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64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64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姐姐……”,广哥仰起头,看着娇娥。

  “你们父亲叫我们不要再顾他,若是撑不住了,便拿这个匣子去求于夫人。”,林氏咬了咬下唇,颤抖着说出赵义的话。

  娇娥心中一颤,想起前世父亲也是这般,从河南郡回来之后,见了后母和家中儿女,便自行去了诏狱,自杀明志。

  洛嬷嬷曾经对她说,父亲是为了保全他们一家,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今父亲又要选择这样的一条路吗?

  娇娥对赵义怨艾的心,早已消褪,她拿过那只匣子,仔细摆弄,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阿母,不如找洛嬷嬷问问。”

  “我们家成这个样子,不知道还能不能支撑下去,答应嬷嬷的,都不知能不能做到,不如……”,林氏实在说不出下面的话,她性子要强,断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旁人受牵连。

  “阿母,洛嬷嬷不是这般的人,当时我们拜她老人家为义母时,可是答应要奉养她老人家的。我还要给洛嬷嬷养老呢。”,娇娥觉得有些说不通,急的跺脚。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洛嬷嬷气呼呼地敲着拐杖,大怒道:“林氏,你还不如娥儿。”

  洛嬷嬷本来是问问赵义在狱中的状况,没料到却听到了这样的话。

  “嬷嬷。”,林氏抱住洛嬷嬷哭号起来。

  “傻孩子,赵义还好好的呢。进了诏狱出来又升官的比比皆是,你现在就这般天塌下来的样子,他还能指望你什么呢?”,洛嬷嬷摸着林氏的头发,因为心力交瘁,林氏的头发已经变得有些干燥。

  林氏的哭声渐渐收住,这一阵子以来的事情让她心力交瘁。

  被人掳走,差点失贞,林氏觉得丢脸之至,虽然那日她昏沉着,却还是有些印象。赵义一遍又一遍地抚慰她的身心,告诉她说不在乎,只要她还在就好。

  夫妻二人之间心意相通,本是最幸福的时候,赵义却又被丢入诏狱。恍若一盆冰水泼上了头,她该怎么做,这个家又该怎么办。

  洛嬷嬷说的对,赵义到了困境,她应该想办法救出赵义才是,最不济也得不拖累他。

  她还有三个孩子。

  “嬷嬷,还能把阿父救出来,对吗?”,娇娥期盼地看着洛嬷嬷,不等回答,又肯定地点点头,大声道:“大表哥答应过我,他叫我信他。”

  洛嬷嬷叹口气,心想林天一个三百石的代主簿能做什么呢?但看到林氏哭的如此伤心,便忍下了嘴边的话。

  广哥原本耷拉着肩膀,听了娇娥的话,也用力的点点头:“大表哥一定能做到的。”

  “总能找到法子的。”,洛嬷嬷转过话题,问:“我来之前,你们再说什么呢?”

  娇娥递过那只匣子,希望见多识广的洛嬷嬷能看出这个匣子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何非要熬不住了再去找于廷尉呢?若是这匣子真有什么用处,为何不立即去找于家呢?

  洛嬷嬷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这个匣子是乌木所制,雕工古朴精细,没有丝毫匠气。这并不是一般的官吏家中能拿的出来的器物,必然是传承已久的世家大族之物。

  洛嬷嬷想了想,拔下头上的钗子,在锁鼻处轻轻的戳了几下,只听咯噔一声,匣子的左下侧处,轻轻翘起来了一个小小的暗格。

  暗格里什么都没有,但暗格的内壁,刻着一个小小的标记。

  洛嬷嬷将匣子放到光线明亮处,仔细辨认。

  娇娥眼尖,叫道:“这个标记我见过,于夫人送来家的东西,都有这个标记。”

  沉寂。

  这是怎么回事?林氏不敢相信,也拿过匣子仔细辨认,确实是缩小了的于家的标记,洛嬷嬷教过她们,世家大族有专属的族徽,用于与其他大族区分。

  母亲和于家有什么瓜葛?哥哥并未告诉过自己,赵义又是怎么知道的?

  洛嬷嬷迎着光,闭上眼睛,赵义比她想象的聪明,妻子嫁妆中蕴含的秘密,他一直忍到了到了这个时候才说出来,是为林氏留下的最后一条路吗?

