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色王座 > 第250章

红色王座 第250章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4:07 来源:免费小说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金黄染就血红,打在时剑飞的脸上,让这张本就俊朗的脸蛋儿又添几份儒雅温暖。时剑飞端坐在办公桌后,手中持了电话,一双眼睛和另一只大手,却时不时的和过往的行人打上声招呼,明亮的眼眸,和煦的笑容,任谁也猜不出此刻他嘴巴里正在说着阴私——让京大那帮人知道、能撕碎他的阴私。

  “方叔,你放心,就这一个招呼的事儿,出不了多大的篓子,再说,你又没特别表态,一些含糊其辞、只能意会的话,也成不了什么把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漏了,最多也就在老爷子那儿打住了,有我在,爷爷不会拿你怎样的。”时剑飞嘴巴开合,声音极小,边说着话,边和门口过路的三两路人挥手致意。

  要说他这办公室正处在过道中央,来往行人最多,当时,《赤旗》杂志的领导本来不是安排的这间办公室与他,毕竟时家人在宣传领域的强大能量,瞒得过小科员,可瞒不过《赤旗》杂志的头头脑脑,对老领导的子弟自然要关照一二。

  可时剑飞偏偏就选定了这间,美其名曰:不给组织添麻烦。时剑飞嘴上说得漂亮,实则是他时某人看问题向来独出一格,在时剑飞看来,越热闹的地儿反而越方便谈论阴私,掩藏秘密,更何况此地视角极大,来往人员极多,正方面他观察众生相,搜集消息。

  话说当时,时剑飞刚出口婉拒,分管领导便大拍其腿,抚掌赞道“老领导后继有人!”以小见大,这就是时某人的厉害!

  却说时剑飞话罢,电话那边没有立时回话,似在沉吟,良久,听筒又传来浑厚的男中音:“剑飞,事情若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我也不知道你怎么就和他杠上了,据说,此人可是在那位面前都挂了号的,如此人物,打之难倒,惹之无益,你方叔我跟老首长这些年了,个人荣辱早已置之度外,只是不想你一时冲动,毁了….算了,我就不唠叨了,反正招呼我也打过了,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不过,最多只能到这一步了,剑飞,这一步已经有些出格了,再进一步,就过分了,行了,你好自为之,总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才是正道。”

  完,不待时剑飞回话,那边就把电话挂了。

  时剑飞持了电话,若有所思,募地,脑子里又浮出那张美轮美奂,明艳绝伦的脸来,忽然一咬牙,啪的一声,猛地把电话按在了底座上。

  第九十二章鼎沸

  夜色悄然,一灯如豆,薛向埋头案前,又开始了一夜的忙碌。原本以他现在办公室的奢华,自然不会出现灯如菊豆的窘迫,只是薛老三文青性子极重,极慕古人话本里,灯火船头,寒雨连江的意境,总觉得置身于那样的环境才得以身静、神静、心静,这不,他老先生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便只有在自家办公室里,营造起这气氛来。

  紧闭门窗,扯上窗帘,只余落地窗处小小一角,燃一盏油灯,氤氲出几分古意,远处的未名湖,深夜虽无烟波浩渺,倒也映月生风,生出了意趣。月下伏案,灯下挥毫,薛向真真是魂定神宁,笔下有神,文思如潮,短短两个小时,一片文章,便已完成,复读一遍,竟是一字难易。

  却说薛向的这篇文章,正是《大国崛起》之二——荷兰篇《小国大业》,前半部分的史实描写,正是上次议定的由孙文率出版社的笔杆子写就,薛向也细细读过一遍,文辞虽少了意趣,倒也翔实严谨,再配上他方才写就的这篇点评、解读,无疑又是篇上好的佳作。

  起来,离下一刊《未名湖畔》的出版还有半拉月的时间,原也用不着薛向加班加点,可薛向却是等不及了,因为他虽想不透是谁在搞鬼,却是想到了破解的方法,那就是以力破巧,用堂堂之阵击溃诡计阴谋。

  具体的策略说来也简单,无非是继续推出《大国崛起》的系列。这就好似他在《天龙八部》里看到的,在少林寺,萧峰救阿紫,对丁春秋出的降龙十八掌一样,当时,金大师的描述是,天上掌力皆不能隔空击到五丈以外的。而萧峰连出数丈,掌力叠加之下,威能大增。一举击溃丁春秋。

  时下,薛向所用的策略几乎与之如出一辙,一篇《海洋时代》或许引人耳目。却终究影响力有限,难形成强大的读者风潮,舆论影响,但若是短时间内,连绵不绝地推出《大国崛起》的系列,无疑将聚成合力,收获强大的社会反响,到时,大势已成,那就是倒逼那些大报要刊了。

  无疑。薛向的策略是正确的。

  接下来,《未名湖畔》一改往常的月刊,竟是数天一刊,甚至有一次一天两刊,短短一月时间。便陆续刊登了《小国大业》、《走向现代》、《工业先声》、《激情岁月》、《帝国春秋》、《百年维新》、《寻道图强》,整整七刊。

  这一波组合拳打出,用声势滔天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不说每刊出,便京城纸贵,单看每日清晨校党委办公大楼下。那数十苇草席,数十顶蚊帐,便能知道这《大国崛起》到底崛起到了何等程度。你道那草席、蚊帐是作何用的?原来皆是各地各大报社、杂志社派来的记者,当然此记者非彼记者,人家可不是来采访的,唯一的任务就是抢刊。

  对!就是抢新出的《未名湖畔》!

