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午轩[娱乐圈修真] > 第71章

午轩[娱乐圈修真] 第71章

作者:寂寞也要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9:54:23 来源:免费小说

  片刻后,午轩眉头一皱,缓缓松开,“果然不是时候。时候未到,不可强求。现在,石家因果已然了结,那么,我刻意留下的仇人们,也是时候去会一会了。待那些因果也都断去,想必,我现在琢磨不清的‘心有所感、意有所动’又会清晰几分……”

  如此想着,午轩向许盛阳传音了一声:“走吧。”言罢,化光而去。

  许盛阳问也不问,只自紧紧相随。

  正如午轩刻意将自己与许盛阳的第一次双修留着,直到修为濒临神人境界时才进行,以求多一点找到晋升神人契机的可能一样,午轩之前都没有去向前世那些害他的仇人寻仇,也是这种想法。

  午轩前去复仇,用的还是“玄央道人”的身份。

  许盛阳也显化出来改头换面,用的是玄央道人之徒“成潜”。

  午轩以前一直都是隐藏修为,作普通人状态,大隐隐于市,潜修于世间,但是此前他在石家却没有隐藏修为,更是光明正大的化光而去!这可不是他怕自己在石家会遇到什么小人挑衅,或者有意震慑显摆,他如今岂会怕什么麻烦?他又何必在他不在乎的人面前耀武扬威?

  他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躲躲藏藏对他修行没有益处,那不是他的道途。

  以前为求稳妥,他隐藏修为也就罢了,而今正逢感悟大道晋升神人的关键时刻,他必须从容不迫的站出来,不藏不躲,堂堂正正,现身世间,大方行事,了结因果,感悟契机!这样才有利于他的修行。

  好在,因为濒临神人境界,又随着对神人境界的摸索和感悟,对这方天地和神人的了结更加具体和直观,他对自己的行为也更有定位,心中更明白:如今世界,天地灵气淡泊,法则垂临而下;如今时节,当逢修行圈风雨清洗之时,因果混乱,杀劫四起,神人不入凡间!

  神人虽然带着个“神”字,但到底不是神,更不是那种因果无来去、万劫不沾身的圣人!

  风雨不尽,则杀劫不消,则神人不出,就连紫阳真人都必须在朝廷深处潜修。

  这是如今这方天地的法则,也是法则对神人的限制!

  午轩已经摸到神人的门槛,也就是摸到法则的朦胧轮廓,才有这番感悟和了解,才会果断不掩修为。以前,他却不清楚这些。现在,他则知道:凡间逢乱世,必出英雄,英雄中更有新王;修行圈逢杀劫,则必出强者,强者中定有神人!

  神人没有定数,每逢杀劫,都会有神人出!这个晋升神人的契机,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须争斗拼杀个你死我活才见分晓,才出结果,然后,一人成就神人,身后遍地枯骨。

  “上一次修行圈杀劫中,王稻恩成就神人。这一次的杀劫中,新的神人必须是我午轩。”

  午轩化光而飞,心中冷静到了极点,不自大,不骄狂,也不菲薄。

  又想,“王稻恩成就神人,依仗的‘推力’应当是开国之功德。我呢?我的‘推力’又是什么?这次的修行圈逢杀劫,却不像上次那样波及到凡间的改朝换代,这次只在修行者之间。我需要的会是何种‘推力’?”

  思量间,已到仇人家门前。

  午轩按捺了心思,只待了断前世因果,再得灵台清明。

  第90章 收尾4如此报复

  对付仇人,不是只有“灭杀”一途。

  前世时,午轩痛苦缠身,挣扎残存,却也从未卑微谄媚于人。

  他刚强,倔强,濒临死亡而不敢有丝毫绝望,只怕没能抓住那一线生机!他平日里,甚至能随手救人,就随手救人,只要不耽误他自我疗伤和修行,救人之事,能让他心中平和一点,他就多做一点。就连他最后自知将死,也没有产生拉着谁陪葬的念头,反而最后救了石谆一命……

  他以自己的辛劳换取救命良药,从未强取豪夺,因为那样不是他的道!因为那样他哪怕活下去也不再是他午轩!他要活着,更要做他自己!

