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乡村医师的金手指 > 第333章 新员工眼中的李嘉根诊所(二)

今天早晨这个晨会开得稍微长了几分钟,最后是陈玉茭宣布了下诊所的一项助理制变革试行方案。

原来的每日初诊助理,现在改成了每月初诊助理。

诊所里的五个顶梁柱大夫(宋福主也被诊所列为了顶梁柱大夫),除了李嘉根,其余四个每个配备了两个助理,剩余的暂时跟李嘉根,李嘉根不在诊所的话,再另行安排。

而助理的配备则是一强一弱,强的助理除了学习和协助顶梁柱大夫,其实也负有一定的监督责任(因为顶梁柱大夫也有疏忽和出错的可能),弱的则完全是跟着学习了。

郑亮和蒋满福第一个月作郑长春的初诊助理,蒋满福除了学习和协助郑长春,其实也负有一定的监督责任,而郑亮则完全是跟着学习了,顺便做些跑腿等杂活儿。

而另一名处于试用期的刚毕业医科大学生李先东和姬清诚则是王贺川的助理。

刘伯和第一个月的两名助理是他的儿子刘子俊和没过门的儿媳妇。

宋福主第一个月的助理是陈玉茭和周正凯。

(如陈玉茭外出,由王昭平和高轩两名进修大夫中的一名顶替)。

王昭平和高轩两名进修大夫和周芳琴、陈玉俏以及学徒耿乐为李嘉根的第一个月的助理,其中陈玉俏和周芳琴同时轮流充当进修B超大夫王雅婷的助理。

(如李嘉根外出,由其中一名进修大夫作主治大夫,其余人为助理。)

从这个助理制变革的试行方案中,能很明显的看出诊所的两个目的,一是在诊治病人中更注重质而不是量,尽量确保诊治无差错;二是诊所在大力培养提高诊所大夫的整体医术水平。

当然这个助理制的试行方案也不是毫无瑕疵的,比如陈玉茭外出的话,由王昭平和高轩两名进修大夫中的一名作为宋福主的助理这一条,就让陈亮很不理解。

王昭平、高轩和宋福主都是四十多岁,而且王昭平和高轩是靖远县第一医院医术最高明的两名中医大夫,而宋福主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甚至都没有行医资格证的乡下大夫,让王昭平和高轩中的一名做宋福主的助理,即便是在陈玉茭外出时临时顶替,这两人能服气吗?

不过,陈亮看王昭平和高轩听了助理制试行方案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大概是李嘉根或者陈玉茭已经提前和这些重点人物沟通过了吧。

他陈亮一个毛头小伙子理解不了的事,不代表王昭平和高轩两个中年人就理解不了。

而这个助理制,陈亮听说诊所已经实行好几个月了,外面人们又叫他们诊所这种制度是双诊制,确实大大降低了诊所的误诊率,大大提高了对病患的治愈率,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诊所的一大特色。

这在别的普通诊所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因为这种医疗模式所多耗费的人力成本是以高收费模式为支撑的,没有打出像李嘉根诊所这样强大知名度的诊所,低收费都招不来多少顾客,实行高收费那还不如直接关门谢客。

这就像是一种品牌效应,没有品牌效应之前你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高收费的。

而要打出品牌效应这又谈何容易,医疗更是一种硬功夫,是要以疗效说话的,所以你必须要有医术足够强大的大夫,纯粹堆积人手是毫无意义的。

而在陈亮看来,他们诊所的中医医疗力量确实够强大的,老板李嘉根就不用说了,刚招来的那个宋福主还看不出有多大水平,可诊所的其他三个顶梁柱——郑长春、王贺川和刘伯和,前两个已经闯出了不小的口碑,第三个刘伯和的医名也在迅速地扶摇直上,上升的势头好像比前两个还迅猛。

而让陈亮不敢相信的是,据说老板李嘉根还在继续物色和寻找更多医术强大的老中医,听说最近竟然盯上了省中医院的中医大家、针灸权威沈开堂教授,因为沈开堂教授马上就要退休了,听说老板李嘉根正在筹划着把沈开堂教授给请过来!

作为一家乡镇诊所,老板李嘉根这野心和胃口大得让人咋舌!

当然,如果考虑到老板李嘉根好像已经在魔都那样的大都市都翘开了一角,而且沈开堂教授又算是李嘉根的师父,趁他退休请来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可能的。

如果老板真把沈开堂教授也请来了,那时对于诊所再招聘有实力的老中医也是一大助力,对于招聘医科新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甚至是硕士博士也是一大助力。

那个姬清诚就是一个中医硕士呢,可现在在诊所也只能当一个初诊助理,一个人的医道实力和文凭还真没太大的关系。

老板李嘉根只是一个医专毕业生,可现在的医道实力却超凡脱众,当然,老板是个非常极端的例外了,传闻他是有异能的。

晨会开罢,陈亮就和四十多岁的蒋满福去给郑长春去做初诊助理了。

去二诊部的空隙,蒋满福向陈亮简单打听了一下新来的宋福主的情况,可陈亮也对宋福主完全没有什么了解,毕竟宋福主住进他们的那套房子里也才一天而已,而且,这人好像不太爱多说话,好像是个比较木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言语之间,陈亮感到蒋满福好像对宋福主感到很有些不服气,毕竟宋福主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民间兼职大夫而已,凭什么一来诊所就把他放到顶梁柱大夫的位置上?

