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160章

我们的1654 第160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咏梅,你要看到这个苗头问题,事实说开了确实不大……但是,是不是我们可以为了自我的要求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规定,或者利用规定的漏洞达到目的?好,这次是为了公事,是不是下次就可以为了私事?”

  “你看你,越说越严重了……”

  “程序不对,无论是什么结果,我都要坚决反对,我现在有这个权力……咏梅,我绝不是针对个人,而是这种倾向不对头……你放心,我的提议不会伤害到任何有理智的人。”

  这次的董事会关门会议,开得时间比较长,而且过程和内容上还都保密。

  汉唐集团的其他人只能通过这次董事会后,发布的几项细则规定来揣测董事们当时讨论的内容了。

  很快网上出现了一则告示:1649年汉唐集团补充细则征求意见稿1号文件。

  第一项:再次强调目前汉唐集团一盘棋的工作计划安排,严禁随意动用集团设备和原材料做所谓计划外的安排,除非董事会批准。

  第二项:各个基地之间,由于工作需要所发生的人员往来,一律要到食堂付费就餐。私人自费宴请不在规定之中。

  第三项:各个基地一律不准许举办各种形式的聚餐,除非董事会批准。

  第四项:汉唐集团将在内部推行体系内部成本独立核算制度,各单位部门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将由汉唐集团财务公司统一发放。特殊情况需得到董事会批准。

  第五项:汉唐集团内部人员将实行薪酬和补贴制,配给制将在某些特别领域内继续推行。

  薪酬制的大致规定如下……

  按工薪级别分,整个集团分为四级工薪制。

  第一级别,普通劳动人员,工薪五百马票。

  第二级别,基层管理人员,工薪六百马票。

  第三级别,中层管理人员,工薪七百马票。

  第四级别,高层管理人员,工薪八百马票。

  补贴制的分类:

  一等补贴:工作在一线、野外、高危项目,加薪酬百分之三十。

  二等补贴:各基地内部办公室人员(热兰遮城除外),加薪酬百分之二十。

  三等补贴:热兰遮城办公人员,加薪酬百分之十。

  以上均为纲领性规定,具体内容的完善,欢迎大家质疑和讨论。

  众人的眼球全被薪酬和补贴制的内容吸引了,网上顿时静了下来,人人都开始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正在查看着网上舆情的伍大鹏董事长淡淡一笑,心想,只要关系到自己的利益问题,这人人都在认真思考了……他小心地换了一个姿势坐好,腰还有点疼。

  陆续开始有人质疑了。

  比如一位搞过计算机硬软件的技术员说,这个定岗定薪仅是指目前的岗位吗?眼下他正在海关帮忙,被划为普通工作人员里了。

  伍大鹏董事长给了答案,说,当然仅指目前,我们汉唐集团给大家都留出了上升空间……

  这位质疑的技术员叫李铮,原本在那面的世界里一家网络服务公司里打工,长期在各个大小单位负责网络和服务器的铺装和维护。

  他有点怪,在电子时代却对机械式计算机一直情有独钟……算是一种爱好吧,每天的日子过得没咸没淡。

  当汉唐集团招聘时,他还以为跳槽能挣得多一点,谁知他对机械式计算机的见解,让他搭上了这一条船……三十九岁的未婚男人,重活二十年,诱惑太大……热兰遮城网络主机站,完成架设后,齐国生经理和一个女技术员完全可以完成维护运行的工作,他便主动到热兰遮城海关帮忙。

  齐国生经理看见了他的发言后,立刻给他了一个密信,说,小李,你早晚要有大用处……现在还顾不上,别心急啊!

  李铮回信说,我哪里在乎那点马票,只是想看看董事会的态度而已……

  质疑越来越多了,伍大鹏董事长一一都存盘,准备慢慢回答。

  当然也有无聊的问题,可还没等伍大鹏存盘就有人把它踢回去了。

  有人问道,这次增发的马票,是不是动用了我们汉唐集团的资产啊?自己挣原本属于自己的钱真不爽……

  另有人马上回答说,你看不出来,这是增发的啊?和我们的资产有毛关系?你看不出这是我们开始第一波次的工业剪刀差吗?

