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帝月谋 > 第198章 祭祖仪式

帝月谋 第198章 祭祖仪式

作者:浣水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0:35:06 来源:书海阁

陶氏、余氏都不愿与丈夫合葬,甚至心里更有诸多不愿,冯昭遵其遗愿,故只尊父子、婆媳,而非夫妻之像。

副支的族谱则写着“皇城冯氏副支族谱”,冯姓的家奴们立在书案前,正排队说着自家后人名讳,生母何人,生于何年何月何日。

冯禄怒目圆瞪,正对一个年轻男子拳打脚踢,其他人亦是一脸怒其不争的模样。

“真是太丢人了,嫡妻没娶,竟然有外室,还要给外室子上名讳。”

“冯家的脸面都被他给丢尽了。”

“就该送到矿场做苦力。”

“今儿可是大祭祀。”

“禄族老是读书人,今儿估计被他侄子气得不轻。”

妇人、年轻姑娘聚在一处,嘀嘀咕咕地议论,生怕被外人知晓,到底他们嫁的丈夫也是姓冯,所出的子女亦有一个冯字。家丑不外扬,族丑亦不能外传。

属支的族谱则有五本:皇城冯氏志贤庄族谱、翡翠茶庄族谱等。

半个时辰后,礼乐声中,众中结束,得已进入族谱的小姑娘、小子们便跟着自家长辈站在队列之中。

冯昭立在祭台,“荣耀堪夸,造福天下,绩慰先祖。”

她摸出一个簿子,朗声诵读起来,说她对冯氏嫡脉最大的荣耀是生了一对儿子,继承血脉,功在后嗣,之其一。第二,心系天下,情系苍生,从冯氏副支、属支挑选人才进入志贤庄,改进农耕工具:铁犁、碎土靶子等;引进西洋粮种:番薯、玉米,试种成功,番薯亩产达到三千六百余斤、玉米亩产五百二十斤,完成了几种粮食的插播混种,可同时收入几种粮食;改进茶品,研制出绿茶,砖茶、红茶制作技艺还在完善中……

围观的人群里,但见三皇子、五皇子瞪大了眼睛,番薯、玉米是何物,不曾听过,还有插播混种,是说同时种几种作物,且每种都能丰产,这是一种新的粮食种植技术。

冯昭表完功绩,合上簿子:“荣耀堪夸,绩慰先祖,还有没有向禀告先祖的?”

花嬷嬷将手一抬,“禀宗主,属支百花庄要禀先祖。”

“上来。”

花嬷嬷上了祭台,掏出簿子,高声诵读起来,她身为百花庄传承一脉的族老,带着弟子、徒孙们将花神留世奇方进行了改进、研制,现在有多少新式胭脂、水粉、凝露、香膏,能美容颜,少不得夸冯昭一番,说冯昭心胸如何宽方,将花神娘娘的奇方传世等等。

百花庄供奉花神,以前唤百花娘娘,只见了冯昭后,就改为花神娘娘了,她能创造世间所有植物,花、木、草、药皆在其间。

花嬷嬷夸完,众人海呼一声:“荣耀堪夸,绩慰先祖!”

之后是翡翠茶庄的族老走到祭台,将茶庄功绩表了表,说他们在成功制出绿茶后,又制了红茶、白茶,红茶有养颜养胃强身之效,但制作此茶不需要多好的嫩牙,而是夏秋两季的老芽为先。一个个美得如诗的绿茶名讳亦出来:翡翠珠、青山绿水、一叶舟。

冯崇文、冯崇礼站在人群,冯昭将他们所有人撇下,是因为她手里握有陶氏、余氏两代人留下的能人异士,两个女人手里的人才比他们整个冯氏举族的人还多。

若不这次大祭,他们不会知道,百花庄是晋国府的,而志贤庄、翡翠庄、五味楼、四方庄都是。他们隐约听说志贤庄云集了一批奇人异士的匠人,只不知是做什么,现在才知道是改进农具,试种新粮食等。