不过不服气归不服气,蒋满福也没有多说什么。

“也许,人家过去多用中医给人治病吧,我虽然也开了多年诊所,平时更多的就是给人输液打针开西药了。”

蒋满福最后叹口气道。

从蒋满福的叹息中,陈亮也看到了他对过去的悔恨,这个陈亮也能理解,他也听说蒋满福以前开着一家小诊所,而且还是老板李嘉根的竞争对手,现在的小诊所,尤其是乡镇里面的小诊所,大多也都是给病人输液打针开西药了。

“小陈你别误解,我对诊所也没有什么意见,现在我进诊所来,加上你嫂子的收入,比过去自己开诊所挣得多得多,我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只是有些不甘心,争取以后也成为诊所的一个顶梁柱大夫吧。

那个宋福主一来就被预订为诊所的顶梁柱大夫,应该是真有实力的,我相信李大夫不会看走眼的。”

随后蒋满福又对陈亮道,很明显他有些担心陈亮这个小青年误解他的话后到处乱传,传到老板李嘉根的耳朵里就不好了。

“我理解蒋大夫您的意思。我平时也不爱和人多说话的,不过一遇到蒋大夫就觉得可亲,感觉蒋大夫就像我的一个大哥一样亲切随和。蒋大夫,麻烦您以后多教导我啊!”

陈亮赶紧道,隐晦地表明自己绝不会乱传话的,同时也向蒋满福表达了敬意。

他明白任何一个单位都是一个小江湖,他现在所在的这个李嘉根诊所也算一个很有规模的诊所了,人这么多,平时除了努力学医努力上进,说话做事也一定要谨言慎行的。

更何况他这一个月的试用期表现如何,眼前这个蒋满福应该是有着很大的发言权的,毕竟这第一个月他主要要跟着这蒋大夫了。

“没问题,只要你肯上进,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你上进。”蒋满福看了一眼陈亮道,感觉这个小伙子还挺懂事的。

说话间他们进入二诊部大厅,发现姬清诚、李先东和陈玉茭、周正凯这两对初诊助理已经在大厅里的初诊桌旁坐好,已经开始接诊病人了,他俩也赶紧坐好开始接诊病人。

“老板娘亲自给这个宋福主当初诊助理呢,咳,那个宋福主应该是真有两下的。”蒋满福心里嘀咕两句,终于静下心来了。

这个大厅里三对初诊助理,接诊病人时也像银行营业室一样依次叫号接诊病人。

按现在诊所里的规矩,除非挂了某个大夫特定号的病人,其余病人都是挂号排队等待叫号,所以病人不一定会遇到什么大夫,而大夫也不一定会遇到什么病人。

蒋满福和陈亮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姓常,是一个63岁的阿姨,自述患冠心病,心律失常2年多,曾反复用中药活血祛瘀剂及西药治疗无效。

嗯,也算一个硬骨头了。

陈亮来了三天,发现凡来这个诊所看病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其他地方医治没有什么疗效才来的,所以绝大部分都算是硬骨头。

陈亮发现蒋满福也不慌,按部就班地进行四诊。

陈亮也对病人进行了四诊,但他除了能在问诊和舌诊上多少对病人病情有些猜测外,其它诊断他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脉诊他摸了半天也没摸清是什么脉相。

“症见胸满胸痛,气短心悸,头晕失眠,口干口苦,舌苔白……”

陈亮在笔记本电脑上打下这么几个字,就打不下去了。

蒋满福看了一眼陈亮在笔记本电脑上打下的字,对他道:“脉弦滑,但结涩时见。”

看着陈亮飞快地打下他说的,他也在拼命地思考着。

“这个心律失常从心论治长久不见疗效,等等,你别打这个,等我想一下。”

蒋满福低声道。

“应该是肝气郁结,少阳经气不利吧。再加上头晕失眠,口干,口苦,脉弦而结,应当……应当主要是要疏达肝胆气机,主用小柴胡汤吧。就这样,整理一下打下来给郑院长发过去。”

蒋满福像耍赌扔出骰子一样地忐忑道。

郑亮把他打出的文字给郑院长发过去,同时打发病人上楼去找郑院长去了。

当他们给第二个病人做初诊时,郑长春发过来三个字:大致同。

这个意思是他对病人的诊断结果大致和蒋满福诊断的相同。

陈亮就见蒋满福看了这三个字后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来,显得开心极了。

喜欢乡村医师的金手指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乡村医师的金手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