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京明珠 > 第21章

盛京明珠 第21章

作者:淌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48:15 来源:免费小说

  卫瑜的行书也不似一般女子纤细婉约,她的笔画间挫顿有致,大气磅礴。

  “若有信心表现出文字中的含义者,加分;若不习惯,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字体,不必强求。”卫瑜安排道,“大家自行考虑吧,一刻钟后完成。为公平起见,不可署名,到时会将你们的作品混在一起评判。”

  好的书法家,是可以依照不同的文字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身的笔力的。但若修炼不到火候,轻易去刻画反而会得不偿失。

  一时间,姑娘们都低头细细琢磨,气氛安静。

  卫瑜并不打扰,提了笔在一旁白纸上随意描画,尝试着用劲竹体表现。

  过了不久,忽然感到纸上阴影罩来,一个低低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可是你所作?”

  ☆、第二十三章 谈词提笔书

  卫瑜回头,见东陵殊站在她身后,正垂着眼眸认真地看着案上的字,玄色劲装更显挺拔压迫。

  不自觉地往旁边退了退,摇摇头道:“我哪里写的出,这是书中记载的前朝学者所作。”

  “何书?”

  卫瑜没想到他还会追问,支吾道:“嗯…幼时在祖父那里翻到的,时日久了,不太记得清…”

  “那可还记得作者?”

  “岳鹏举。”抬头看着东陵殊,又补充道,“他也是位了不起的将军。”

  东陵殊默默点头,又看了一会儿,赞叹道:“这种文体甚是奇特,却极有味道。”

  “书中记载,这类叫做词,与我们熟悉的诗和赋不同,是按照不同的词牌名的规则来创作的。”见他感兴趣,卫瑜便细细介绍了词与词牌名。在那些现代的记忆中,卫瑜深觉宋词的精妙,比起律诗的严谨拘束、汉赋的冗长繁琐,词更善于情感的表达,实应推广于世。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

  “满江红。”

  “可还有下阙?”

  卫瑜讶然,她没想到东陵殊会对新接触的文体这么快的理解,在他没接到回应转脸看过来后,才点了点头,呐呐道:“有。”

  东陵殊挑了挑眉毛,示意她继续写出来。

  卫瑜刚拿起笔,突然灵机一动,将笔递了过去,狡黠道:“我方才讲了半天,世子爷不能完全不劳而获吧?这下半阙,我说,你来写。”

  东陵殊看着这递到面前的毛笔,睨了卫瑜一眼,伸手接了过来。

  “回饮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王岭山缺。壮志饥餐契鞑肉,笑谈渴饮貘阖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既已说了是前朝所做,卫瑜便私自将当中的地点和敌军换成了如今真实存在的。回饮是前朝末帝登基时的年号,当时身处大瀛与晋国的内忧外患中,懦弱的哀帝为抵御大瀛,竟与晋国签署了协约,以颍州、临川、潭州换取五万晋军一同挟加瀛军,不战而割让的行为令无数爱国将士愤怒,以此为耻。

  而王岭山脉为东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契鞑族虎视眈眈的觊觎目光,去年赫连墨启便是率军翻过了王岭山脉,夺回了被侵占多年的幽州和相邻的一府两州,大快人心。

  至于貘阖,则是北方的以狩猎为生的野蛮少数民族,生性粗暴残忍,不仅大瀛,连晋国也饱受其骚扰,一直是两国拔不掉的眼中钉。

  东陵殊征战多年,当然对这一切十分熟悉,洋洋洒洒接着卫瑜原先的上阙写下去,顷刻成篇。

  他的字迹比起卫瑜更有男儿的大气磅礴,却并不粗鄙,行走间俊逸流动。所谓字如其人,卫瑜发现他的字比几年前更加的有苍劲底蕴。

  正看的津津有味,眼前突然一花,就见面前的桌面空了。

  卫瑜惊愕地转身看去,就见一灰色布衣打扮的青年男子卷走了纸张,背到一边展开,砸砸嘴道:“等了半天,终于写全了,这张留有明珠和美玉墨宝的作品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你…你是何人?”卫瑜不禁躲到东陵殊身后,有些紧张地问到。

  “他是皇室御用一品画师,司倥。”东陵殊解释道,闲闲前走了两步,冷笑道,“堂堂御用画师,还缺银子不成?”

  “缺啊!缺极了!”司倥抖了抖身上有些旧的布袍,一脸可怜兮兮道,“穷的碧漆墨都买不起了…”

  卫瑜见他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面容还算俊逸好看,但打扮着实落魄。头发不长,在脖际胡乱扎了一下,仅多出两拳长的发髻,卷卷的显得有些邋遢。

  心里有些没底气,出声询问:“不知司倥先生来此,有何贵干?”

  司倥冲着卫瑜笑了笑,将手中的纸随便折了下塞进袖中,这才抱拳问礼道:“在下司倥,方才失礼之处,还请郡主海涵。”

  “…先生言重了。”

  “司倥此次也是奉了皇命而来,为明年陛下四十五寿辰上的百福图挑选原像。”

  “百福图?”

  “百福图即世间百态图,包涵人景物,涉及宫廷、世家和百姓的生活场景。司倥听闻郡主新办的德雅文会在考核,便不请自来,果然不虚此行啊!方才您与容廷一起作诗的场景我已记下,相信届时定会为百福图添彩!”

  “……”

  “司疯癫,三声之后,你立刻给我消失…不然我叫你先尝尽世间百态…”东陵殊咬牙切齿地阴沉道。

  “是是是…我立马消失,我去清拙那里瞧瞧去!刚才还见他跟着秦家那个小丫头一起看画看的起劲…”司倥跳走,跑远几步回头咧嘴挥了挥袖口,叫道,“喂!这幅字我就拿走了啊!”

