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妙步生莲 > 第24章

妙步生莲 第24章

作者:青木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40:04 来源:免费小说

  萧妙音被阿昌抱在怀里,想了想,突然发现,阜阳侯那不是何太后她娘家人么?!那么来的人都是阜阳侯家的家眷咯?

  她两次进宫,都见到何太后在太皇太后面前伺候,她耳朵里听到的是皇太后对婆母孝顺有加。可是瞧着太皇太后的样子,分明就没有将太后当回事。

  而且这婆媳自古以来,相处和睦的少,掐架的多。到了皇宫里,女主人只能有一个,没有皇后的话,不是太皇太后就是皇太后。如今何太后被压制的这么厉害,谁知心里怎么想,反正她是不信何太后真心孝顺的。

  观中平常就有女客稍作歇息,而且都是些显贵人家的女眷,也得罪不起,观主就让人安排屋舍,让那些女客休息。

  萧佻坐在那里,一只手搁在膝盖上,他看着去传话的小道士不过才十岁,但长得俊秀,年幼时候尚且如此,等到大了还不知道会引来多少贵女的窥视。

  “真人这个小徒弟,某看着不错。”萧佻开口道。

  “郎君过奖了,不过只是一个小儿,还当不得郎君如此称赞。”观主知道面前这郎君的臭脾气,能说这话的,八层还是觉得自己小徒弟长得好看,所以才说这么一句,要是换个长得不好的,哪怕悟性再高,也得不了一句赞叹。

  “相由心生。某的话,错不了。”萧佻笑道。

  观主哭笑不得,“那么贫道就替小徒多谢郎君了。”

  观外,骑奴牵着女眷们的车进了道观,今日阜阳侯夫人豆卢氏带着女儿何惠出来游玩,到了中途要找个地方休息。

  到了观内安排的屋舍后,豆卢氏洁面净手后,才让侍女将女儿抱了过来。

  “这山中也只有这点好。”豆卢氏是鲜卑人,不太能习惯汉人本土的道家,她更喜欢去的是佛寺,可惜这山腰上哪里有佛寺?能有个道观就不错了,不过这道观内风景十分好,空气清晰,让人人清气爽。

  “娘子所言甚是。这山野之处,能够有多少好地方。”一旁的仆妇奉承道。

  正说着,外头走进来一个侍儿,“娘子,萧家也有人在这观中。”

  豆卢氏一听,原本还低头要逗逗怀中的女儿,听到侍儿说出“萧家”二字,立刻就抬起头,“萧家?难道是太皇太后家里人?”

  阜阳侯能在主母娘子身边服侍的人就没有几个是耳不聪目不明的,“回禀娘子,正是。”

  “这真的是!”豆卢氏一听说真的是太皇太后家里的人,立刻就觉得心烦意燥,她好不容易带着女儿出来游玩,谁知道路上竟然遇上这么扫兴的事。

  “是燕王家的还是博阳侯家的?”豆卢氏心中烦躁,还是问了这么一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两个兄弟不是王就是侯,反观何家,同样是外戚,却只有直系的兄长封了个侯,不过……那些庶孽没有跟着嫡亲的姊姊获得好处,心里也十分满意。

  太皇太后的那个娘家,也有燕王还有点本事,能够做点事,至于博阳侯,那简直就是靠着姊姊吃饭的了。豆卢氏在心里瞧不起。

  “娘子,听说是萧家的大郎君和三娘子在。”侍儿说道。

  “萧大和萧三?”豆卢氏一听,画的弯弯细长的眉毛立即竖起来。

  这两个,一个是平城里出了名的浪荡子,气死人不偿命,另外一个正好是太皇太后着重的小娘子。

  从自家小姑子那里知道的消息,说是太皇太后有意让这个娘家侄女入宫陪伴陛下。

  有眼睛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太皇太后打的是什么主意了,不过是想要娘家侄女走自己当年的路,好保萧家几代富贵罢了。

  豆卢氏瞧了瞧自己怀中的女儿,她的女儿可是真正的嫡女。心中得意之余,又对东宫的行为觉得有些不屑,太皇太后一个劲的将庶出的侄女往陛下身边推,都什么德行!小妇生养的能在陛下身边伺候么!

