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文化前线 > 第125章 骂战

文化前线 第125章 骂战

作者:青城无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6:00:30 来源:书海阁

张凯歌是华语电影唯一的金棕榈获奖者,是第五代电影人的标志之一,跟陈艺谋可以算是华语电影的双壁,在国内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站出来痛批电影圈偷票房的现象,将矛头直指《煎饼侠》后,那自然是神仙放屁非同凡响。

记者招待会刚刚结束,四大门户网站第一时间报道了“张凯歌炮轰许正道,指责《煎饼侠》偷票房的”新闻;到了晚上各个电视台的娱乐资讯栏目也都报道了这则新闻。

媒体更是对众多的影视从业人员进行采访,对偷票房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发掘。到了第二天早上,全国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全是关于偷票房的相关报道。

“《煎饼侠》和《无极》是今年贺岁档特别受关注的两部电影,昨日下午,张凯歌召开新闻发布会,炮轰《煎饼侠》偷票房。发布会之后,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口中得到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偷票房在业内十分普遍,很多大牌都被偷过票房。”——《北平日报》

“无论这次偷票房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哪怕退一步来说只是炒作,也是对海棠电影产业形象的一次败坏。我们的电影人,不该在这样的事情上玩鸡毛蒜皮的把戏,损人利己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偷票房成风,最终自己也会掉进这个怪圈,从偷人者变成被偷者。”——《文汇报》

“你去看电影,售票员却给你用一张小纸条写了个什么时间什么影厅的电影票。当你追问为什么没有电脑打印的票时,对方或者说没有,或者说机器坏了等原因。那么,不幸地告诉你,你打算捧某部电影场的票钱,直接入了电影院口袋。电影发行方也抓不到什么凭证。”——《燕赵都市报》

“……”

偷票房是电影圈的一种潜规则,已经存在多年。海棠国电影圈自从1993年打破统购统销,实行影院与电影片方分账模式后,在利益诱惑下,少报账、做假账的痼疾由此生根。

圈内人对此是心知肚明,只要是拍电影的,没有哪个的电影票房没有被偷过,但这些东西只有圈内知道,圈外人无从知晓。

现在张凯歌这么一闹,再加上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立刻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很多原本为《煎饼侠》大获成功欢呼雀跃的影迷顿时风中凌乱了,而不喜欢《煎饼侠》的人,以及张凯歌的粉丝们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对许正道和《煎饼侠》开火。

“我就想问问许正道,问问《煎饼侠》,你们怎么这么无耻,从导演,到后期各种炒作,现在竟然连偷票房这种事都干出来了。你们真的是无下限,真让人恶心。”

“怪不得《煎饼侠》那么普通,票房却那么高,原来票房都是偷的啊。”

“海棠电影太黑暗,太浮躁了,太不健康了,该好好整顿了。一个新人导演不好好拍电影,不想着靠质量赢得观众,却去偷别人的票房,简直太可悲了!”

“……”

对偷票房这事,电影公司、导演、制片人无不很得咬牙切齿,但没人敢把这事捅出来。因为以后还有电影要上,要是把院线得罪了,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不给排片怎么办?

现在有张凯歌这座大佛跳出来挑头,对偷票房现象早就心存不满得的电影人们纷纷站出来,痛斥偷票房现象,揭露偷票房黑幕。

谍战剧之王柳云龙表示:“前两年我跟赵微主演的《玉观音》上映,我的好朋友、影迷买了《玉观音》的票,拿到的是其他电影的票。最终票房统计只有800万元,黯然收场。我听人家说,这部电影的票房被同期上映的其他几部电影给私下瓜分了。这也导致许鞍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现在只能在香江拍一些小成本电影。”

影评人宋子文则把矛头指向了海谊:“现在海棠电影业缺乏一种机制,也缺乏监管,所以任何事情都会发生,同行诋毁、偷换票房,等等。之前我曾参与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当时这部电影跟封小刚的《天下无贼》一起上映。我走了很多家影院,发现《功夫》的票房被《天下无贼》偷得非常惨。我想查这事情,结果有人威胁我闭嘴,说这事不是你应该管的,你也管不了!”

