就是将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基础金属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汉唐集团现在还解决不了从内部着手去生产加工复合材料的问题,他们的眼光只能向外,先从外围建设开始了。

  这一点和他们针对明人的使用办法如出一辙……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用心去做人家明人们的思想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还没有触及明人们的灵魂,只是在军事行动上要求人家这样那样的,甚至一切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至于是不是真正的公平,只有天知道了……可是明人们目前都乐于这种交换,那么只能说它是公平的。当然,台湾北部地区的白人们是否也这么认为,则不在汉唐集团的考虑范围内了。因为他们是战犯……至少是非法定居的人。

  汉唐集团决定开始搪瓷事业,绝不是因为头脑发热……而是汉唐集团一个发展阶段的要求。

  以汉唐集团的容器生产加工材料的发展为例。

  从木制到陶瓷类方面来说,只是他们充份利用了这个时空现有的资源……他们第一步发展出了马口铁,也就是镀锡铁皮,前文讲过,锡在明大陆是常见的金属,在金、银、铁、铜、铅、锡、锌等金属中排名靠前的,但由于先天条件所限,这种产品无法大型化处理,所以一开始汉唐集团只是把它用作硬币了……

  紧接着,汉唐集团又发展出白铁皮,也就是镀锌铁皮。

  顺便说几句。

  锌,也是人类自远古时就知道其化合物的元素之一。

  把锌矿石和铜熔化制得合金——黄铜,很早就为古代人们所利用。但金属单质状锌的获得,却比铜、铁、锡、铅要晚得多。

  汉唐集团认为这是由于碳和锌矿共热时,温度很快高达1000c以上,而金属锌的沸点是906c,故锌很可能先成为了蒸气状态,随烟散失,不易为古代人们所察觉。如此说来,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冷凝气体的技术方法后,单质锌才有可能被取得。

  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锌的是明大陆,在10世纪到11世纪时,明大陆是首先大规模生产锌的地区,这个有考古记录。

  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炼锌技术的记载。其生产过程非常简单,将炉甘石(即菱锌矿石)装满在陶罐内密封,堆成锥形,罐与罐之间的空隙用木炭填充,将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来的金属锌锭。

  发展出白铁皮后,大型容器设备就有了生产加工的可能。

  单指在日常生活中,汉唐集团用它加工而成的水桶,在抗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不可低估的,与木桶相比,性价比高多了。

  但是白铁皮的应用局限性太大,尤其是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方面不适用。于是搪瓷事业自然而然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了。

  在具体的推演中,汉唐集团发现,搪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冶金、化工、农药、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发展,随之会是一个一点发展多点开花结果的局面。

  搪瓷起源于玻璃装饰金属。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其次是希腊。6世纪欧洲嵌丝珐琅、剔花珐琅、浮雕珐琅、透光珐琅、画珐琅相继问世。8世纪中国开始发展珐琅,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19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

  当然,由于当时铸造技术落后,铸铁搪瓷应用受到诸多限制。

  汉唐集团现在开始发展它,当然是看重它的工业用途,至于它的日常用途,那只是一种连带效应。

  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涂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

  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瓷釉涂搪在金属坯体上表现出的硬度高、耐高温、耐磨以及绝缘作用等优良性能,这就使搪瓷制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它兼备了金属的强度和瓷釉华丽的外表以及耐化学侵蚀的性能。

  就汉唐集团这次开发的搪玻璃低压反应釜来说,它与不锈钢低压反应釜比,性价比很高。可以负责任地说,它是不锈钢产品在工业、民用用途上最好的替代品之一。

  而且它与普通薄钢板搪瓷产品相比,由于硅含量明显增加,其性能更加接近与化学用玻璃,除了氢氟酸、含氟离子的介质、强碱以及温度高于的浓磷酸以外,能耐各种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弱碱和有机溶剂的腐蚀,这是其它材料所不能比拟的。