  “……”

  “…滚。”

  卫瑜噎的说不出话来,抬头看这位清冷的世子爷也是面目铁青,眼眸深的吓人。

  “郡主…小姐们的字都收来了…”银杏捧着一叠纸过来,见气氛不对,小心翼翼道。

  “…放下吧。”卫瑜顿了顿,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纸张上。

  “世子爷,一同来看看姐妹们的字写的如何吧!”

  “…嗯。”东陵殊吐了口气,转身来到她身旁。

  两人意见出奇的统一,没什么纷争就将六人的作品排好了序。最终谁能进入前二十,还需综合别的项目的成绩来判定。

  让银杏收好纸张,安排了姑娘们先下去休息等结果。岳瞳离去前有些担心地看着卫瑜,卫瑜对她安抚地一笑,并未多言。

  此时卫瑜更好奇的是,这位世子爷十七岁到了边关,这么些年来在学问上,起码在书法上的造诣却只增不减。

  “你平时有时间练字吗?”话不由自主地就溜了出来,问完连卫瑜自己都觉得甚是不好意思。

  果不其然,又从那漆黑幽深的眸子里找到了了熟悉的看傻子一般的表情…

  “并不是每天都要打仗,我还曾去晋国游历过半年。”

  “如此…怪不得世子爷的书法更精进了,卫瑜佩服。”说实话,从地理传记本子中,卫瑜对晋国的风土情貌很感兴趣,听到东陵殊在那里待了半年,不由十分的羡慕。

  看到了她眼中的向往,东陵殊微微一笑,肯定道:“等到不打仗的那一天,就可以去爬晋国的云坛山,在乌兰玉漱湖边垂钓,戴着面具参加巴奴镇的阿塞拉敬神节了。”

  “世子爷也不希望打仗?”卫瑜一怔,她还以为,每位将军都渴望开拓疆土,以战争来实现野心霸业。

  “为何会希望打仗?”东陵殊眼尾微挑,不解道,“越是打过更多的仗,就越不希望再打仗。”

  “越是打过更多的仗,就越不希望再打仗…”卫瑜喃喃道,眼中笑意渐渐溢了出来,“是啊,如果不打仗,就好了…”

  赫连墨启打仗从不手软,对待战俘唯有一死,屠城也不止一次两次。曾经她跟着赫连墨启熬夜分析地图,看着那个男人愈战愈勇,愈打愈兴奋,恨不能穷追不舍,把契鞑人彻底消灭…她是感到害怕的…

  “兆希…收手吧,再打下去,对我军元气也会造成极大创伤!”

  那人却不顾衣襟上沾的鲜血,凶狠道:“不可有妇人之仁,此战若成,可保我大瀛东北十年之安!”

  漫天喊杀声伴着刺鼻的血腥味,四处笼罩着绝望的压抑气氛,让人透不过气来。

  待卫瑜后来见到了终于恢复寂静的战场,她一度吐到昏厥过去…

  “卫姑娘?你可还好?”

  卫瑜惊过神来,脸色煞白,见东陵殊正略带关色地看着她,摇摇头笑道:“没事,想事情入神了而已…”

  “世子爷,你说…真的会有没有战争的那一天,对吧?”弯着唇轻轻问到。

  东陵殊抿着唇,缓缓而坚定地点了下头。

  卫瑜笑开,愉悦道:“我们去阿拙和楚歌那里看看吧!不知画作的情况如何…”

  “呃……”

  “怎么?”

  “…你懂的?”

  “…略懂的啊!”卫瑜偏头看着他有些微妙的神情,大眼睛中仿佛在控诉你难道不知盛京明珠五艺皆通?

  “…有什么不对吗?”

  东陵殊肃然,垂眸看着卫瑜认真道:“卫姑娘既精通书画,那可是容廷得罪过姑娘?”

  卫瑜惶恐,摇头否认:“世子爷何出此言,你是卫瑜的救命恩人,何来得罪一说?”

  东陵殊默然不语,卫瑜不知为何,竟觉得他的模样有些委屈。

  卫瑜站直,正色道:“世子爷,这其中可是有何误会?卫瑜对世子爷实为敬重,有什么事还是说出来的好。”

  东陵殊缓缓看她一眼,启唇:“泱儿给我看过一幅画,据说是我的画像…”

  ☆、第二十四章 暖暖少年心

  画作那边报名的有八人,此时还都在埋头泼墨,沈画衣也在其中。秦楚歌布置的题目仅一个字——秋。谈不上多难,但若要新颖夺目,也需仔细斟酌一番再下笔。

  萧澹略略走过一圈,发现只要他在身边看着,有的姑娘就会紧张的手都开始抖,便安分地坐在了一边。

  卫瑜闷闷地凑到他身边坐下,掰着自己手指头不吭声。

  萧澹看着好笑,不由问到:“这是怎么了?书法那边并不顺利?”

  卫瑜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问他:“阿拙,你觉得我的画如何?”

  “尚可。”

  听到画坛师匠耘木子这般评价,卫瑜稍微找回了点自信。侧目见东陵殊和秦楚歌靠在树下说着什么,同样的英姿飒爽,看起来十分般配。

  想到沁华公主,卫瑜悄声问萧澹:“世子爷同楚歌关系很好吗?”

  萧澹看了卫瑜一眼,点点头:“嗯。绥远侯府上下大多在西北军中效力,你可知晓秦楚昭?”

  “不曾…”

  “那是秦姑娘的堂兄,与容廷一同长大,练功读书基本都在一起,好似亲兄弟。少年时,两人经常一同上山打猎,秦姑娘也总是要跟着。”

  “那他现在还在西北军中吗?怎么这次世子爷回来了,不曾见过他与哪个生面孔走的特别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