  那个人马上答道,靠,我忘了,真忘了,这一年轻我都迷糊了……我撤了这个问题。

  总之问题多多,怎么办?一点点来吧……体系容易建成,完善它才是大问题。

  红星工业区办公楼的单人宿舍里,李子强董事躺在床上哼哼叽叽地问道:“老张,网上怎么说?”

  老张说:“没啥子大事,基本都是认可,大家现在对这个意见稿的枝节提了些看法,大方向没问题……你鼻子还疼吗?”

  “又疼又麻,这个知识分子的还击还挺狠啊!原先都不是我的对手……”

  老张说:“你说你们好好开会喝什么酒呢?!五个董事打成一团,传出去多不好听……以前你们打那是因为你们是中年人,怨气大,现在大家年轻了还打,太不像话了……再说他一个教授打人怎么能这么狠呢?!”

  “哼哼,也不怪他,我先动手的……还好不影响干活。”

  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办公楼。

  吴咏梅小心的把凉透的熟鸡蛋从建国安董事的左眼上拿开,生气地说:“李子怎么能这样,说说话就动手呢?!你们喝多了怎么总打架呢?”

  “嗨,没事的,也怪我说话狠了点儿……把**的结果说得太狠了点……”

  “那他们就看着你们俩打架?!”

  “没,他们三个都挨了我俩不少拳头……大鸟挨打的次数最多……”

  “你说你们在一起打了多少架了,还总在一起……一群怪人!”

  “咏梅,我的眼睛还能看出青来吗?”

  “能,你可别惦记着你的秋玉米种植了,人家明人都学会了……”

  “不行,我明天还要亲自去看看,把你的太阳镜借我吧,等这批秋玉米种植下去后,我才放心这批增发的马票有依靠了……玉米面在明大陆现在还是比较值钱的……要不我们就和那面世界的人一样了,我不喜欢**裸地掠夺。”

  “听不懂你在说什么……那早点睡吧。”

  第二天,整个赤嵌地区依然在一片鸡鸣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原本像牛奶一样新鲜的空气,现在开始有了异味了……酒糟味,甜味,炊烟味分地段的出现了……建国安董事陪着吴咏梅就在这1649年的九月里慢慢跑着。

  自从双抢结束后,刘结首就来找到建国安董事说,不需要汉唐集团再提供吃食了……暗含之意是,原来你们提供吃食还带往回要的,真就从我们收获的粮食里扣……那我们就不合适了。

  当时建国安董事还不太理解,问道:“难道我们扣多了?当时你们都是同意的啊?”

  刘结首只是负责替大家传话,心理压力不大,他说:“他们算过账了,认为自己要是干活,哪里用得着吃如此好?自家弄些吃食完全可以饱肚……”

  建国安董事默默地点点头,从善如流了。

  远处的玉米地里,刘结首指挥着明人农民和新移民过来的农民起着玉米茬子。

  玉米传入明大陆的准确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说,它是来自于南美洲,而且是出现在明末时期。

  有一个例子便是在《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有如下一段文字:“迎春从上边拿下一盘子烧鹅肉,一碟玉米面玫瑰果饀蒸饼儿与金莲吃。”

  从中也可以看出,玉米面在此时价格不菲。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明人农民对玉米种植还是粗放经营,再加上玉米品种也有问题,虽然一棵玉米能长出五六穗来,但大多都是秃顶,而且每穗长得还小……虽然在明大陆的南方零星有人种植,但还没有成为主要口粮。

  但汉唐集团带来的玉米种子,种植下去后,真是吓了明人农民们一大跳。

  第二百零二章 让我们做发展的原动力吧

  1649年的九月份,赤嵌农业基地也下了几场雨。

  可是这几场雨来的真不是时候,此时刚收完200亩夏玉米,还刚刚晾晒上呢,可他妈的紫云号上的天气雷达说将要有雨!

