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48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48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耿大人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是以前看好的上官,曾经紧抱大腿,两家来往也比较频繁,便扭过头去,看着桑大人。

  桑大人笑道:“严大人,我两位来一是来看看您,二是受人之托,前来找您商议还债之事。”

  严延年原本拿准了赵义一时半刻想不起要这笔钱,卖了严府之后,换了间便宜宅子,将一家人安置下来,便打定主意要重新翻身。

  在京兆尹府的小黑屋里,严延年就在筹划着翻身大计,凭他的才干,若不是凭空多出这么多的曲折来,怎么也不会如此蹉跎。

  但许多事情就差在那一点点上,因为这些一点点,短短几个月他严延年便从得意人沦落成了断肠君,严延年真的不服。

  算算年龄已经老大,又有了这么多的不良历史,再从小吏开始爬起,到老也爬不到高级官吏的范围,能选的只有剑走偏锋,兵行险招。

  眼下最炙手可热的便是皇后位置的争夺,日后便是夺嫡,可惜他已经失去了官位,无法再上疏抵达天听。

  张婕妤的三个兄弟忙着在朝中拉拢人,严延年自诩擅长揣摩局势和人心,当年他敢于以御史府属官身份弹劾威震朝野的大将军霍光,获得皇帝的赏识。如今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可是张博并不将他放在眼里,皇后之位的争夺,需要有身份有分量的人说话,刚被请出丞相府的严延年有什么份量?只看在他身后的严彭祖在儒生之中的地位,张博才抽空见了见他。

  任凭严延年说的天花乱坠,张博都没有太多启用他的心思,但也没有拒绝他的投靠。

  严延年必须忍耐,以前张博这样的人他是不会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张博是个草包,做不成什么大事,皇帝还年轻着呢,就算张婕妤做了皇后又如何?

  当年的废太子还不是卫皇后所生,又有尚主的舅舅卫青做后盾,结果如何呢?一朝太子,被几个宠臣和宦官逼的要起兵自保,卫皇后一根白绫自尽。

  但严延年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如今的朝堂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留给他,他的声誉已经被毁,上升的官途中断,怎么也攀不上顶,赏识他的人也不再给予援手。

  要想出头,只有再次冒险一搏。

  严延年忍下了张博的不屑,他愿意做低伏小,只要能有出头的机会。

  忍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忍耐就是痛苦,一种少有人了解的痛苦。但严延年忍了下来,也得到了报酬。

  张博闲谈中告诉他一个消息,朝廷出使西域的人选尚未选好,但出使的行程和时间已经定下,出使西域的路上充满了风险,很多官吏不想去。

  ☆、第64章 长夜

  严延年立即便嗅到了机会的味道,小人物要想往上爬,必须舍得,这其中还包括了舍得自己的命。

  出使西域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使者,最后被推举出来的人必然不是朽木便是大材。所以去西域的机会对于各府的属吏们来说是穿肠毒药,但对于严延年却可能就是蜜糖。

  皇上年轻,最崇拜的人又是汉武帝,迟早会兴兵西域,不论从长远还是就眼前,严延年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若是能借机赌个大的,张博可不就得拉着自己了。

  借着严彭祖的名气,张博顺手的人情,严延年获得了进入西域队伍中的机会。接着出使西域的人选也已经定了下来,是上党人冯奉世,由前将军韩增推荐。

  冯奉世出生世家,他的祖辈是出名的秦将,后来归顺大汉朝,冯奉世得了家传的兵法,又潜心研习《春秋》,被韩增赏识,推荐给皇帝,前几年还曾经接受霍光的指令攻打过匈奴。

  由此人出使西域,护送大宛国的客人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必会将客人一路安全护送到目的地,还可以顺路了解西域各国的军事、朝野格局,为皇帝的下一步雄韬大略的实施做准备。

  严延年觉得这一步又押对了,只要能想法子在路程上,得到冯大人的赏识,什么都好说。

  即便母亲来长安行腊祭礼,他也有脸面见母亲和列祖列宗。

  当耿大人和桑大人一进院子,严延年便知道,赵义想起他来了。

  只要能在出使西域之前稳住赵家,人出了长安城,便不担心什么了,赵义要讨债也得等他从西域回来再说。

  严延年打定主意,只是笑脸迎人,带着他们看了看自家居住的不易,又说起近来手头不宽松,需要赵义体谅些个。

  一番言语下来,便让耿、桑两位大人一脸唏嘘,严延年又反托耿、桑两位大人看在同僚一场的面上,帮着给赵义求个情,宽限几日,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还上钱。

