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种田之农妇 > 第13章

穿越种田之农妇 第13章

作者:雪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2:04 来源:免费小说

  无论是打仗还是灾年,估计只有棺材铺的生意最好。

  看着棺材铺外头排着长长的队,杨婵感叹。

  “这里人太多,不如我们去另外一家?”赵远山道。

  “也好。”本来杨婵不需要来,只是她要给她自己的父母订寿棺,自然不能不来,连带着杨平也一块过来了。

  杨婵很矛盾,她不想告诉小孩太多复杂的东西,但是身为嫡子,不能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祭拜。

  “姐姐?”杨平见到棺材铺,心里其实已经明白,但是他还是问了一句。

  他理解姐姐瞒着他的心,本以为姐姐会一直瞒下去。

  摸摸杨平的头,杨婵浅笑道:“爹娘去了很远的地方,我们现在找不到他们,不过姐姐想到一个办法,往后平哥儿可以到一个地方说话,将自己最近的事告诉爹娘,他们都能听到。”

  杨平点头,“那我能听到爹娘的话吗?”再也听不到了,他知道,死了就是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的意思,就和白姨娘生的弟弟一样。

  爹爹和娘亲也一样,再也不会醒来,爹爹再也不会教铭哥儿读书识字,再也不会严厉呵斥铭哥儿顽皮,娘亲再也不会慈爱的抱着他讲故事,再也不会做好吃的糕点给铭哥儿。

  杨平低下头,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却忍住没掉下来,他是杨铭,不是杨平,等日后,他会叫杨铭。

  “爹爹和娘亲……”杨婵看着懂事的杨平,心下酸涩,抱起他,“只要平哥儿想他们,他们就会去梦里找你。”

  没过成人礼都算夭折,不可以入祖坟,所以像赵远山的大弟大妹堂弟堂妹都不得入祖坟,到底兄弟姐妹一场,赵远山买了薄棺,打算葬到新的坟地去,逢年过节,也好烧点纸钱过去。

  至于他的爹娘还有叔伯们,买的都是还算过得去的棺木,一副二两银子,绝对不算差了。

  杨婵看了赵远山一眼,还真老实,也不知道给自己爹娘买好些的。

  不过她到底没说什么,死不带去,人都已经没了,再好的棺木都是白搭,再者给自己父母好,给叔伯不好,估计也会被人说道。

  轮到杨婵买时,她同样买的二两银子一副的棺木,银子没让赵远山出,订下两副,杨婵突然想起她的大弟弟。

  脑中似响起一阵惊雷,因为她穿过来后没和他见过面,也没怎么听人提起,包括原身的前世记忆,抄家后他也一直没出现,故而有些忽略了这个弟弟,此时买棺材之际才想起。

  也不知道他如何,知道家里抄家,应该不会傻到跑回去吧?

  随即,脑中一个身影一闪而过,杨婵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什么,到底没什么印象,只希望他能没事。

  买了棺材,手上只剩下二十三两银子,杨婵想着要不要拿出自己的银子,就听赵远山道:“先用着,若是不够,我奶奶和娘还留下一些首饰。”

  杨婵垂眸不语,那是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想的办法,如今绝对没到那地步。

  既然到了镇上,干脆带些东西回去,像是点心还有干菜。

  路过菜场之际,杨婵见到有人在卖小鸡仔和小白菜,心下一动,青菜真的很久没见到,看了着实眼馋,还有小鸡仔,他们现在住在乡下,后边院子大,不养可惜了。

  问过价钱,比之前贵了一两文,赵远山点头,灾年刚过,这些确实会贵一点。

  既然价钱没问题,杨婵便买了一斤小白菜,家中不远的地也种了青菜,过上不久就能吃上,没必要花太多钱买蔬菜,鸡就不同了,养大能生鸡蛋不说,还能吃肉,她一口气买了六只鸡仔,五只母的,一只公鸡。

  她还看到了有卖猪和卖牛的,猪她暂时不想养,倒是牛,要是能养一头,家里干活还是到镇上来一趟都方便很多。

  “那牛老了,等明年咱们攒了钱,正好能买刚长大的壮牛。”赵远山家中曾有头牛,只是这次水患,也被冲走了。

  想想手里的银子,确实要省着些花,杨婵便没说什么。

  回到家,见小草正拿布头练手,杨婵过去看了眼,针脚还算平整,“先别缝了,和杨平一块吃点桂花糕,我这就烧饭。”