翡翠茶庄之后,便是五味楼,他们说创新多少特色菜肴,每月都会选出一种菜方公布于民,让百姓们亦能吃到更美味的菜,他们五味楼之志:民以食为天,以丰富百姓菜肴为任。

妈的,同样是开酒楼,人家就能开出志向来,因有这话,他们立马与旁人不同,这是他们对冯公遗志的另一种感悟。

四方庄其实就是开客栈的,迎来送往,可人家的族老同样上台,说他们在应天府开设的集住宿、游玩、体念百姓疾苦为一体的四方庄农家乐大获成功,这对帮忙不食百姓疾苦的年轻人来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冯昭听着,对,只要做好一行,寻到造福于民的新意,也能被人所接纳。

五皇子听到这儿,开客栈的也能开出新高度,这吹捧得真是绝。

三皇子眼睛放光,晋国府果然豪富,太有钱了,光这几行的生意,只一处就是日进斗金,何况还是几处。

云锦庄诵表荣耀时,曾说他们如何改进了织机,又织出了怎样适合百姓穿用的布料——葛布、细麻布等,下一步会每年免费培养五十至八十名百姓家的村女、村妇们学习织布技艺,教会他们纺线织布,愿意将改进后的织机、纺机按成本售价卖给她们,望能造福于民。

朱正卿等人立在周围,原是不想留意,他们听说冯昭弄了副支、属支出来,不想跟一群下人祭祀,现在才知道冯昭领着这些人干出这么多的功绩,单说改进农具,引进粮食作物,提高产量,这一桩桩一件件全是造福于民的大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待属支五脉夸完,便是副支的冯吉开始“荣耀堪夸,以慰先祖”,他的声音抑扬顿挫,不是夸,而是说副支的职责,重在监督皇城冯氏上下的言行、得失,实施奖罚,说他们协调、沟通副支与嫡支、与属支、与百姓之间做出的努力,如何将番薯在冯氏佃户、百姓家推广。

冯氏副支的存在,就像是行政部门,而属支则是技术部门。

冯昭一个人就敢扬言分支,因为她有人才,她亦想好了出路,根本不需要一个偌大的冯氏。这些人已成为她前进的负累。她成立副支,是为了替她打理和监督属支,是为了让冯家嫡脉走得更高更远。

陶氏、余氏再到冯昭,嫡长房以女子支撑家业,在冯焘、冯熹未来皇城前,他们凭借自己的嫁妆,支撑起了嫡长房,更让嫡长房越走越远,曾经的委屈、耻辱,成就了她们的自强之路。

朱正卿三人听到这里,哪里不知是怎么回事。

皇城冯氏不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宗族,冯昭是宗主。他们这一宗族就像是一个商业帝国,有着他们自己的分工,他们在努力地实践冯公的遗志:为天地为心,为生命请命,继先贤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他们在造福黎民的征途上,尽一份自己的心,因为他们是皇城冯氏,是冯公的后人与弟子……

冯氏副支的冯吉诵完荣耀之后,冯昭走上祭台,朗声道:“皇城冯氏后人、弟子同唱族歌!”

族歌?这是什么歌?

“众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宗族育我兮,胜如父母;承先祖遗志兮,心保赤诚。立身必正兮,赏罚明;造福于民兮,此生无悔。”

冯昭取了香烛,朗呼:“拜先祖!一拜,二拜,三拜!”

在她的高呼声中,所有人跪在属于自己的位置,起伏叩拜。

“大周德弘十年皇城冯氏大祭祀结束!今接受姻亲、世交、外族仰慕者祭拜冯公。奏乐!”

冯崇文、冯崇礼还预备了祭文、词赋,一概无用,人家直接就办了一场更为热闹、轰动的祭祀典礼。

属支的或是见祖师牌位摆放不端,又移一移,又或是几人聚在一处说话,还有的捧着香烛焚香祭拜。

冯昭则与冯吉、冯祥几人说话。

“看守大祠堂的人都挑好了?”

