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 第268章 鲁肃的困惑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第268章 鲁肃的困惑

作者:MR卡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2:07:48 来源:88小说

“前番贾诩冤枉我勾结江东,我本不欲助他,今见宜城马家借此良机扩充私兵,似乎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以为如何?”

江陵城里的一座大宅院里,几个世家聚在一起商量着要不要出钱出力帮助李奇守江陵。

刚才说话的这位,便是韩家家主韩逵。

韩逵自认为与江东联姻,只是为了贸易上的往来,以及给家族留一条后路,的确没有想过要造李奇的反。结果因为自身在江陵的势力庞大,以及与江东联姻的事实,被贾诩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当然,贾诩将韩逵列为重点怀疑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小心谨慎,以免韩家势大,一有动静不好收拾;二来是想借此打草惊蛇,看看其他世家的反应。

但是这对韩逵来说,有损名节,故而心中一直不甚痛快。

不客气的说,韩逵不趁着荆州危急造反,就算是很有良知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顾忌到江陵城的郡兵以及战斗经验比较丰富的廖化。

现在,一个貌似可以扩大私兵限制的机会摆在他们的面前,不管忠不忠于李奇集团,能够正大光明的扩大私兵建制,增强自家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参与这次讨论的还有刘先等其他几位。

不同的人,也持有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虽然扩大私兵建制是有好处的,但前提是你得把你的私兵拉到战场上去与江东兵交战。这个损失本身就不好衡量了,而且,如果李奇集团这次万一没抗得住,被孙权夺了江陵、公安等城池,继而一举又占领了荆南四郡,那自己又怎么跟江东势力相处?

还有人表示,这次参与攻打公安城的朱然,就是他们的姻亲,所以不太方便出兵对抗。要是一不小心把自家的亲家宰了,那就不好玩了。

经过商议,大多数人都打算坐壁上观。

唯有刘先说道:“我等久居荆州,乃地道的荆州人。如今有人侵犯荆州,理当守土自保。话说回来,这几年李奇的政策对我们世家还是有帮助的,无论是从仕还是从商,都切实拿到了不少好处。如果荆州易主,未必还有这般待遇。”

刘先在刘表时期就在荆州担任要职,故而说出来的话,还是有一定份量的。

韩逵道:“依始宗的意思,是想帮助李奇守荆州了?”

刘先道:“这只是老夫个人的看法,诸位还是从自己家族的利益出发,仔细衡量衡量吧。”

说罢,刘先起身告退,打算回到府中组织私兵。

刘先走后,韩逵双眼微眯,从喉咙里轻轻的“哼”了一声。

说什么保护荆州故土,就算孙权真的夺了荆州,以他在江东与世家共处的尿性,莫非还敢伤了大家的利益?所谓“流水的政权,铁打的世家”,世家的势力基本不会因为易主而发生太大的改变——尤其是在乱世,各家政权都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

再说了,刘先的族人与江东派系中的人物也有联姻的关系,若是荆州与江东连成一片,莫非对家族没有好处?

所以韩逵认为,刘先说的这些借口都不足以采信。

那么,刘先为什么要倾尽家财帮助李奇集团守荆州呢?

现在在江陵城,当数韩家势大。如果刘先把握住了这次扩充私兵建制的机会,又在江陵危急之秋讨好了李奇,那么其势力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压过韩家在江陵城的地位。相反,韩逵如果在这场战斗中作壁上观,间接的也就得罪了李奇,别说发展,估计还有可能会被使绊。

没错,李奇需要世家的支持,但并不需要所有世家的支持。偶尔打几个土豪,比一味的拉拢效果更好。

所以,韩逵经过认真的考虑,也偷偷去向贾诩表了忠心,愿意出兵相助。

贾诩大喜,现在韩家出兵一千五,刘家出兵两千,马顺又带了两千人马,合计五千五;又因为江陵城中两大世家都把私兵贡献出来了,那么留作提防世家造反的郡兵也可以酌情投入到战斗中去。

这么一来,贾诩东拼拼,西凑凑,又搞了八千人马出来。

不过这八千人马,并不能立刻投入到公安城的战事中去,因为贾诩发现江东都督鲁肃好像有点别的想法。

以鲁肃现在的兵力和大将阵容,想要攻下公安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按照贾诩的推算,甘宁应该是抗不住了。

这个时候,甘宁应该按照他和贾诩之间的约定,从公安撤回所有兵马,借着江陵坚固的城防死守江陵才对——毕竟江陵的城防建设比公安还是强大得多,守公安或许能做到以一挡二,守江陵完全可以以一挡十。所以贾诩一开始给甘宁的建议就是:公安能守便守,尽量不把战火引到江陵来破坏江陵的城市建设,但如果发现公安不能守时,应该毫不犹豫的放弃公安,退回江陵。

现在,甘宁并没有打算放弃公安城,说明公安城还能够守得住。

那么问题来了,江东主力大将基本上出了一大半,兵力也比公安多得多,为什么迟迟拿不下公安城呢?

是鲁肃指挥不当吗?

还是江东兵都是土鸡瓦犬?

贾诩认为并不至于如此,而且把对手低估了来算作自己获取胜利的筹码,是非常愚蠢的。

与此同时,作为江东兵这次攻伐荆州的大都督鲁肃,得到了一个消息:宜城马顺率两千私兵进入江陵城。

“咳!”鲁肃捂着嘴咳嗽了一声,道:“看来江陵已经到了最……咳咳,最危急的时候了。”

由于江陵城门紧闭,就如同一个封闭了信息的黑匣子。

马顺的私兵在进入江陵之后,江东兵的哨探便失去了消息,对江陵内部正在酝酿着的一切并不知道。

副将丁奉看着鲁肃,问:“大都督身体怎么样了?”

