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种田之农妇 > 第33章

穿越种田之农妇 第33章

作者:雪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2:04 来源:免费小说

  杨婵道,“甲等自然好,姐姐中午做了你爱吃的菜,不过你也不可骄傲自满,须知……”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知道的姐姐。”杨平模仿杨婵的语气接道。

  赵远山直接敲了杨平的额头一下,“你这小子,好好听你姐姐的话。”

  摸着头,杨平嘟囔,“知道了,我不过和姐姐开个玩笑都不行。”

  杨婵在一旁笑看着他们,突然听到马蹄声,不禁抬眼望去,手中的竹米筛啪一声掉地上,豆子撒了一地。

  “怎了?”赵远山忙上前扶着她。

  “锦哥儿……是锦哥儿……”杨婵双眸含泪,轻轻呢喃道。

  ☆、第50章 温情

  顺着杨婵的目光望去,就见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前,边上围着不少村民,不过最为夺目的还是站在马车旁,一身锦袍白衣的少年郎。只见他面如冠玉,双眸流转之间,顾盼生辉,身形挺拔修长,风姿卓越。

  “那是大舅子?”赵远山心下暗叹,不知那不能谋面的岳父岳母是何等人物,生的三个孩子,各个都如人中龙凤。

  杨婵眼含泪花,哽咽着点头,“是,是锦哥儿。”抬脚便想迎上去,被赵远山一把拉住。

  “地上都是豆子,可别摔了。”赵远山过去拿了扫把,哗啦哗啦几下就给清理干净,这才带着她和平哥儿过去。

  不远的杨锦早已见到姐姐,强忍着过去的冲动,站在此处,就见赵远山那细致动作,心下满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处才能见真章,由此可见这姐夫是真的疼爱姐姐。

  “锦哥儿。”杨婵小跑过去,不顾旁边村民的疑惑,拉过杨锦上下打量,“彩兰说你病了,可好了?怎的过来也不先寄封信给我,我好叫你姐夫去接你,赶了这么久的路,累狠了吧?瞧你瘦成这样,娘要是瞧见该多心疼!”

  杨锦嘴角微扬,“姐姐一下问这么多,叫我如何回答。”真的是姐姐,她还好好的站在他面前,目光盯着杨婵看了许久,而后往下移了一些,“平安,见到哥哥怎的也不叫了?”

  闻言,杨平突然冲过来撞到杨锦身上,眼泪汪汪,“哥哥,我还以为哥哥和娘一样,也不要平哥儿了。”

  这话一出,瞧热闹的不少人一副恍然大悟模样。

  感情这位小公子是赵家小媳妇的弟弟,逃难时给分散了,杨婵以为家中没人,直接跟着赵远山回赵家村,没想到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在。

  先前不少人听说杨婵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是举人老爷,故而手中略有薄产,才能让弟弟上学,自己也有丰厚陪嫁,之前还有不少人怀疑,如今见了杨锦带着丫鬟书童坐马车来,反倒没了猜疑。

  “杨妹子,这是你弟弟?娶媳妇了没?”花嫂子冷不丁冒出一句。

  杨婵心中的感概万千突然消散不见,有些哭笑不得,道:“我这弟弟自小聪慧,前年便中了举人,想着等中进士再议亲。”言下之意,便是杨锦没有成婚,但是他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不是谁都能肖想的。

  她倒不是有门第之见,只是夫妻总得有共同话题,娶个女的大字不识一个,如何说到一块,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人生观都不一样,对谁都不见得好。

  果然,听了这话,原本听了花嫂子话后,眼睛有些冒光的人立马收回去,再没意动。

  只要不是异想天开的人,都知道自家那大字不识一个的闺女是嫁不了这等如玉一般的人物,举人老爷那,这才多大年纪,日后中了状元,定是娶皇帝老爷的女儿。

  花嫂子讪讪的笑了下,她娘家有个侄女,长得在她们村那是头一份,赵远山已经成婚,又是娶得杨婵这等人物,就不提了,小草还小,杨平就更小了,想要结亲的念头只能憋在心中,这会见到杨锦不禁脱口而出。

  当然,她一开口就知事情不成,若是像原来的赵远山那样还能说说,这杨婵的弟弟出身书香门第,家私丰厚,哪是她侄女能配上的,没成想还是个举人。

  举人老爷啊!她平生头次见着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

  诸多村民更加围着杨锦,想要瞧瞧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这么年轻便中了举人。

  “诸位,他们姐弟才相见,定有许多话要说,还请诸位先回去,等空了再来。”赵远山眼见人越来越多,忙摆手道。

  他是村中唯一秀才,还是有些威望,话一落下,村民便相互携手离去,嘴里嘀咕着八卦。今天见闻,够他们说上许久。

  杨婵冲赵远山笑笑,杨平中举之事,她之前就同他说过,所以他才会不惊讶,至于村里人会如何说他们,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回到家中,小草还没出来,杨婵叹口气,让赵远山再去同小草说说,“平哥儿,你同白术玩会,姐姐同哥哥说会话。”

  杨平一直拉着杨锦的衣摆,在哥哥姐姐身上来回看了下,乖巧的点头,“好,姐姐快点说完。”

  “好。”杨婵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领杨锦进书房。

  给他倒了杯水,坐到他对面,沉默许久才问道:“家中,可还有别的亲人在?”

