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140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140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张夫人对这对小夫妻充满了好奇之心,也想多了解些平陵县的情况,好为夫君解忧。

  娇娥早早便准备了起来,换了大衫,又让夏婆子打了个小包裹,带着替换的衣物,发髻梳了又梳,发饰也是选了又选。

  瞧着她如此折腾,林天的眼神有些发暗。

  最终娇娥选了一身水红色的纱裙,加了一条稍厚的披帛,简单打扮了一番,瞧着即简单又不失隆重。

  林天亲自将夫人送到郡守府门口,看着两个婆子将娇娥一行迎入后院,才收住脚步,守在外面。

  张敞听了只是笑笑,这对小夫妻经常被夫人提及,也是恩爱的很。

  娇娥步入了郡守府的后院,在郡里,就数郡守最大了,又不是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这院子就大了不少,堪比丞相府。

  里面亭台楼宇,飞廊高桥让人眼花缭乱,娇娥暗暗咋舌,想不到郡守府的后院如此气派。

  带她的婆子见了笑嘻嘻地解说,这是前面几任郡守逐年扩建而成,尹太守带了家眷来,但人数不多,也懒得打扫,将这园子锁了一半,里面种了些蔬果供应郡守府使用,到了张太守来了,还没有顾得上这些,只将园子开了,没事的时候进去走走散心。

  “大人最喜欢和夫人饭后漫步,这个习惯一直都有,夫人最喜欢这园子里的花,看到尹太守将那么多好花都扔到一边,只种了许多茄子豆角的,说尹太守太无情趣。”

  娇娥捂着嘴轻轻地笑,心里已经对张夫人的习性有了七八分的了解。

  一行人走走停停,说说看看,近小半个时辰才走到了正院的廊檐下,几个装扮明媚的侍女上前,将娇娥等人迎进了正屋。

  进了正屋,屋内装饰雅致,简单但不失华贵,没有点香,屋内摆放着几琉璃盆的香果,专门取那果香来熏屋子。

  张夫人真是个会享受的,看着不怎么奢华,细节处处考究,这样的人瞧着平和,实际难处,洛嬷嬷在心中暗叹,自家这个小娇女不知道能不能入了太守夫人的眼。

  只听得一阵佩环响,张夫人牵了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大的不过*岁,小的四五岁,都是女孩子,打扮的粉嫩,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娇娥不放。

  张夫人梳着坠马髻,鬓便插这一支黄色的菊花,衬托的肤色明亮,眼神清澈,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美貌,但浑身上下洋溢着受宠的幸福之感,娇娥一眼便看了出来,母亲这几年来身上便洋溢着这种幸福。

  身边两个小孩子也像广哥一般粉雕玉琢,看着颇为娇憨。

  传闻所说张夫人和张太守感情深厚,看来所言非虚。

  娇娥悄悄地舒了口气,下定决心要说服张夫人担任平陵县的绣学学长。

  张夫人被娇娥的打扮惊呆了,那一身水红的纱衫,轻轻柔柔地随着一举一动而晃动,身上用银丝参杂着绣就的花纹,微微发着光,瞧上去又像是在纱衫上披了一层银纱,看着极为赏心悦目。

  最关键是这个小人儿,眉毛眼角都流露着幸福,本就是绝色,因这幸福更是亮丽,眼下还未张开,若是长开了真不知道该是个什么倾国倾城的模样。

  “果真是个绝色的美人儿,真不知道那林天又是个怎么俊秀的少年郎,方才配得上这样的美娇娘,”张夫人心中暗道。

  娇娥连忙上前,施了大礼,道:“臣妇见过太守夫人。”

  “快快请起,”张夫人连忙扶起,牵着娇娥的手,让她坐在身边,两个小孩子不怎么说话,只是盯着娇娥一眨不眨地看,娇娥有些羞涩地对她们笑了一笑。

  张夫人见了,点着两个女儿的脑袋,笑骂:“看到县令夫人这般美,也不能如此失态,去去去,出去玩去,客人都被你们吓住了。”

  大女儿道:“原本以为母亲最美了,没想到还有更美的,真是看愣了。”

  小女儿点点头道:“看愣了。”

  娇娥脸上红晕升起,连忙谦让:“夫人美在行止,而臣妇只是皮相,行止长久,而皮相难存,怎堪相比。”

  张夫人的唇角微微勾起,让侍女们将两个孩子牵了出去,不要来捣乱,双方叙话毕,娇娥便说了来意,“……臣妇没有想到兴办绣学这样难法,有许多的妇人们宁愿在家穷困潦倒,吃不起盐,买不起衫,也不愿意出来学习绣艺,为家中赚些钱粮。臣妇想请夫人担任绣学的学长,让那些狭隘的妇人改变想法,都不再守着自家的小院穷饿下去……若是夫人答应,功德无量……”

