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十九章 细节

明末中兴大帝 第十九章 细节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15:54:35 来源:88小说

朱慈烺一马当先,曹化淳在他的左边,朱慈炯在他的右边,范景文落后三米左右的距离,范景文的后面是并排的方拱乾和杨文聪,李继周和邱致中在最后,接着就是八辆马车,李邦华、玉环和春梅乘坐马车,马车的后面则是吴孟明率领的一百名锦衣卫。

这是出城时候的队列,真正在野外行军的时候,最前面和最后面都是锦衣卫,朱慈烺等人则是在队伍的中间,且吴孟明还要派遣锦衣卫沿途侦查,看看一路上是不是安全。

内城不能够骑马,外城可以骑马,但不能纵马而行,大半个时辰之后,朱慈烺远远才看到了前方的永定门。

出了永定门就离开京城了。

京城的外城远远比不上内城,有些地方略显荒芜,譬如说紧靠着永定门的山川坛、太岁坛和天坛,这里是皇帝祭拜天地的地方,也是大明的禁地,周遭几乎没有什么人家。

京城的外城,这一带同样不允许骑马,看见天坛的时候,朱慈烺下马了。

让朱慈烺没有想到的是,乘坐马车的李邦华也下来了,玉环和春梅也跟着下了马车,一行人或者牵马、或者步行朝着天坛的方向而去。

经过天坛的时候,朱慈烺的神色变得肃穆,紧跟着他身边身后的曹化淳和范景文等人,则是低着头,默默的朝前走。

这是天地的威严、皇权的威严,尽管丝毫没有迷信的思想,但朱慈烺同样敬畏,如果他要振兴大明王朝,或者是想着好好的活下去,就要充分利用这份威严。

一行人默默无语走过了天坛、山川坛和太岁坛,没有人左顾右盼,包括朱慈烺。

前方就是永定门,守卫车门的军士,穿着崭新的军服,笔直的站立。

永定门的周围,清理的很干净,看不见一个百姓。

朱慈烺眯了眯眼睛,不用说永定门被清场了,军士也刻意准备了,如果预料不错,永定门外面,还应该有朝廷的官员,代表父皇前来送行的官员,只是不知道是哪位官员。

朱慈烺第一个走出甬道,看见了等候在城门口的内阁大臣、吏部尚书李遇知。

“臣见过太子殿下。”

朱慈烺看着稽首行礼的李遇知,点了点头。

“孤今日离开京城前往南京,劳烦李大人前来相送,孤在这里谢过了。”

李遇知连忙再一次的稽首行礼。

“臣不敢当,臣受皇上之托付,专门前来恭送太子殿下,皇上要求臣转告太子殿下,朝中的事情太多,早朝不可荒废,故而皇上不能亲自前来,皇上期盼太子殿下好好做事。”

朱慈烺对着李遇知抱拳稽首。

“父皇之嘱托,儿臣记下了,请李大人禀报父皇,儿臣定竭尽全力,护卫我大明之江山。”

面无表情的李遇知,已经完成使命,他抬头看向朱慈烺。

“臣恭祝太子殿下一路顺风,内阁和吏部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臣这就告辞了。”

目送李遇知进入甬道,朝着内城方向而去的时候,朱慈烺的脸上同样没有什么表情,熟知历史的他,不可能说出来即将发生的一切,不过他可以针对即将到来的巨变,做出充足的准备,京城内阁、六部、督查院及其他官府的官吏,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存在,这个巨大的负担,扔掉了也好。

朱慈烺将京城的官吏看做是“北漂集团”,这些官吏以南方人为主,文官多年把控朝政,已经让京官集团**透顶,清流可以忽略不计,且京官集团经历多年的党争,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这股力量成为大明王朝的吸血虫,让本就破败不堪的国家彻底滑入深渊。

不破不立,前往南京监国的朱慈烺,面临太多的困难,丢掉“北漂集团”,让他能够轻装上阵,这已经是当下最好的局面了。

没有谁特别关注李遇知,站立在原地的所有人都看着朱慈烺。

“出发吧,诸位,走出永定门,我等就离开了京城,我们的目的地是南京,这一路上的奔波,我等可不是享福,一定要吃苦的,孤将话说在前面,任何人包括孤,都是队伍之中的一员,我们做的所有决定,我们克服的所有困难,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抵达南京,孤做出的决定,若是事与愿违,诸位尽可以提出意见建议,直接与孤争论都可以,若是遭遇重大的事情,有必要的情况之下,范大人、李大人、曹大人与孤共同商议做出决定,危急时刻,孤做出来的决定,任何人都要执行,不得违背,若是有人敢于抗命,孤手持圣旨便宜行事,可以直接问罪。”

