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楼]宠后之路. > 第114章

[红楼]宠后之路. 第114章

作者:水心清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9:15:22 来源:书海阁

日子又平顺了起来。

这几日徒元徽在瞧文皇帝和李贵太妃之间的来往信笺,冯玉儿也跟着瞧瞧,无他,谁叫这位贵太妃和自己竟是身世相和,都曾在风尘中打过滚,让冯玉儿颇生和病相怜之感,更免不得对这位传奇女子的生平有了好奇。

次日徒元徽便将一箱文帝家书给送了过来,甚至还让库房寻到一箱从未曾开封过的贵太妃生前笔墨及物品,却不成想,管库房的太监机灵,送到凤仪宫的,还有据说当年文帝亲笔的《李贵妃游春图》。

等画像展在众人面前,不但冯玉儿,便是一旁的何姑姑和杏月都瞠目结舌了,这话中之人除了栩栩如生外,竟是与冯玉儿有七八分的肖似,若不是上头有文帝年号的落款和玉印,说画中人便是冯玉儿,众人都会信。

送画过来的小德子笑道:“之前皇上瞧见时,也是唬了一跳,以为上头的那位是咱们娘娘呢!”

冯玉儿这会儿才恍然出李贵妃和弘圣帝的宫中的秘闻来。

想到真相,冯玉儿对弘圣帝更加恶心了。

何姑姑忽然说道:“跟咱们娘娘肖似的人倒是真多,白氏夫人,还有贵太妃,怎么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冯玉儿可能想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百玉国的丽妃生了双胞胎女儿,为了皇后之位,狸猫换太子换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李贵妃,李贵妃被换出宫,也不好运,流落到青楼里去。

后来遇上了文帝……与之相反,她的双生姐妹明月长公主从小金枝玉贵的长大,但是国破家亡,也成了玩物!

“收起来吧!”

现在也不必管了。

“娘,这个小铃铛好玩,给我吧?”康安跑到冯玉儿跟前,手里举着个小铃铛。

“从哪儿寻来的?”冯玉儿将东西接到手里瞧了瞧,看得出这是用来逗初生孩子的东西,做得十分精细,铃铛底部还挂了个玉貔貅,竟雕得活灵活现。

康安指了指身后,道:“从那箱子里寻到的。”

冯玉儿转头看去,才发现几个孩子正围着贵太妃的檀木箱子,头伸得老长,差点要钻里头了,连可意也在旁边好奇地瞅着,想上手又不太敢的样子。

“皮孩子们,都起开,这可是你们文帝母的东西,能这般乱动吗!”冯玉儿呵斥起来,果然吓得可卿几个都爬了起来,一个个直往后躲。

冯玉儿咳了一声,伸出手道:“不问自取便为盗,你们跟着师傅念书,难道他们没教你们?”

康安乖觉,立时退了一步,道:“母后,我才把铃铛交给您了,手下再没有别的。”

可卿讪讪一笑,将手上挂着的一串琉璃珠赶紧放回箱子,道:“母后,女儿知错了!”

“到殿内跪一个时辰去,”冯玉儿板着脸孔,道:“可意也去!”

一时可意委屈地要死,哇哇大哭地辩解,“母后,我没拿!”

康安这时走上去,拉了妹妹的手,劝道:“你还小,不知咱家的规矩,但凡一个犯错,兄弟姐妹都要连坐,皇兄便是这么过来的,谁叫你是咱们妹妹呢!”

等孩子都出去了,何姑姑忙跟到后头,吩咐几个小太监快去拿几个厚蒲团过来,给孩子们的小膝盖都垫上。

冯玉儿心叹,孩子们被宠得很过分,徒元徽和自己一心过日子,冯玉儿就怕康安日后因为没受什么挫折,到时候成长为一个正德帝可怎么办?

屋里头,倒是杏月见状,想转移冯玉儿视线,又取出个有些发脆的布老虎来,“娘娘,这位贵太妃真是有些不寻常,长相便不说了,听说她从未有过孩子,如何会收这些东西?”

小德子也在跟到前头看,最后想到了一人,“娘娘稍等,大公主和王爷的师傅林博渊可是在文皇帝手下做过,奴才这就和他打听打听去。”

不过小德子一去,老久都没回来,何姑姑等得不耐烦,便忙自己的事儿去了,冯玉儿到外头瞅了两眼正受着罚的孩子们,瞧着个个低头认罪的乖模样,心里甚觉满意,便回到东暖阁。

杏月在屋里瞧贵太妃那口箱子里的宝贝,叹道:“堂堂贵妃,这般贵而珍之的收的东西都这般寒酸,瞧这些小孩的衣裳荷包小首饰,真有不少年头了,”说着,忽然从箱子最里头取出个灯影美人,笑道:“就这东西可新鲜着呢,怎么王爷跟公主们都没瞧着呢!”

