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吉光片羽 > 第57章

吉光片羽 第57章

作者:竹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2:22 来源:免费小说

  第八十一章·孝心至诚

  台上,吉光是吓得魂不附体;台下,圣德帝的眼则是轻描淡写地从她身上一掸而过,便扭过头去冲着冯大伴低声交待了一句什么。冯大伴躬身一礼,转身又交待了一个小太监几句,那小太监便急急奔了出去。

  见圣德帝的眼并没有在她身上多做停留,吉光如逢大赦一般,想着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未必就能叫那位“老爷子”认出她来,她不禁就抱了侥幸,却是不敢再在这台上停留,忙不叠地提溜着衣摆,利用她那娇小的身材,缩在别人的影子里就悄悄溜下台去。

  走到背人处,她抚着胸口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才一抬头,却是惊愕地发现,她一心想要躲避的圣德帝,竟就这么巧地正好打这边经过,此刻那位老爷子正站在那里挑着细浓的眉尖望着她,那眼神一时竟难辨善意恶意。

  吉光直吓得两腿一软,不禁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也亏得冯大伴眼疾手快,及时拉了她一把,才免得她在御前失了仪。

  而如今小吉光在那些皇子公主中间也算是颇有人缘的,见她被圣德帝吓得面无人色,四皇子忙过来解围,对圣德帝笑道:“这是七弟府上的小厮,七弟要上学,便派了他过来帮忙。”

  四皇子的话,顿令吉光打了个哆嗦。圣德帝看着她的神色不明,叫她猜不透他到底有没有认出她来,偏这四皇子好心办坏事,竟特意挑明了她的身份,这一下,怕是那位老爷子想装着不认识她都不行了……

  吉光只觉得后脖颈上一片冰凉。事到如今,她竟忽地没那么害怕了——反正已经这样了,最坏也不过是丢了小命,于是她干脆听天由命。

  她飞快抬眼,不想正和圣德帝那带着审视的眼撞在一处,于是她赶紧低了头,却是忽地又从眼角处看到威远侯钟离疏和阿樟也跟在圣德帝的身后。想着阿樟那不卑不亢的气节,想着输人不输阵,吉光只觉脑袋一热,干脆豁出去了,便猛地一挺胸,虽不敢抬眼,倒也不减气势地向着圣德帝垂首一礼,又毕恭毕敬地后退一步,往那墙角边上一站。

  她这突然的变化,直令圣德帝的眉尖又是微微一动,却是未予置评。

  就只听六公主也在一旁笑道:“父皇,您可别看这小吉光年纪小,他的记性可好了,所有人的台词他竟一个不落全都背了下来。”

  “是吗?”那圣德帝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细长的凤眼又往吉光身上掸了一下,便由那六公主亲自扶着,领着众王孙公主们打吉光身旁擦了过去。

  直到这一众人等全都拐过墙角不见了人影,又稍等了一会儿,看着那圣德帝似乎并没有处置她的意思,吉光这才抬起衣袖,抹去额头的冷汗。只是她的衣袖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忽地听到墙那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吉光大吃一惊,还以为是御前卫士奉命来拿她了,不想拐过墙角向她奔来的,竟是十一公主周泠和靖国公府的三姑娘赵英娘。

  “皇上要看我们对戏。”赵三姑娘一把拉住吉光,不由分说便拖着她往那戏台过去,一边急急又道:“真是的,我那词儿原就没记熟,偏四皇子和六公主竟把皇上也给忽悠了来。这一慌,我竟把词儿忘了大半,你可得在旁边提着我一些。”

  十一公主也道:“我这会儿倒是没忘,可我怕我一上台就不行了,你得在旁边帮我看着。”

  那吉光哪还敢往圣德帝的跟前凑,一听她俩的话,不由就将那身子往后一赖,急道:“不行不行,我可不敢过去。”

  直到这时,十一公主才发现吉光那苍白的脸色,不由笑道:“你平常不是挺大胆的吗?怎么竟还怕我父皇?”又道,“没事的,你又没犯什么事,我父皇还能吃了你?”

