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宠妾(甜文) > 第52章

宠妾(甜文) 第52章

作者:曦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25:12 来源:免费小说

  吃完夕食,珠玉端了消食茶上来,桃花喝了口茶,突然想起了什么,道:“今日又有人递帖子进来了。”

  赵硕笑了笑,屋里点了五六根牛油大蜡烛,烛光下,他的眼睛里的光芒有些让人发凉,他道:“你不用管他们,事情马上就要尘埃落定了,他们不过是在负隅顽抗罢了,京城里的人自顾不暇,谁还有心思来管他们这些弃卒?”

  桃花偏头问他:“事情会很难吗?”

  “这倒是不会,王大人不愧是天子亲信,是个厉害的,证据已经收齐了,我如今要做的,就是抓人。当今圣上最恨的便是贪官污吏,他是下定了决心要整治一番,涉事的人,谁也逃不过。”说着,他与桃花说道:“这段日子你就不要出门了,我怕他们会狗急跳墙,波及到你。”

  他来到曲江办的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搜集证据,是王大人,他做的,却是抓人。别人若是要恨也恨不到王大人身上去,恨的只能是他。

  “我不应该带你一起来的,若不是祖母······”他说到一半,止了口,放下茶杯,道:“天色不早了,我们早些安歇吧。”

  桃花靠在他的胸口,想着他刚才说到一半的话。

  祖母?这与老太太又有何关系?

  *

  京城紫英王府。

  李嬷嬷将要送往曲江的东西收拾好,拿了单子给赵王氏看,里边多是各种补品,就连五十年的人参也有两支,布料也放了许多,小孩子专门用的雪缎就放了十匹。

  李嬷嬷是觉得浑身不得劲,她知道她家夫人就算没有大爷的宠爱那也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可是她却始终认为大爷是她家夫人的,他们两才是夫妻,能有资格站在大爷身边的只有她们夫人。可是如今了,萧姨娘那个女人怀了身子,她们夫人还要费尽心思送东西去曲江,多么委屈啊。

  赵王氏看了手上的单子,想了想,道:“把我库房里那对红珊瑚镯子也给萧姨娘送去,还有那支百年老参,也一并带上。”这生孩子可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人参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好。

  李嬷嬷心里如何不爽快不说,嘴上却是应了的,她只能觉得不舒服了,其他的,她们夫人都不在意,她还能说什么?

  “夫人您可要睡一会儿?昨夜旭哥儿闹了大半宿,您可是只歇了三个时辰。”

  说到小少爷,她就止不住的乐,这一胎赵王氏养得好,又是足月生的,和三夫人生下来就病歪歪的寿哥儿不一样,生下来就活力十足的,大嗓门扯得尊懿院太太那儿都听得见了,可让人乐了。不过就是有点闹人,大晚上抱着自家母亲就不撒手,睡着了你抱走他他都知道,扯着嗓门就哭,乳娘来抱都不行,也只有赵王氏能让他安静下来。那模样聪明得紧,这么小好像就知道谁是他的生身母亲了。

  赵王氏突然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道:“那我就歇一会儿。”

  李嬷嬷服侍她睡下,把天青色的天纱锦帐子放下来,走到外边把孔雀蓝釉暗刻麒麟纹的八角香炉打开,灭了里边的香饼,换了另一种安神的香饼点燃,给屋里站着伺候的二等丫头吩咐了一句,这才轻手轻脚的走出去。

  走出屋子,她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她知道,除了旭哥儿闹人之外,还让自家夫人辗转难眠的是与六公主有婚约的户部尚书之子李君竹逃婚一事,这件事在可是折了天家面子,户部尚书连夜就上了折子请罪,不知暗地里骂了多少句不孝子。

  如今京里不知多少人私底下在讨论这件事,天家的丑事,聊什么都喜欢拿出来嚼巴嚼巴,不知是谁,还把李君竹与赵王氏的婚约拿出来说事,说若不是横刀夺爱,那李君竹和赵王氏怕是早早的就在一起了。如今李君竹逃婚,六公主可是大大的没了脸面,只能说她一声活该。

  “唉,真是冤家啊。”

  李嬷嬷忍不住叹气,如今她家夫人连孩子都生了,又把这些旧事翻出来,说来真是糟心得很啊。

  她这边想着心事,那边一个身着王府里特有的绿色薄衫子梳着双丫髻的丫头小步走了过来,先唤了一声:“李嬷嬷!”

