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楼]宠后之路. > 第92章

[红楼]宠后之路. 第92章

作者:水心清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9:15:22 来源:书海阁

“皇嫂,瞧着快下雨,回里头去吧!”一个声音在她不远处响起。

冯玉儿打了个愣神,回头看时,原来的一身孝服的徒元升过来了。

“三弟怎么这会子来了?”冯玉儿有些诧异,按理他不是应该同徒元徽在一块,忙皇后出殡的事吗?

徒元升笑了一笑,倒像是猜到她要问什么似的,“外头的都忙完了,这会子父皇有事,把二哥叫去了御书房,我正好得了功夫,便想着到皇后娘娘梓宫前上一炷香。”

“您倒是有心。”冯玉儿点了点头,说着便让开了一步。

“皇嫂,我过几日便要离京了。”徒元升本能得很想冯玉儿说说话。

冯玉儿微微颔首,并不说话,保持足够的距离。

“最近西南那边有些乱,皇上命我为川南提督,前往戍边。”

冯玉儿这时候不回话都不行了,平静地问道:“贵妃娘娘也愿吗?”

徒元升望着冯玉儿,说道:“再苦寒的地方也是王土,总得有人看着,况且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方为军人本色,至于我母妃,她虽不太乐意,不过,看在已有了两个孙子的份上,勉强点了头。”

冯玉儿微微点头:“望三弟此后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建出一番功业了。”

徒元升稍稍有些触动,这时拱了拱手,道:“臣弟这一回怕是久不得归,宫中母妃这边,若皇嫂得了空闲,麻烦多加照应。”

“三爷不必客气。”

只这时徒元升却止住话头,对冯玉儿示意道:“皇嫂,皇上来了!”

冯玉儿这会子正面向着坤迎殿的大门,自己没注意到,身后弘圣帝带着徒元徽等人走了过来。

待弘圣帝一行走近,冯玉儿闪到一旁福下身去,等着弘圣帝直接进到殿内,却不想,他却停在了冯玉儿面前。

“太子妃如何在外头站着?”弘圣帝问道:“方才瞧你同老三在说话。”

冯玉儿不敢抬头,回道:“臣媳正听三爷在说,他要离京就任,所以聊了两句。”

弘圣帝嗯了一声,道:“老三心存高远,这京城四方之地困不住他,勉强当了这些年的京官,怕是老三早就厌烦,也该让倦鸟归林了。”

不知弘圣帝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冯玉儿稍愣了愣。

倒是徒元徽接过话头:“只是三弟走得未免急了些,不过既是三弟的志向,孤也不能阻挡,倒是望你在外头多多保重,少不得大家在京城等候三弟立功喜报。”

“谢皇上体谅,也谢过太子。”徒元升笑着拱了拱手,却无意中发现,无论弘圣帝还是徒元徽,都未将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反倒都注视着冯玉儿。

这日皇后出灵,宫中女眷自要一起护送灵柩去城外十里的奉安殿,一路上阵阵哀哀切切,却不想哭得最伤心的,倒是坐在其中一辆马车上的甄贵妃。

“娘娘,儿大不由娘,您昨儿个不是想得挺开,怎得今日又过不去了?”赵嬷嬷叹道。

“话虽这么说,可一想到他这一去,又要好些年见不关,我这心便老是揪着,”甄贵妃抽了抽鼻子,“你说我都这把岁数了,也不知能不能再见着他。”

赵嬷嬷低声奉承着说道:“娘娘这是在说笑话呢,你这把岁数?您这是几岁了呀!瞧着你跟太子妃在一块,可跟姐妹俩似的,说您三十出头,都有人信。”

甄贵妃眼圈还红着在,这一下又被逗笑了,“可不许当着太子妃说这话,别惹了人家不高兴。”