冯玉儿放下手中信笺,走上前瞧了瞧。。

看得出来,这灯影做得极为精致,一笔一划显然费了心思,然而灯影美人的装扮却与中原不太相和,冯玉儿觉得,好像她在哪见过似的,倒也挺有意思,于是便笑道:“也不知谁这么有心,特意帮她老人家留下这一箱子物什,虽不值钱,说不得里头含着不少故事。”

“参见皇上。”原本举着灯影美人在看的杏月听到有人进屋,一抬头,便瞧见徒元徽从冯玉儿身后进来了,立时起身见礼。

冯玉儿也转过去向他福了福,笑着问道:“皇上如何这会子过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幸好是这会子过来了,否则还瞧不见你这么折腾朕的孩子们,”徒元徽故意哼了一声,道:“朕都舍不得动一个指头,皇后居然让她们罚跪,这做娘的心,也不知怎么长的。”

知道徒元徽这是在护犊子,冯玉儿一笑,“说来还不是皇上惹来的麻烦,这群小没见识的,贵太妃这口箱子里都是他们没瞧过的新鲜玩意儿,惹得一个个跟小土匪似地活抢起来,臣妾不管着些,以后这些孩子倒是当什么都自个儿家的,您就不怕出了大事?”

“这样啊,”徒元徽沉吟了一会,吩咐跟过来的小德子道:“康安和阿奴再跪一个时辰,姑娘们就不用再罚了,全起来吧!”

小德子到外头传过话,正巧见杏月从东暖阁也出来了,便想到之前自己去见林博渊的事,忙拉着她走到一旁,道:“林大人那头奴才之前问了,不过皇上唤我,便没来得及回禀娘娘。”

“可问出些什么来?”杏月好奇地问。

“那老头子也说不出什么,就是当日后宫争斗,都在指摘李贵妃独占皇宠,失了贤德之风,竟连皇后都要看她脸色,后来这事惊动了前廷,为此不少御史上本参奏李贵妃骄奢淫逸,要皇上给予惩处,却统统被文皇帝给骂了回去,谁都奈何不了文帝一力宠护。”

杏月立刻低下头去,想到永明帝也是这般死心塌地护着皇后的,这祖孙二人倒是一个脾气,果然是一脉相承。

随后杏月又问,“关于孩子的事,可问过了?”

“李贵妃确实无出,不过收养过一个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宗谱上还记着呢,”小德子挠挠头,“听说她后来就是为了救太上皇而亡故的,这可是天大的救命之恩,却不想太上皇后头做的事,着实有些不地道。”

“这是怎么个说法?”

小德子感叹说道:“李贵妃可是文帝正妻啊,后来被贬妻为妾,委屈了一辈子,到现在牌位都不能和皇上放一块,这本该是做儿子的该想到的事,看来养的就是不如生的亲。”

“你倒是懂得挺多!”杏月笑了一声,便端过宫女送上的热茶,回到东暖阁。

没一会,屋外传来康安不满的嚎叫:“不带父皇这般偏心的,明明是姐姐带着头,倒轻易放过了她,为何单罚儿臣和小舅舅?”

徒元徽一乐,干脆走到殿内,蹲在康安身前,道:“你小子以后要接朕的位子,若学成个土匪模样,什么都想抢到自个儿手里,以后祸害的可是天下臣民,今日给你些教训,让你长长记性!”

康安吭哧了半天,很有义气地指了指身后的阿奴:“小舅舅又不当皇帝,为何也要吃教训?”

“冯承进如今是你狐朋狗友,长大后便为左膀右臂,你两个这辈子就缠一块了,谁都不许给朕学坏,否则就跟今日一般,朕两个一块儿修理!”徒元徽上去拍了阿奴脑袋一下,“你可服气?”

“承进谨遵皇上之命!”阿奴冲着徒元徽拱了拱手。

转过身去,徒元徽抱起站在一旁看热闹的可意,道:“真是委屈朕的乖乖了,回头父皇一定训斥你母后,不许再惹咱们可意不高兴,”后头也没忘了大公主,“可卿,带着你的小伴读玩儿去!”

一直跟到外头,冷眼瞧着徒元徽左右逢源的冯玉儿看着这偏心的爹,心下直摇头,冷笑道:“皇上治儿子这般紧,却不怕把自家姑娘给宠坏了?”

“宠坏也无妨,”徒元徽大言不惭的道:“堂堂公主,自当从小有点子脾气,那才叫有派头,以后到了夫家,公婆跟丈夫不敢欺负!”