鲁肃摆了摆手:“无妨。”

鲁肃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因为李奇的穿越而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他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就这两年的光景了。

现在带兵出征,野外扎营,加剧了他身体的不适。

但是此次征伐荆州的任务尚未完成,临阵换将又是大忌,故而鲁肃也只能强撑着。

更何况,这是鲁肃第一次作为江东大都督带兵出征,很有可能还是最后一次,他也不想就这么放弃,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

丁奉建议道:“不如一举夺下公安,屯兵城中。待大都督休养数日之后,再作计较?”

鲁肃道:“今李奇已经将曹操赶至潼关,我料李奇的战略便是拿下潼关,然后据关而守。到那个时候,李奇挥师南归,我们就再也没有夺取江陵的机会了。现在我们的计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公安焦灼的战事使得江陵派出一轮又一轮的援兵,从马顺率宜城私兵进入江陵来看,江陵城里的兵马基本上已经被掏空了。到时候我们表面上与公安城的甘宁发动一次大的攻坚战,暗中派人从北彝陵绕道偷袭江陵,则事可成矣。”

原来鲁肃并没有打算步步为营,先夺公安,再取江陵。

因为这样只会把公安的守兵推向江陵,再加上江陵原本就十分坚固的城防,想要打下来就更加困难了。

如果拖到李奇南归,别说江陵打不下来,公安也会得而复失,那么这次趁虚夺取荆州的战役就会宣告全面破产。

但是如果能够先掏空江陵,然后用奇兵夺取江陵,到时候再反攻公安就易如反掌了。

况且江陵作为李奇的治所,最重要的行政机构和家眷都在江陵城中。江陵若破,既能破坏李奇的行政枢纽,又能严重打击李奇军队的士气,这将会对接下来占据整个荆州起到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江风乍起,鲁肃立于岸边,裹起了身上的大氅。

远处有江东的船只正在江上巡逻,点点火光倒映在江面上,若隐若显。

他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李奇的时候,李奇大概还是一个精神小伙,一眨眼如白驹过隙,多少年就过去了。

他记得当时李奇对他很是客气,哪怕自己带去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李奇也能公私分明,做到以礼相待。看看李奇这些年的发展,再看看孙家这些年的动静,如果可以的话,跟着李奇做事其实也挺不错的,只是自己先遇到的是孙家。所以人这一生啊,先遇上谁或者后遇上谁,或许境遇就大不相同了。

“大都督。”

鲁肃回头看去,原来是凌统。

凌统拱手道:“禀大都督,我们潜伏在江陵城南门的哨探已经超时没有传回消息来了。”

鲁肃道:“看来江陵城会有动作了,大家做好准备吧。”

太华山下,李奇正与徐庶商讨攻打华阴的策略,一人掀开帐帘,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饿死我了!”

李奇与徐庶定睛一看,原来是庞统。

这货之前在下邽城以空城计“退”了曹军之后,便风风火火的赶往前线。

攻打潼关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庞统怎么甘愿缺席呢?

反正长安与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的安顿及善后工作是诸葛亮在负责,卧龙与凤雏是没必要凑在一起的。

李奇道:“士元从下邽城而来,累坏了吧?”

庞统道:“累倒是不累,就是饿。”

李奇笑道:“看来士元与无当飞军的兄弟们混久,体力见涨啊。我知道你们当时连一匹马都没有,就算有,这一路骑马也诸多不便吧,还不如步行呢。”

庞统道:“马倒是没得骑,我骑的是兀突骨。”

李奇:“……”

这也能骑?

庞士元你有点那啥!

随后,李奇令人做了胡饼和羊肉汤呈上来,与庞统、徐庶共进宵夜,共商攻城大计。

研究了半天,三人异口同声的说了一个字出来:“围!”

强攻是很费劲的,而且曹军兵力不比李奇少,就算强攻也不见得能攻得下来。

而且曹操亲自坐镇华阴城,骗是骗不出来的。

所以唯一能够用的办法就是围城。

曹操的兵力有数万之众,而华阴不过是一个小县城,平时也没有驻军,所以存粮肯定不多,全靠曹军这次自己带的粮食。

可是在霸陵城外一役,曹军大败而走,很多粮食辎重都落下了。

所以,李奇决定围城,围到曹军弹尽粮绝,自然不战而退。

李奇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围城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不过有一个问题,四面围困华阴城,其中一面与潼关相邻,如果曹彰率军出来突袭,将使那个方向的兵马受到华阴和潼关的两面夹击,相当之危险啊。”

庞统道:“无妨。我们可以在华阴城的东南方向多驻一支军马,若曹彰敢出关突袭,那他潼关还要不要了?”

李奇然其计,令魏延率一军在距离华阴城北门十里处驻扎;令黄忠率一军驻扎南门;令马超驻扎东门;令赵云在华阴城东南方向二十里处再扎一营寨,以防曹彰。

这一波安排出去之后,李奇的大本营还有孟获为首的无当飞军,王平、吴兰、雷铜等将,此外,还有最强外援关羽。

现在关羽跟着李奇打曹操,一是为了报仇,二是为了报恩:报曹操灭刘备之仇,报李奇营救之恩。

其实到了现在这种境况,只要关羽不聋、不瞎、不傻,就算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刘备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依然还没有打定主意要不要正式投靠到李奇的麾下。

关羽跟张飞的直爽不一样,以关羽这个人的性格,除了刘备,已经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使他心悦臣服了。大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赶脚。

此时的关羽没有军事任务,正在营帐中读《春秋》。

《春秋》包括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而关羽大概率读的应该是《左传》。

《左传》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以及诸侯争霸的历史,里面有很多战争谋略,属于游戏中智力 10那一类,是行军打仗的黄岗小状元达标卷。

正当关羽读得有味儿的时候,李奇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