  “好一张巧嘴,这事我不敢自专,待大人回来,问过方能回复……”张夫人心里是欢喜的,又不用她出面,出力,出钱,只需要出个名字,便能挂了学长的身份,届时绣学出了成绩,她就有了好名声,这个平陵县的县令夫人倒是心思活络。

  洛嬷嬷心中暗喜,娇娥这番说辞,真是说到了张夫人的心里去。

  张夫人又热情地询问了娇娥许多长安城的绣样,又问了问贵妇人圈子里的闲话,最后得知娇娥的母亲是于夫人丢失在外的大女儿,不由得拍手称奇,当知道娇娥经常出入皇宫,又说些长公主和王皇后的闲话。

  娇娥始终面色如常,对答都非常的适宜,一点纰漏都没有,瞧着这样的娇娥,洛嬷嬷别提心里多自豪了。

  张夫人果然对娇娥非常满意,告别时,笑着送到了门廊下。

  与之同时,张太守收到了来自长安城的一份礼物。

  张太仆命人快马加鞭送来了一块玉玦。

  这块玉玦通体莹透,小巧精美,的确是馈赠之良品。

  张太守对着这块玉玦,微微地苦笑。

  玉玦,玦者,决也,张太仆在催着他早做决定。

  ☆、第173章 托付

  张敞忿忿地回了后院,就见到两个小娘子围坐在夫人身边,一起兴高采烈地欣赏着一副绣图。

  绣图上一只翠绿的鸟儿,立在窗前的大石上,引吭高歌,阳光撒在鸟儿身上,翠绿的羽毛带着微微的金光,幽暗的石苔上还有几滴露珠。

  真美。

  “这幅绣图真是好,夫人……”张敞也忍不住赞叹了几句。

  “阿父,你看这鸟儿羽毛,是贴翠呢,”大女儿摇着双环髻连忙给父亲炫耀。

  张夫人看了看张太守的气色,笑着从侍女的手中接过热帕子,给他搽手,道:“方才林县令的夫人来了,小小的年纪,长得真是招人怜爱,还有一手好绣艺,这个是她送过来的,两个孩子喜爱的不得了。”

  张敞听了,淡淡地“嗯”了一声,又是林县令。

  “……乖巧聪慧的很,经常出入宫中和长公主一起绣花,她的弟弟也做了太子的伴读……”

  “什么?”张敞一愣。

  张夫人又拿过一张帕子,轻轻帮着张敞搽脸,让他放松一下,又道:“听说她们在宫里曾经因黑熊袭人,保卫过太子,受了嘉奖,她的舅舅于永眼下正在太子身边当值……”

  夫人外交还是有用的,这些事情,总是夫人之间说说闲话传递的更快。

  张敞和夫人又商议到了三更时分,方安稳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张敞召集各县县令,对各县的考绩做出了评价,并指出了剩下几旬需要做的几件大事。

  做完训殇、激励、总结这些事情之后,张敞又当众表扬了平陵县的做法,希望其他各县有能力也试着解决县内穷人娶妻这样的大事。

  县令们低下头,互相使着眼色,瞧吧,林县令上头有人,太守也这般看好他,这个小童官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呢。

  当众人都退下,张敞又将林天留下,单刀直入地询问柳公这个案子究竟有没有什么隐情。

  林天拿出昨夜和娇娥、李功曹商议了半天的奏章,笑着道:“郡守大人,臣正好有个折子想递上来,请大人先过目。”

  张敞打开一看,头上的汗就滴了下来,林天启奏朝廷,对将汗血宝马安置在平陵县的牧苑一事进行了一番讨论,顺便对马政也做了一番议论。

  奏章上写道,汗血宝马乃是国宝,冯大人从大宛幸幸苦苦地护送了回来,应当珍惜。

  太仆应按照不同用途对汗血宝马进行分配,有给皇室专用的,有用来配马种繁育的,若是给皇室专用,应放到上林苑去,若是要用来配马种繁育,则应集中到几个大型的牧苑,由专人来管理这件事。

  另外,就汗血宝马的繁衍一事,林天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汗血宝马这样血统高贵的马匹,适合奔袭,并不适合承重,若是骑兵专用,还需配承重马来承载物品,这样的配置在大规模骑士团也是不适合的,只能由少量的精兵配置这样的宝马,做突袭专用,所以,建议将繁衍所用的汗血宝马挪到挨近屯兵处的牧苑,而不是留在平陵县的牧苑。

  若太仆一定觉得平陵县的牧苑更适合饲养这些汗血宝马,为了再次发生这样的意外,请给予重兵把守,平陵县实在调集不出来这么多的县吏看管。

  这段话看起来只是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实际上却包含了对此案为何发生进行了影射,并对太仆质疑。

