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帝婿 > 第八六五章 新的任命

帝婿 第八六五章 新的任命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2:31:49 来源:88小说

老内侍接过身旁小太监捧着的一卷黄娟,展开尖声宣读道:“敕令:大唐之北,有国突厥,反复无常,薄情寡义,今突厥汗王阿史那·甄云罔顾我朝恩义,率军进犯漠南,朕不忍黎民受其欺辱,特令平夷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领王师击之,与敌寇鏖战于漠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令襄国郡公、驸马都尉、鸿胪寺卿余长宁为平夷道粮秣转运使,左威卫将军柴秀云、国子监博士杜禹英副之,总督战事粮草,发洛口、含嘉、河阳三仓粮食运往漠南,确保大军用粮。制书如右,符到奉行。贞观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及至读完,老内侍见余长宁依旧愣怔发呆,不由尖声问道:“余大人,你可有听明圣旨内容?”

余长宁这才如梦初醒,点头接过圣旨道:“臣余长宁,遵旨。”

老内侍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出帐离去。

房玄龄笑道:“陛下竟让余驸马总督漠南粮草,实在是委以重任啊!”

余长宁捧着圣旨愣怔了良久,苦笑道:“这粮草要如何督运?我可是一点也不会啊!”

房玄龄摇手道:“治水的时候你还不是说你不会,结果一样处置得很好,放心吧,押送粮草很简单,只要将粮草押送到漠南便行了。况且陛下还让杜博士担任你的副手,有她帮助,老朽相信余驸马一定能够完成顺利陛下的命令。”

余长宁苦着脸点点头,一个美丽的影子陡然出现在了心海之中,想及伊人轻笑莞尔的模样,一时间余长宁不由痴了,暗暗叹息道:漠南漠南,我余长宁又要回来了!

将济州治水要务向房玄龄禀告交代了一番后,余长宁便准备与柴秀云、杜禹英一道,前往洛口仓督运粮草。

走的时候,萧锐等驸马自然是百般不舍,余长宁已向房玄龄推荐让萧锐接替他的职务,临行时候余长宁笑容满脸地开口道:“各位驸马,咱们这番出来也算是干出了一番功绩,现在洪水还未褪去,请萧驸马带领各位继续努力,确保堤防不失。余长宁虽然离开了,但会时时刻刻关注治水,待到得胜之时,我们在一道欢聚畅饮。”

萧锐点头道:“余驸马放心,我们一定记住你的嘱咐,确保大堤不失。”

余长宁点点头,将目光转向了前来送自己的房玉珠。

由于有房玄龄等人在此,房玉珠心头虽然有百般不舍之情,但也不能表现出来,在面对余长宁之时,她勉强挤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柔声道:“余大人,大漠风沙崎岖难行,愿你擅自珍重,玉珠在长安等着你……们回来。”

余长宁知道房玉珠的不舍之情,微微一笑一句“大家珍重”,翻上马背便在骑兵的护持下顺着官道去了。

……

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洛河入黄河之口,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气候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隋大业二年,杨广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洛口仓使成。

隋末大乱之际,瓦岗军李密向翟让献计说,洛口仓粮食数量巨大,如果瓦岗军能够夺取洛口仓放粮,天下的各路起义领袖一定响应瓦岗军,听命于翟让,然后翟让就可以称帝号,平定中原。从此话便可以看出洛口仓在军事争霸中的无比重要性。

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更深知粮食乃是保障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不管是征战平乱、赈灾救民,没有粮食都是寸步难行,所以贞观年间,除非是大战大灾之际,各地仓廪一直是非常的充盈,堪比汉武盛世。

来到洛口仓外,余长宁远远就看见一道土墙立在山坳深处,吹来的山风中也飘荡着淡淡的粟米麦香,闻之不禁让人精神一振。

洛口仓仓令早就在山口迎接余长宁,眼见一队骑兵远远弛来,急忙倾步而前一甩大袖拱手作礼道:“下官洛口仓仓令姜成余,见过余大人。”

余长宁收缰勒马,翻下马背虚手相扶道:“老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姜成余又是拱了拱手,这才直起了身子。