  只要新出的《未名湖畔》刚抱出大楼,这帮人就扑过去抢上一本,飞也似地朝电话亭奔去,一要通电话,必以最快的速度诵读起来大国崛起》的内容来,而电话那边一准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排版室,且听筒边一准儿不是人耳,而是大大的扩音器,扩音器边,必有四五个人拿笔伏案,快速的追记着,如此隆而重之,不为别的,只为在最短的时间,把那篇《大国崛起》全须全尾地记下来,印在自己的报纸、杂志上。

  正是有了这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信息传播者们,以及那瞬息万里的广播电台,《大国崛起》几乎以最短的时间,烧遍共和国。当然,《大国崛起》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轰动性,媒体传播者的作用还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其内容、形式,文辞,实在是太有吸引力和挑战性了,更兼之这会儿正处在七十年代最后一年,也是浩劫刚结束的第三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年,于思想界和文艺界而言,无疑是“文艺复兴”的头一年,全社会都处在思想苍白,内心迷茫的转型期,《大国崛起》于此时应运而生,无异于清末严复作《天演论》,有点开天辟地的味道。

  共和国浩劫十年,几乎也封闭了十年,寻常共和国人民不说能收听外国消息,见闻世界变迁,便是连世上有哪几个重要国家存在,怕也是懵懂无知的,而此时《大国崛起》一出,几乎是领着全体国民一起开眼看世界,不只看世界的现在,还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尤其是一篇篇雄文,介绍他国如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叱咤风云,引领世界,而这种文体通过无线电波传出,再由收音机接受,直若最精彩的小说评书一般,传至乡间阡陌,就连那白发垂髫,抱了碗,蹲在门槛上,谈的也是大国,说的也是崛起。

  一时间,整个共和国几乎就剩了一种声音,吐出两个汉字,那就是直上云霄,充塞天地的“崛起!!!”。

  细细说来,便连薛向也被自己营造出的风潮吓住了,虽然他曾经历过三篇文章倾社稷,换乾坤,可那到底只在高层,寻常百姓云里雾里,哪里知道有这些许玄机,是以,就连薛某人这始作俑者也不觉得如何震撼。可这次风潮一起,简直就是四海翻腾,天下鼎沸,现下,薛某人简直就不敢出门了,他倒不是怕楼下蹲守的那帮新闻工作者围堵,毕竟这会儿还不是后世的网络时代,人肉搜索发达,时下,读者只知道《大国崛起》出自京大校刊,乃是笔名为求是的家伙主撰,至于求是是何人,谁又何从得知?

  是以,薛老三现下有点锦衣夜行的意思,可再是夜行,也难免有光亮,让人瞅见他这身锦衣。薛老三瞒得过楼下的那群记者,却是瞒不过京大的宣传队伍,这会儿,不知多少人想来见他薛大主任一面,光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搞得薛老三身心俱疲,只得拔线作罢,真正是不出名愁,出名亦愁。

  不过,薛老三此种心情还算好的,有人比他更郁闷,不,更生气,此人正是京大校长、党委书记周树人。要说薛向是不出名愁,出名亦愁,那周大书记是不出名恼火,出名更恼火。

  这不,这会儿,已是他第三次把电话砸上坐盘了,一旁的冯友也是第三次小心地替周大校长把电话扶正。你道怎么回事儿,原来京大这边的桃子刚熟,便遇到一帮来摘桃子的了,不,是遇到来挖桃树的了!原来这帮人不只要熟桃子——《大国崛起》,竟是要将桃树——薛老三,给连根挖走,怎不叫周大校长暴跳如雷。

  这三天的功夫,周大校长已经先后接到《光明日报》、《国防军报》、《赤旗》杂志,乃至中央党校辖下的《理论动态》都打来要人电话了,之所以打电话,也不是这些单位没走组织程序——由各自组织部下调令,而是周大校长桌上已经摆了一堆,最后统统被周大校长付诸火舌了。是以,这几家单位无奈之下,才打来电话要人的。

  却说周树人不仅对一帮妄图挖树的严防死守,便连薛向这棵桃树也被他盯死了。先前说薛老三怕被围堵不敢出门,其实,就算薛老三想出门,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门外,早被周树人派人守死了,周大校长是决意也不给一点薛向和外人接触的机会的。老头子生怕薛向受不得诱惑,或几番比较,嫌京大庙小,要闹跳槽,那就麻烦了。

  整日里操心耗神,周大校长精神却是极佳,整日里如好斗公鸡,亢奋莫名。这不,冯友刚用梳子小心地替周树人把竖起的头发梳平,叮铃铃,桌上的电话由跳了起来,霎时,周大校长的分头跟过电一般,刷的一下,半边头发又跳了起来。

  老头子一把扯起电话,就吼开了:“要调人没门儿,除非老子死了!”

