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末世之雍正帝妃传 > 第两百六十六章

末世之雍正帝妃传 第两百六十六章

作者:楼笙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0:20 来源:书海阁

.

康熙吃了一惊!

在以往的历史中,胤禛是坚决的太子一党,而且自命清高,绝不和八爷党同流合污的那种。即便在太子最危难的时候,他都没有一点点向八阿哥那边示好的迹象。

老四很讨厌老八,是那种天性里面的抵触,是那种哪怕路过、都想偷偷踹一脚的讨厌。胤禛也不是有多么信任太子敬重太子,之所以成为太子一党,完全是因为他太不喜欢老八了。这一点,康熙已经确定了很多年了。他也非常乐于看见这样的局面:朝中有一个亲王、重臣,不被声势浩大的八爷党所笼络,一心一意站在老八的对立面上。

却没想到如今,连胤禛都转了向!

这让康熙一时间,大失所望!

他原以为就算放弃了太子,老四也会去举荐三阿哥或者别的和八阿哥无关的人,毕竟自己曾公开斥责过老八和那些保荐他的人,按理说,老四该知道轻重才是。

看来,近期关于四阿哥向八爷党靠拢的流言,并非全是流言了。

因为过于失望,康熙的声音都变得非常冰冷,他淡淡道:“是么?老八做了皇帝,与你四阿哥又能有什么好?你可不是八爷党里的核心人物,也没有和他生死与共过。”

胤禛心里暗想,我和他生死与共的时候,老爹你可不知道啊!

但他仍旧恭敬道:“儿臣并不打算捞得什么好处,未来无论是谁登基,儿臣老老实实辅佐就是。”

康熙冷笑:“老老实实的辅佐?那若是未来的新君看你不顺眼呢?你想怎么办?”

没想到胤禛一脸淡然道:“若是新君看儿臣不顺眼,将儿臣逐出京师,儿臣就老老实实在外面呆着。若是新君厌恶儿臣,将儿臣禁足在家,那儿臣就安安分分在家呆着,和孩子们在一块儿过日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康熙愈发吃惊:“老四,你这是修成道骨仙风了么?”

胤禛笑起来:“回皇阿玛,道骨仙风的那倒没有。只不过人一旦无所求。也就不再伪装。也就不再惧怕了。”

康熙哼了一声:“你真的无所求了么?”

胤禛呆了呆,好半天,才又道:“儿臣并非真的一无所求。只不过。儿臣所求的,和储君之位毫无干系。”

他说到这儿,恍然一笑:“如果要在皇阿玛跟前,说句大不敬的话。那么,春末城郊外那一丛红艳艳的草牡丹。在儿臣眼里,都比一个储君之位来得更加赏心悦目。”

康熙愕然万分地盯着胤禛,这番话,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老四是那种一向在公事上非常较真的人。而且也几乎没什么趣味可言,性格很刻板。往日他竭力辅助太子,康熙也明白他的用意。是期望太子登基之后,自己能谋个重臣之职。不受干扰地做事情。

但今天这番话,竟暴露出他从没有给人看过的另一面。

他如此的坦然,竟然不怕激怒了自己。

康熙万分困惑地盯着他:“老四,你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一年里,你和以往大不相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胤禛心想,这让我如何告诉你呢?整整三年的颠沛流离,诡谲曲折的人生经历,岂能是几句话就说得清的?

无法感受,就无法理解,更无法认同。

说了,也只是荒谬。

他最终,叹了口气:“皇阿玛,儿臣近来读佛经,心有所得,豁然开朗。因此才想通的。”

康熙皱着眉看着他,好似仍旧不相信:“读佛经,和你举荐老八,有关系么?”

胤禛淡淡一笑:“皇阿玛,年前,儿臣曾偶遇一个托钵僧,儿臣在他那儿听了几句偈语,颇有所感,所以也放下了从前的嫌隙。”

“哦?”

“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康熙反复念着那几句偈子,他忽然觉得一阵难过:“这偈语,竟像临终之人的感触——这不好,老四,你终究还年轻。”

胤禛心中惊诧!

康熙竟能凭直觉抓住这偈语的真相,可见老头子洞察人心世事的能耐,到了何种地步!

也许是勾起了康熙伤感的情绪,他终究没有再追问下去,只让胤禛退下了。

胤禛退出去的时候,仍旧能听见康熙轻声喃喃:“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回王府的路上,胤禛想,这也算是做实验吧?