  这才说道:“长福院的青玉姐姐过来了。”

  说着,就见一个身着明亮杏色衫子的年轻丫头走了进来,与其他丫头不同,长福院的老太太年纪大了,就喜欢年轻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而她打扮得极为的惹人眼球,杏色的衫子收了腰,细细的腰肢真像是婀娜的柳枝儿一样,一张鹅蛋脸更是白白净净,清丽脱俗,手上还带了两个缠丝金镯子,看起来颇为体面。

  “青玉姑娘怎么过来了?”老太太身边的丫头都是颇有脸面的,李嬷嬷也得待她和气。

  青玉却不是那种猖狂的人,在底下丫头里边风评那是极好的,都是亲切温柔的,过来先对着李嬷嬷福了一礼,这才温温柔柔的开口:“老太太听说大爷身边的萧姨娘有了身子,特让奴婢过来说一声,她有些东西要送给萧姨娘,大夫人送东西去曲江的时候,就一并送过去。”

  李嬷嬷扯了扯手里的帕子,心里全是气,却不能对青玉发出来,只是送走了青玉,她就忍不住了,沉声对一边的赵王氏跟前的大丫头抱怨:“老太太这是做什么?一个姨娘,说好听点是半个主子,说难听点,那就是个奴才。不过就是怀了孩子,哪来的这么大的脸面,老太太都要送东西过去。我们旭哥儿,也没见老太太送多少东西过来。”

  一番脑骚发出来,她气愤稍减,可是待看见老太太要送的东西,她更是气得仰倒。那布料,药材,吃的用的,可都是御用,说不出的贵重。

  那边赵李氏听到这个消息,微微凝眉,婆母怎么会做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来?当即就叫了丫头,拿了今日刚做好的茯苓糕还有上好的明前龙井往长福院走去。

  一到长福院她就觉出不对了,老太太的院子她是常来的,里边的丫头婆子有哪些她也是清楚的,如今这院子里可是多了好几张生面孔。

  “太太过来了?”青玉扬着笑迎了过来。

  赵李氏收回打量的目光,笑道:“前几日得了新出的明前龙井,今日我让厨房的人做了点心,想着过来和母亲一同吃茶。”

  青玉一笑,道:“太太心里总是惦记着老太太的,您的孝心,谁不知道?”

  说着她顿了顿,小声道:“只是今日老太太却是有客人在,怕是有些不方便。”

  赵李氏一笑,她随意瞥了一眼,发现就连老太太最为信任的冯嬷嬷都守到了门口,也不知来人是谁。

  心里思忖,她面上不显,笑道:“那倒是不巧了。”

  ☆、第91章

  五月初五那日,曲江街上总算有了两分喜气,城里住的人多是有点资产的,割几两肉,打二两雄黄酒,再买点点心糖块的给家里孩子打打牙祭。

  但是下边遭了秧的村子却是无可奈何,他们都是本本分分种田的,往日田地里的收获除去纳税,也勉强只够一年的嚼用,若是遇到灾年,更是入不敷出,勒着裤腰过日子。而如今,曲江大水淹没了田地,地里边刚种下去的庄稼尽数毁去了,家里的存粮泡了水发了芽哪还能吃?

  更艰难的人家,屋子不过是用泥巴搭的,上边铺了一层稻草便算是屋子了,大水冲来,回去只见光秃秃的地基,屋子都不见了。这日子,是真心的苦啊。

  不过怎么也是一个节庆,还有点积蓄的家里粽子是不想了,拿两个子买两块豆腐,往河里抓点鱼炖了吃了,没有半个子的只能摘了山上的艾草挂在门上,也算是过节了。

  溪角村以前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青山流水,村口还种着两棵百年的粗枣树,结的枣子又大又甜。山上物种颇丰,野山菌啊,野生的毛栗子、梨子、山楂啊这些东西多的是,靠着山他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很多人家家里好歹有那么点积蓄。

  只是大水过后,这日子就难过了,一场大水下来,能保着命就不错了,家家户户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虽说是五月初五,大好的节日,可是村里人也没有谁有心情过节。

  “咚咚咚!”