  阜阳侯并不只有豆卢氏一个,家中也有好几个庶出的子女,豆卢氏有自己亲身的女儿儿子,怎么会真的花心思去关心教导?面上过的去就算了,甚至很不喜欢那些夫君和姬妾生的子女,哪怕他们都叫她一声阿娘。

  豆卢氏看着自家女儿可爱的小脸,有点想要看看这个被姑母抬举的小庶女了。

  ☆、第27章 门籍

  对于何太后的娘家,萧妙音也听过,这家子其实和萧家差不多,都不是什么士族,都是暴发户。当年五胡乱华,中原的士族一部分去了长江以南,另外一部分就在胡人手下讨生活。

  讨生活归讨生活,北朝的士族们也不拘泥于胡汉之别,若是有必要也会将女儿嫁给鲜卑人之类的胡虏。不过这里头并不包括做外戚们。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并不是靠着女儿进宫来的。

  宫中鲜卑妃嫔一代比一代少,但后宫中的士族女子也没见着。如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娘家都是寒门。

  虽然萧妙音心里觉得那些士族架子拿的高高的,但不得不说家教之类还是士族的好。

  何家是个什么德行,她从那个来说话的家奴身上就能知道个大概了。连主人都不必见。

  阿昌把萧妙音抱到早已经准备好的屋舍内,让侍女将带来的糕点摆上,此时出家修道还没有那么太多的规矩,甚至和尚都还能吃荤呢,所以阿昌还特意让人准备了羊肉馅的麦饼。

  萧妙音坐在席上一边吃一边等何家女眷走人,萧佻在观主那边谈玄装逼过了一个多时辰都还没见着人,她低下头算了算时间,觉得何家那些人睡一觉的时间都有了之后,就叫人过来给她洁面洗手,她又可以出去溜达了。

  “对了,待会叫上那个叫清则的小道士吧,让他陪着我走走。”萧妙音说道。

  观主派来的少年道士老气横秋,老觉得不太舒服,换个小的反而浑身都轻松许多。

  阿昌应了。三娘子提的这个要求都不算是什么要求,而且那个小道士长得俊秀,白齿红唇的,人都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就算是小娘子也不例外。

  萧妙音准备收拾好在到外面去,见着清则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汉人孩童在十五六岁之前都是梳总角,面前的小道士却已经早早的将头发给拢在头顶梳成道髻,用一根木簪固定住。

  他人相貌生得好,年纪小小,但站在那里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小道长安好。”萧妙音道。

  “小娘子,观主派我来带小娘子在观中走一走。”清则说着已经微微侧开身,给她让路来。

  “郑氏麻烦道长了,”萧妙音手里攥着一把饴糖,打算待会在路上给这个小道士吃,小孩子就没有不爱吃甜的。

  道观中今日没有道场要做,山中原本就寂静,若是没有人经过,听见的只有雨打芭蕉的声音了。

  路上的落叶已经被清扫干净,两旁道路的大树参天。

  “观中有三清殿……”清则走在她身边,开始给她介绍观里的一些风景来。

  说起来这道观还是建造在太武帝的时候,太武帝和其他的鲜卑贵族崇尚佛教不同,太武帝信道,信到什么程度?连年号都改成真君之类的。

  那十几年里头,道教大盛,而佛教在朝廷的压制下,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了一段时间。

  萧妙音听着,偶尔还问一问清则该怎么去。倒也不是她真的想去看看,毕竟那些地方都是人家拜神的,贸贸然去,反而显得自己根本不敬重这些神灵。她只是摆出个态度,她很尊敬这位小道长来着。

  人家放下功课带她逛道观,而且师父都在被她的兄长骚扰,这么点姿态总要摆足。

  道观并不是很大,也没太多可去的地方,说了几个殿,就是林子,其他的地方例如观中道士清修的地方,就不适合说给小娘子听了。

  见着清则说完这些地方之后就无话可说,她干脆就扯着人说起道德经来。

  “道德经虽然说只有那么薄薄的一本,但是总觉得道理很深。”萧妙音一边走一边说。

  “大道至简。”清则想了想回了这么一句,“师父常说道不必长篇累牍来叙说。”

  萧妙音对这些佛或者是道自认是没有多少慧根的,尤其是佛教,她见过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心里很是不喜欢。

  不过瞧着面前这漂亮小道士说话一板一眼的样子,她突然想和他多说几句话来。

  “小道长觉得什么是道呢?”

  既然师父都陪着她大哥在谈玄了,那么徒弟陪她装一下也没事?

  “太上老君曰:道可道,非常道。”人家一句话就把她给打发了。

  身后的那些仆妇离得近的听到两个人的对话,都有些怪小道士没有颜色。不过萧妙音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她面上一笑,正要开口说什么,对面传来人声,她定睛一看,见着一个身着鲜卑袍子的女人在仆妇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今日来这家道观里头的人还挺多的啊?

  “这是……?”萧妙音不得不看向清则。没办法,对面的人她没见过。平城里的鲜卑勋贵多的如同过江之鲫,她又没有跟着长公主到处去走动,哪里会认得?