他在康熙面前,保举八阿哥做储君,完全是在挑战历史,因为按照以往的脾性,这是他最不可能做出的举动。胤禛内心有一种混乱的冲动:他就想把既定规则都给打翻在地!

他倒要看看,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天律,主动“闯祸”,究竟会导致何种后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或许正是因为胤禛的那番谈话,康熙对他的态度也有了些变化,那种目光,就好像要换一种新眼光,重新打量这个老四。

之后,十月份,陈四流民案闹得风云不断,康熙发现刑部在操作过程中瞒上欺下,多有不实之处,于是雷霆震怒,要求从重处理此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对陈四流民案,胤禛内心有不同的看法,他也不太清楚真相是如何的,只是他很明白,之所以老头子暴怒,是因为这案子给他的康熙盛世抹了黑。恐怕派人去追查最终的真相,反倒是康熙不能够忍受的。

这案子,就算江户川柯南来了,也办不好。

那几日,康熙的情绪不是太好,老皇帝憋了一肚子火,总想找人往外发,因此大家都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胤禛也很想躲。无奈怎么都躲不开,康熙最近总抓着他说个没完。

“您这是把我当心理热线了?”胤禛心中暗想,老爷子当皇帝当得太久,在自己酿造的盛世蜜糖里,沉溺得无法自拔,让他猛然看见梦幻的破裂,哪怕只是一丝丝缝隙。他也承受不起。

九阿哥他们就偷笑。说,谁叫四哥像尊佛一样稳如泰山?老爷子不抓着他说,抓着谁说?

“我哪有像尊佛?”胤禛咆哮道。“我还不是有我着急的事情!”

十阿哥说:“四哥看起来比较镇定嘛。皇阿玛瞧不上我和九哥,觉得我俩像痞子无赖,八哥他又不待见,太子呢。就是一台人形复读机。五哥是个闷葫芦,老三又是个书呆子。十四年轻没历练……算来算去,最后不也只能抓着四哥你么?”

“老爷子这十多年,日子过得忒怠惰了。”九阿哥沉思道,“温水青蛙。不煮他煮谁?”

十阿哥也点头:“自打入关,旗人的日子从没像现在这么消停,不用常年征战自然舒服。可太平盛世和掩耳盗铃,那还是两码事吧?毕竟消停得太久也不好。”

“确实太久了。满是勾刺的铁王座都被皇阿玛坐成了柔软的沙发椅。屏蔽现实、活在自以为是的幻觉里。这是人人都爱做的事,但屏蔽得太严重,撞见一丁点儿现实也能让他崩溃。”

“崩溃个毛啊!就这点儿事,算什么呀!”胤禛没好气道,“再说谁没崩溃过?咱们这几年前后加起来都崩溃一万次了,崩溃完了,还不是把自己捆捆,竖起来继续过日子?”

九阿哥大笑,胤禛这说得仿佛变形金刚。

十阿哥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搞不懂,老爷子这爹到底是怎么当的?人家都养儿养女,就他,养出一排刺儿头,谁他瞧着也不顺眼,自己的孩子,提起来像冤家。打的打关的关,落得如今这下场,连普通人都不如——搁三百年后,咱全家都可以上电视做调解类真人秀了。”

胤禛哼了一声:“你信不信,到时候那些专家还是会指责咱们、偏袒老爷子——明明是他当爹没当好!”

九阿哥顺嘴道:“皇阿玛当爹没当好,这得怪咱爷爷,谁叫咱爷爷那么早就撒手人寰?”

十阿哥插嘴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有心理上的替代父亲……”

“你傻么?那些‘替代爹地’最后不都叫皇阿玛给砍了么?”

“可是九哥,到底咱爷爷是不是上五台山了啊?”

“上个屁的五台山!”九阿哥瞪了他一眼,“你啊!别被金庸洗脑了!”

那日,康熙又谈起此案,他说,如今地方上竟然会出这种事,这样的太平盛世,还要有人作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结症到底在哪里呢?

当时,胤禛正侍候在一旁,他听着听着,只感觉老爷子的思维反反复复在死胡同里绕圈,心里就有点欷歔。

鬼使神差的,他就多了一句嘴:“皇阿玛,依儿臣的愚见,结症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在人上。”

康熙一愣:“人?什么意思?”