  杨锦摇头,“没了,不少长辈没熬过牢狱之灾就走了,还有一些被判流放,有死在半路上,也有熬到地没能坚持的,到如今,嫡支只剩咱们姐弟三人。”

  杨婵抿了下唇,她不是原来的杨婵,心中虽有些难受,却不同于杨锦那种失去家人,失去族人的难受。

  “那咱们族人呢?”在古代族人才是根本所在,像杨家所犯之罪,还没到株连九族的地步,故而除他们这一支外,还有别的族人。

  按理杨锦不能投靠外祖,最好回族中,至少族中有祭田,不能饿着,也有族学,总比在外好。

  杨锦看了姐姐一眼,垂眸,“族中老者怨父亲做下大逆不道之事,才会连累家中,已经将咱们这一支都逐出族中了。”

  闻言,杨婵猛地站起身,“逐出家族?”族中那些人?杨婵咬着唇,恨不得大声骂出口。

  杨家一直是贫农,到杨婵曾祖才起家,靠着跟太祖打天下得封国公,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家的杨家人顿时发起来。

  如今族中的祖宅,祠堂,祭田还有族学,哪样不是祖父着手置办的,结果如今他们这一支犯了事,竟然说断开就断开,真真是狼心狗肺。

  “姐姐不必如此。”杨锦嗤笑一声,“他们以为将咱们甩开就能保住整个家族,却不知没了咱们这一支做靠山,能不能守住族中之物。”

  “善恶终有报,日后自见分晓。”杨婵叹气,又说了会家常,才问道:“你猛然离京,不会引起旁人注意吧”

  ”不会,如今京中暗涌四起,哪会管我这小喽啰,我同外祖说,师傅在江南,叫我过来,他便相信让我过来了。”杨锦想了下,又道:“我听明王说,你身上有本账册?真的有吗?”

  杨婵愣了一下,账册?随即眼睛一亮,“是有一本册子,当初逃出府时娘交给我的,不过我没打开看,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账册。”

  “在什么地方?”杨锦可以肯定,那就是二皇子苦苦找寻的账册,一本能够推翻三皇子的账册。

  杨婵见他这样,就知道应该是他要找的东西了,赶紧去平哥儿的房间,这些东西太重要,她想了许久,不如藏在平哥儿这小孩子的房间才最安全。

  从床板下取出盒子,杨婵将册子和信都递给杨锦,“这信是娘临别前给我的,你也看看吧。”

  信的内容不多,可是杨锦看了很久,看的眼眶都红了,这是他娘的绝笔信。

  许久,杨锦小心翼翼的收好信,打来册子,里面记载的全是三皇子的人,还有所贪污的银钱,银钱所用何处,杨锦合上册子,怪不得贤王一定要找这本账册,明王竟然养了私兵,就在京城外。

  手指微微颤抖,收起账册,杨锦道:“不是二皇子要找的账册,是咱们家的内库私账。”

  杨婵看了他一眼,点头不语,既然杨锦这么说,显然是不想她知道。

  将盒子里的金票还有庄子地契给他,“我当时想着,大额的东西贴身带着好些,没成想还给留了不少东西,我一个女儿家,平哥儿又小,实在不好拿出这些东西,如今你来了,理当交给你。”给出这些东西,杨婵一桩心事算是了了。

  这么大一笔钱,留在家中还真有些胆战心惊,如今给了杨锦还能帮助他,自然是再好不过。

  杨锦真的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些东西,上头的两个庄子他知道,是父亲特别置办的,其中一个庄子藏有东西,还有一个庄子则养了一些人,这些姐姐不知,他作为家中长子却知道。

  本以为这些东西都被贤王或是明王得去,没成想还在姐姐这,还有那两万两金票,杨锦深吸一口气,有了这些东西,何愁杨家不复起。

  “多谢姐姐,这些东西与我有大用。”杨锦有些激动道。

  “与你有用就好。”杨婵笑道。

  又聊了会,杨婵带着他出去,这会已经中午,不光家中孩子,就是赶了一路的杨锦他们怕是也很饿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如今见着人,还怕没功夫说话?