冯玉儿哼了一声,撩帘先回了屋。

等进到屋里,可意立时被杏月顺手放在桌上的灯影美人给看迷了,死死盯着瞧了半天,却惧于冯玉儿之前的雌威,并不敢伸手去碰,只唆着自个儿大拇指,看得一脸的好奇。

“可意喜欢这个?”徒元徽抱着女儿问。

可意使劲冲着徒元徽点了点头,“好看!”

结果女儿的一句话,徒元徽竟召来了京城最有名的灯影班子“兰州班”,在水音阁给孩子们演了一出《薛刚反唐》,把康安和阿奴乐得就差满地打滚了,连可卿都瞧着新鲜,趁着宫女、太监不备,跑戏台后去寻机巧,唯有可意撅着小嘴,靠在冯玉儿怀里,倒似不那么开心。

徒元徽探过身去,殷勤地问手里还死攥着灯影美人不放的可意,“咱们可意不喜欢这些?父皇可是专门为可意准备的哦!”

“她一个小孩子家懂什么?”冯玉儿儿嫌徒元徽多事,“之前这丫头吃点心撑了,怕是这会子积了食,肚子不痛快。”

“不痛。”可意将头埋在冯玉儿胸前,表示自己心情不好,不想看爹娘的老脸。

倒是一旁杏月瞧出点意思,自从徒元徽做主,将灯影美人赏了可意,这灯影美人便成小公主的爱物,须臾不肯离手,听得说今日水音阁要唱灯影戏,最是兴奋的便是可意,只如今又不开心了,少不得与灯影美人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公主,可是想瞧灯影美人的戏?”杏月弯下身子问道。

果然,可意眼睛一亮,抬起身子对着杏月点了点头。

“传班主觐见!”小德子得徒元徽的旨意,冲着戏台上宣了一声。

不一时,兰州班的马班主便上来了,跪到徒元徽跟前,“小民参见皇上。”

徒元徽命小德子将灯影美人递给他瞧,问道:“你可知这是那一出戏中之人物?若是会唱,立马给朕的皇子和公主们来一出。”

马班主双手捧过灯影美人,瞧了半天后,很是迟疑地道:“回皇上,恕小民眼拙,从未见过这个。”

“你们兰州班在京城混迹这么多年,竟会不知这个?”徒元徽有些不信。

“回皇上,灯影戏也唱了几百年,其中推陈出新,不少戏本都失传了,不过小民认得,此灯影乃由上等驴皮所制,皇上您瞧,它厚度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如今咱们这行里都改用了牛皮制,想来这是有些年头的老物。”

“嗯,那你可瞧出这描摹的技法出自何地?若是认得出,便去给朕寻一寻。”徒元徽决定问个究竟,既然是可意的心愿,他这当父亲的,必是要帮孩子实现。

“小民虽见识不多,”马班主低头道:“不过这倒是兰州灯影的路数。”

徒元徽眉毛一挑,问:“难道就没人知道这灯影美人的出处了?”

“回皇上,小民的祖父是兰州班第五代班主,当年走南闯北,见识自是比小民多,可否将这灯影美人让他瞧瞧,或许能得个出处。”马班主回道。

“他今日可一块来了?”徒元徽问。

“小民祖父虽已近八十,不过依旧跟在戏班子里做活。”

不一时,一位老人被人领了上来,徒元徽瞧了瞧他,见这一位虽须发皆白,倒是精神矍铄得很,这把年纪,便是走路也无须旁人搀扶,果然是走南闯北出来的。

很快,马老班主便给众人揭了谜底,“回皇上,这灯影美人是当初在京城盛行一时的《龙凤记》中之人物,取名为闫妃。”

这一会子功夫,可意已在冯玉儿怀里打起盹来,自是管不了灯影美人,倒是冯玉儿和杏月两人,坐在阻隔外人视线的纱帘后,竖着耳朵听马老班主讲故事。

“既是盛行一时,为何后来又不演了?”徒元徽不解地问。

“回皇上,是被文皇帝下旨禁了,”老班主道:“说是这戏淫邪无羁,有教人向恶之嫌。”

不想徒元徽还就喜欢“淫邪无羁”故事,叫人把孩子们带走,笑道:“不如你说说,这《龙凤记》讲的是什么。”

倒是冯玉儿细心,瞧人家快八十的人了,老跪着让人不太落忍,便命个太监给搬去张小杌子,马老班主在孙子搀扶下,谢过恩后坐在小杌子上,便给贵人们说起了《龙凤记》。

“这故事还有是典故的,取自川南一个叫百玉国地方,”老班主想了想,道:“当年小民的父亲曾去百玉国卖过艺,对那地方印象极深,后来听到了一个典故,感慨良多之下便编成了戏,《龙凤记》说的是某个小国的后宫出了一位奸妃,为了争宠为后,将自己所生的双胞女儿中的一个,拿到外头换回来一个男婴,最后扶了那假王子当上国主,招致国破家亡的故事。”