  这两人也不能将严大人逼的太紧,留的一线好见面,毕竟又不是自家的钱,何必来哉。

  赵义得到两人的回复,心下有些不快,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谢谢两位。

  娇娥听了笑得打跌,道:“阿父真是好算计,还叫两个人去做事,谁都不想和严家撕破脸,都不会尽力,不知阿父又有什么好主意。”

  洛嬷嬷戳着她的小脸道:“小娘子真是坏心眼。”

  林氏也只是揶揄地笑笑,却当着赵义的面并不多言一句。

  赵义又开始拿着方扇长吁短叹地扇风,酷热的夏夜真是难熬。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的并不止赵义一个,林天也同样无法安枕。

  他和赵彭祖一直追查不到盗首的音信,赵彭祖无论是否能够完成这项任务,都是赵大人家的二郎,而他林天,却必须抓住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垒出个登天梯。

  否则等待他的便是漫长的低级属吏生涯,娇娥出事让他变得更加急切,若不是职位太低,表妹又何至于想方设法背着姑父来看他。

  怀璧者罪这个道理,林天懂得。

  娇娥的错便是美得耀眼,那货郎本就想安安静静地干了事,静悄悄地回扶风郡,见了娇娥忍不住出了手。若是长得丑,还有这么多事吗?只怕天天在东市来来往往,也不会有人感兴趣吧。

  要么能掩藏住娇娥日益增长的美丽,要么具有保护娇娥的实力。

  姑父娶了姑姑之初,日子清贫过得煎熬,不也想方设法不叫姑姑再卖绣图养家,箍着姑姑在家那都不去吗。

  眼下姑父还未想到娇娥和他有了私情,出了事大家都被吓坏了,没有去多想。

  日后一日日大了,他若还是混不出个什么来,娇娥还这般对他自然好,姑父却只怕要把他当仇人了。

  在和赵彭祖在一起的日子,林天便费尽心思地打听着官场的消息,那个衙门好升迁,朝中的红人又是凭借什么往上攀爬,这些消息总有一天会有用,他听着揣摩着,人迅速的老成起来。

  娇娥出事,却叫他和赵彭祖立了功。

  林天能够看出来,决曹掾史和贼曹掾史若不是看在赵二郎的面上,是不会顺带着写他一笔地,实际上他是靠着京兆尹府才解救了表妹。

  在众人眼里,他不是什么好出身,只不过借着赵二郎的势,入了赵广汉的眼,得了个属吏的位置,这已经让很多人不高兴了。

  眼下这种情况,人家随随便便将他往边边一推,就没他什么事了,却又偏偏碰上赵二郎在,不得不给他也记上一笔。

  林天是商户家长大的孩子,自小懂得看人眉眼高低,见这情形,更加谨慎了,对赵彭祖愈发的好,但这好里,他知道没有法子那么纯粹。

  林晖见他这么段时间里就有了少年老成的味道,便扔给他几贯钱,让他学着在同僚们那里做人情。林天这才醒悟过来,商户不就讲究和气生财吗,这京兆尹府里,赵二郎和赵广汉就是他的重大客户,其他人也要维持住好的人情往来。人情这种事,就是你抬我抬大家抬便有了的。

  第二日,林天便请着京兆尹府的两位大人和兄弟们大吃大喝了一顿,多谢他们的相助之恩,又答应他们的家眷来林氏绣纺可以有折扣。

  果然同僚关系又顺畅了许多。

  赵彭祖日日和他在一处,赵家缺什么,喜好什么,林天也都想法子打听了出来。

  “彭祖兄,赵大人不接受贿赂,只靠着秩俸,怎么养的活那么多的门客?”,林天排查的累了,停下来歇脚,喝了口水,随意地问。

  “哎,所以我阿父让人到东三市上去卖酒赚钱啊。东、西、二市本就归属京兆尹府管辖,可我家的门客却被丞相府的属官给撵走不准卖酒。”,赵彭祖提起这个就来气。

  “难道说丞相府和京兆尹府有隙?”,林天听姑父提及过,严延年不就利用的这个给赵广汉布的死局吗。

  还好有娇娥,解了这个捆绑着林家和赵家的绳索,林天的心又变的柔软了,他温和地瞧了瞧赵彭祖。

  “这朝堂上想让我父亲倒下的,可真不止丞相府,你看上次荣畜那件事,丞相府一动手,后面御史府和少府都跟上了,若是这个案子转到了廷尉府,阿父说他也得不到个好。上次卖酒的事,阿父气的不行,后来惹出来了事,越闹越大,京兆尹府的属官都腰斩了一个,阿父还好有皇帝的赦令,只降了一级秩俸。”,赵彭祖心有余悸地道,又接着说:“以前我只知道跟着阿父查案做事,没有想过这些,竟还没有你表妹想的周倒。”

  “你表妹……她还好吧?”,赵彭祖还是没有忍住,放柔了声音问。

  林天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笑着道:“她好了,只是呆在家中不怎么出门了。”

  “彭祖兄,赵大人怎么养那些门客呢?”,林天又将话题转了过来。

  “现在都靠我母亲的嫁妆在养啊,只怕日后这些门客是养不起了。阿母说阿父只怕要学公孙弘。”

  “公孙弘?”