  这样的午轩,这样的心性,虽然刚强至极,但想也知道,他绝不可能恶事于善人。

  事实也是如此。

  他前世的仇人,能被他记到现在都不曾忘,被他看做是“仇人”的,可不是那种小花小草、无伤大雅、顶多恶心一下人实际上造不成多大害处的小角色!

  被他视作仇人的,无一不是恶孽缠身者,哪怕有的恶孽不算太多。

  至于那些人为何与他这种重伤求生、道路坚定、哪怕痛苦得几欲疯狂也不轻易害人之人为恶,以至真的成了生死之仇敌?不外乎是欺他重伤、夺他灵药和宝物,甚至意欲趁他虚弱杀他炼宝!

  这种人,死不足惜,死一次根本不够。

  午轩前世已经将仇人杀了个精光,如今却还想要再报仇一次,只因他不愿他的仇人还活着,不管他的仇人是活在哪个时空,他有能力报复,就必然会报复过去!

  他前世时日无多,才干脆的灭杀仇人。

  他如今寿元悠长,报复仇人,可就不是干脆杀死那么简单了,那也不符合他现在的打算。

  ……

  石家。自午轩化光而去之后,石衷就严厉叮嘱众人谨守此事为秘密。

  所幸,这次午轩前来石家,石衷依了石振的要求,只留真正的石家核心子弟和核心修行者供奉在,那些不成器的、有贰心的都被隔绝在外,并未看到午轩和许盛阳化光而飞的那一幕。

  石衷也知道此事隐瞒不了多久,但他依旧尽他所能的将此事隐瞒了下去。

  他在讨好午轩。他自己清楚,不免感慨,然后继续这样“讨好”着帮助午轩隐瞒修为。因为午轩之前十几年一直都在隐瞒修为,淡然安宁的生活,不是那种喜欢显摆的人,就连施法行事除恶都是用的“玄央道人”之身份,所以,在他看来,午轩仍是有着隐瞒修为的打算的,他料想午轩只是为了惊一惊他们石家人,才故意在石家门前化光而飞,展示实力。

  然后,他就从修行圈中听到消息:玄央道人再现世间,凡人不可见,修行者战战兢兢……

  神人不履凡尘,世上就无人知道玄央道人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有人说玄央道人是东海龙窟岛的隐修老前辈,但是龙窟岛在哪里,却没有人知道。有人想要访寻,可也不得线索。龙窟岛本就隐秘,现在又被午轩以秘法掩盖,除了神人,谁能寻到痕迹?

  于是,玄央道人带着他的徒弟成潜,神龙见首不见尾,且唯有修行者才能一睹尊颜。

  石衷耗费极大心思打听玄央道人的消息,那两位本来潜修于石家深处、好似断绝凡心的显化强者也都急急的出动四处访友。再然后,一连数月,便常有玄央道人的事迹从修行圈中流传过来——

  据说,玄央道人现身时,星冠鹤氅,披风绘有山河,披风浮动,便有祥云随身,甘露降临,百姓在无知无觉间得甘露祛病消灾而不自知,修行者也能得听大道至理,修为无不精进。

  此事最初流传出来时,修行者中,大多数都只当这是谣言,还笑好事者夸大谄媚。

  之后却渐渐没有人笑话了,而是一听说玄央道人在哪里现身,就赶紧急匆匆的赶过去!为何?因为那根本不是谣言,而是事实!玄央道人真乃道德慈悲之士,所过之处,皆都与他有着缘法,凡人不得见他,他便赐予甘露化为细雨;修行者得以见他,他便拂动山河披风,阐述修行之理。

  一时间,修行者闻风而动!

  石衷本就见戚韶曼犹豫多日后服下午轩赠来“谢过生恩”的丹药,居然当真暗疾渐渐消泯,甚至连修为都有所进益,正暗暗惊疑于午轩的手笔,思量着那丹药莫非是神人赐给午轩,专门用来谢过生恩的?突然得此消息,石衷方知,那丹药,只怕是真的出自午轩的手笔!

