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清穿四爷的祸水妖妃 > 第374章 年贵妃

清穿四爷的祸水妖妃 第374章 年贵妃

作者:胖头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23:37:55 来源:88小说

九贝子胤禟将手里小金算盘抛了抛。

“老四后宫里那个年氏,比四嫂难对付多了,她就是个不按牌理做事的野路子!这些年来我与她在生意上交锋好几回,都没捞到好处!”

胤禟自诩纵横商界无敌手,直到年氏出现。让他屡屡受挫。

“年氏就是老四的爪牙,也是他的软肋,咱若将年氏除掉,说不定不必等咱动手,老四自个就崩溃了!”

胤禩早就从福晋郭络罗氏那听说老四对年氏有多宠爱,甚至到了宠妾灭妻的地步。

.....

养心殿内,苏培盛一脸为难的捂着手里的小瓷瓶不松手。

“拿来!”胤禛满眼疲惫揉着眉心,不怒自威的喝道。

“万岁爷,您昨儿才吃了丹药,要不咱缓两日再吃?”苏培盛屈膝跪在地上祈求道。

自从登基之后,万岁爷几乎每日都睡不足两个时辰,长期以往,就算是铁人也熬不住啊。

为了能有精力处理政务,照顾年氏,万岁爷竟然悄悄的让人请来了什么龙虎山的张天师,他将那几个牛鼻子老道藏在圆明园里头,再次炼起了丹药。

若非年贵妃这段时间在安胎,苏培盛早就冲到年贵妃跟前告密了。

“狗奴才,朕命令你拿来!”胤禛怒斥道。

苏培盛苦着脸哆哆嗦嗦的取了一颗丹药给万岁爷。

他牙关紧咬,满眼绝望。

普天之下,除了年氏,已经没有人可以约束万岁爷了,该怎么办?

年瑶月从御花园遛弯回来就看见苏培盛跪在四爷面前愁眉苦脸的,毕竟是伺候四爷的老人了,年瑶月匆忙开口替苏培盛求情。

“苏公公又做了什么事儿惹万岁爷不高兴了?”

“下去~”胤禛冷眼朝着苏培盛睥一眼。

“奴才遵旨~回贵妃娘娘,是奴才方才多嘴妄议朝政,才惹的万岁爷不高兴了,奴才该死~”苏培盛眨了眨眼睛胡诌道。

“万岁爷,太后娘娘闹着不肯喝药呢,说是要见您~”柴玉急急忙忙的入内禀报。

胤禛放下奏折,轻叹一口气,信步往宁寿宫走去。

才走出两步,他忽然顿住脚步,转身看向身后的年氏:“你不必去受气,等朕回来~”

他伸手轻轻的刮了刮年氏的肚子,转身离开。

年瑶月知道四爷担心她又动胎气,于是乖乖的在养心殿等四爷回来。

胤禛来到宁寿宫,就看见额娘坐在床头戚戚呜呜的念叨着小十四的名字。

见到他来了,额娘眼中温婉顿时消弭,只剩下犀利的审视。

胤禛拿起放在桌上的药盏,耐心的吹散热气。

“朕伺候皇额娘服药~”他将那药盏递到额娘嘴边,额娘却偏头躲开。

“你没看见那药还冒着热气?你想烫死哀家,人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看来是真的。”乌雅氏不悦的凝眉说道。

胤禛眉峰轻蹙起,将药盏凑到嘴边抿了一口,这苦口的良药却不及心中苦涩万分之一。

“皇额娘,朕已经尝过了,这药的温度刚好。”胤禛再次将那药盏凑到额娘嘴边。

乌雅氏盯着那碗药若有所思,忽然冷笑一声,抬手将那碗药打翻在地。

“别做这些没用的,将小十四召回紫禁城给哀家侍疾,哀家不吃药也能痊愈!”

她就不明白了,为何如今胤禛当了皇帝,还要将小十四放逐在西北那种苦寒之地。

“来人,再去煎一碗药来~”胤禛耐着性子吩咐道。

太后宫里的奴才们都知道太后的脾气,所以通常煎好几碗药备着,以备不时之需。

苏培盛亲自取来一碗药呈到太后床前。

胤禛接过那碗药,正要继续替皇额娘尝药,却她一把夺过,咕嘟咕嘟的将药悉数灌进嘴里。

“好了!退下吧,哀家要歇息了!”乌雅氏将空碗丢回托盘里,不耐烦的说道。

感觉到胤禛已经离开,乌雅氏忽然着急的坐起身,眼睛一瞬不瞬盯着地上的碎裂碗盏出神。

只要胤禛病一场,她就能以皇太后之尊垂帘听政,到时候一句话就能让小十四回京。

他当不上皇帝,当个摄政王总不过分吧。

到时候兄恭弟友,定能将先帝爷交托的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她也能不愧对先帝爷的嘱托。

胤禛只是病一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年瑶月没想到翊坤宫修缮事宜最大的阻力竟然来自四爷。

原来内务府拟好的许多修缮方案都被四爷驳回,年瑶月知道四爷在拖延时间。

于是一咬牙,当日就让瑾玉道宫外请来了一百个匠人修缮,没到午饭的时候,就将翊坤宫修缮打扫完毕。

等到胤禛下朝,就发现年氏已经在让人将东西往翊坤宫搬。

知道拗不过年氏,于是只能让内务府挑最好的东西往翊坤宫搬。

得到万岁爷指令,素来抠门的内务府大总管年希尧顿时精神抖擞,他将早就拟好的清单取出来,钻进库房亲自去挑东西了。

什么翡翠玉白菜,碧玺宝石树,西洋的珐琅八音自鸣钟,吴道子真迹,甜白釉花瓶,都让人送去翊坤宫了。

反正什么最稀罕,什么最贵最好看,年希尧就捡着什么搬。

翊坤宫本就奢华,此时被这些珍奇异宝填满,更是富丽堂皇。

就这样,四爷还觉得不够,准备将翊坤宫后头的偏殿扩大到御花园附近,说方便她遛弯。

在封妃大典前几日,四爷还下令将年氏一族一百七十余丁,由汉军镶白旗抬入镶黄旗。

年氏一族抬旗,朝野震惊。

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

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数不尽的名臣良将,后宫嫔妃都出自镶黄旗。

八旗里其实最尊贵的就是镶黄旗,因为满洲的八大贵族世家,比如富察,瓜尔佳,佟佳等都属于镶黄旗。

被抬旗入镶黄旗是天大的恩典。

许多人以为正黄旗更尊贵,是想当然。认为皇族属于正黄旗,所以它就最尊贵。

其实正黄旗里面有好多是皇族的包衣奴才,地位很低,只是因为八旗依附关系,他们只能属于正黄旗。

还有就是许多人误以为皇子们也肯定都是正黄旗。

但其实许多皇子成年后被分旗,做了哪个旗的都统,或者称旗主,该皇子及其后代就属于这个旗了。

比如四爷,即位前是镶白旗主,即位后,作为皇帝亲领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但不属于任何一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