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种田之农妇 > 第6章

穿越种田之农妇 第6章

作者:雪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2:04 来源:免费小说

  ☆、第9章 答应

  “根儿,根儿……”

  凄厉的叫声在破庙响起,将所有人全都给惊醒,闻声望去,就见刘嫂子正抱着她儿子在哀嚎。

  杨婵抿了下唇,压下杨平好奇的脑袋,低声喝道:“别看,接着睡。”

  “哦!”杨平心中好奇,到底不敢不听姐姐的话,闭眼装睡。

  这时过去帮忙的赵远山回来,道:“这孩子饿狠了,没听他娘的话,半夜起来偷吃观音泥,给撑死了。”穿上外套,“我同李哥一起将人抬出去埋了,你带着孩子别出去。”

  “知道了,你自己小心些。”杨婵点头,心里沉甸甸的。

  这些天她见得死人多了,早没最初见死人的那种恐惧,只是他们破庙却无一人死,没想到最先没得竟然是根儿。

  说起这孩子,先前还过来同杨平玩过,很是可爱,结果说没就没了。

  感叹一会,杨婵便收回心绪,她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挨过这次劫难,又有什么资格悲叹别人。

  根儿被人抬出去随便给埋了,而刘嫂子,到现在都是木愣愣的,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过这道坎。

  第二日,终于有人带回好消息,皇上派了皇子下来赈灾,同时带来不少太医、大夫和药材,即日起便开始开方治病,每人都可去。

  紧接着,扬州城门打开,一队队衙役出了城门,在城门外开设粥棚,看病的医棚和水。

  瞬间,几个棚前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这些都是还活着的灾民,不下十万之数。

  赵远山带了两碗粥和一个饼子回来,面容柔和不少,“我们总算是有救了。”

  “恩。”杨婵先给杨平喂了大半碗粥,自己则喝剩下的,再掰下一小半饼两人分了,慢慢噘着。

  也不知道父亲母亲如何?杨婵想了想,就算抄家,这会也还没被判罪,估计还在大牢里头。

  “还要喝吗?”赵远山先给小草喝了大半粥,剩下的刚想入口,就见杨平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手里的粥。

  不等杨平开口,杨婵摸摸他的头,先笑道:“他许久没吃好,刚才喝下大半碗粥已经够了,吃太多反倒不好。”

  闻言,赵远山喝下小半碗粥,又将剩下的饼吃了,“咱们要不要也去排队瞧一瞧大夫,以防万一。”

  看大夫?杨婵看了眼赵远山,立马摇头,她好容易跑了出来,可不想自投罗网。

  虽说就她现在和平哥儿的模样,就是杨夫人都认不出,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不去的好。

  赵远山不明所以,不过既然杨婵不打算去,也没多问什么,只打算再去拿几副预防的药,回来煎了喝了。

  病不去看,粥还是要去领的,给多少粥都有定量,他们一共四口人,光赵远山和小草带回两人份的食物,肯定不够。

  好在他们这不远处就有一个粥棚,发放的并不是衙门中人,而是扬州城里的富商。

  饶是有了太医和经验老道的大夫,疫情也在半月之后才得以控制,这期间还是死了不少人,不过相对离破庙不远的镇子而言,已经好上不少,那个镇子,几乎成了空镇。

  去给得病之人火化时,那浓浓的烟冒起,便是破庙这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疫情得到控制,余下还没病愈的全都被集中到一个庄子上,破庙这边,不知是杨婵的法子起作用了,还是运气好,倒是没一人得病,就是刘嫂子,竟也撑了过来。

  这天一早,天空慢慢出现一轮太阳,而后慢慢升空,洒落在大地。

  水已经完全褪去,可惜快要成熟的庄稼全都被淹死,让本来能回去家乡的难民露不出半点笑意。

  杨婵也没能松气,疫病、水患都过去了,她却还要问题等着她去解决。

  一侧的赵远山见杨婵低头沉思,道,“水退了总是好的,你在这照看着小草和平哥儿,我去找吃的。”

  “好消息,好消息啊!”一个中年男子奔跑进来,喘着气说道:“方才衙门贴出告示,明日一早,各城的城门外搭棚子放粮,另外去登基户名,给银两返还老家,等回了家,那边还会给安家费给分田。”

