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色王座 > 第602章

红色王座 第602章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4:07 来源:免费小说

  “农民确是辛苦,多少年了,加税加捐,不都是加在他们身上么,建国前就不说了,从建国后的朝战到工业速成化,哪次不是农民出了绝大部分力气,薛书记要扶住农民,这个我绝对举双手赞成!”

  说话的是王建,共和国成立那会儿,老头子就成年了,因一直在体制内,自然对那段历史极为清楚,再加上亲见悲苦,说起来自然动情惊心。

  王建说完,众人不在接话,皆拿眼朝薛向看去。

  薛向深吸一口烟,道:“王书记和段县长说得都在理,不过光帮扶是没用的,都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可咱们萧山的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因为绝大部分行政村土地贫瘠,山田林立,压根儿就不适合农业种植,就拿咱们这大棚蔬菜来说,有些是地理原因,推广不了,但绝大多数还是因为土壤稀薄,如此客观条件,咱们再怎么帮扶,也是无用,帮得了一年,帮不了十年!”

  “书记,我早说了,有什么办法,您直接说,不就完了么,谈论来讨论去,没得耽误功夫!”

  宋运通又适时插言了,这位这次倒不是为薛向打配合,实在是受不得这个磨唧劲儿了,反正在他看来,不管好赖,最后成行的意见,一定是从薛书记嘴巴里说出的,所以,又何必费这个功夫呢。

  宋运通是话糙理不糙,可谓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薛向这一退二挪三让地,可谓是卖足了关子,极大地提升了大伙儿的好奇心。

  要说薛老三也非是卖关子,关键是这事儿太大,他还真就怕众人一时接受不了,是以,才不断预热。

  这会儿,见火候差不多了,他自然不再啰嗦:“好,我也就不掖着藏着了,是这么回事儿,我打算永久取消咱们萧山县的农业税,和施行中小学生基础九年教育(这会儿还没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全免费,并免除所有中小学食堂的菜金!”

  喀嚓!

  咣当!

  噗通!

  薛老三这番话仿佛发令枪一般,话音方落,屋内动静儿惊天,正往前挪椅子的王建一屁股坐到了底下,一直作泥菩萨捧了茶杯喝水的萧山县县委书记费立国失手将茶杯砸在了桌上,正晃悠着椅子抽烟的宋运通最是夸张,一家伙连人带椅翻倒在地。

  要说这三位动作最大,余下众人也好不了多少,要么眉目飞张,要么双眼若滞,总之,全被薛书记这番豪言给惊住了。

  细说来,薛老三这番话实在惊人,一连气提了三大意见,免农税,免学费,免菜金。说实话,这三条意见,便是提出一条,也能让众人吃惊半晌,消化半晌,好家伙,这会儿,三道惊雷一并炸响,简直是在挑战众人的脑细胞。

  喧闹过后,满场久久无声,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耳朵。

  众人情状,薛向自然看在眼里,这个结果,他也预想到了,要不然,此前就不会反复预热,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众人的反应竟会如此激烈。

  “同志们,怎么,好像都听惊诧啊,是觉得我这个主意不好?”薛向笑道。

  薛向问罢,依旧半晌无人应声,叙旧,廖国友方道:“书记,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别说三条,就是一条,我相信大伙儿也认为太过了啊,这简直是在撒钱啊!”

  可不是撒钱么,这三项,哪一项都等于变相在往老百姓兜里塞钱。

  细说来,薛向很明白时下干部的心理,也明白他们为何如此惊诧。

  因为这会儿的干部,便是思想再先进的,也决计没有所谓公仆意识,其实骨子里普遍还是代党牧守一方的思想。

  建国数十年来,政府一直都是在想着怎么在维持农民生计、农村稳固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弄出钱来建设国家工业,工农业剪刀差可不是说说而已,可以说,从上到下,从贴补工业到支持政府运作,绝大部分压力都给了农民、农业。

  即使再有悯农情怀的干部,也不会认为如此思想有什么错,毕竟把国家建设成工业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如何都是崇高的目标,农业、农民有牺牲,等将来国家强大了,工业发大了,再反哺农业就是!