权力需要集中,这个时候,朱慈烺肯定将权力牢牢的攒在手中,非常时刻不能心软,更不能出现乱哄哄的争论局面,否则队伍难以抵达南京,且在一路上也无法正确处理事情。

朱慈烺说完,所有人都点头,包括范景文和李邦华。

队伍再次出发,朝着通州的方向而去,不过队列发生了变化,吴孟明率领二十名锦衣卫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八十名锦衣卫托后,朱慈烺一行以及八辆马车则是在队伍中间。

通州距离京城仅有五十多里地,按照朱慈烺的要求,队伍行至通州吃饭。

一百名锦衣卫之中,有十人专门负责后勤事宜,所有后勤事宜由内侍李继周统管,也就是说一行人吃饭和睡觉的事宜,都是李继周负责安排好。

李继周曾经建议将端本宫负责做法的厨师带到南京去,朱慈烺果断否定了,皇家做饭的那一套规矩太过于繁琐,这次前往南京实际上是逃命,与大军行军作战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而且朱慈烺对于吃喝方面也没有很高的要求,能够吃饱肚子就可以了,要知道大明不知道多少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扎。

也许是刚刚出发,养精蓄锐的众人速度都很快,包括朱慈烺。

其实原来的朱慈烺骑马的技术是不错的,只是生性有些胆小,遇见了紧急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才会在端本宫外面跌落马背,穿越的朱慈烺就不一样了,胆大心细。

李继周和邱致中很紧张,一直都紧紧跟随在朱慈烺的身边,不过他们显然多虑了。

刚过巳时,朱慈烺就有了饥饿的感觉,他看了看众人,精气神也比不上刚出发的时候,这也不奇怪,毕竟众人起的很早,不少人寅时就起身了,来到紫禁城的外面等候。

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抵达通州吃饭,估计要超过午时,所以朱慈烺临时做出决定,就地歇息,吃饭之后再行出发,他同时告知吴孟明,吃饭之后派遣斥候,重新确定今夜歇息的地点,毕竟时间上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所有人下马,李继周带着十名锦衣卫的军士,在马车上面取出众人的午饭。

李继周端来了一个锦盒,这是朱慈烺的午餐。

朱慈烺打开了锦盒,一共两层,第一层装着数个精致的点心,看上去就很有食欲,第二层则是装着切好的熟肉,以及用银器装着的米饭。

朱慈烺没有马上动筷子,他走到了诸多锦衣卫军士的中间。

锦衣卫军士的午餐,就是一个饭团,外加几片熟肉。

站在锦衣卫军士的中间,朱慈烺看向李继周,眼睛里面迸射出来一丝的寒芒。

“李继周,将点心给李大人送去。”

李继周楞了一下,想要开口说话,朱慈烺挥了挥手。

“孤吃的东西,与所有锦衣卫军士一样,李大人年纪大了,每餐饭可以特殊准备,范大人和曹大人若是胃口不适,也多准备一些菜肴,定王年岁尚小,生活方面偶尔可以照顾,其余人的生活完全一样,决不允许有任何特殊,李继周,你是负责生活事宜的,今日孤不怪你,今后若是出现这等的情况,孤一定严惩。”

李继周连连点头,将锦盒第一层的点心端出来,往李邦华那边走过去。

李邦华看见了这一幕,连连摇头,说自己不用吃这些点心,还是留给太子殿下。

朱慈烺跟着走过去。

“李大人,您年岁已高,跟随孤一路奔波,身体要紧,孤还指望您的辅佐,您可要将息身体,这些点心,您就不要拒绝了。”

李邦华不好继续拒绝,对着朱慈烺连连抱拳感谢。

站在不远处的曹化淳,看向朱慈烺的时候,眼睛里面迸射出来光芒,范景文等人看向朱慈烺的神情也不一样了。

吃完饭,马上就要再次出发,朱慈烺走到官道边,李继周跟过来了。

“继周,你是孤的人,这一路上很多事情都是你负责做,很辛苦,孤都知道,不过你若是做的不好,孤还是要说的,孤希望你能够明白其中道理。”

本来有些委屈的李继周,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太子殿下,奴婢明白,奴婢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尽管开口训斥,奴婢下次一定改进,只是这吃饭的事宜,太子殿下身子金贵,若是吃的不好,奴婢心里不好受啊。”

朱慈烺笑了笑。

“你的心情孤知道,非常时刻,有饭吃就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