“娘娘,宫外可有传言,都说皇后娘娘是被太子妃给气死的。”赵嬷嬷凑近了道。

“这话可不许乱传,”甄贵妃掀开车帘往左右瞧了瞧,“皇上挺喜欢太子妃这儿媳妇的,老是跟我面前夸这孩子懂事听话,你可不许出去给本宫惹事。”

“天地良心,我是在外头听的,只回来同您一个说,”赵嬷嬷低声道:“说是太子妃当着皇后的面桀骜不驯,结果皇上居然帮着太子妃说话,活活把皇后给气死的,还说老四和老十家的都瞧见了。”

甄贵妃冷笑了一下,“想来是老十家的在外头造谣,出事的时候咱们不都去看了吧,皇后那是又犯了脉亢的老毛病,她没过了这一关,说来也是自找的,明知道这病最忌动怒,还一天到晚寻人不痛快,那日她想叫我过去,可不就为了找麻烦,幸好我没搭理她,否则这一回,外头怕是要传,皇后是被我气死的呢!”

话题转到皇后身上,倒让甄贵妃一时忘了徒元升行将远离的烦恼,后事不提,皇后进了奉安殿后,百日孝过后,徒元升便带着手下人马,开赴川南了。

一路上跋山涉水不提,待徒元升到达了位于渝州的川南提督府,竟已是两个多月后了。

徒元升是个做事之人,来了没多久,便带着手下到川南边境巡查防务及工事,倒是脚不沾地,忙得不亦乐乎,等总算觉得有眉目了,便准备赶回渝州,准备向弘圣帝上奏禀报川南军务以及需改进之处,以寻求朝廷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日一行人借道一个叫蜀中的小城回渝州,众人皆微服私行,并不知会当地官府,见正值晌午,便寻了间小酒楼歇脚,准备在堂下用些素食,再继续赶路。

也只这时柜台那边却吵了起来,只听一个人骂道:“爷天天来你们这喝酒,你们还真当我是乡下人,你这到底是酒里兑了水,还是水里兑了酒?”

一时堂下的人都哄笑起来。

徒元升身边的侍卫要起身,他止住了。

国孝期间,也管不着这边远之地。

那一头,掌柜显然与来找事的人熟得很,倒是不卑不亢地笑道:“王大爷可是老主顾,您到咱这儿,小的们哪回不好好侍候,赊了您多少回咱便不说了,怎的还挑剔起小店的酒来?”

“你的意思是爷白吃白喝,”那人从身上取出块碎银扔过去,“爷可是金陵王家人,会缺你的酒钱?前几日手头紧,才赊你几回,那是瞧得上你,如今连本带利,一文都不少你的。”

掌柜见了银子,自是眼前一亮,道:“您老也不早说,”回头对小二道:“好酒好菜伺候着王大爷。”

那人一脸得意,转身随小二坐到角落的一张桌上。

不一会,小二果然端了酒菜过来,那位王家人也不知是不是馋了,一把接过酒壶便往嘴里灌,只没成想喝得过猛,竟一下子呛住了,等好不容易缓过来,少不得又是破口大骂,“你这酒不兑水会死啊!”

徒元升想了想吩咐旁边人几句,不一时,王家人“噔噔”地跑了过去,见到徒元升倒头便拜,眼里尽是泪光:“三爷,没想到在这儿能见着您,子胜给您磕头了!求你救救我啊,这一年来,子胜一直被山贼追杀!到现在都没能入职。”

东宫里依旧细水长流地过着小日子,很快,冯继忠三年孝期也过了。

冯家进京后,贾敦便带着四岁的阿奴进宫来了。

拜见过甄贵妃后,冯玉儿也有两年没见到贾敦了,所以走回走得慢,边走边问话。

阿奴也是如此,贾敦没什么变化,阿奴倒是说词清晰,也颇懂礼节,看起来也好看。

阿奴也眨巴着眼睛看了看冯玉儿,随后又把目光落到了杏月抱着怀着的可卿身上。

冯玉儿笑道:“把两个孩子放一处去玩儿去,咱们娘儿几个好好说说话。”

何姑姑接过阿奴道:“这样,老奴带这舅甥两个到宫里逛逛,您几位也好说话。”

阿奴倒是个乖的,一点都不认生,只瞧了何姑姑两眼,便指着外头道:“玩,玩!”