  吉光一阵苦笑,她自己也没觉得她犯了什么事,可那位老爷子不也下了金口玉言不许她出现在他面前嘛。如今她已经两次跟那老爷子打了照面了,虽说都侥幸逃了过去,谁能保证第三次她还能有这等好狗屎运?!

  偏她原就生得瘦小,那十一公主又是体重稍有超标,赵英娘则是生得人高马大,小巧玲珑的吉光哪里是这二人的对手,几乎是被架着往那戏台的方向拖去。

  只是,三人才转过花墙,远远就看到一个小太监领着个身材颀长的中年人走了过来。

  吉光一看,不由就是一愣,来人正是她爹,徐世衡!

  徐世衡看到她也是一怔。想着圣德帝巴巴招了他来,偏吉光还在这里,他心头不由就是一阵打鼓,一时摸不清圣德帝的意图。

  这父女二人正四眼相对之际,冯大伴迎了出来,先是跟徐世衡客套了两句,命那小太监将他领到圣驾跟前,他则扭头看着仍被十一公主和赵英娘扯着的吉光,对十一公主笑道:“听说这孩子能把所有人的台词都背下来,圣上便指了他近前伺候。”说着,不由分说便从那二人手里接过吉光,揪着她的胳膊将她带走了。

  欣王府的戏台修得一如正经的戏院一般,当中是个戏台,三面是观戏楼。吉光被冯大伴扯着胳膊拉进观戏楼时,一抬头,就只见圣德帝独自一人坐在正面的楼上,其他如威远侯等相陪着过来看戏的人,则都被分到了两边。

  冯大伴拉着吉光上了观戏楼,她才发现,原来这楼上不仅仅只有圣德帝一个,她爹徐世衡也在。

  见她过来,圣德帝低低冷哼一声,懒洋洋地说了句“叫她过来”,那冯大伴便推着吉光的肩,将她推到圣德帝的跟前。

  这会儿吉光有种错觉,她觉得自己许是被吓过了头,那灵魂许都已经被吓得出了窍,所以她这会儿才感觉不到任何恐惧和害怕,她甚至还体会到一种奇妙的疏离感,就仿佛她的灵魂正远远飘在众人的头顶上方,以一种淡然的冷漠看着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她那一脸不知所措的爹。

  许正是这种离奇的飘渺感,竟叫她一下子就注意到,圣德帝那懒洋洋的口吻,听着竟和周湛十分相似。

  正这时,已经换好了戏装的四皇子上来了,却是来请示是否可以开演的。等圣德帝点头后,他又向着圣德帝告罪道:“这原是我们做小辈的一片孝心,演得好与不好,还请父皇不要见怪。”

  圣德帝听了,便点头笑道:“知道这是你们的孝心,你们尽力就好。”

  那四皇子领命下去,圣德帝却忽地扭头对徐世衡道:“都说父慈子孝,可这做父亲的,也不能一味的仁慈,竟教养得子女放肆得不知道什么是个‘孝’字了。”

  圣德帝说这番话时,那语调和缓,听着就像是在跟徐世衡拉家常一般,却是仍叫那存了心病的徐世衡背上冒出一层冷汗。

  他不由就看了吉光一眼,忙惶恐地起身行礼,嘴里讷讷地竟不知在说些什么。

  吉光心头也是一凛——这圣德帝竟给她扣了顶“不孝”的大帽子。

  见徐世衡讷讷无语,圣德帝叹了口气,挥着手又道:“所以民间有句老话说,儿女都是债。你和临安都是厚道人,偏在这教育儿女上,竟都是没脾气的。瑞儿任性,你那个女儿听说也是个爱胡闹的。这做儿女的若是任性胡闹,这做父母的终究不能一味纵容,该管束的时候还是要管束起来,不然就不是疼爱儿女了,竟是在害儿女。”