  这话一出,整个破庙都沸腾了,尤其那些老人,更是热泪盈眶,还有直接跪倒地上口呼万岁或是说皇子是青天大老爷的,不一而足。

  杨婵听到这告示,心里更加着急,她虽然声称是富阳的,但是富阳哪有她的户籍。

  别小瞧了这年头的户籍,可比现代还要严几十倍,且不说她不知道有没有她上辈子住过的村庄,便是有?她是不是那个村子里的人,同村的一眼就能瞧出来。

  这个年代还讲究宗族,一般一个村里的都是同宗同姓的,若是外姓人落户,会受到村里人的排挤,何况杨婵和杨平如今比黑户还严重的逃犯。

  正愁着,杨婵就见赵远山同刘叔刘强他们一起回来。

  “明日可能就要回去了,你?”他平时也不算是笨嘴笨舌的,此时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诶呦,我说远山小子,你这样可不成。”刘婶将手里的玉米饼子给儿子,坐到杨婵的另一边,笑着说道:“我说杨家侄女,你家里也没人了,兄弟又那么小,回去还能不能找到别的亲人还两说,你瞧我们远山,长得高高壮壮,种田种地那是一把好手,这些日子你也瞧见了,他对你和平哥儿那是没话说,不如随远山回我们新安县,新安虽比不得富阳地多肥沃,但是远山家原就有不少田地,这次回去,官老爷一定会补给他。”

  刘婶这人,虽然有些小心思,但也算不得是坏人,见赵远山就剩这么个妹妹,一路上扶持着走来,也是有些感情,就想帮上一把,也算是还了赵远山前些时日的吃食情。

  杨婵低着头,仔细的喂着杨平喝水,半响,才说道:“我先想想,明早再说。”这话对着刘婶说,也是对赵远山说。

  现代虽然讲究自由恋爱,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相亲,只要条件合适,两人性格合得来,就订婚然后结婚。

  赵远山这个人长得不错,是她喜欢的类型,人也稳重踏实,勤快又识字,这些日子对她和杨平,那是真的没话说。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杨婵自己也对他上了心,女人本就是感性动物,近两个人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人本身又不错,杨婵会动心也不难理解。

  虽说原身是知府家的小姐,可她却不是,她前世也是一个地道的乡下人,自然不会看不起庄稼汉,若是能嫁的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可不比王公贵族来的好,尤其这年头连小四小五小六都合法的时代。

  如果杨家没出问题,那她嫁给三皇子,不但要操持家务,讨好公婆和丈夫,还得管理侍妾,笼络下人,说不定还要带别人生的孩子,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再一个,若是嫁给赵远山,那她和杨平就能名正言顺的将户籍安在新安县,也算有了身份,可以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谁都找不到她。

  左思右想了一整晚,到天快亮才眯了会,就被刘婶叫起来,杨婵睁眼一看,发现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出发去领银子。

  抬头看了眼赵远山,杨婵抿了抿唇,抱着杨平走到他身后,见他愣着,低头用手推了推他,“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走吧。”

  赵远山还是有些发愣,盯着杨婵嘴巴开开合合,不知道说什么。

  “诶呀!我说你这楞木头,白长那么大个,人姑娘家都答应了,还傻愣着做什么。”刘婶在一旁一拍大腿,笑道。

  一直木着脸的赵远山咧嘴笑着,露出一副平日从未见过的傻样,“媳妇你同意了。”

  “嗤!瞎叫什么?”杨婵横了他一眼,别过头,突然有些后悔了怎么办?

  “呦!这就叫上媳妇了。”后头一位妇人凑趣。

  紧接着,破庙里还没走的人全都在那起哄,今日就可以领粮领钱回家,谁都高兴,又听到有人要结对,自然更是开心了。

  赵远山鼓起勇气抓住杨婵脏兮兮的手,凑耳说道:“等咱们回家了,就摆酒成婚。”

  都是灾民,都没了家,若真遇到合适的,有父母的拜了父母,没父母的拜了老天就算成婚了,可是赵远山不愿意委屈他媳妇,才说回家摆酒。

  杨婵愣了愣,而后点点头,有人为想着,她也没必要往外推。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破庙,却没往扬州城方向走,而是朝着永州而去,这个地名杨婵还是第一次听说,小心的问了几句,才知道是扬州往杭州而去的必经之地,说起来,有点像前世的上海,但是比上海大了不知多少。

  想想大雍朝她也从没听过,便也不再多想了。

  ☆、第10章 永州城

  足足赶了三天的路,才到了永州地界,这一路上大多是赵远山抱着平哥儿,饶是如此,杨婵的脚还是磨破了,晚上睡觉时,又痛又痒。

  小草很乖,实在走不动才让赵远山抱一会,平时都自己走,至于杨平,杨婵有些心疼的摸摸他瘦的脱了形的小脸,这回糟了这么大的罪,她可不忍心再叫他陪着他们这样日夜赶路。

  “姐姐,我昨晚梦见娘亲了,她说来接我们回去呢!”自从逃出来之后,杨平一下子懂事了似得,给什么吃什么,若是吃的少了没吃饱,也伏在她怀里不吭声,现在这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让杨婵不禁红了眼。