“是,是副支里可靠的子孙。”

冯昭点了一下头,“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得回去了。你们是副支的人,今日大祭之后,朝廷许会派人接洽、商谈,冯吉、冯禄做好准备,接下来你们会很忙。后头的事,就照早前商议的去做。”

冯吉揖手一拜,“夫人要照顾少主,先回府,这里有我们招呼。”

他们的祖辈入祠,他们就有了其名,也是冯家人,而且冯昭还替副支、属支的置了祭田,让他们心有归处,现在更有一种归属感,不再是奴仆,而是一个大宗族的人。他们更愿意与冯昭荣辱共担,亦更爱惜名声。

冯昭又叮嘱了几句,与属支的人打了招呼,带着一双幼儿,再有自己的仆妇、丫头翩翩而去。

正要出白泽书院的大门,却见朱正卿与苏西岭追了过来,“晋国夫人,这三日可是白泽书院的游园会,能否留下一幅墨宝。”

冯昭与红霞使了一个眼色。

红霞从马车上取出一幅卷轴。

冯昭道:“此乃《深宅图》,耗时两年之久绘成,留在白泽书院三日,三日后我会遣冯红霞取回。”

冯红霞,副支冯祥之女,是入了族谱的冯家人。

红霞与两人行了一礼。

朱正卿接地过画轴,这是一幅装裱好的画,对于《深宅图》他早有耳闻,只不曾见过,目送冯昭远去,二人缓缓展开,一幅绘了上百贵妇、贵女、丫头、仆妇甚至还有小厮、护院的长卷,将深宅之中女子们的群相尽绘其间,踢毽的、斗草的、奕棋、弹琴的、习书法丹青,躲在花丛看话本子的,甚至还有烹茶熬汤的。

这是一幅集人物、故事、花木、山水、庭院于一体的长卷,色彩艳丽,一个朝代深宅后院女性生活的画卷,描绘了阁楼里正盯着高墙外的少女情思,她似想从小门逃出去,却又忌讳旁边训斥小丫头的嬷嬷。

《深宅图》一挂出,立时吸引了白泽书院工笔画社的学子们围观,先是讨论神韵风格,再是说里头的人物传奇,最后又说其技法之娴熟。

晋国夫人所出,这画技又更上一层楼,恬静之中带着安祥,画风宁静而致远,每一个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就似鲜活起来一般,整个画里足有一百多个人,猫、狗、马、鹤、鹦鹉亦在其列。

人群里,新婚不久的汪琴与夫君萧澈今日亦在示才亭,汪琴展出的是一幅自己绘得最好的一幅《兰竹图》,收获了不少的赞美,待冯昭的长卷一展,所有人都聚了过去,原来所谓的画,不仅是一人一物,还可以绘出故事,绘出长卷。

萧澈道:“这是深宅妇人生活图,这长卷当真令人震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家夫人、深闺的姑娘、玩乐的少女,她们各自忙碌着,做着他们熟知的事,或欢喜,或烦恼,或忧愁,皆是那般真实。

汪琴、萧澈正瞧得注目,就听有人高呼一声:“有人落到九曲湖里了,有人落湖了!”

萧澈看着娇妻,眉眼里带着一份柔暖。

汪琴低声道:“夫君,以后这种事,你可莫去凑趣,每逢老夫人大寿、赏花宴、茶会,总有冲撞的,无意间搂抱的,实在无趣得很。”

萧澈笑了笑,晋国夫人保大媒,他对这个知书识理,又精通书画的妻子颇是满意,成亲几日,真真让他有一种得寻知己之感。“夫人,你可以学习晋国夫人的画法。”

“晋国夫人创工笔画法,写实逼真、情感细腻,我现在只能纷花木,亦不知何时才能绘仕女。”