  人其实没有什么学不会,只能说有没有心,杨婵如今点火烧饭那是样样熟练,炒的菜也越来越好吃,也可能是吃习惯了。

  饭是早上就已经煮好,几分钟功夫,炒了三个菜,一个青菜,一个梅菜豆腐,一个豆芽,在乡下来说绝对丰盛。

  饭后,正在整理前院的赵远山听到敲门声,打开一瞧,是红着眼的赵小花。

  “大姐,怎么了?”赵远山忙让开身子让她进门。

  “远山,这次你可一定要帮忙。”赵小花面色嘴唇皆是苍白,眼底闪过绝望之色。

  ☆、第22章 人心

  “石头和妞儿,叫瓦给砸了,你可要帮帮大姐。”赵小花六神无主,只知道反复念叨这几句。

  赶出来的杨婵听到这话,忙推了赵远山一下,匆匆交代小草和杨平在家呆着,跟赵小花一起朝刘家村赶。

  出门走了几步,杨婵脚步一顿,“你们等我会。”

  这时候赵小花心急如焚,见杨婵还不跟着一块走,顿时心生不满,“杨姑娘就别去了,让远山跟着我一块去就行。”竟是弟妹都不叫,改成杨姑娘。

  杨婵皱眉,她只是想着村里大夫不好,万一去镇上,肯定要花费不少钱,想回去拿些银子。

  到底是因为孩子心急,杨婵不和她计较,“你先跟大姐过去,我一会就来。”转身回家拿了碎银子,想了想,又将六百两的银票带在身上。

  “石头和妞儿一向听话,怎么会被东西给砸了?”路上,赵远山问道。

  “这不是刚飘了点雨,我就去把菜种上,想着路滑,就没带两个孩子,谁能想到他们会跑出去找我,村里到处在造房子,路过的时候,被屋顶掉下来的瓦给砸了,早知道我就该带上他们一起去种菜的。”赵小花声音有些哑,想到两个孩子满脸是血的样子,身子就一阵发虚。

  孩子爹走了,她如今就剩下这两个命根子,可不能出事。

  “会没事的。”赵远山也不知该如何劝慰大姐,心里同样着急,他剩下的亲人不多,希望都能平平安安。

  杨婵拿了钱赶到刘家村时,那边已经在套牛车,果然如她所料,村里的郎中根本没办法,只能到镇上的医馆试试。

  “没事吧。”杨婵喘着气问道。

  “不太好。”赵远山抿了下唇,满脸凝重,刘家村的郎中医术不错,如今他都摇了头,怕是难了。

  “不会的,镇上大夫不行,咱们就去县里,那里的大夫一定比镇上要好。”杨婵安慰赵远山。

  古代医疗落后,两个孩子有是被砸了头,流了那么多血,怕是不好治。

  听到杨婵的话不止赵远山,还有一旁的赵小花,她的双眼一亮,不断点头道:“对对对,咱们应该去县里,那里的大夫好。”

  同村的郎中劝住她,两个孩子怕是撑不到县城,还不如现在镇上看看。

  这下,赵小花又没了希望,比之前还要绝望。

  杨婵看着难受,有心安慰,却发现说什么都没用。

  救人如救火,村里几个壮实的汉子都帮忙推着牛车,快速赶往镇上,杨婵小心看了下两个孩子,本来就消瘦的小脸,这会连半点血色都没,脸上沾着些许血渍,头上缠着白布,有些地方已经被血渗透,气若游丝,看着就不好。

  杨婵侧头问郎中,“我这有一瓶人参丸,不知道有没有用?”都说人参吊命,人参丸不知道可不可以。

  “快给我瞧瞧。”老郎中算是看着两个孩子长大,自然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长大,听到杨婵有人参丸,立马让她拿出来。

  半响,老郎中给两个孩子一人喂了一粒,道:“这是上好人参做的,勉强能用,不过若是镇上有人参,最好还是用参片。”

  赵小花目光又重新亮起来,看着杨婵,哭道:“谢谢弟妹,谢谢弟妹。”

  杨婵只点头,得!又改弟妹了。

  平常要半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只花了十分钟就到了,几人喘着气,送到镇上最大的医馆。

  “大夫,赶紧看看这两个孩子。”有了人参丸,两个孩子气色稍微好一些,但是老郎中告诉他们,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见到医馆的大夫,几人七嘴八舌的说了经过,然后让开位置让他看病。