  石衷一时间懊悔恼恨至极,胡子都掐断了一撮,却也无可奈何。

  当初为了讨好王稻恩王神人,他生生压着嫡孙石振的反抗,硬是把嫡曾孙送走,给了午知安抚养。之后却根本没有、一星半点都没有讨好到王稻恩!现在才知,自己是丢了西瓜,连芝麻都没捡到。不,他不是丢了西瓜,是丢了西瓜那么大的仙家蟠桃,连个普通芝麻粒儿都没摸到!

  石衷胸中闷疼了数日,又见戚韶曼来请安时,明明暗疾渐渐痊愈,修为有所精进,却还是脸色苍白,便知这孙媳妇的心情只怕比他更为复杂悔恨……他也不好将自己当初的意愿全怪罪到孙媳妇身上,念在她平日里知礼的份上,还让石振多安慰她几句。

  同时还有别的消息传来,据说,玄央道人腰间悬着一只宝物,乃是携带社稷之力,拥有判定生死罪孽之能的判官神笔。社稷神笔被传为判官神笔,传言说道,玄央道人那神笔点出,便能判定修行者是善是恶,一笔定论,予以奖惩。

  然而,玄央道人不沾杀孽,本是清静无为,只因修行界将有大劫,他见不得世上过多苦难,才不得不现身这方凡尘,奖扶善者,惩处恶者,尽可能的将这杀劫化解些微。哪怕如此,玄央道人也不能违背天意,叹息道:“天意难违,杀劫连神人都不得不避,岂是我等微末之人能挡?我力有尽时,而今,我当尽全力,奖善者一十八人,惩恶者一十八人。全了这四九之数罢!”

  “奖善者一十八人,惩恶者一十八人”这句话流传出去,有人欣然期待,有人惶然逃窜。

  无论善者恶者,玄央道人都并不亲手奖惩,而是有事弟子服其劳。

  修行者们猜测,玄央道人应当是在教导弟子知善行善,知恶止恶。

  据说,玄央道人炼制异宝“功德玉符”一十八枚,遇到修行者中有大功德之善者,他便会赐给弟子玉符和宝瓶,令他那个名唤“成潜”的弟子捧着玉符和宝瓶前去相见。而后,成潜从宝瓶中倒出七彩甘露,赐予那功德善者延长寿元,精进修为,并将玉符赐予那功德善者防身防劫。

  据说,玄央道人又炼有异宝“判官水墨”一十八滴,遇到修行者中有恶孽缠身者,他便会赐给成潜判官神笔和判官水墨,令成潜掌托神笔,定住浑身恶孽的罪人,当众以道法秘音宣读恶孽罪人的种种或已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罪状,而后再以判官神笔,蘸着判官水墨,在其额头书写“罚”字,令其日后承受其自身所造的罪孽。换句话说,那恶孽罪人当初如何害人,以后就会尝到什么样的痛苦,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公平审判!

  最初也有很多人暗暗怀疑:真的会这样公平审判?

  然后就少有人敢质疑了,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据。就连某一位表面温文尔雅,实际上早将数位无辜修行者采补致死的伪君子,在被玄央道人审判之后,当场落了个横死下场,情状和结果都与被人采补无异,而那伪君子周围根本没有旁人,连个鬼怪都无,也不见术法的痕迹,更无灵力的波动。

  就像是冥冥中的报应被那一只判官神笔,用社稷之力引来了世间,落到罪人身上。

  不是没有人反抗,但是他们的修为实力与午轩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谁能反抗得了?

  不是没有人寄希望于神人出手杀了这个搅风搅雨的玄央道人,但是神人当真不出。

  也不是没有人在面对玄央道人时,破口大骂:“你玄央道人算是哪根葱?神人都没说过自己代表世间公道,你连神人都不是,也敢代表公道?我自有我的修行之道,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却妄自尊大,将自己当成道理化身,想要坏我道途!你这才是恶孽!”

  但不管那些人如何狡辩,许盛阳化身的“成潜”都波澜不惊的细数他们的罪状。

  而后,落笔,定罪。

  那些罪状有心人一查就知;

  那些罪人,破口大骂得再狠,挣扎拼命得再凶,也没有半点逃脱的可能。

  玄央道人所到之处,或如甘霖降世,或如泰山压顶,没有任何人有反抗之能!