  这段时间、老子、tmd,狗娘养的,已然成了文质彬彬周校长的口头禅。

  “师兄,是我,诉权啊,您怎么跟吃了火药似的,莫不是还在怪师弟上回没给登那篇《海洋时代》,说起来全怪老弟眼皮子浅………….”来电话的正是《百姓日报》副主编段诉权。

  头前说来周树人和段诉权有渊源,其实渊源还不浅,原来,段诉权和周树人还是同门师兄弟,皆师从于国学大师陈寅恪门下,是以,当初周树人宣传《海洋时代》时才会别人不找,单单去找段诉权,正是其中夹着这层关系。

  “哼,你不是要考虑考虑么,怎么着,莫不是这会儿考虑好了,来给你师兄回话了?”这会儿,周树人心中没由来生出一股快意,他原本不是个得理不饶人的性子,此刻,却是生平第一次有了做坏人很爽快的感觉。

  电话那边嘿嘿了几声,才道:“师兄阿,论学问,我不认为您得了老师的真传,可单论涵养,您就颇有几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怎么,今儿个转性啦?”段诉权似乎压根儿就听不出周树人的讽刺,却是不着痕迹地拍着马屁。

  ps:明天中午12点左右更新明天的第一章,晚安,好梦!

  第九十三章师兄师弟

  其实,段诉权此刻心中真真是五味陈杂,叫苦骂娘不跌,他倒不是骂周树人,而是骂自己倒霉催的。

  原来那日,周树人来《百姓日报》编辑部之前,段诉权便接到政治局委员、分管意识形态的时老书记的秘书方无庸的电话,方无庸倒也没传达什么指示,只是说什么“要《百姓日报》稳住宣传方向,不偏向不冒头”云云,便把电话挂了。

  当时,段诉权不明所以,还召集报社的其他几位编辑,联合起来一道搜检了最近刊登的文章,担心出了什么纰漏,可一番检查,费去大半日,也没发现漏洞,这下段诉权便摸不着头脑了,恰在这时,周树人上门了,还送上文章一篇——《海洋时代》。

  是时,段诉权阅罢,心中大赞雄文,刚要拍板说几句“师兄有命,弟不敢辞”的酸句,忽然,福至心灵,联想起方无庸那莫名其妙的指示来,接着,便话头一转,阴阳怪气地气走了周树人。

  按理说,气走就气走了吧,师兄师弟的也没有隔夜仇,谁成想,不等周树人记仇乃至报仇,老天先帮周树人把仇报了。

  却说周树人受了段诉权的气,回校大发雷霆,召开会议没多久,薛向这边就打响了连环攻击波。而段诉权最先遭到攻击,倒了血霉。

  事情是这样的,不知哪个嘴长的把段诉权拒接四海雄文《大国崛起》给捅了上去,让《百姓日报》的主编大人、中宣部副部长阮天给知道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阮部长姓软,可性格着实不软,当时就把段诉权骂了个狗血淋头。据说当日主编室内。时而响若擂鼓,不久便听说阮主编换办公桌了。

  阮天之所以如此恼怒,自然是有原因的。原来。最近火透半边天的《大国崛起》实在让他心焦,心焦的原因自然是《大国崛起》不只是在民间火爆,而在高层也是火热一片。听说政治局一次会上,振华首长竟把那片文章拿了出来,介绍给与会诸公,没多久,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全以《大国崛起》为素材,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

  可如此火热、且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文章,做为全国最具政治敏感性的《百姓日报》竟然没有选登,岂不是说《百姓日报》已然落伍。岂不是表明他阮部长、阮主编工作不得力,政治敏感性差得惊人?

  你说《百姓日报》编辑部人手紧张,疏漏了。没发现这《大国崛起》也就罢了。可偏偏人家亲自送上门来,还叫段诉权给拒绝了。你叫阮大部长如何观感?当日阮天愤怒得锤碎了桌子不说,差点没给气中风了,若是段诉权能入得了。,恐怕阮部长得一口将之活吞了。

  是日,阮天堵着段诉权骂了两三个小时,终于骂得没了力气,歇了声,这一静下来,才想起来,光骂没用,想法子补救才是正理,便不由分说地要段诉权挽回影响,甚至明说要段诉权不管用什么条件,什么手段,都得把撰稿人挖到《百姓日报》,以便确保《大国崛起》的最后两篇文章由《百姓日报》首登(大国崛起.发第二刊的时候,薛向便列明了有多少期,是以,这阮天知道《大国崛起》还剩两期)。

  末了,阮天还扬言,若是段诉权这件事儿还办砸了的话,那就不用他阮某人赶人,段某人自个儿写辞职报告,收拾铺盖卷儿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