  “林县令真是高见,”张敞强笑道,平心而论,忽略掉其中满满的对张太仆的恶意,这份奏章还是很有见地的。

  这个小童官很有斗争经验吗,张敞突然想起了萧望之对林天的夸奖:擅长治狱。

  既然擅长做这个,自然这些纸上功夫都是不差的。

  张敞命人将决曹椽、贼曹椽、柳公及两位证人都提了上来,再次审理了一番,案情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张敞直接命人上刑逼供,柳公年纪大了,实在熬不下去,便道:“这显然是因为林县令娶了丞相长史家的女儿,赵家与张家有仇,林县令与张家过不去,故意诬陷与我。”

  苗公听了冷笑不止,道:“你不是和林县令家是亲戚吗?若是真的这样想,又何必将女儿嫁与张太仆,林县令怕你为利所诱,专门来找了郡里的功曹将牧苑早已经到期的服役者全部释放,偏偏你又借故犯了新的过错,延长了在牧苑的服役期,你的女儿紧接着嫁给了张太仆,你又做下这样的事,究竟是谁在诬陷谁?你又是受何人指使?”

  其余的人眼观鼻,鼻观心,恨不得没有听到这样的秘辛。

  张敞大叫一声,“都死到临头了还嘴硬,给我狠狠地打。”

  柳公这个时候也清楚过来,他是注定要死的,林天早已经盯上了他,给过他机会,眼下也不会救他,而他除了认了,别无他法,他还指望着张太仆照顾他一家老小了。

  “罢了,罢了……这都是我做下的孽,是我和林县令有隙,想私下里报复,一时糊涂,做下这样的错事……”柳公哽咽地道,至少能避过一顿毒打,张太守这个样子想将他打死灭口了事。

  林天面上闪过不忍,但也无可奈何,这些都是姨丈的选择,有了什么样的选择,便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若是叫姨丈得手,他何止是县令做不了,大汉律令中每年春耕的牛瘦了或者无疾而终,负责管理的县令都会被责罚杖刑二十。

  更何况是从大宛国带来的汗血宝马。

  张敞如释重负,这件事情由柳公承担,不再牵涉旁人当然最好。

  柳公被罚断右足,罚敦煌郡建筑城墙五年。

  接着张敞气不过,向朝廷上了道请罪的折子,又将林天的奏章附在内。

  刘询看了大怒,一旁又有戴长乐加油添醋,刘询心中对张延寿为了将林天拉下马,不惜将汗血宝马阉割之事,记了一笔。

  张安世身体及其不好,刘询一切都看在这个老人面上,忍了下来。

  皇帝只将折子扔给了张延寿,让他自己去看,张延寿知道事发,立即扑倒在地,叩首泣道:“只因家父病重,哥哥在西羌,臣心中忧思重重,恍惚之间,竟做下了这样的决定,若真让那柳公得手,臣万死难辞其咎。”

  刘询听他又拿张安世出来做挡箭牌,便挥挥手道:“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林天的那份奏章说的甚是有理,你重新布置一番吧。”

  自此,对张延寿心中极为不喜。

  娇娥对柳公的下场有些唏嘘,林天安慰道:“是柳家要和我们过不去,若是要让他得了手,你还不知道怎么为我哭呢。”

  “那日柳蓉来看了我,一心想着赢了我去,只怕是为了这个……”娇娥深有所感地抱着林天的肩膀,道:“柳蓉先看上了你,怎么会看上张延寿那样的老头子……眼下,还不知道柳家能有个什么下场。”

  “你就是心善,柳蓉是什么人,你不用为她操心了。柳家成了这个样子,只能怪他们贪心不足,”林天劝慰着娇娥,还是去了狱中看了看柳公。

  柳公求林天看在亲戚的面上,不要计较,日后若是柳家有难,靠不上张家时,还希望林天能伸手。

  林天点了点头,两人都知道,年过半百的柳公受了刑,再去了敦煌郡,只怕连命都留不下来了。

  柳家本就是商户,如今又有了罪人,只怕柳家的两个儿子难以再有什么好前程了,就不知道张太仆会不会伸手照顾柳家。

  张敞却是满意的,两家谁也不得罪,张夫人也表态,愿意担任绣学的绣长,日后绣学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她。

  娇娥又去了张夫人家几次,次次林天都亲自将她送到郡守府,又守在门口将她接回行辕。

  “你当年新婚的时候也没有这般对我,”张夫人趴在夫君的身上酸酸地道。

  张敞却道:“林县令又不会每日给林夫人画眉,只不过偶尔几次接送罢了,谁有我两这般长久呢。”

  张夫人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沐休日,各县的县令都已经离开了郡府,各自回县里去了。

  张敞拉着夫人儿女在街道上漫步散心,却又远远瞧见林天拉着娇娥的小手,在集市上东张西望。

  “那便是林夫人了,林县令真是保护的紧,在外就用纱帽围了起来,林夫人真是绝色,”张夫人指点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