一时冯玉儿很是诧异,当时景阳宫的赵夫人也曾提到过百玉国有这个传说,没想到还曾被编成了戏。

“倒也有趣,只是哪来的淫邪之说?”徒元徽笑道。

“小民也不清楚。”马老班主心中遗憾,他还记得,当初《龙凤记》一上演,虽说不上看客盈门,却场场爆满,却不料文帝一道旨意下来,这戏立时就被禁了,自己父亲当时曾伤心得捶胸顿足。

“那老班主可还记得戏文,朕的小公主喜欢灯影美人,今日可是盼着这美人开唱呢!”徒元徽道。

老班主一时大喜过望,这戏能在宫里唱,到外头可不就解了禁,这一下,他起身跪到皇上面前,道:“小民手里有全本唱词,皇上允准,小民这就让人复排此戏。”

“你们尽快排来,若真是好戏,自当准你等演下去。”徒元徽挥了挥手,便让人都下去了。

等回到凤仪宫,冯玉儿心里有事,文帝禁戏,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外祖母会被荣国公一家杀了。

贾代善遇见了明月,两人成了好事,回京后见着了李贵妃,百玉国是贾家灭的,要查这偷龙转凤的事不难,这公主和李贵妃是双生姐妹,男人的心思和女人心思转的不一样,自然以为李贵妃会看重这个妹妹,所以一直好好照顾,甚至贾代善想要悔婚,贾家也是真有些犹豫的,而后文帝下旨禁了这戏,李贵妃亲自去见了丽妃一面,丽妃就死了,百玉国的皇族也被杀了,贾家怕惹祸,自然也就处置了明月。

原本贾敦也是不会留的,但是宫中偷偷传了口谕,贾敦就保下来。不过,也和宫里再无关系,但是就冲着这是宫中口谕留下来的,贾家也不敢怠慢。但是李贵妃被抛弃流落青楼,可见一点都不待见皇家的人,这才造成贾家要保护贾敦又漠视贾敦的处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想什么?”

冯玉儿叹道:“想李贵妃和我外祖母呢?”

“我如今才明白,她们两位是双生姐妹,你那父皇也……”

徒元徽立刻沉下眉头:“别说他。”

冯玉儿叹了口气,自然也不再说了。

徒元徽见状,立刻温声道:“你喜欢就打听着玩,也别和朕说了,最近要安排将贵太妃葬入皇陵,等这事妥了,朕便要下旨封赠太后,你趁这机会叫人寻些贵太妃生前事迹,给她歌功颂德一番,也算还了文帝心愿,正好也给你寻些事做做,省得没事折磨孩子们玩。”

“好嘞,”冯玉儿乖巧地上前替徒元徽揉了揉太阳穴,道:“过几日我回承恩公府省亲。”

“我便不陪你去了,你带孩子们早去早回。”徒元徽低声说一声,大概也是累了,便转身睡下。

皇后省亲的风光自不必细述,反正如今人人皆称羡承恩公府,说是冯家生了一个好女儿,竟比生十个儿子还管用。

因着冯氏人丁不旺,如今愈发谨慎的冯继忠只选了几家老实厚道的族人一块搬到京城来,平日里守着老妻跟儿子过活,顺便养个白德恒做幕僚,学馆自是不能再办了,不过在府里教几个肯上进的子侄们读书,倒也能打发时间。

这日冯玉儿省亲,倒让一向安静的承恩公府极是热闹,随冯玉儿回来的,还有一大帮孩子,可卿很喜欢林如海家的林大姐儿,也将其召见了过来,等按规矩行过礼数之后,几个孩子便在冯府里撒起欢来。

因为阿奴做了康安伴读,十天半个月左右才能回府一次,冯继忠自是心里想得紧。

不过见到阿奴后,冯继忠表达欢喜的方式,竟是考较他学问的长进,让阿奴和那些个堂兄弟们比试一番。

本着和阿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情份,康安自是在一旁观战,当然他身份摆在那,年纪又小,冯继忠自是放过了他去。

好在宫里请的师傅绝不白给,阿奴自己又争气,平日里也是个勤奋的,经史子集通得不少,比试一完,阿奴竟是高出其他人不少。

冯继忠大表满意,少不得又鼓励道:“咱家的爵位虽是降等以袭,不过为父的想法,那是靠你姐姐给挣来的,不算什么本事,为父做这个承恩公已是厚颜了,男儿当建功立业,为父如今盼着你考个状元出来,给自己长脸,也替你姐姐争光。”

喜欢[红楼]宠后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红楼]宠后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