汪琴看着画上的人物,总有一种相识之感,她可是听说,晋国夫人为了绘好这画,是让晋国府上下众人入画,很是不凡。

他们正瞧着,就见汪棋气喘吁吁地奔过来,“六姐姐、六姐夫,出大事了,兵部袁大人家的姑娘与人起争执掉九曲湖了,被……谢三郎给救了起来。”

汪棋面带忧色。

汪琴的工笔画法是罗巧芬手把手教的,她还想着就算成亲了,得暇继续与罗巧芬学工笔画。罗巧芬与谢征订亲,谢征跳下湖救了袁姑娘又是怎么回事?

在出身上,罗巧芬就输了一截,现在又出了这等事,只怕谢家不是悔亲,便是会提出对袁姑娘负责,而袁姑娘亦是袁家嫡女,万没有与人为妾的道理,要么一个为嫡妻,一个为平妻。

*

是夜,春风轻拂,乍暖还寒。

红霞在前撑着灯笼,冯昭与傲雪后在其后。

湖心馆里,宋瑜、周淮还在看书,一个小厮飞野似地与二人禀报。

二人搁下书本,候在阅书室门口,但人近了,齐齐长身一揖,“见过小师叔!”

冯昭迈入阅书室,扫过他们的书,“红霞,你们几个候在外头。”

她坐直身子,“宋瑜、周淮,你们入世的目的我知道。”她望着对面还在查看的藏书室仆妇、小厮,“你们报仇,用何手段,我可以不管。可是你们利用女子的爱情下手,我看不起!这世间女子原就不易,世间报仇的手段更有千百种,你们选了一种最是不堪,也最不被人瞧得起的。”

冯昭起身,眸光微冷,“周淮,今日谢征的事是你出的招?”

她竟什么都知道。

周淮不敢迎视冯昭的目光。

“昔日巧芬表白,你回拒了她,而后看她与谢征订亲,你亦有悔意。觉着萧澈专心学问想做一代名士的人生亦不错,身边有一真心相慕之人陪伴,懂你、知你,爱你、惜你,方算圆满。

周淮,你后悔了,便可以算计谢征,你当巧芬是什么?她是人,她是有感情的,当你回拒之时,她便彻底放下。如今,她一门心思要做谢征的妻子,你却破坏这门亲事。”

周淮没想冯昭知晓的事比他们预想的都多,这件事是他谋划的。

“小师叔,谢相府当真甘愿娶巧芬师妹,小师妹入谢相府求情,希望他们能早日迎娶,他们为什么要拒。

早前,谢征来湖心馆何等殷勤,后来为何不来?

谢家怕了,他怕与拜月教的人扯上关系,更怕我们连累了谢家。”

远处,传来了低沉的脚步声,这是从后花园方向行来,步步沉重。

冯昭听这脚步声,除了罗巧芬不会有第二个人。

“兵部袁大人之女,自幼爱慕谢征,两家又是姻亲,早有交集。我一介儒生,何得何能算计得了他们。若不是谢征心有悔婚之意,谁能逼他下湖救人?

我并未后悔拒绝巧芬师妹,可小师叔指责我算计,我不承认。是我做的,我认;不是我做的,我不会认。

谢征才华过人,颇有美名,但他心里对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是多有忌讳,亦不可能只守着巧芬师妹一人。”

周淮故意提高了嗓门,他知道罗巧芬来了,想让她听到这些话。

罗巧芬亦是天黑时,听身边的丫头说了白泽书院的事,这一天的游园会,许要成全数对有情人。才子们在这里得识深闺的姑娘、平民家读书识字的女儿,像发生落水救人的事,并不算新鲜。

罗巧芬唤了声“小师叔”。

冯昭回头。

罗巧芬笑得楚楚可怜,她的眼睛早前因刺绣伤过,后来素雪花了很大的心力才为她调养好,她带着悲怆地道:“上次谢家借谢征需潜心读书时,完婚会在高中之后,其实我就知道,婚事许有变故。他最后一次来府里读书,我在花园见到他了,他不敢看我。”

冯昭问道:“你同意退婚?”