  就算是普普通通薄钢板搪瓷产品,由于它只需要低碳钢板,便于冲压成形,那么它的用途之广泛也是不言而喻的。

  至于为什么不发展不锈钢产品,哪怕是实验室产品也好啊……除了杨友行秘书在网上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外,目前还没有人提出过这个概念。

  杨友行秘书的这个疑问就一直孤零零地吊在那里。

  有个技术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回答说:

  “亲,如果我们能加工出不锈钢,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能加工出工具钢了……各项技术我们全面都突破了,单质元素的提纯,惰性气体保护氛围,温控技术,动力系统,专用型热源,密封型冶炼炉……其中金相分析与监控是其中最简单的技术了。”

  “……好吧,当我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好像在那面的世界里,还没有把搪瓷的相关产品提高到这么高的位置上吧?”

  “亲,很简单啊,只说几句话吧……那面的世界在出现搪瓷产品时,化工等其它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搪瓷产品的要求也不多……而我们呢?听说连装啤酒的大酒罐子,火电、小高炉的空气加热设备的隔板、化工专用管道都要一水的是搪瓷产品……”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与那面的世界不一样了……”

  “亲,这是一条具有汉唐集团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是老路,也不是邪路……”

  “……谢谢你的解释……很全面……”

  “亲,不客气,理工生的知识一般比较全面……比如说,现在台湾大约有十四万名人口,我们现在能不能通过做思想工作,使他们成为**治,讲民主,讲纪律,讲道德的四讲新明人?”

  “现在不能做到……”

  “亲,你看,我们都知道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但是想通过内因影响外因是多么困难……所以,现在你知道想要各种合金钢有多困难了……”

  “……您是哪位?”

  “亲,我是马旁……胖马就是我,我自己改的签名。”

  “好多天没见你上网了……”

  “是啊,我现在一直忙着搞女生……要的化妆品,特忙。”

  在汉唐集团的计划中,布袋搪瓷厂与布袋玻璃厂是并联在一起的,他们共同享用煤气的供给,因此现在布袋镇不得不加大煤气生产的力度,他们所携带的煤气生产和运输的专用阀门,目前都用在那里了。

  这让李子强董事一直眼馋不已。如果他的小高炉也能用上煤气的话,那冶炼质量提高的可不是一个档次了。

  老张劝李子强董事说:“李董,咱不用羡慕,等咱们把这一波的任务忙完后……自己加工煤气发生设备也来得及,我在网上看过相关图纸,设备相当简单……至于专用阀门什么的……我们自己亲手加工也成,都不用数控的。”

  “老张,你学会上网了?这可真是好事情……”

  “不会你能让我过关吗?学了后也不难……就那么回事情,就是打字慢,发不准音……”

  “老张,不要急,慢慢来,我也不急……”

  李子强董事要解决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工业用品的价格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和梅乐芝经理直接打交道,所以他不能不慎重考虑。

  这一段时间,红星工业区的产品,由于一直有郑家这个冤大头支撑着,可以一直维持在高价位上。

  郑家加大购买手榴弹的数量,这使得红星铸造厂生产手榴弹所需的铸铁弹壳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了,同时,由于出售手榴弹要和生铁的供应量挂钩,这也就意味着,红星铸道厂卖出一个铸铁弹壳,不仅能挣回两到三个同样重量的生铁,还要高价卖给人家……军火买卖的暴利性充分体现出来了。

  同时,压力水井的出现得到了广大明人们的认可,先不提郑家,光说台湾本地区的明人们就充分接受了这个极其先进的设备。

  在赤嵌农业基地地区,最先接受它的就是张家酒坊和刘家酒坊。当他们看到汉唐集团在抗旱期间使用这项技术时,他们围着手动压力井转了许多圈,又亲手试了试,然后想都没想就决定购买……

  当时红星工业区还没有想到民间会这么快就产生了需求的**,而且不是郑家、潘家那样的大客户,还是本土的两家酒坊……也正是因为他们是本土的顾客……当时的定价就低了一些,政治意图大于经济目的……这样,红星工业区的相关产品可以说迅速占领了本地的市场……原本早都被放走的铁匠们,相当一部分又只能主动回来了,继续在红星工业区里打工……剩下铁匠的只能靠平时修修补补之类的工作维生了。

