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京明珠 > 第28章

盛京明珠 第28章

作者:淌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48:15 来源:免费小说

  “我不要…”卫瑜一听,笑容就搭了下来,“那些都是送给嫂嫂的,嫂嫂以后随便用就是了。”

  杜氏笑了笑,道:“怎么,你们俩又闹别扭了?”

  “我们俩不天天都这样嘛,什么时候和好过?”

  “有时候吵吵闹闹的才显亲近,如果哪一天你们俩不吵了,反倒坏事。”

  “我现在就懒的跟他说话…”

  见卫瑜表情不对,杜氏也不再强求,拉着她边走边道:“阿瑜不喜,那咱们便不穿他的了。不过这允南丝缎极是难求,放着倒是可惜了…”

  “不可惜,留着给我的小侄女以后当嫁妆!”

  杜氏一愣,继而红了脸,轻啐她嗔道:“你这小丫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第三十一章 年关万事集

  一路嬉笑,来到了卫瑜的院落,一位身着整洁的妇女上来问礼。

  “茹大姑无须多礼,进来坐吧。”

  “是。”

  走进屋内,将布料分类摊好,方便挑选。

  “这些都是新进的花色,有允南的,还有苏郡的,郡主您看看?”茹大姑掀开一匹绯纹绣百蝶度花,对比着另一匹云雁泥金如意纹道,“这两款的颜色喜庆,适合过年节庆。”

  “是不错,嫂嫂觉得呢?”卫瑜点头道。

  “嗯,尤其这款绯纹绣百蝶度花的,看着虽繁重,但你的气质能将其撑起来。”杜氏指了指,又道,“另外那边的紫色妆缎暗纹鸾鸟的,母亲穿了一定好看。”

  “紫色的?母亲可从来没试过这种颜色,不知喜不喜欢……不如一会儿带去给母亲瞧瞧?”

  “也好。”

  “嫂嫂来比一比这款,裁件轻巧的对襟坎肩,定让大哥看的移不开眼!”

  “又开我玩笑,今天是为你选的,别乱打岔!”

  说笑间,两人分别选中了好几款布料,从外衣到披风都做了几套。卫瑜又取出事先画好的会服样式给茹大姑看,结合款式最终决定用清河产的青芸布来制作。

  之后,她们带着紫色妆缎暗纹鸾鸟布匹去主院寻朝容长公主,一开始朝容长公主认为颜色太过年轻,不肯用。但在杜氏与卫瑜的巧舌下,终是让茹大姑量了尺寸,答应等做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晚间,一家人围在桌前等待卫丞与卫珩回家一同用膳。临近年关,朝中事物多,他们已经连着几日拖到很晚才回来了。

  直到戌时,父子二人才打马归来,一前一后进了院。

  “你们都还没吃吗?不是说了不必等我们,最近回府时间没的准。”卫丞在婢女伺候下在侧屋脱掉外衣,又简单梳洗了下,这才坐到了餐桌前道。

  杜氏也上前为卫珩去了外衣,让婢女拿到一边。

  “我跟她们说了,可这些小辈就爱坐在这里聊天不走,非要等着你们回来。”朝容长公主为丈夫盛了汤,笑着道。

  “父亲可是嫌我们碍眼不成?”卫瑜也为他添了一筷子菜,玩笑道。

  “我看你是饭量不涨,嘴皮子到涨了不少!”卫丞哼哼道,率先端起了碗筷,“都快吃吧!”

  桌上秉承着食不语,一时无话。

  用过餐,卫瑜、卫瑢先行离开,走到门口处时被卫珩叫住。

  “小妹,等一等!”

  卫瑜转身,看着他走了过来,问道:“大哥有何事?”