  还以为能省些事情呢,得,老老实实搭架子棚吧。

  建国安董事指挥着明人农民搭起了棚子,他的眉毛一直皱着,表情很严肃。

  明人农民现在绝对听从建国安董事的各种安排。他们发现只要照着汉唐集团的人说的去做,不管多么奇怪,不要去怀疑,没有一个不是收获多多的,要知道今年可是大旱,天下大旱啊。

  在玉米刚种到育秧田里的时候,明人农民发现,那玉米种子除了略大一些,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人刚想用牙咬一下,又马上想起汉唐集团的人反复讲过的不许用嘴品尝的规定,这才放下。小气的,一粒种子都不舍得。

  其实汉唐集团的人懒得告诉明人农民们,这些种子都经过包衣剂处理。在每一粒种子的外面,都包有一层看不出的包衣剂,包衣剂里面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微肥等。它可以在育苗期间有效地防治地下地上病虫害,还可以促进根部的生长。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明人农民没看出与原先的蕃麦有什么不同,无非粗壮一些……但却要比蕃麦费事了,他们被驱赶着要去给玉米“人工授粉”!

  那几日正是无风,那每一棵高高的玉米开了穗花,真是高啊。明人农民们被集中起来,两人一组,发了两根竹竿,上面绑着蝇子。要他们举着顺着垄沟前行,那绳子一定要碰到穗花就行了。

  许多人都被那玉米的宽大叶子割伤,汗水一杀够疼,还好只是疼一下,不碍事。明人农民看着高高的玉米心里面想,这玉米,怎么也能长出十穗八穗的吧?如果那样就真是神种了……

  待到结穗时,明人农民们大失所望,才三穗!哈哈,才三穗!比它矮小很多的蕃麦也要五六穗呢……但没有明人农民敢露出嘲讽之色,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太多,还是再看看吧。

  那玉米慢慢的生长着,明人农民也越来越钦佩了,三穗中的头两穗越长越大,轻轻一捏,里面的颗粒个个饱满,这一个比得上蕃麦的四个有没有?!就是那个较小的也比得上二个结实最多的蕃麦了……我的祖宗啊,真是神种了!

  那时,建国安董事和畜牧站的王国涛站长正在巡视着玉米地……

  王国涛站长说:“建董,你估计这玉米亩产能达到多少?我和你打个赌……”

  “噢,好啊,我估计玉米粒最低亩产有二百五十公斤……”

  “好吧,我估计最多有二百二十公斤左右。一盒烟。”

  “同意。可为什么这样说,是我没考虑玉米粒的水分吗?”

  “你是没有考虑护青问题,我长期在农村生活啊。”王国涛站长意味深长地说。

  玉米地是旱地,还没有人租种过,完全是汉唐集团自己开发出来的,所以这里面没有明人农民的份额,所以,王国涛站长所指的现象很明显了……

  建国安董事笑了。

  “你说他们相不相信我们会把种子卖给他们?”

  “会,但是如果能白白得到,我猜测他们一定会……”

  “贫穷和饥饿而引发的贪婪,是暴力和道德败坏的本源……我们还是慢慢解决食物问题吧……第一产业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是啊,所以我要把畜牧站搬到二层行溪地区去……去做大我们第一产业的基础……遥控始终不是好办法,什么到了他们那里总是走样。”

  郭怀一和何斌领着他们的手下,加入到从台湾北部地区往回运送各种矿产品的队伍后,汉唐集团的人正式把二层行溪地区划进了绿色区域里。

  这样,整个台南地区绝大部分划进绿色范围内,看上去好似一片绿叶……当然不要向明大陆看,除了厦门岛上有一点点的橙色之外,剩下的全是通红的一片,看上去怪吓人的。

  当王国涛站长第三次在网上提出报告后,董事会经过研究认为,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郭怀一和何斌暂时离开了二层行溪地区,但他们两人的威严还是依然存在的,这一点从郭苞在那里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就可以看出……所以汉唐集团认为,单独派出汉唐集团的人去,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再带上两名明人安保队员就更好了。平常还可以打打下手。

  建国安董事和王国涛站长边走边聊说:“你要记住,我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人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王国涛站长心里有些烦了,这个董事会啊,就是婆婆妈妈的。

  当明人安保队员的家属“主动”搬来赤嵌农业地区时,他提出申请,被否;当郭怀一和何斌把子女都送到赤嵌小学时,他提出申请,还是被否。

  直到这一次才得到通过。虽然婆婆妈妈一些,但很是让人心里温暖。

  “放心好了,只要把我要的东西备齐,等玉米收割完毕后,我一个人就能在那里打下一片天地!这种感觉太爽了,是我做梦都想要有的,我真的不愿浑浑噩噩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