这姜成余白发皓首,身材瘦长,脸相英伟,颌下一部长长的白须,一点也没有给人苍老的感觉,余长宁一见顿时大生好感,笑着拱手道:“本官奉旨前来督运战事用粮,一切麻烦老大人。”

姜成余朗声一笑道:“储粮备荒备战正是洛口仓的职责,请大人前往仓城,容下官细细禀告。”

余长宁点点头,又替他介绍了杜禹英,柴秀云两女后,这才在骑士的护持下进入了山坳深处的仓城。

之所以将仓城建在山坳中,乃是看中了其易守难攻之势,一个呈葫芦口的山谷只要有一队兵马阻挡守卫,必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谷满山遍野都是储粮用的小型粮仓,平原地带还兼有粮食地窖,余长宁进入之时,许多民夫正在其中装运粮草,场面一片忙碌。

余长宁虽然丝毫没有督运战场用粮的经验,但好歹以前也曾经解决过关中粮荒的危机,对于粮食运输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在古代交通不便之际,车拉人扛成为最基本的运输手段,但常言道千里不运粮,说的便是因为运输粮食之时民夫以及路途消耗花销甚大,历来精明的统治者,都无疑不是采取以地征粮,或以战养战的办法,从而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

如汉朝武帝制定的屯垦戍边,自此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两宋明清,各朝各代都是极力推崇,并将屯田确定为国策,从而解决边疆军士的用粮问题。

还有大唐的府兵制,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折冲府全都是平日训练,农时屯田,军士们既是军人又是农夫,一切的因由都是因为想要就地解决粮食问题。

好在杨广开通了大运河之后,江南之粮能够通过大运河从水路运至北方,从而大肆降低了车拉人扛的消耗问题,而将粮食囤积在洛口,一来随时可以保障关中长安用粮,二来北方若起狼烟,粮船便可在洛水调度装运,然后入黄河逆水驶向漠南之地。

而这次余长宁厘定的路线,也正是从黄河水路逆流而上,然后抵达胜州榆林之地,这里离阴山不过数百里路程,然后再装车起运抵达粮秣大营,路程便简捷了不少。

来到仓城内,姜成余向余长宁三人备细禀告了粮草集结情况。

得到朝廷的敕令后,洛口、含嘉、河阳三仓都已经开始转运粮食集结待命,特别是洛口仓本就负责了治水民夫口粮供应,粮食装运早就有条不絮地进行着,当余长宁听到目前已有几十艘粮草满载待发之时,顿时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赞扬褒奖了姜成余一番,余长宁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对了姜大人,现在黄河洪水肆掠,不知对粮草运输可会产生不利影响?”

姜成余捋须笑道:“黄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渝州到龙门的黄河河段虽然略有洪水,但只要小心行船,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闻言,余长宁松了一口气道:“粮食运输关系到王师在漠南与突厥汗国的大战,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依本官之意,这批粮食要尽快运往漠南才是,不知杜军师有什么高见?”

经过黄河治水,余长宁与杜禹英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杜禹英现在不会对他冷言冷语,此际面对余长宁的垂询,杜禹英沉声开口道:“粮草除了运输之外,安全方面也很重要,所谓安全,便是要将粮食平安顺利地运往用粮之地,对此,柴将军的任务尤为关键。”

柴秀云笑着回答道:“两位大人放心,抵达榆林之后,末将再去与平夷军商讨一番,请他们务必调拨可靠军队供我们差遣,以保粮队不失。”

余长宁点点头道:“好,本官也正欲前去与李绩大人商议军情,既然时间紧迫,那咱们就先将这批粮草运往漠南,姜大人,接下来的粮草起运还得麻烦你们令人督运,待到商议完运粮事务,本官或杜大人其中一人将会返回此地总督粮草。”

姜成余立即拱手道:“下官谨遵余大人之命。”

……

翌日,余长宁与杜禹英、柴秀云登上了一艘高大威武的楼船,带领四十余艘粮船沿着洛水进入黄河,逆流向榆林而去。一路乘风破浪,鼓帆前行,两日便抵达了龙门山地带,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壶口瀑布。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传说这条水道乃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后人因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将龙门又称之为禹门,而大名鼎鼎的典故“鲤鱼跃龙门”,便是指着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