  “今日在礼部,听孟尚书说陛下听闻了你们文会已过考核,十分感兴趣。”卫珩道,“正逢女学改革议的火热,陛下道德雅文会中的都是德容具备的贵女,女学的培养应以你们为标准。”

  “然后呢?”卫瑜有些不解。

  “或许会在这几日宣你们几位组织者进宫面圣,询问你们关于女学的建议。”

  卫瑜一怔,没想到闲来组织的以玩赏为主的文会,竟得到了这么高的重视。

  “可是,我们还未正式举办过活动,也无固定的日程安排。整个文会初成型,还不甚成熟,想必不能从中看出些优势供女学借鉴。”

  “陛下只是随口说了这么可意思,还不一定真的召见你们。不过,事先做些准备还是必要的。”卫珩说完,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不早了,回去歇息吧。”

  “嗯,谢谢大哥。”卫瑜点了点头。看着卫珩转身走向站在不远处等候的杜氏,相携着走远。

  这边,只剩下镇国公卫丞与朝容长公主的屋内,也是久久未熄灯。

  “老爷,朝中没什么事吧?总觉得你这两日有心事。”换好寝衣,朝容长公主上了床,靠在枕上看着还在翻书的夫君道。

  “哎,朝中无什么大事,不过关于阿瑜的倒有件事……但,也许是我多心了。”卫丞合上书,眉头锁着。

  “阿瑜?老爷,你快说说究竟是何事?”

  “最近京中有个传言,夫人可知?”

  “关于阿瑜的传言?”朝容长公主疑惑,继而微怒,“可是他将军府又落出什么风声,想毁我女儿名声?”

  “不是赫连家的,而是…东陵家的。”卫丞缓缓道,意味深长地看了夫人一眼。

  “东陵家?安平公府?”朝容长公主讶然,“我们与他们府上接触不多啊,老爷你就别卖关子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啊,虽同列三公,但我与安平公东陵尚并无私交,而他最近每到下朝都要与我一同走,还笑眯眯地像老朋友似的主动搭话,你不觉得奇怪吗?”

  “这…被你这么一说,似乎现在女眷中有传,安平公夫人有意咱们家阿瑜。”朝容长公主寻思着,“可阿瑜从小就惹眼,当初来探口风的不知踏破多少门槛,与那些夫人相比,安平公夫人根本就没什么表现啊。这事我是根本不信的,所以也就没在意,难道…”

  “东陵尚那老狐狸,我是看不透。”卫丞叹口气,摇摇头道,“他现在有事没事就跟着我,百官可都看着呢,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爷,东陵殊那孩子虽样貌没得挑,也年少有为,但又是个投身军旅的!这事,我不赞成。”

  “你都想到哪儿去了,这还只是猜测而已,八杆子没一撇的你就急了,咱们姑娘还愁嫁不成?”

  “正因为我们的女儿样样都好,这回才需要细细查看,再不能听她任她了!”朝容长公主在床上坐直,对着卫丞认真道,“我还是觉得萧澹那孩子不错,原本我就是属意他的,从小看着长大知根知底,看着对阿瑜也有心…”

  “光你看中有用吗?阿瑜看似温顺,实则极有主意。这事…你总要问过她的意思。”

  “我的女儿,我明白。这事虽可以再缓两年,但阿瑜年龄放在这儿,人总是要先物色的。能跟对方府上通个意思,也防备等阿瑜想通后,合适的都成家了!老爷,你总舍不得最后让阿瑜将就吧?”

  卫丞侧身吹灭了烛火,舒服地躺下道:“其实眼光可以放的远一些,除了三公门第,再往下的侯门公子也不乏才俊,不求多飞黄腾达,只要对阿瑜真心实意的就好啊…”

  朝容长公主还想说什么,却见身边之人已发出轻轻的鼾声,无奈地戳了戳他,也躺了下去。

  “不急…不急…我还想多留两年在身边呢…”

  听着耳边的轻呓,好笑地跟道:“就你舍不得,闺女早晚得被你留成老姑娘。”

  “留的好啊…能留一辈子才好…”