“儿臣是说,人口太庞大了。”胤禛继续道,“咱们旗人入关之前,天下人口都在一亿之下徘徊,尤其明末,人口损失不少。但是等到乾……等到再过几十年,很可能会突破一亿到达一亿半。地,就这么多,不可能再突然增加,人却都要张嘴吃饭,这样下去,自然会出事。这种问题,不能回老祖宗的书里找办法,因为这只在咱们大清遇到,以前是没有的。”

康熙听得吃惊,极少有人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普遍都认为,人多是好事,生孩子越多越幸福。

“那你说,该如何解决?”

人口问题在当时,不光困扰着大清一个国家,如果康熙能够跳出来放眼世界,他会发现,全球都在面临同一个麻烦:人口激增。

自新大陆被发现,玉米,番薯,土豆,花生……新物种不断向旧大陆涌入,能吃的东西大幅激增,科技、医学的进步,都导致人口拼命增长,光是十八世纪。全球增幅比例就达到百分之四十三。

关于这一点,胤禛早就在后世的书籍里看见了。

然而人口带来的不光是压力,更有新的机遇。欧洲国家正是通过大力发展工商业,来吸纳过剩的人口,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解决人口问题,从而艰难地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条路,走得越晚。付出的血泪代价越多。一两百年的近代史教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胤禛沉吟良久,他鼓足勇气。终于道:“按照儿臣的愚见,不如多给商旅行方便,以及,让那些闲余劳动力进入手工作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康熙顿时皱起眉头。

这算什么意见!自古以来的等级顺序都是士农工商。第一是当官做老爷,再要紧的就是巩固农本。商人是最被瞧不起的,哪有转头去提议经商这种最不入流的事!

“老四,你糊涂了!”康熙顿时沉声道,“放弃务农。去做小生意,去干手工活,长此以往。地方上就不稳定了!闲人多了,流动大了。寻衅滋事的只会更多,人心会乱!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会连这么基本的道理都弄不懂!”

胤禛心里一叹:果然。

见他不出声,康熙想了想,又说:“你刚才说,人口是结症的表面,那么,结症的里面又是什么?”

胤禛苦笑,他还有说的必要么?

但他仍旧躬身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结症的里面是人心。”

“人心?”

“儿臣觉得,朝廷该对地方更宽松一些……”

康熙点点头:“朕确实有打算,往后永不加赋。”

“那,怕是远远不够……”

胤禛想说,我说的宽松不是指的经济上而是思维上,是要给百姓的头脑松绑,创造力打开,才能有冒险精神。

不冒险,不变革,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想想,这话说出来,只怕更引起康熙暴怒。

况且,创造力打开,冒险精神出现,人会更加重视自身能力、重视自我,也会更怀疑强加于头顶的权威,甚至去挑战权威。那么一来,皇权也就顿时变得岌岌可危,而且他们还不如欧洲那些呢,人家总还有把“君权神授”的破雨伞顶在头上,他们爱新觉罗家有个毛?中华大地是世俗社会,连那层宗教的保护膜都没有,一旦权力根基受到一丁点儿挑战,他们就死定了——对康熙而言,这无疑是个自杀的办法。

我又多嘴了,胤禛不由想,明明都和茱莉亚说了,不打算玩掉自己的脑袋。

就在这时候,忽然李德全匆匆进来,声音颤抖道:“万岁爷,十七阿哥似乎有事要禀报万岁,所以刚才在养心殿外候着,谁知突然就说腹部剧痛,连坐都坐不住,直接翻滚在地上……”

康熙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

李德全哆嗦道:“奴才……奴才只听的人禀报,具体是怎么回事,奴才也不清楚,只听说,十七阿哥疼得快晕过去了,也不知是什么病。”

康熙急道:“赶紧抬进来!快去找御医!”

“嗻!”

胤禛在一旁险些听晕了!

怎么会出这档子事!历史的记载里面,没有过这件事啊!老十七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病?!

但他来不及多想,只得跟着康熙匆忙去探看出事的十七阿哥。

胤礼被担架抬着,安置在附近的一处房间。太医已经找来了,然而都束手无策。

胤禛进去,就看见胤礼在铺上翻滚,疼得脸都是青紫色,他还在竭力压抑呻吟,但很明显疼痛的剧烈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毅力可以克服的了。

他的小厮在一旁哭道:“十七爷本来坐着和奴才们好生说话呢,还有说有笑的呢,谁知突然间就说腹痛,一下栽在地上了!”

胤禛盯着床上的十七阿哥,他忽然不寒而栗!

难道说,这就是他和康熙提什么人口问题,什么发展工商业的结果么?

这现世报,来得也太快了!

.(未完待续。)

喜欢末世之雍正帝妃传请大家收藏:(wuxia.one)末世之雍正帝妃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