贾敦也是无奈,“姑姑可要麻烦您了,这孩子就是个坐不住的脾气,在苏州的时候,只要醒来便要到外头玩,这会子要闹腾您了。”

何姑姑应下了,

“娘,父亲最近可好?”冯玉儿问起了冯继忠的近况。

贾敦说道:“你爹这两年倒也没什么事,除了隔两日到你祖母坟上去看看,便是在家里抱着阿奴吟诗作赋,冯家子侄里有想上进的,只要过来他便倾囊相授,倒是好为人师,说来过得也算逍遥。”

“这些日子,他也想明白了,前些日子,太子爷来了信,问他今后打算,他一句说了不想做官,而是开家书院。”

没想到徒元徽居然会给冯继忠提前写信,冯玉儿不免心中一动,问:“太子他信上的意思是?”

“听你父亲的意思,太子爷想让他进东宫做属官,只你父亲一是上回在京城遇着那事,至今心有余悸,二来呢,上了年岁,也少了争胜之心,”贾敦笑道:“我这回来,也是帮你父亲带话,他这回想好了,下半辈子就当平头百姓。”

冯玉儿说道:“父亲既然要开书院,当坚持此心才好。”

贾敦说道:“我会看着的。”

***

一封东山府的奏折此时正摆在弘圣帝的御案上,弘圣帝抱着双臂,问徒元徽,“白德恒密奏,东山府皇商程家私造兵器一事,你可早就知晓?”

徒元徽摇了摇头:“回父皇,此事既是密奏,儿臣自是不知。”

弘圣帝冷笑:“那白德恒是你的门人出身,这等大事,又牵涉到老四跟老十他们,能不同你商量?”

“父皇……”徒元徽心下一沉,东山程家老早就投靠徒元晔,这是他前世便知道的,当日起事逼宫最后关头,明面上太子一党的程家摆了他一道,在送过来的兵器上做了手脚,以致于徒元徽带着人进到宫里,根本不堪一击,跟傻子一般束手就擒。

“太子,朕老了,这位子迟早是你的,他们威胁不到你,何必要这么急着对兄弟斩尽杀绝呢?”弘圣帝长叹道。

“皇上若是这般想儿臣,儿臣也无话可说。”徒元徽淡淡地答道。

斩尽杀绝?徒元徽心中冷笑,白德恒的折子上写得清清楚楚,程家目前修造的兵器,有三成并不在账册上,而是偷偷运到了徒元齐在东山府的一个庄子的地库里。

难道这些明晃晃的铁证,还不能让弘圣帝警醒起来?徒元齐前两年被徒元晔推出来牺牲,如今跟个龟孙子一般被幽禁在府中,但徒元晔最忠心的跟班徒元诚已然接管了他所有田产,地库之事到底是谁的主使?岂不昭然若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难道父皇一点都不想知道,他的这些儿子们勾结皇商私藏兵器,到底是为了什么图谋?

白德恒出生入死打听出来的消息,在弘圣帝眼里,竟是自己这太子出于私利,存心要给那帮兄弟们下套?

只可恨,弘圣帝对徒元晔等人暗中壮大势力,竟是视而不见,这种近乎纵容的态度,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父皇果然对自己起了防备之心,用徒元晔来钳制他?