  可以说这种观念才是最普遍的,而这会儿,薛书记捏了这么雄厚的资金,不去发展县里工业,反而要彻底免除农税,割断从农业抽血的管道,如此具有颠覆性的做法,怎能不让众人惊骇。

  当然,若薛向是这个世界的官员,恐怕亦会如是想,奈何他魂穿后世,最是清楚往后的工农业是何走想,即使到二十多年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和农业的现状还是没有如何改变,大片土地抛荒,无数农民进城做工,至于工业反哺农业,几乎已然听不到声儿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剖心沥胆

  既然薛向熟知历史,他又何必再走弯路,虽然他现在无力改变全国局面,可为官一任,便应造福一方,更何况萧山实乃穷困偏僻之地,农业、农民的种种惨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而眼下,薛向已然将别,再不为萧山这五十万农民做些什么,即使萧山港成,他也不会有多么自豪。

  说到底,他薛某人做官,追求的成就感,不是源自引进多少商业资本,也不是减少了多少贪污浪费,更不是打击了多少违法犯罪,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得了实惠,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念他薛老三的好!

  正是有着这层认知,薛老三才会在将去之际,一口气推出原本该时机成熟时推出的三项惠民政策。

  “廖书记这话怎么说的,这怎么叫撒钱了,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薛向接茬,又道:“大家不用这种表情,这三项看着费钱不少,其实用不着许多,我给大伙儿算笔账,先说这免除农税,原本咱们萧山一年财政收入也就百来万,而这百来万中有八十万是来自农税,也就是说,免除农税后,差不多是减少了八十万的财政收入,算是给原来的财政添了个大缺口,可实际不然,试想想,咱们的蔬菜大棚今年再进行最后一次扩容,扩容后的大棚蔬菜面积,将达到一万五千亩,几乎占了全县农田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大棚蔬菜在现下看来,纯属暴利,自然不在免税之列,也就是说,咱们免税的对象主要还是针对那些土地实在贫瘠,又轮不上大棚蔬菜的。”

  “而这部分群众原本就对无法享受到大棚蔬菜的福利,而心存怨怼,咱们给人家免税也是理所应当的,再者,大棚蔬菜是暴利,从这上面挣得的税款,将远远超过原来的春秋季麦、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咱们这个免税是既让县委县政府得了面子,还惠及了最贫苦的农民兄弟,又缩小了贫富差距,乃是一举三得。”

  “再说这个中小学九年教育免费的举措,同志们,老话还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那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体制下的恶果,但不管什么时候,科教兴国,知识改变命运,都是站得住脚的道理!农民为啥穷,还不是吃了没知识的亏么?若是因为穷,下一代没受教育的机会,不一样是个没文化的农民么?上次,我路过石牌乡,碰到一老农带着孙子放羊,我闲暇无事,便坐过去,和老农攀谈几句,尔后又问他五岁的小孙子长大了想干什么?小娃娃说放羊;我又问放羊干啥?娃娃说娶媳妇儿;我再问娶媳妇儿干啥?娃娃说生娃;生娃干啥?放羊!”

  “同志们,听听这个回答,难道不让人揪心么,穷人家的孩子也唯有知识能改变命运,可许多家庭连温饱都难解决,供应娃娃上学受教育,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为萧山将来计,为成千上万放羊娃计,免除学费,推行强制性九年教育势在必行!当然,口号喊得再响,调子吹得再高,终归还得落到实处上来,实处就是,咱们县的财政,完全是有能力担负起这些孩子们的学费的,我仔细算了笔帐,全县七岁到十七岁的孩子,总计七万多人,没人每年两学期的学费不过八元,也就是说办成此事,也就每年六十万的财政开支!而六十万元,给宋部长,不过是买几十台车,可放在还在孩子们身上,则是种下了希望了种子,将来就为萧山收获灿烂的明天。”