罗巧芬道:“那天他来了之后,再没有来,我就更加肯定了。小师叔,我不想嫁人了,你给了我铺子,还有心腹的丫头,我想出家做女冠。罪臣之后,本为罪民,这些年,我和妹妹千斤过得很好,允文允武,这偷来的日子,比那些贬为官奴、宫婢的人已经好了许多。小师叔,我真的不想嫁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生一世一双人……

很美,可是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与其寄托于缥缈之事上,倒不如一个人自在。

高祖皇帝最宠沈太后,可他后宫佳丽三千,沈太后不过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

南安郡王承诺唯千斤一人,可罗巧芬哪里不知,南安郡王于秦楼楚馆亦是常客,也曾养过几房外室,不过是还没有儿子罢了。

司马雷倒是洁身自爱,若非如此,不会让素雪心动情系。可二人成亲后,三年、五年,他还能只素雪一人?

罗巧芬不相信,在她看来,司马雷后宅添妾不过是早晚的事。

“百花庄历代掌事庄主,从不嫁人,她们养花调香,制作胭脂水粉,代代相传,不是亦过得挺好。小师叔,将你为我预备的嫁妆改成一座女道观可好?我收几个弟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冯昭问道:“你真的想好了?”

罗巧芬答道:“是,想好了。”

冯昭轻叹一声,“你要出家修道,就要承得住孤寂,切不可与皇家那些名为出家,实则彩旗飘飘,红灯高照之辈一般,女子还得自重,先自重后人重之。若是一朝堕落,便人人践踏。”

“小师叔今日说的话,巧芬记住了,一生不忘。”

冯昭说不出的心痛,罗巧芬的亲事遇折,她更是不想说儿女私情。

这一切都是怎么了?

她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凌烨的信。

那半个月的夫妻之实就像是一场梦。

她的事,拜月教的事,到底是不是他泄露出去的,她生孩子,是她一人事;她养孩子,同样是她一人的事。

当夫妻做到,另一个人可有可无,只剩下一个人时,那夫妻是否真的是夫妻?

冯昭行到花园凉亭,静静地立在亭中,仰望着夜空,久久不语。

罗巧芬从夜色中行来,未带一人,手里提着琉璃灯笼,抬手斥退左右,“小师叔,在想什么?”

“凌烨。”

她吐出两个字。

罗巧芬道:“小师叔信他吗?”

“我不知道,在我众多认识的人里,他是唯一一个我最熟悉且不讨厌的人,我需要为冯家诞育子嗣,其他人都看不上,若是他,我能接受。谈不上有多喜欢,也没有多信任……”

坚信不疑,不至于。

在现代,她听说过各式渣男故事,亦看到太多的婚姻、爱情背叛者。

再因第二世,她不信这里的男人。

在恢复所有记忆之后,她先是自保,再到保护别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拜月教的事,小师叔告诉他了,好些秘密,原是宋师兄和我们都不知道的,所以小师叔怀疑了。”罗巧芬寻着冯昭看的方向,悠悠地道:“小师叔没怀疑错。”

冯昭蓦地回眸,定定地看着罗巧芬。

“小师叔,上元佳节那一天,我、凌雪在夜半从小门溜出去了。旁人许不认得凌公子,可我认得。我看见他了,他和……和……”

是一个女子吗?

罗巧芬当时很意外,他与那女子走在一处,一想赏灯,看起来很是亲近。

“和谁在一起?”

“安康长公主的外孙女柳怀安。他的大胡子没了,穿着银白色的文士袍服,陪着柳怀安逛灯市。最初,我以为瞧错,也许是四皇子,可他身上特有的药粉气味,再有他的声音,是他。”

喜欢帝月谋请大家收藏:(wuxia.one)帝月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