  正当午时的时候,村口的大锣被敲响了,这口大锣平日里只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之时才会被敲响,就像上次发大水的时候。因而听到锣响,无论是在做什么的都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匆匆的往村口赶。路上遇到玩得好的,交流几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疑惑。

  到了村口,村长是个中年男人,他也是新上任的,原先的村长是他父亲,没躲过灾,如今便让了他的儿子来当。

  烈日当空,太阳亮得吓人,村民们跑到两棵粗壮的枣树下躲着太阳,铜锣便是挂在其中一棵枣树上的。

  村长站在树下,身后还有两个身着蓝色衙差服侍的人,边上则是三辆牛车,其中两辆车上放着不知装着什么东西的黄色口袋,一辆却是用粗布盖着。

  村民们向来是对衙差官兵敬而远之的,如今见竟然来了两个衙差,心里顿时就嘀咕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难道是要收税?可别,若是收税,这不是把人逼上了死路,让他们去死吗?

  村长示意大家安静,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始说话。

  “大家也是知道这次我们曲江遭劫,日子是过得艰难的,不过幸而当今天子圣明!”

  说着,他朝天拱了拱手表示尊敬,这才继续道:“皇恩浩荡,不仅免了我们今年的税,更让大夫免费为我们看诊治病。而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钦差大人王大人和赵将军,特让人给我们送来了粮食猪肉,盼大家能过个好节庆。”

  他这话说得漂亮极了,他原本也是个会说话的,不然也不会再大水之后让村民推他当了村长。

  而听到他这么说,两个衙差看着他的表现很是满意,他们二人其实并不是衙差,而是赵硕底下的兵将,这次实在是衙门人手吃紧,才让他们披了衙差的身份来做事。

  底下的村民原本还在嘀咕,他们曲江是一条大河,南来北往的流水都在他们这儿聚集,本就容易出现大水,而为了防止灾害,朝廷每年都会巩固堤坝,去年更是花费大量银财重新将堤坝修建,可是谁知道才刚修好的堤坝,在开春就破开了。

  这场灾难不知死了多少人,村民们也有不少亲人死在这场灾难之中,他们心里怎么能没有怨气?在赵硕他们来到曲江之后,便发生了多起暴动,只是都让赵硕镇压下来了。不得不说,王大人在端午这日派发粮食的举动还是消散了不少人心里的怨气,起码朝廷还是惦记着他们的。

  *

  知府衙门后院。

  桃花今日惦记着过节,在赵硕醒的时候就跟着醒了,迷迷糊糊的爬起来,拿了五色丝线编好的长命缕栓到他的手臂上,又拿了缝制好装了药材的五毒图案的荷包给他挂在腰上,这才又扑回床上,卷着被子把自己裹成一团继续睡了。这个时辰,她还没睡饱了,肚子里的孩子也没睡饱了。

  赵硕哭笑不得的看着她裹着被子再次睡了过去,心里又觉得受用,走过去把床帐给她放下来,这才出了卧室。

  “大爷!”四个丫头早就起了,屋子里已经换了新鲜的花朵,不是荷花,而是槐花,一串串小小的白色的花朵,放在琉璃花瓶里。曲江交通发达,稀奇的玩意倒是多,这琉璃做的东西只要有银子也拿得到,赵硕得了几个都给桃花送了过来,桃花见色彩明丽,好看得紧,便拿出来插花了。

  两扇窗户开着,外边天已经亮了,院子里花木扶疏,美人蕉深绿的叶子看着就喜人。如今五月的天,早上还不觉得热,到了后边就觉出热来了。

  “这是姨娘让做的长命缕,让奴婢记得给您,是给您底下的人的。”用竹子编的篮子,里边放着一堆长命缕。

  赵硕倒是有些愣了,脚步微动最终还是没有什么动作,只道:“你们姨娘有心了!”

  走出门去,书砚在外边侯着,见他出来忙迎了上去:“大爷!”