  “最后,再说说这菜金的事儿,说起来,咱们已经免了这许多了,用不着额外负担,可同志们呐,世上的事儿,往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咱们给农民兄弟们施欲布露,城镇居民们若是一点儿不沾,少不得又是怪话,怨言漫天,这完全养活十多万娃娃,咱们目前的情况还是力有不逮,可光免除这每月两元的菜金,咱们还是能做到的,我细细算了笔,如果由财政统一拨款,这两元的菜金,初中部其实可以压缩到一元五,小学部还用不了,除去寒暑假,一年也就担负九个月,平均下来,每年也就一百万左右的开销。想想吧,一百六十万的开销,几乎解决了全县所有家庭的巨大包袱,也完全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这绝对是笔合算的买卖。”

  “总之,这三件事儿,合在一起,看似无可办成,天般苦难,细细一笔账算下来,每年也就统共不到二百万的额外支出,这还是涵盖了因为生员扩张,而导致的校舍和教师增多后的因素,话又说回来,若是今年大棚蔬菜扩张彻底完成,到明年,农业税免而不免,说不定每年从大棚蔬菜上所得的税收将超过原来的农税,所以,总体来说咱们的压力不大,不说以后萧山建港后,每年的税收,财政,会源源不断,缓步增长,就是现如今,咱们财政上的七百万,也能支撑着咱们把这三项计划推行下去,我相信,三年后,萧山港成,这笔巨大的开支,很快便会被弥合,到时,咱们这项德政将惠及每一个萧山人,而在座诸位也将为每一位萧山人民所铭记!”

  这大概是薛老三这辈子一口气说得最长的一番话,饶是他国术通神,气脉悠长,这番话说完,未免也有些口干舌燥。

  薛老三端起水杯喝茶,满场依旧无声,只是原本众人脸上的惊骇之色,在薛老三这番话后,已然尽数消退,更多的却是疑惑。显然,薛向这番有理有据,入情入心的话,并未完全说服众人。

  想来也是,如此重大问题,又是挑战一众官僚约定俗成的观念,岂是片言只语就能成功的。

  良久,段钢发言了:“薛书记,您说的事儿倒都是好事儿,咱们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完全可以一步步来啊,我相信就是随意只推出其中一项,全萧山的百姓也会感恩戴德的!”

  段钢可谓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大伙儿实在不明白薛书记为何如此心急,要说薛书记悯农爱民,这点大伙儿都知道,可实在是没必要把农民当宝贝般捧着,如此三项举措,那农民身上的担子岂不是被卸掉了一大半,以后不操心挣钱了,岂不会无故生事儿?

  薛向心中唯有苦笑,他自然知道自己说得再有道理,可要掏出这雪花花的银子,实在让众人心疼,因为在场众人中,只怕有不少都把财政上多出的那几百万,作了块大肥肉,尽管不能独吞,咬上一口,还是可能的,只是肉多肉少罢了。

  可这会儿,他薛书记这三项举措一出,以后萧山岂不是又得勒紧裤腰带过活,大伙儿辛辛苦苦忙活,可不是就为了老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啊!

  众人心思,薛向自然一清二楚,这三项决议,可以说早在他心中盘算了无数回,取消农税,是在入萧山后,见了农村惨象,第一个在他脑海中跳出的念头,而后边的义务教育,则是在见识了小花等孩子冒着泥石流风险采摘磨菇时,就有的决定,至于免除菜金,自然是那次听课遭遇的十几张空桌,方有的想法。

  可以说,这三项决策,他日夜思念,念兹在兹,无时敢忘,盘算得多了,自然会想到提出这三项决议后,众人的反应。

  他从来不会把官员当圣人,更多的情况下,还是把他们当有**,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正常人。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利字,引动人心。

  在涉及到如此重大且影响无数人的问题上,薛向深知,光靠道理,决计无法成事,最多让明辨是非的众人软化态度。而且,尽管薛向在萧山,有着所谓的绝对权力,可在正正涉及到举县八十万百姓,上万名官员的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光靠个人威压,更是缘木求鱼,井中捞月。

  要成事,要服众,唯一能凭借的,也就是“利益”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