  “你们给两个孩子用了人参?”老大夫看了许久,先给两个孩子扎了银针,瞧着呼吸平稳许多。

  “是,有问题?”赵小花小心的问道,眼神扫了杨婵一眼,像是大夫只要说有问题,就是杨婵的错。

  这下别说杨婵,就是赵远山都皱眉,大姐这是怎么了,杨婵的人参丸自己都不舍得吃,这回为了救两个孩子给拿出来,她竟然还觉得错了。

  “没,多亏了这人参,不然两个孩子怕是撑不到我来救他们。”老大夫摸了摸胡须,让人将两个孩子抬起来放到床上。

  “孩子的包扎挺好,不用拆了重新包,就是不知颅内如何,我先开两副药,让他们喝了,若是明日天亮前能醒,那便没事,若是不能醒,老夫也无能为力。”老大夫又给孩子施了几针,而后开了药方,让人去煎药。

  听到老大夫的话,众人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两个这么点大的孩子,瞧着让人揪心。

  现在家家户户都忙得很,赵远山谢过帮忙的人,让他们先回去,心里记下这些人的名字,等回去再还人情。

  约莫四五个小时后,石头最先睁开眼,赵小花激动的上前,却不敢碰他,说了没几句,妞儿也睁开了眼。

  “恩,两个孩子既然醒了,证明问题不大,我再给把把脉。”老大夫给把了脉,又看了两个孩子的眼珠,而后问了几个问题,“我给开药方,喝上一月便好。”

  赵小花听了,千恩万谢,等到了付钱之际,才想起自己根本没带银子,其实就算全部带上,也不够付医药费。

  这老大夫人不错,并没有收别的费用,只收了药钱,只是两个孩子气血大损,里头添加了几味补药,就算不添加着几味药,其中治病的一味也不算便宜。

  “需要多少银子?”赵远山走近问道。

  “要五两银子一副。”赵小花脸色雪白,她知道弟弟家修了房子又办了丧事,也不富裕,但是她还是抱着希望看着赵远山。

  赵远山想起家里仅剩的二十两银子,只够抓四副药,一人才能吃两天,那如何能行。

  “我这还有些银子,先用我的吧。”杨婵听到他们的对话,道。

  “那怎么行,这是你娘留给你弟弟读书娶妻用的。”赵远山摇头,“先买四副药,余下我来想法子。”

  “远山。”听到杨婵有钱,赵小花双眸一亮,转而听到赵远山拒绝,心下一沉,焦急叫道。

  “大姐,这是杨姑娘的娘亲留给他们姐弟的银子。”赵远山目光幽深,吓得赵小花往后一退。

  她知道,别说杨婵还没嫁入赵家,就是嫁进了赵家,不将银子借她也是有理。

  “钱财乃身外之物,哪有人来的重要。”杨婵冲赵远山摇头,又冲赵小花道:“这钱算是我借你,可是要还的。”赵小花的为人她算是看出来了,自私,自我为中心,还爱拿大,最后还得加一个,记仇不记恩,典型的小人。

  “当然,当然,本来就是借的。”赵小花点头,她原本就没想白拿,其实她也有优点,就是识时务。

  往后要靠远山的事多着呢,自然不能得罪杨婵,再说这会还需要杨婵的帮忙。

  一个月就是三十副药,两个孩子六十副,就是三百两银子,都可以买四十亩良田,绝对是一大笔银子。

  杨婵故作为难的取出银票,将那张五百两的给老大夫,找回一张二百两银票。

  赵远山在边上张了张嘴,到底没说话。

  受伤的是他两个外甥,他不能为了面子而阻挡救命药,其实他方才说的想办法,也只是将家里的首饰给卖了,实在不行就是卖地。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这会见到石头他们没事,赵远山和杨婵就起身打算回去。

  “你们赶紧回去吧,小草和平哥儿估计都饿坏了。”现在孩子没事,赵小花又恢复原来爽利模样。

  回去的路上,赵远山道:“我……”

  “不必说了,救他们不过是爱屋及乌,要不是因为是你外甥,我才不会救,要真觉着欠我,往后对我和平哥儿好些。”杨婵扫了他一眼,道。

  “自然。”随即摇头,“就算没这事,我也会对你们好的。”

  杨婵笑笑,她相信赵远山的人品,会这么说,不过是加深一下筹码,钱都已经付出去了,话自然也要说的漂亮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