  “是吗?那娘亲还说了什么?”杨婵从赵远山怀里抱过杨平,摸了摸他脏的结块的头发,小声问道。

  “还烧了好大一桌菜,说要给咱们吃,还有红烧肉。”杨平双手画了一个大圈,高兴的说道。

  杨婵明显听到咽口水的声音,却不是平哥儿发出来的,循声望去,竟然是小草,这会见她看去,脸噌的一下红起来。

  善意的笑笑,摸摸小草枯黄的头发,“等回去了,嫂子给你做红烧肉吃。”这些天被赵远山媳妇媳妇的叫习惯了,她也无所谓了。

  他们来的晚,许多人已经领了银钱回乡,所以现在前面排队的人并不多,就算如此,那基数也很是庞大,杨婵踮起脚看了看,“咱们现在就开始排吗?”昨晚连夜赶到这,连口水都没喝,她想着是不是先休息会再来排队。

  “这是当然,越快轮到咱们越好。”刘婶就在杨婵的后头,插嘴说道。

  杨婵看了看破庙的人,都在排着,没再多嘴,紧了紧抱着杨平的手,跟在赵远山后头慢慢移动着。

  半响才轮到他们,许是人比较多,加之不少地方整个村子都没了人,所以负责登记的人也没问的太仔细。

  一听杨婵家中只剩两人,现如今嫁给了赵远山,不回原地,也没多说什么,直接给了新的户籍。

  像他们这样的,远不止一对,还有不少是鳏夫寡妇凑成一对的。

  户主是赵远山,杨婵便成了赵杨氏,杨铭另开一户,也算是户主,杨婵也是有点小心思,杨铭毕竟姓杨,不好加入赵家,再有她带的钱财,大部分是要留给杨铭的,毕竟那是杨家钱财,自然留给杨铭来继承。

  看着新鲜出炉的户籍,杨婵大松一口气,总算有了新的身份,日后想要找到他们,绝对很难。

  “这个你先收着。”赵远山将一个小布包给杨婵,打开一看,是方才得的返回路费,每人半两银子,四人便是二两银子,省着点花,足够他们会县城并且还有余,至于田地,需得等回到村里再行分配。

  “咱们进趟永州城可好?”杨婵想要打听一下杨家的消息。

  赵远山半点没问原因,带着几人进了永州城。

  都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外头难民再多,永州城照样繁华。

  杨婵本想买身衣裳,然后赵家酒楼洗澡换了再赶路,不想侧头便见到一张画像,虽说有些失真,但是只要见过杨婵原来样子的人,就能看出那画的是她。

  “在看什么?”赵远山顺着杨婵的视线望去。

  “没什么,我抱累了,你抱会。”将手里的杨平塞到赵远山怀里,朝另一侧走去。

  几人走了几步,就见一处围着一堆人,杨婵踮脚望去,竟然是在卖人,看那些人的穿着打扮,像是富贵人家的。

  左右看了下,找了一位身穿布衣的大嫂,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布衣大嫂回头看了杨婵一眼,皱了下眉,跟她拉开些距离,就在杨婵以为她不会开口之际,又见她低声道:“还能有什么,都是贪官家的下人,这不被抄家了,下人就拉到这菜场口发卖。”

  “是么?我们是江浙来的难民,一直在城外,还不知道这些事,也不知道这次有多少贪官被抓了。”杨婵笑着问道。

  布衣大嫂瞟了杨婵一眼,得意道:“你问我还真问着了,我家大侄子可是在衙门里当差的,知道的比别人多。”

  “原来大嫂家里还有人是官老爷,真是失礼了。”杨婵如妇人所愿的买好她,果见她不再卖关子。

  “这上头被发卖的是知府老爷家的,除了咱们永州知府,杭州知府,扬州知府具被抄家抓来,就等疫情过后问罪。”布衣大嫂顿了顿,见边上围过不少人,说的更加兴奋,唾沫四溅。

  “要说咱们永州知府还算是好的,贪的不算多,听说扬州知府贪的钱那才叫一个多,听我大侄子在扬州的兄弟说,整整八十口大箱白花花的银子。”妇人比了个八的手势,接着口若悬河,“钦差大臣下来后,第一个抓的就是那扬州知府,听说知府夫人知道后,怕被砍头,直接吊死在自己屋里,就怕没能留个全尸,啧啧!”

  甲:“贪那么多银子,死了活该。”

  乙:“我看是畏罪自杀。”

  丙:“叫我说,是怕进了牢里受苦,知府老爷又贪了这么多银子,早晚一个死,还不如自己一根白绫清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