  玄央道人以实际行动表明了:神人不出,他玄央道人就是无可反驳的公道!

  惶惶不可终日者渐渐多了,一个个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不忘默默数着数目:到十八个了没?

  为恶者无不盼着自己不在那十八个罪人中间,就怕自己也得了一滴判官水墨;相反,自认为善极多的人无不盼着自己就在那十八个功德之人中间,就想自己也能得到一枚功德玉符护身!

  玄央道人亲口所言:杀劫将至!

  谁敢不信?

  在那些罪人中间,三乌门并不起眼。

  前世,午轩在三乌门得到《太上真传三火经》,也在三乌门被人毁去灵根,断送道途。

  午轩曾想,自己前世如果没有去三乌门,如果没有得到《太上真传三火经》,又会怎样?他扪心自问,理智思索,确定,自己就算没有《太上真传三火经》,也会以午知安教导他的修行基础而走上修行大道,以他的天资、悟性、道心,莫非还拜不到师父学不到妙法?

  但无论如何,他前世确实从三乌门掌门何通玄手中习得了《太上真传三火经》,这一点,是仇恨之外的“恩”。恩和恨,两厢分明,在午轩眼里没有半点混淆。

  那一点恩,他会报,那些仇恨,他更会还!

  就像对待午知安。

  午知安也是有心机之辈,不是真的里里外外都不通人情。他难道不知道三乌门掌门何通玄的扭曲性情?他必然知道。他难道不知道何通玄的弟子们都是什么德性?他登门拜访问道,与何通玄的弟子也都有些来往,说他不了解才是骗人的。

  那么,午知安为何偏偏就把午轩送了过去?

  因为信奉“教导弟子,犹如养蛊”的何通玄,突然想要个天资极好的传人。

  因为石家真的放任午轩流落在外自生自灭。

  所以,午知安将他抚养的午轩送过去了。

  午知安的本意,自然不是害午轩。他虽有私心,但他若是秉性恶劣到不顾无辜者生死的地步,石家也不会寻他来抚养午轩了。石家要的不就是让午轩像他一样淡泊世外与世无争,才将午轩送与他抚养的么?所以,他就那么“淡泊”的利用了午轩一下,换来何通玄的功法和指点。在他看来,午轩毕竟是石家的血脉,石家背后又有着神人身影,何通玄必然不会向对待普通弟子那样对待午轩。

  然后,出乎他意料之外,让他惊怒、暗怕,却又无奈的事情就那么发生了。

  午知安抚养午轩,不是出于自己的善念,而是收了石振的好处。他好生生的养好午轩,才算是与石振公平交易。他连这点交易都没做到,所以,前世,午轩在那短暂的一生中,都还算敬重午知安,与此同时,他却也隐在暗处,冷眼旁观的看着石振派人出手,断了午知安修行晋升的最后一点希望。

  今生,午轩送了午知安一件凝聚灵液的宝物,现在便在午知安身上留下一道阻断道途的咒法。

  这就是抚养之恩,这就是利用之恨。

  何必矫揉造作优柔寡断扭扭捏捏!何必违背着本心的去伪善作大度状?

  你让我恨之不忘,我便报复于你。断绝的利落,这才是了结因果!

  正如对待午知安一样,对待前世眼睁睁的笑看他被人废去灵根,任由他痛苦挣扎,看着他亡命天涯的师尊何通玄,午轩也是“恩怨分明”。

  于是,何通玄见证了《太上真传三火经》修行到极致,修行到濒临神人境界的效果;何通玄也被告知,《太上真传三火经》有了真正的传人,也会继续传承下去。这门功法不会泯灭于世间。何通玄还得到了一瓶丹药,效用是益寿延年,让没有修为的人都能活得相应长久……

  再然后,何通玄成了第十五个罪孽之辈。

  玄央道人座下弟子成潜,历数何通玄收人为徒,转眼却又纵容弟子对其加害的罪状,旁人方知,几十年来,光是毁在何通玄手下的年轻觉醒者就不下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