  听过卫珩的提醒,卫瑜给秦楚歌、杜珂等人去了信,不久接到秦楚歌的回信,约众人过府一叙。

  到了约定的日子,卫瑢亲自送卫瑜去了绥远侯府。在门口,碰到了同样送妹妹来的永安侯府二公子杜晟。

  “阿瑜!”杜珂远远地招呼道。

  “阿珂!”卫瑜笑着前去,也对杜晟福了礼,“杜二哥。”

  杜晟点头,转身跟卫瑢一击拳,笑骂道:“你这小子这几日跑哪儿去了?也不跟着容廷哥哥一起去禺郊大营,他昨日还问过你呢!”

  要在平日里卫瑢听说东陵殊专门提到他,指不定有多高兴。但如今因刘礼险些害到他妹妹,搞的他现在觉得卫瑜一出府就不安全,恨不得寸步不离守在一旁,哪还有心思管别的。

  “去去去,哥哥我忙着呢!”

  “你个大闲人还忙,明年开春的武举准备的如何了?”

  “你看着我。”卫瑢指了指自己的脑门。

  “看你作甚…”杜晟有些糊涂地顺着指头看去,“就一光亮的大脑门啊!”

  “杜晟,你没看到这里简直就写着‘武状元’三个大字吗?”

  “…你滚!”

  卫瑜和杜珂不理会两位一见面就逗趣的兄长,手挽手随着婢女向内院去。

  到了秦楚歌的屋里,常沫与沈画书已经到了,正坐着说话。

  卫瑜二人坐下喝了口茶,秦楚歌开口问到:“卫瑜,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信中写不了太清,卫瑜又把那晚卫珩的话详细地转述了一遍,几人都沉默了起来。

  “本是闲来找个机会多聚聚玩一玩而已,怎么就传到了陛下耳中…”沈画书轻叹口气。

  “是啊,这下若不做出个条条框框来,不止拿不出手,在这么大的关注下,若做的不好也会有损文会的名声。”常沫也跟着叹气。

  杜珂道:“我们只是刚进行完考核,活动都没进行过,又到了年关大家都忙得很,这不是逼着先列些虚的交上去应付?”

  “这可不敢应付,一个没做好,万一女学照着做影响了发展,岂不是算到我们头上?不可大意。”卫瑜有些发愁,“虽说有可能只是陛下随口一说,转眼就忘记了,但我们还是要早做准备。”

  “既如此,就先从细部分类来说起罢。”秦楚歌提出道。

  ☆、第三十二章 进宫面圣颜

  没有等来圣旨,却接到了皇后的懿旨。入了宫才发现五人聚齐,除了皇后,陛下也在。

  卫瑜与秦楚歌对视一眼,看来此行只是借了皇后的名义,实为询问文会而来。

  “诸位请坐,切莫拘束。”皇后温和地笑着道,“本宫对德雅文会的大名久有耳闻,阿秀曾说过也想参加,可惜才学不够未能入选,也是她不争气。”说着目光投向卫瑜,其中意味看的卫瑜反胃。

  不是她不肯帮忙,若让皇后知晓了她的女儿是如何做了对手的助攻来对付自己的儿子的,还不气晕过去。

  她不忍拂去王轶之的心,答应不再深究昭乐寺遇刺案,但也不代表她可以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还对沁华公主的事操心安排。

  说了让她退出文会,文会的大门就不会再对她打开。

  卫瑜没接话,垂手坐在下方,不去看她的神情。

  皇后的视线也未再多做停留,接着道:“陛下今日无事,便也过来坐坐,听听大家的想法。”

  众女再次起身谢礼。

  “德雅文会的名字由来为何?”靖嘉帝开口问到。

  “回陛下,会名取自圣人的言论:‘女子当思如德,行致雅。’是沈妹妹想出来的。”秦楚歌回道。

  “好!德雅兼修,女子之学也。”靖嘉帝点头,“昌文侯教出来个才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