  吉光听了不禁一阵咬唇。圣德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在怪徐世衡放纵了她。而与此同时,她心头隐隐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这圣德帝似乎是有意把周湛往外摘——瞧着倒像是个护短的家长,只一味指责别人惹事,而绝不肯去怪自家孩子有什么不对似的。

  这么想着,她不由就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圣德帝,却不想又和那位帝王的利眼对了个正着。

  这一回,因她出着神,那偷窥出去的眼便没能及时收回,却是清晰地看到圣德帝不以为然地蹙了蹙眉尖。

  这微挑的眉尖,忽的就令吉光心头又掠过一阵熟悉感。她怔了一怔,倒也不敢真跟圣德帝对实了眼,忙垂下眼去。

  虽然她这会儿垂了眼,可刚才那放肆的注视已经惹得圣德帝一阵不高兴了,便眯着那凤眼,看着戏台上有些手忙脚乱的“四大才子”道:“稀奇的倒是那做儿女的,听说竟还对父母生出了怨怼之心。这样不孝之人,早该拿住打死才是,也省得将来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说着,他冷冷看向吉光,“你也是为人子女的,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那眼神,竟比二月里的河水还要冰冷。

  吉光怔了怔,又垂眼在脑子里组织了一番言辞,这才抬头答道:“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父恩一重,母恩也是一重。父亲对子女的好,子女该记在心上;可母亲对子女的恩情,做子女的也是一刻都不敢忘记。子女感恩父母,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恩,做子女的自当报答父母。在这一点上,做子女的不敢对父母有任何一点怨怼之心。可若是因那做父亲的种种不是,才最终导致母亲一生的不幸,这做子女的又岂能只顾着自己得个孝顺的美名,竟不分青红皂白就忘了母亲十月怀胎的痛,忘了母亲被人羞辱的苦,忘了母亲为救她宁愿牺牲自己性命的大恩?父恩难报,可这样的母恩更加难报。左右都是不孝,做子女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尽着自己的心,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顿时,那徐世衡的脸色就难看了起来,他看着圣德帝想要张嘴辩解,可见他沉着眉眼,心头忽地一动,便又闭了嘴。

  圣德帝没料到吉光竟有胆子在他面前这般侃侃而谈,不由看了吉光一眼,又看看徐世衡,见那徐世衡一副有话想说的模样,可看看吉光,似又不忍开口地垂下眼去,他不由就在心里摇了摇头,隐约有些同情起这位状元公来,便又冷笑一声,对吉光道:“父母之间的事,又岂是做儿女的能插手的?!你难道不知道‘为尊都讳’?!”

  吉光固执地一仰头,却也是一声冷笑,道:“父母之间的事,做儿女的是无法插手。可世间的事总有个对错之分,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会因为那做错事的是尊者,不许别人说,那错事就变成了对的。若是当初那做父亲的没有为了一己之私非要求娶母亲,那做母亲的不定能平安嫁个平头百姓,或许一辈子操劳,一辈子没什么富贵,但至少可以做到夫妇和美,子女孝顺,甚至可以安享晚年,怎么也不至于变成如今这般,一个落得惨死,一个背上不孝之名。”

  说到这里,她忽地又想起周湛曾说过的话,便冷笑着又道:“都说父母恩重难报,可父母生育子女时,谁又和那子女打过商量?硬塞过来的恩情,便非要子女偿还,那是子女的不得已。可作为夫妻,夫妻原就是相互不认识的两个人,谁又欠了谁什么?没人非逼着谁娶了谁,偏那娶了的人,却觉得仿佛施了人多大的恩情一般,竟还逼着人拿一生的幸福去换他那点虚假的恩情,难道这就公平了?”