  赵硕把篮子丢到他怀里,大步往前走,丢下一句:“你们姨娘一番好意,自己拿一条戴着,辟邪驱瘟的。”

  书砚低头一看,小小的篮子编得很好看,在上边还编了花纹,篮子里边装的是好多长命缕。

  书砚往后看了一眼,抓紧了篮子朝赵硕追了上去。

  *

  桃花最后是被热醒的,赵硕体热,如今又入了夏,两人睡的被子早就已经换成了薄被,只是醒来她身上还是出了一身的热汗。

  烦躁的抿了抿唇,她还没睡饱了,身上又汗腻腻的,心里更是郁郁,一脚把被子给踢开,她有些生气的转了个身。

  心里正烦的时候,突然就感觉一阵凉风,她身上落了一层汗,凉风吹过来极为舒服,而后就觉得身上一重,刚才踢开的被子又被人盖了回来。

  桃花猛的睁开眼,就见她的床边站着招娣,手里拿着一柄绣兰草的团扇。

  桃花突然睁开眼显然是吓了她一跳,张着嘴唤了声:“姨娘!”这段时间她终于被养得胖了几分,不再是那副瘦得只剩下骨头的模样,脸上也多了几分红润,倒是有几分可爱。

  “姨娘,您醒了?”她有些局促,道:“我去叫喜儿姐姐!”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桃花坐起身来,摸了摸有些发湿的头发,外边喜儿和珠玉走了进来,珠玉手上拿着一个托盘,上边是漱口的茶水,还有一个赤铜的螭纹小盂。

  桃花喝了茶漱口,将水吐在小盂里,拿了一个白色的香丸含在嘴里,顿时就觉得精神一阵,一股清凉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

  喜儿把窗户打开,外边阳光亮得吓人,桃花问:“什么时辰了?”

  “巳时初!”

  桃花伸了个懒腰,肚子里的孩子也醒了,伸着胳膊伸着腿,不知道是小手还是小脚撞在桃花的肚皮上。桃花摸了摸肚子和它打了招呼,下了床去屏风后边洗漱。

  外边有叫卖东西的货郎,桃花放了院子里小丫头的小半日的假,又一人发了两个月的月例,让她们拿去买花玩。除了月例,还有新裁的两件衣裳,知府被下了大狱,府上的丫头散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家生子,无处可去,刚好赵硕一行人落脚在衙门里边,反正也要有人伺候,便留了他们下来。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留了,只留了厨房做饭烧水的婆子,还有洗衣的丫头,算来一共也才□□个人。这□□个,待遇自是不比从前的。月例赵硕倒是全都出了,他还不缺这么点银子。

  桃花院子里的丫头婆子的月例都是她自个儿出的,这些丫头都是后来知道她有了身孕赵硕另外买来的,前两日赵硕才给了她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她现在倒是不缺银子试的。

  院子里的人顿时让其他人羡慕起来,有银子有衣裳,还有半日的假。

  丫头婆子进来一人给她磕了头,给她说了些吉祥话。

  厨房用新煮的豆浆熬了粥,里边加了糖,吃起来甜甜的,桃花喝了一碗,倒觉得滋味不错。

  喜儿见她吃得欢喜,笑道:“厨房的人做得好,姨娘也该打赏一番才是!”

  桃花眨眨眼精,故作哀愁的道:“刚拿到的银子还没捂热了就要拿出去!”当初这些事都是交给了书砚,如今桃花来了,他便把这些事情都交了上来,这知府衙门后院里边只她一个女子,过节打赏这些,她都得顾及到了。

  桃花被弄得头疼,这才觉出了赵王氏的厉害,紫英王府可比衙门后院大得多,里边的丫头婆子小厮更是一大堆,每月的月例,春夏秋冬都玩裁制的衣裳,还有过节打赏这些,她做起来得心应手,可是桃花才接手,就觉得这里边门道太多。

  “书砚当初是怎么做的,你们就照着那个来!”不过还好前边有能让她借鉴的,凡事比着来,方法笨是笨了点,可是却是最不容易犯错的。

  除了丫头婆子小厮端午的打赏,还有今天晚上的席面也要开始准备着。

  ☆、第92章

  珠玉做事向来妥帖,就没有不周到的,桃花让她在账上支了银子,拿了给送新裁制衣裳过来的裁缝铺子。衣裳是给底下的奴仆做的,端午节,总是要有所表示的。

  这里可不比王府,没有专门缝制衣裳帕子之类的针线房,这些东西都是打外边让裁缝铺子做的。只交了定金,如今去拿衣裳之时再交付另一半,

  桃花翻着账本,拿着毛笔在上边把账一笔一笔的记好。院子里把左边耳房收拾了出来给她做了小书房,说是书房,不过摆了些笔墨纸砚,让她有个算账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