余东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张凯歌的炮轰进行义正词严的反驳:“《煎饼侠》自从上映以来,观众和媒体好评如潮,票房稳步上映,我们有必要去偷别人的票房么?倒是我们的票房被偷了不少。某些人发的视频操作痕迹严重,毫无可信性。某些人电影质量不佳,观众恶评如潮,只能用这种手法炒作,博取观众,但如此炒作完全是愚弄社会公众,扰乱海棠国电影市场。影片投资方将深入彻查该事件,并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必要时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并严惩事件之始作俑者。”

许正道在友多多上委屈巴巴地表示:“我是个新人导演,电影是一次在电影院上映,什么都不懂。偷票房这种事,是第一次听说。就算偷票房,那也是电影院偷票房啊?就算院线利用《煎饼侠》偷票房,那也不是我的本意,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不明白张凯歌导演为什么不去指责真正偷票房的人,反而来骂我?难道因为我是新人,觉得我好欺负是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国人向来同情弱者,不管出了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出来卖惨,总是能收获一波同情的。张凯歌是大导演,而许正道是新人,之前就求过排片,再加上《无极》恶评如潮,《煎饼侠》好评不断,绝大部分观众在看到许正道的回应后,都站到了他一边。

“对啊!就算偷票房,那也是院线偷票房!许正道一个新人导演,难道他还能指使院线去偷票房不成?如果他有那么大能量,《煎饼侠》也不可能就这么点排片了!”

“要是能偷出上亿票房,主创也就不必卖力宣传了吧?这是导演能决定的吗?张凯歌是不敢惹院线,就把矛头指向许正道,纯粹是欺负人嘛!”

“张凯歌空有大师之名,无大师之实,实际上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偷票房是院线干的,你骂许正道干什么?就是因为《煎饼侠》比较《无极》好看?心胸也未免太狭窄了吧!”

“今日张凯歌在面对许正道这个后辈时所显现出的霸道,及对年轻一辈的毫无宽容之心,简直让人齿冷!这就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大导演,这就是所谓的大师?”

“……”

在许正道回应张凯歌的指责的同时,《煎饼侠》制片人蒋天星也站了出来:“张凯歌是前辈,是享誉国际的大导演,我们是晚辈,是新人,被《无极》欺负,被《无极》打压,我们一直选择忍让,但现在他们竟然还把偷票房的屎盆子扣到《煎饼侠》头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家可能不知道《无极》干了些什么,《无极》跟院线签了协议,《无极》上映的时候,要保证80%的排片,黄金时间要保证100%的排片。《煎饼侠》就被安排在早上,以及晚上九点以后,观众最少的时候。

比这个更过分的是,《无极》跟数字院线签订了一个月的独家放映协议。从本月15号,到下个月15号,数字院线只能放《无极》一部电影。很多国产小成本电影由于投资和宣传、发行成本的限制,比较依赖数字院线,因为数字拷贝比胶片拷贝要便宜很多,一个数字拷贝的成本就100元左右,而一个胶片拷贝的成本则高达1万元。很多小成本电影都选择数字院线作为放映渠道,就是想在贺岁档喝点汤,而《无极》独霸数字院线,等于把这些影片的生路断了。这是典型的欺行霸市搞垄断,仗着自己个头大打压小成本电影。

如果不是《无极》搞垄断,《煎饼侠》为什么要返20个点给院线,谁不想多赚钱?还不是《无极》逼的,只能这样争取排片。现在《无极》票房被偷,张凯歌不敢去责怪偷票房的人,反而把屎盆子扣在《煎饼侠》头上!我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蒋天星这番话发表之后,网友总算是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本来就站许正道一边,现在听到是张凯歌搞垄断,才逼得《煎饼侠》大规模返点后,就更加愤怒了,纷纷大骂张凯歌和《无极》。

“明明是《无极》搞垄断,逼得《煎饼侠》只能让出利润,确保排片!没想到竟然倒打一耙,怪《煎饼侠》偷票房!张凯歌真的太无耻了!”

“明明是自己欺行霸市,却血口喷人,说别人偷票房!真是无耻至极!”

“抵制张凯歌!抵制大烂片《无极》!人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

“……”

张凯歌要维持大导演的风度,不会出来打嘴仗,出来的是他老婆张红:“《煎饼侠》到现在票房也就5000万左右,结果竟然吹嘘自己的票房7700,完全是弄虚作假。院线看好《无极》,愿意多给《无极》排片,那是《无极》的本事。《煎饼侠》没人看,排片自然就低,这也能怪到《无极》身上?倒是你们大规模返点,涉嫌不正当竞争,甚至是商业贿赂。”

蒋天星没有回应《煎饼侠》虚报票房的问题,反正张红没有证据,返点问题才是关键:“张红阿姨,你好歹也是花旗公民,对花旗国电影分账体系应该有所了解吧,怎么会说出返点涉嫌不正当竞争,是商业贿赂这么外行的话来?好莱坞最流行的分账模式是阶梯式分账,在电影上映第一周,制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这样制片方就能尽快趁着影片的热度收回成本;但随着影片上映时间变长,制片商分到的票房会越来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我们这是阶梯分账模式,完全是合理合法的,作为电影制片人,你不会连这个都不懂吧?”

蒋天星这番话发出来后,立刻引爆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明星的国籍问题。

喜欢文化前线请大家收藏:(wuxia.one)文化前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