  圣德帝的凤眼忽地又是一眯,盯着吉光道:“你这句话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吉光一怔,不太明白圣德帝的意思。

  “父母生育子女,原不曾跟子女打过商量,那么做子女的自然也就不必承那父母的生育之恩。这话,是周湛跟你说的吧?”圣德帝冷冷又道。

  吉光尚未开口回答,就听得那楼梯上一个声音懒懒应道:“还真就是我说的。”

  众人扭头,就只见周湛斜靠着那楼梯的栏杆,高挑着两道滑稽的八字眉,笑得甚是惫赖不羁。

  之后的事,吉光便不知道了,因为那圣德帝的脸色忽地就沉了下来。见圣德帝脸色不对,那冯大伴便赶紧把吉光和徐世衡领下楼去。

  看着吉光,徐世衡脸色一阵变幻,忍不住叹息道:“你真这么恨我?我对你母亲并没有那么无情。”

  “有或者没有,都没什么关系了,”吉光道,“母亲已经死了。至于说我恨不恨您,我也不知道。您曾经对我的好,我心里也记着,只是我怎么也迈不过去母亲那道坎。”

  顿了顿,她望着那戏台上凌乱的表演,喃喃又道:“我不想认您,真的不想认您,若是认了您,对母亲就太不公平了。”

  她的语气平缓无波,徐世衡扭头看向她,却正看到她眼里闪动的泪光,不由一阵叹气,道:“若是陛下……”

  吉光摇摇头,她相信,周湛会护住她的。

  想到周湛,她不由回头看了一眼那戏楼之上。

  戏楼上,周湛背对着戏台,正和圣德帝说着什么。远远看去,圣德帝在微笑着,周湛也在微笑着,但吉光就是知道,周湛的笑很冷,圣德帝的笑……

  吉光打了个寒颤,本能地转回了视线。

  *·*·*

  这一出《唐伯虎》,其实总共不过才通排了两三遍而已,且除了那四皇子和六公主曾有过一两回玩票的经验外,其他参演的诸人都是业余选手,各人甚至对台词都还没那么精熟,加上这回又是圣上亲临,就叫台上的众人更是紧张了,以至于那说漏了台词的,抢了对方台词的,忘了台词的,或者该上场的时候不上场,该退场的时候不退场,如没头苍蝇般撞在一起的等等,竟是笑话百出,直叫那演着唐伯虎的四皇子和扮着秋香的六公主看了一阵跌脚,都以为这出戏定是入不得圣德帝的眼了。

  不想看惯了那种行家演戏的圣德帝却是看得津津有味,还拉着放学后才过来的景王一同边看边笑,最后圣德帝的评语是:“演得好与不好都在其次,关键在于孝心至诚。”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很难写……

  ☆、第八十二章·新任的长史官

  第八十二章·新任的长史大人

  回府的马车上,周湛仍是那么挑着八字眉淡然浅笑着,吉光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忍住,歪头问他:“你和那位‘老爷子’都说了什么?”

  “我跟他能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已是深秋,周湛的手上仍是不离一把扇子。如今管着王爷所有扇子的吉光自然知道,那是一把前朝的古扇,且扇面上画的,仍是个美人儿。

  见吉光的眼盯着他手中的扇子,周湛便将那扇子在指间一旋,晃了晃那光秃秃未加任何饰物的扇尾,懒洋洋地又道:“不过这样也好,这下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出现在老爷子面前了。”

  吉光原以为他指的是那天圣德帝在清水阁里说的话,可抬眼看看他,她忽然就意识到,不管是她的身世还是她的性别,严格说来,她都犯了好几项欺君之罪了,他这句“放心大胆”,便是指这些事已经在老爷子眼里过了明路的意思。

  这好消息,却是令吉光的眉渐渐蹙了起来。虽说她还不太了解圣德帝,可那位如鹰隼般锐利的眼摆在那里呢,只凭着那眼,她便有理由相信,那位“老爷子”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而,偏偏这每隔一个月就要请景王吃一顿竹笋炒肉的圣德帝,看着似乎对周湛又多有宽容——甚至是纵容。不然以圣德帝的身份,既然看她不顺眼,应该很容易就把她从周湛的身边弄开……何况她还有那样的身世和经历。想来圣德帝应该很明白,把她留在周湛身边,等于是给周湛留了个大麻烦……

  这伯侄俩,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在想什么?”