  只是,这意味着什么。

  林氏立即起身,抱着这个匣子道:“既然大人说这个有用,必然有用,我就拿着这个去求于夫人。”

  “阿母,我和你一起去。”,娇娥也站了起来。

  洛嬷嬷睁开眼,赵义能忍到现在,又说的如此确凿,看样子必然有所持。

  “去吧,说不定也是一个转机。”

  古力的几个侍从,陪着林氏和娇娥去了于府,但于府并不见客。

  林氏抱着匣子,站在门前,不动。

  赵兴也跪在未央宫东门外,不动。

  昨夜,他辗转难眠,点着蜡烛读书来排遣内心的苦闷。

  身为罪臣之子,他怎么能在皇上身边任职;身为赵家的嫡子,却没有一点办法来救出父亲。

  古力默不作声地在一旁陪着,她翻到了“缇萦上书”篇,递到了赵兴的眼前。

  虽然林天将计划告诉了她,但林天的计划不一定能成不是吗?趁着皇帝尚未作出决定,何不借此为自己和赵兴争取一次呢?

  她离不开赵兴。

  赵兴见了书篇,眼角跳了一跳。

  文帝时期,缇萦的父亲被诬告治死了人,被押送到长安施刑。

  缇萦家中只有五个女儿,作为家中最小的小娘子,缇萦跟着押解犯人的队伍餐风露宿,风雨无阻,一路用心照顾父亲。

  到了长安城,缇萦竭尽全力都没有办法解救出父亲,便跪在未央宫门外,递上自己写好的文书给皇上,自请做官奴婢,以此来赎父亲的罪。

  文帝见缇萦的言辞恳切,非常感动,便废除了割去鼻子等肉刑,并且免了缇萦父亲的刑罚。

  缇萦的孝行不仅解救了父亲,还帮助了许多受此刑罚之苦的百姓。儒家将此作为佳话,列入孝行篇。

  赵兴心中有所感悟,他看了看古力,做出了决定。

  他跪在未央宫门外,请求小黄门将自己的上书呈递给皇上。

  萧望之知道赵兴愿意去西域,开拓西域诸国和大汉之间互市,换得父亲无罪时,感叹数声。

  “若是此事得成,比起当年张骞的功绩也毫不逊色了,张骞为此封侯,但此子愿意以此来换父亲无罪,孝心可表。”,萧望之感叹道。

  近五十年前,大汉远征大宛国取胜,在敦煌设立了驿亭,在轮台和渠犁驻兵屯田。只有使者校尉在那里统管,去了那里,生活艰苦不说,还要面对着匈奴和其他附属匈奴小国的攻击。

  虽然大宛国答应和大汉之间进行互市,但从未做过的事情要做起来,必然需要大宛国的全力支持,还要防备着其他国家,尤其是匈奴的捣乱,这是一条坎坷的路。

  这个如玉般的少年郎去了能不能受得了,能不能活着回来?

  萧望之虽然持才傲物,却又最是惜才,赵兴无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击中了这个高傲大儒的心。

  “陛下,臣有一句话,非常想问,但又害怕……”

  “萧少府,但说无妨。”

  “陛下,您想让张家变成第二个霍家吗?”

  “放肆。”,龙颜大怒。

  “臣不敢,臣就说不问了。”,萧望之拜了一拜,就要退下。

  “萧少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刘病己缓了口气,又问。

  “臣心中有些疑问,忍不住想问问陛下。霍光深得帝心,被封为大将军,霍光死后,他的族人不知道收敛,最终灭族。张世安也深得陛下的宠信,被封为大将军,眼下病的正重,张博做的事情……”,萧望之顿住了,看了看刘病己,意思是陛下,您懂得。

  刘病己也知道这件事做得不地道,赵兴的上书他也收到了。

  “朕也是无奈,张世安病重,张贺对朕有哺育之恩……,张彭祖来求,朕也很为难。”,刘病己平缓了一下心情,还是解释着。

  “陛下,张彭祖有罪,陛下派人把他斩了吧。”,萧望之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又是为何?”,刘病己到了现在还不知道萧望之为了赵兴而来,就白做了这个皇帝了。

  他也想听听萧望之有什么办法。

  “他身为张贺的嗣子,却一心管着叔叔家的事,还用张贺对陛下的恩情来求不该求的恩典。张贺受过据太子的恩惠,抚养旧主血脉,乃是本分。皇上念及旧情,将张彭祖封为候,这是不忘旧情。但张彭祖却忘掉了本分,也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心中无父无君,难道不该斩吗?”