  出来时见着小草,她看杨婵的眼睛明显有些闪躲,杨婵皱眉,“我去做饭,不管何事,都吃了饭再说。”

  “我来帮小姐。”彩兰忙站起身,道。

  “不必了,我很快就做好。”杨婵笑笑,她早不是之前那个什么都不会的杨婵,如今生活烧饭哪样不熟练。

  一进厨房,就见赵远山已经煮好饭,在那切菜,杨婵笑笑,“我来吧。”

  “不陪你弟弟多说会话。”赵远山让开身子,钻进灶台后烧火。

  “他会在这留些日子,有的是时候说话。”杨婵切着菜,笑道。

  “怎的还要离开?”赵远山顿了顿,道:“既然家中没人了,不如留在这边,也好有个照应。”

  杨锦望着厨房中,两人温情说话,忍不住扬起嘴角,姐姐找对了良人,这对他来说,算是不小的安慰。

  不过,他杨家的嫡长女,怎能没嫁妆,既然爹娘不在了,他这做弟弟,便给姐姐置办一份。

  ☆、第51章 离去

  最近赵家村来了一个少年举人,镇上不少老爷到村里拜访,一时间,弄得赵家村和过年一样热闹。

  “咚咚咚!”

  杨婵放下绣楼,皱眉,“不是说了让他们别来了,怎的又来敲门?”

  “该是田员外。”赵远山摇摇头,颇为无奈的笑笑。

  田员外绝对算得上是安溪镇最大的地主,家中良田百顷,可以说安溪镇三分之一的良田在他手上。

  为什么说富举人,富在何处?举人可免税,多数地主会将田地放到其名下,用意避税,逃税。

  作为报酬,会将其中一部分收成给那位举人,或是送他田地,这才有富举人之说。

  安溪镇只镇长一个举人,他当初中举靠的是县城一位员外资助,故而中了举人后,便直接让那位员外的田地挂到他名下。

  举人虽可免税,名下田地却有数,不能太多,镇上这些地主员外自然轮不上,至于县城或是府城的举人,哪轮的到他们这些小镇上的土财主。

  听到镇上来了一个新的举人,可不是立马跑来询问,见到杨锦人品样貌之后,更滋生别样心思,日日前来。

  也有一部分是单纯送礼,虽说举人还不是官,但是如此一个年轻的举人,日后前程远大,现在先送礼交好,日后也好攀关系。

  “田员外,我早说了,我名下已经挂了不少良田,不能再加。”杨锦不等他开口,一口拒绝。

  这话他这几日不知说了多少回,只田员外还是不死心,每日都来。

  “不不,我今儿来不是为说这个。”田员外笑着摆手,让下人将礼物拿进来,除布匹点心这等平常礼物外,还送了一幅画和一方砚台。

  画没打开不知道,那开着盖子让人看见的砚台却是不错,当然,这也就在安溪镇来说,对于杨锦用过各色名砚的人,这还真不够他看。

  扫了眼,杨锦淡淡的问道:“田员外有话直说,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过这些东西就免了。”

  田员外笑笑,知道自己送的礼人家还瞧不上眼,“我听闻杨公子还未娶亲?”见杨锦看向自己,忙摆手,“我知像杨公子这等青年才俊,定不会娶普通人家的姑娘,我有一侄女,年方二八,长相秀气,虽不敢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也都会些,饶是如此,我也不敢说让侄女嫁给公子的话,若是杨公子不嫌弃,不若收下做一房妾室。”

  杨锦眨了眨眼,确定自己没听错,有种再次认识到外面世界的感觉。

  深吸一口气,道:“不必,家中祖训,大婚前不得纳妾,婚后也要年过三十无子方可纳妾。”

  杨家老太爷是泥腿子出身,靠着跟□□出生入死才得以封爵,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世家才有的祖训,就他自己父亲都有不少妾室,要不是杨夫人手段了得,他哪还能有嫡长子的名头,庶兄庶弟不要太多,这话不过是杨锦诓人而已。

  “那可真是可惜。”显然,他一本正经的模样诓住田员外了。

  杨锦放下茶杯,笑问道:“说来我还真有事要麻烦田老爷。”

  “当不得杨公子老爷之称。”田员外忙摆手,须知有功名方能称为真正的老爷,不过不得不承认,被这么年轻的举人称老爷,心里很是舒坦。

  “当初家姐带着幼弟来到此处,身上并未带多少银两,连个像样的婚事都没办,身为弟弟实在心下难受,如今想要为家姐重新置办嫁妆,得知这十里八村的良田都在田老爷名下,不知田老爷可否割爱?”杨锦想了许久,现在珠宝首饰,名贵衣裳杨婵都用不上,倒是地最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