  忽然,对面传来周湛那带着慵懒的问话。这懒懒的调调,不由就叫吉光联想到那位“老爷子”。那老爷子的声音浑厚而略带苍老,周湛的声音则是低沉中带着尚未完全变音的一点尖利。明明是极不相同的两种音色,却叫吉光觉得他们很是相似。

  她抬眼看向周湛,正看到周湛冲她挑起眉尖。

  看着他那细浓的眉尖,她忽地就想到圣德帝那微挑的眉,脑际瞬间闪过一个骇人的念头。她心中一跳,一不留神,就叫脑子里的那句话冲口而出了,“你和老爷子长得真像。”

  周湛的脸色顿时一变,那把玩着扇子的手忽地一僵,略圆的桃花眼也是猛然一眯,却是眯出一道如凤眼般细长的眼线,竟叫吉光顿觉他跟那圣德帝生得更加相似了。

  而对于他人的情绪变化,吉光一向很是敏感,虽然周湛手中的扇子只微停了一下,那眼也只是微眯了一下,吉光却是十分机灵地感觉到,她仿佛触到了周湛的逆鳞。于是下一秒,她便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继续又道:“不过也是,你们是叔侄俩,长得像也是应该的,我就像我大舅舅。”那老昌陵王和圣德帝,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周湛眯着眼默默看了吉光一会儿,却是怎么也看不透她说这些话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于是他冷冷一笑,盯着吉光的脸道:“我倒觉得你长得像你爹,几乎一模一样。”

  顿时,吉光的脸色也是一变,忽地就扭过头去看向窗外。

  见她如此,周湛一顿,不由一阵微微后悔。吉光不可能知道他的逆鳞所在,且她在他的面前一向坦率直爽,那么一句话,应该只是她无意识的一句,偏他还计较上了。

  而他一向是不出手则已,若是出手,往往都是直捣要害……

  见吉光避开了眼,他不禁更加后悔了。他喜欢吉光,就是喜欢她在他面前的无拘无束,若是因为这点意外叫吉光也变得和其他人一样,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想了想,周湛一合扇子,装出一副天下无事的淡然口吻忽地又道:“咱府里的长史定下来了。”

  吉光岂能听不出他这是在变相求和,何况周湛从来没说过她一句重话。只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句他和圣德帝长得像,怎么就触到了他的逆鳞。

  可就和周湛不愿意和她生分一样,她也不想跟周湛因这点小事就生分了,于是便把那些疑惑统统压进心底,只撑着下巴,一脸兴趣盎然地问道:“是什么样的人?定然又是个老头儿。”

  周湛一笑,“人家年不过四旬,哪里就是老头了。”

  见他笑,吉光也忍不住回应给他一个微笑。二人的目光轻轻一触,心底同时想到一个不甚对景的词儿:一笑泯恩仇。

  “邵阳白临风,”周湛又道,“圣德九年的进士,官儿最大的时候,曾做过元州知府,如今是守制三年才刚刚起复。”

  大周年鉴里有写,知府可是从四品的官,王府长史撑死不过才是个五品。

  吉光不由就眨巴了一下眼。

  见她眨眼,周湛便知道她是听明白了,又懒懒笑道:“邵阳白家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不过他有个外甥你应该听说过,算起来我还该叫堂哥呢,爵衔是昌陵王。”

  顿时,吉光的下巴就掉了下来。

  昌陵王的舅舅……不等于说,就是周湛的亲舅舅吗?!

  他的亲舅舅,明明已经官居从四品的白临风白大人,居然降级过来做了景王府的长史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