  “武帝时期的丞相啊,身为丞相却吃着粗茶淡饭,盖着布被,家中的财产都用来资助族人、同乡和门客了,死后家无余财。”

  林天擦了一把汗,赵家已经窘迫成这样了吗?他想都不敢想,若是自己做了高官,舍得让表妹跟着他一起粗茶淡饭,盖着布被过日子吗。

  表妹那样的人物,真该放在心尖尖上护着,给她最好的,公孙弘的妻子一定很老很丑,不得公孙弘的爱慕吧。

  “天哥,你在想什么呢?”,赵彭祖见他神思恍惚,叫了他几声。

  “我在想,你家可以试着做其他生意啊,或者入份子,不是很好吗?”,林天回过神来,懒洋洋地抛出了他的想法。

  看样子姑父说的对,赵大人未必能在京兆尹府呆的太久,自己日后还是得要和那些属官打交道,应当在赵大人走之前铺垫好上升的基础,若是能得到赵大人的真传,也还有可能混个椽史。

  林天着急想拉近和赵家的关系,让赵家入个份子,日后绣纺的生意大了,对谁都有好处。

  “我阿父好像不喜欢这样做呢。”,赵彭祖黯淡下来。

  “也许赵大人没有想起来呢?私自卖酒这样的事情其实容易落人把柄,还给赵大人的名声抹黑。入份子这样的事情,及其简单,又隐秘。”

  “你让我好好想想。”,赵彭祖也不想天天吃饭都见不到肉食,少年郎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又这样日日在外奔波,没有肉真是难熬。

  林天还在犹豫着另外一件事,要如何向赵彭祖开口。

  娇娥那日托林立带的话,林天已经记下了,还命林立悄悄去套了刘二的话,说那拨人是苗公推荐来的,工钱也由苗公捐助了。

  这说明娇娥的猜测很正确,这些人和那个叫做苗公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苗公也是世家子弟,在东西两市都有铺面,出门在外有僮奴前呼后拥,和里令关系甚好,好善乐施,邻居对他的风评甚佳。

  这样的人怎么会和那样的人有瓜蔓,林天也想不通。

  按理,他应当尽快将此事上报给京兆尹府。

  但这次林天并不想将这个消息告知决曹掾史和贼曹掾史,他想立个大功,让旁人只能辅助着他,而不是让他在旁边喝肉汤。

  告诉赵彭祖则不一样,赵彭祖是他的朋友,不会和他抢功劳,有些事还需要依托着赵二郎的身份去做。

  这是他和赵彭祖立功的好机会。

  但是怎么说呢?他们眼下接的任务主要是查盗首的音信,而不是去缉拿潜在的货郎的同伙。

  这段时间漫无边际的排查,让林天觉得,赵大人并不指望他们能做点什么,便将这般渺茫的差事交给他和赵彭祖了。

  ☆、第65章 蜜糖

  赵彭祖听了林天提议,想着兴许可以帮助父亲增加家中资产,那怕是能够改善一下饮食,让桌上多出几道肉菜也好,脸上便荡漾出了笑容,两条眉毛像是要飞了出去般。

  林天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盖了下来,他为赵彭祖感到惋惜,突然不太想提苗公这个话题。

  明日便是沐休日,可以先去一趟姑父家,和娇娥、姑父商议之后,再给赵彭祖说这件事。

  他近来有空就缠着一些老府吏讨教一些律令,零零散散的也知道了不少,赵彭祖本是官家儿郎,却跟着他在京兆尹府混。林天以前只当赵大人希望儿子能够传得衣钵,但近日他了解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赵广汉可能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才没有叫儿子去做个贴近皇上的郎官,毕竟京兆尹是二千石的秩俸,赵彭祖完全可以进入太学经由选拔,也可以直接被推荐成为郎官。

  为了防范官员贪污,大汉朝一直对于官吏的身家有要求,低于一定数目的财产,则不能出来做官,就连做个小吏都需要有四万钱的家产,许多人为了家中出个小吏,便一直挨着不分家产。

  小吏的秩俸很低,有人连娶妻都困难,拿不出婚聘的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林天这般好运,年纪轻轻就做了童吏,身后自然而然便有林氏绣纺做依仗,做个秩俸不到百石小吏,无须担心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