  豆卢氏带着一种仆妇从道上缓缓走过来,何家是汉人,但豆卢氏是鲜卑人,鲜卑人这几十年来都在被汉人潜移默化,有些鲜卑人也喜欢汉人的作风。豆卢氏今日出来穿着汉人女子的襦裙,好看是好看,但终究不利于行动。

  她见着那边站着一个着襦裙梳总角的小娘子,襦裙是碧色的,上面绣纹精致秀气,眉眼也长得好。尤其那么一双眼睛活泛的很,生气勃勃。

  豆卢氏今日在山中玩耍,到了道观中觉得身体疲乏睡了一觉才起来。才醒来也不急着立刻走,干脆就到处散散步。

  刚到道观的时候,她听身边的侍儿说了,燕王的大郎君和三娘子在道观中,想来面前的这个小丫头就是萧三娘了。

  想着豆卢氏又将萧妙音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次,这打量和刚开始不同,要探究挑剔的多。似乎要将这个小娘子身上到底有哪点好给瞅出来。

  萧妙音被豆卢氏这么一看就浑身上下开始冒鸡皮疙瘩。清则倒是反应快,身边的小娘子是观中贵客,可不是这么能够让人看的。

  阿昌也过来赶紧牵着萧妙音往别的地方去,方才那名小道长说过的地方她可都记着,让三娘子去那里看看也好。

  豆卢氏瞧着这幅见着她就绕道走的架势,心里很大不满,她道,“面前的可是萧家三娘?”

  清则弯下腰手中掐诀,“这位小娘子是燕王府中中人。”

  平城里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知道燕王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就算有什么不满,脸上也不好发作出来。

  可惜面前这位鲜卑贵妇人听到清则的这话就笑了,“那正好,我夫家是阜阳侯,是皇太后的兄长,今日在道观中相见,也算是有缘。怎么见着人就躲呢?”

  清则听到豆卢氏的话,蹙了蹙眉头。有缘无缘是佛家的说法,道佛相争是世人皆知的事。在道家的地方说佛家的话,总有那么一点打脸的味道。

  豆卢氏对那个小道士完全不在意,甚至连个眼神都给施舍过去。她就想瞧瞧这个被太皇太后看中的小丫头。萧家如今和陛下年纪相近的小娘子有三个,大娘已经定下来了就等长大和高凉王成昏,二娘是博阳侯的嫡女,按道理出身是够了,但博阳侯被太皇太后厌弃,他的女儿自然也进不了太皇太后的法眼,可是三娘……

  豆卢氏再看了看萧妙音,肌肤白皙,模样秀丽的让人心喜,小小年纪已经是这样,长大了恐怕出落得更加昳丽。

  模样长得好是好,可惜是庶女。

  “三娘子躲我作甚么?”豆卢氏笑道,她带着仆妇们走到萧妙音面前,心里有些不舒服。不得不说这个萧三娘的容貌的确是在自家女儿之上,也难怪太皇太后会让长公主着重这个庶女。

  可是明明她的女儿出身要更好,凭什么就要眼睁睁的瞧着那个位置被太皇太后定了去?

  “在此地相见,三娘见长者不拜见反而躲开是何道理?”豆卢氏对着面前的小姑娘,口吻也不善起来。

  皇太后被太皇太后一压就是十几年,到了如今也不见着有半点翻身的希望,朝中大事皆有太皇太后定夺,就连后宫事,没有东宫的发话,皇太后也不敢擅自做主。

  到了如今瞧着萧家还打算继续霸着位置下去,不让后来的人分杯羹,这如何让她不恼?

  打算带着萧妙音离开的阿昌听到豆卢氏这话,面色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自家三娘子出个门竟然还能遇到无理取闹的人?

  若不是对方肆无忌惮打量人,她们又何必让三娘子躲开?

  “有礼不躲,无礼则躲。”萧妙音瞧着豆卢氏面上贴的花黄,和嘴上艳红的口脂,抬起头就答道。

  鲜卑女子不似汉族女子有那么多可以装扮的东西,基本上头发梳成一条大辫子,头上盘几圈,妆容的话面上着白粉,额角嘴角贴花黄。

  说实话,这妆容真心考验人的原本长相。

  她瞧着豆卢氏那一脸,腿肚子都有点小颤,被那一脸的又白又黄给吓的。

  萧妙音这话一出,清则都忍不住要笑。后面的那些仆妇没读过书,不过听着自家三娘子的话,似乎是占在上峰?

  豆卢氏愣了一愣才明白过来这小娘子到底是在说什么东西,没办法,汉人的东西她并没有怎么接触,如今被人用礼仪这么一套,她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萧三娘是说她没礼貌了?

  豆卢氏厚厚白粉下的脸顿时涨红起来,她是阜阳侯夫人,是当家主母,基本上过的是好日子,就算进宫面对皇太后,也是自在居多。如今被一个才几岁的小娘子这么当众挑面皮,这让她如何能够忍得住?

  “礼?身为小辈竟然来和长辈说甚么礼?真不愧是小妇生养的,你家阿姨是没教过你恭谨么?”

  她这话一出,萧妙音身后的那一群仆妇就变了脸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