  萧望之的意思是对刘病己有恩情的是张贺,而不是张世安,张贺有嗣子,也有留下来的弱孙。

  要报恩对他们好就是了,张博和张婕妤又算是那条道上的?连香火都不能给张贺供奉。

  “张世安对陛下只是尽了臣对君的本分,陛下也应当对张世安像君对臣一般。”,萧望之又加了一句。

  这句话将刘病己内心隐隐的不满勾了起来。

  当年张贺一心想把张婕妤许给他做妻子,但是张世安并没有瞧上,还将张贺训斥一顿,张贺才撮合了他和许平君成亲。

  刘病己虽然意中人就是许平君,但张世安的态度和话语的确很伤人,后来刘病己为了扳倒霍家,借用了张世安,但也给了张世安荣宠。

  用萧望之的话来说,这就是君臣相处,张世安有功,他便嘉奖。但张家人有过呢?张世安这一支对他并没有恩情。

  “朕有些头疼,再想一想。”

  “陛下若看在张贺的面上,不忍张家落到霍家的地步,长歪了的树枝还是要修理修理。”,萧望之丢下了最后一句话,便退下了。

  “戴长乐……,戴长乐。”,刘病己被萧望之这几句话搞的心烦,又唤来了这个伙伴。

  “长乐,你说我是不是太放任着张家了?”刘病己心中有事,对戴长乐说话便像以前一般。

  “次卿不是想立王婕妤做皇后吗?就算是为了张婕妤好,也应当约束住张家了,毕竟皇家的正经亲戚可只有许、王两家。”,戴长乐亲热地叫着刘病己的表字。

  戴长乐和许嘉等人关系甚好,张博和张婕妤是什么牌面上的人,以前都不会正眼瞧自己一眼的人,现在却来分享着刘病己的荣光,动不动拿张贺的恩情说事。

  不封张婕妤为后,戴长乐高兴的很,他才不会站在张婕妤生的刘钦这一边呢。

  “你叫弘恭去安抚那赵兴一番,只说朝廷自有公论好了。”,刘病己挥挥手,赶着戴长乐去了。

  谁都没有料到,张博此时已经死了。

  张博伤的最严重的地方便是赵兴第一刀砍在的胳膊处,其他的几处都是小伤。但为了置赵义于死地,将林氏母女弄到手,张博一直声称病的快要死了,窝在家中养伤。

  张夫人整日里为他熬制补药进补,张博补的过了头,府里的侍婢他又瞧不上眼了,每每想到林氏的*,心中像猫挠心肝一般,总想着怎么趁着赵兴在狱中,逼着林氏低头,让他快活。

  可要装病,又不能出门,张博的脾气越发大起来。张博的大奴想着法子替主子排忧解难。

  正巧了,张府附近的府邸被租了出去,前一阵子搬迁进来了一家商贾,商贾是扶风郡人,在东市上做豆豉生意,家中养了个胡姬。

  胡人女子一般都身材高大,体型丰满。这个胡姬也不例外,胸脯高耸,皮肤雪白,一张小脸轮廓分明,妩媚妖娆。

  胡姬经常在门外玩耍,又喜欢说话,张府里的大奴没费什么力气,就将她底细打听的一清二楚。

  年关将至,商贾回了扶风郡老家祭拜祖宗,过完年又要去陈留郡买货物运上来,有四、五个月不在府中。

  商贾家中的大妇很厉害,商贾不敢带胡姬回家,又舍不得她,便在尚冠里租了院落,觉得将胡姬藏在这里比较稳妥。

  张博见有这么块肥肉在眼前吊着,就动了心思。

  他在勾搭良家妇女上深有心得,几下便将这个胡姬勾上了手,张府里人多嘴杂,张博便经常溜到胡姬家中幽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