所谓皇家父子也不过如此,自己这般退让,皇上还是如当年一般,对自己生起芥蒂,甚至依旧不分青红皂白、是非对错。

上一世的失败,是他这太子当得太不像样,又分不清忠奸,这一点徒元徽承认,最后被人暗算就擒,输了他也没话说。

到了这一世,徒元徽自认已然睁开双眼,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哪处失了小心,只是如今仍旧招来父皇猜疑,徒元徽心里无力得很,他也不想强权面对父亲。

“好了,就这样,你先下去,这折子便留中不发,回头跟白德恒说,好好做他的知州,别尽想做些哗众取宠之事,以为这样便能得朕的赏识?不该管的,就少管!”弘圣帝随手将折子扔到了一边。

端详着徒元徽离开的背影,弘圣帝揉着生疼的脑袋,心下也有一些迷惑。

明明那是他最爱的儿子,从小如珠如宝呵护在手心,为何现在却对他日胜一日地厌烦?

程家私造兵器之事,若搁在以往,他定要追究到底,只今日,他想的却是,为何此事是徒元徽的人捅出来的,莫非太子爷竟是比他这当皇帝的更洞若观火,细致入微,难道,是他堂堂一国之君老了?

“皇上,您昨儿个同甄贵妃说好,要到景阳宫用膳,瞧着这时辰差不多,不如您歇一会儿?”安公公在旁边轻声提醒了一句。

“哦,那就去吧!”弘圣帝醒过神来,自从徒元升去川南赴任,甄贵妃虽谈不上茶饭不思,只这心里挂念着儿子,免不得病了一场,弘圣帝宠爱了她那么多年,便是如今没了当日痴迷火热,可夫妻恩情还是有的,该照应的地方,弘圣帝自然要照应周全。

康安不想动,何姑姑也就随他了,而是和杏月领着阿奴同可卿到了御花园,这俩孩子都学会走路,正是新鲜的时候,见到前面一片草棵子,就有些奈不住,开始在大人怀里扭来扭去,直吼着要下地,何姑姑索性放下他们,同杏月还有几个奶娘一块,在后头护好了。

可卿平日里算是乖姑娘,只今日突然来了一位年岁差不多大的小舅舅,又是个极活泼好动的,免不得起了崇拜之心,跟在阿奴后头,便还一个劲地瞎跑,口中还不迭地道:“奴,舅舅,等!”

阿奴没可卿那么喜欢说话,却比宫里长大的孩子接地气,什么都能拿来玩,这会子拣到一个不知谁绣鞋上掉下来的绒团儿,便当个球在扔,然后自己再上去拣回来。

却不成想,扔到最后,绒团竟落到了一双龙靴之前。

“奴婢参见皇上!”何姑姑瞧见皇上过来了,忙领了孩子,带着杏月几个上前行礼。

弘圣帝扫了一眼地上两个孩子,上去摸了摸可卿的头,随后瞧着正望着自己做好奇状的阿奴,问何姑姑,“这孩子哪儿来的?”

何姑姑回道:“禀皇上,他是太子妃的弟弟,小名阿奴,这会子随冯夫人进宫来瞧他姐姐的。”

弘圣帝想了想,笑起来,“原来是冯继忠的老来子,竟长这么大了,瞧着同他姐姐倒有几分相像,”转头,弘圣帝对安公公吩咐道:“既然冯夫人带着小公子来了,备些赏下去!”

“遵旨。”安公公笑着答过,便示意何姑姑带着孩子们退下。

待又走了几步,弘圣帝忽然停下来,问道:“朕记得冯继忠当年报了丁忧,是不是快满了。”

“皇上记得没错,”安公公应道:“也就差不了几个月了。”

弘圣帝嗯了一声,便没再说什么。

***

这边后宫,可卿越发粘住她那位阿奴舅舅,只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贾敦再舍不得女儿,也不放心冯继忠一个人在京城,半日过后,还是决定告辞了。

那一头可卿弄明白小舅舅这是要走的意思,更是一把扯住阿奴的衣裳不肯放,阿奴想来也舍不得小外甥女,俩孩子于是比着嚎啕大哭起来。

大人们一时都哭笑不得,冯玉儿同何姑姑一人抱着一个哄,无奈小丫头是个倔的,死都不肯撒手。

喜欢[红楼]宠后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红楼]宠后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