  在汉唐集团眼里,这个还处在萌芽状态的红星工业区,才刚露出一个尖尖角来,就已经显现出它的威力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工业剪刀差的目的性

  李子强董事一直想把工业产品维持在高价位运行状态中,也就是他一直想把出售给郑家的价钱作为产品指导价,把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力度再加大一些……

  他不久前在网上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们就大胆地再次增发货币吧……我这里再出几样工业产品后,就会把你们溢发的货币回笼回来了,放心吧,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那些只会通过把基本生活用品涨价来回笼资金……都不是妈生的人才会干出来的坏蛋……我的呢,仅仅都是指工业品……”

  当时梅乐芝经理接过话来,说道:“看来李子强董事对货币和发行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哦?那么我们此次增发货币的目的是什么?”

  李子强董事没敢直接回答,他翻了翻资料,又悄悄密信询问了几个技术员,然后含糊地说道:“这个是一盘棋的问题,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

  “我们不是极权组织,我们没有对外怕别人颠覆,对内花费巨额资金维稳的巨大负担……所以,我们不存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一盘棋,我认为它可以这样理解,整个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可以看成一个体系,我们不会因为特别需要而去专注某一部分,如果不去这样看待问题,那么,就算在所谓一盘棋的计划经济制度下,也同样会形成前苏联那样重重工,轻轻工的问题……”

  李子强董事感到梅乐芝经理的话里面有漏洞,他当时高兴地敲着键盘写道:“我所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情是特指的,比如我们将要修建的发电灌溉并行的水利工程,还有将来准备在高雄和河口两处修建的热电站……这都是大事情啊……我们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何不可?

  再说了,我只是借用工业剪刀差而已,并没有说这是人民工程,然后挨家挨户收钱,修好后把它又变成自己的,再向老百姓收取各种费用……我们一点也不无耻吧?公平的多吧?对于我们的工业产品,至少老百姓还有一个可以不买它的选择……”

  梅乐芝经理这一次发话的速度可比李子强董事快多了。

  他飞快地说道:“这里面不是特指不特指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我们的事业的问题。汉唐集团是我们的,台湾是我们的,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我们的,所以我们只能用心去经营,不断扩大我们这个词汇的范围……

  以前我曾经论述过,我们不会成为一个邪恶的,只知道掠夺的集团,因为我们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和自我约束、自我更新能力的集团,那么当下只有一个真正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落后的生产能力和我们即将到来的巨大责任的不匹配的问题!

  所以,我们只能尽量降低我们台湾地区的剪刀差,不能去掠夺它,反而要给予它补给……至于说到一些基础建设的问题,我们认为那叫投资,我们不能把它和所谓的人民工程混为一体……它的收效可能慢一些,但利益一定足够大,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来看,这一切只能由我们汉唐集团独家完成,将来独家享利了……现在的台湾市场还非常脆弱,经不起风吹草动……”

  伍大鹏董事长悄悄给李子强董事发了个密信,说:“梅乐芝经理说得有道理,现在增发货币不可取啊……”

  李子强董事愤怒地回伍大鹏董事长一个密信说:“废话,我也不想掠夺式发展……他们财务公司调控得太厉害了,这又是体系内部独立核算,又是集团外部经济调控的……我们这算什么体制结构?!”

  伍大鹏董事长说:“具有汉唐集团特色的体制结构……想夺回自主定价权啊,你连梅乐芝经理这一关都过不去……”

  “滚!别气我……我这也是为红星工业区的未来打算的……”

  “山头主义现在要不得啊……你可别试探了,别看建人现在没发言,要是梅乐芝经理真同意了,他也一定会跳出来反对……”

  “这都让你看出来了……那你的态度呢?”

  “你猜啊?”

  “支持我!”

  “再猜!”

  “滚!”

  两个董事会的大男人不断地在密信,就没有再回答梅乐芝经理的贴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