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123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123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刘询戴着九寸高的通天冠,坐在高位,俯身看着赵广汉、萧望之、尹翁归三个优秀的官员,非常满意,也非常得意。

  大汉朝有这么出色的郡守,怎么能不富强,又怎么能不安定西域,让匈奴乖乖称臣。

  臣子们干的好,说明他这个天子做的好,他刘询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是天命所归,他的祖父本就该有的,被人夺去,上天又交还到了他的手里,他还将交到太子手中。

  见皇帝高兴,萧望之和尹翁归提出两郡缺乏人才,想从朝中征召。两人大刀阔斧的变革,移风易俗,对郡内的官吏重新整治了一番,眼下两郡都需要从其他郡或者三公府中引入一些循吏。

  皇帝听了,眉毛不由得就挑了挑,萧望之可是曾经看上过林天的,如今……岂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刘询就朝许嘉那边望了望,却发现许嘉不在场,弘恭会意,小声禀道:“许中郎将今早出门跌了一跤,从马上跌下来,把脸磕破了,有碍观瞻,请了假不上朝。”

  刘询就道:“萧大人曾经看上过一个童官,叫做……”

  萧望之笑着禀道:“禀陛下,那童官叫做林天,陛下将他派去廷尉府做廷尉平,平冤狱去了,据说今年的考核为优呢。”

  “你可真是打听的清楚,”刘询若有所指。

  萧望之应声道:“陛下,臣觉得那个童官是个人才,且臣不擅长治狱,林天去了可以多起点作用。”

  刘询笑眯眯地瞧向了于廷尉。

  于廷尉是个识趣的,和林氏父女相认之后,林天在廷尉府就有些微妙起来,为了避嫌都应当让林天出府找个好位置。见陛下如此,于廷尉连忙禀道:“林天这一年来将廷尉府的历年陈案都整理了一遍,还带着其他廷尉平到各郡去,梳理出来了不少冤狱,这个童官的确能干,若是萧大人瞧上了,廷尉府也愿意放人。”

  萧望之连忙应声道:“多谢于大人。”

  刘询有些犹豫,道:“只是按照大汉官吏考核之法,林天不易升迁过快,调动过频呢。”

  朝中熟悉林天的人并不多,但是大多数人都还记得林天在朝堂上的辩术,印象深刻。

  有人说:“英雄出少年,可以对林天网开一面。”

  又有人说:“官吏的考核办法实行了这么久,林天并未立下什么功勋,陛下的考量是正确的。”

  张延寿禀道:“陛下,臣到有个主意。”

  刘询神色微动,笑的玩味,“那就快快说来。”

  张延寿道:“臣觉得林天既然如此出色能干,必然不止萧大人需要,尹大人处也同样需要,林天虽然年幼,但能在一年内将廷尉府内的陈案清理干净,又到各郡清出来不少冤狱,这样的能力已经能够担当起县令的职位了。按照用人条例,朝中各府的属官出任各郡的郡吏,都会上涨一级,若是林天独独不涨,反而不美,若是涨的过快,是不是又太过,陛下可将林天放到比较困难的郡县去做县令。”

  张延寿一向和赵家不和,怎么会替林天说话呢,只是不得已而已,两害相权取其轻。

  大奴张青听说,林天和赵家的大娘子有口头婚约,但赵家要求林天秩级达到六百石才可下定,许嘉对赵娇娥念念不忘,求着皇上想法子成全。

  以前赵家在张延寿眼里就是破落户,张延寿不会在乎许嘉娶赵娇娥,若是娶上了他还要叫声好,如今赵家和冯家成了亲家,赵兴又立了大功,若是许嘉娶了娇娥,不是给许家增添势力吗。

  与其成全许嘉,不如成全林天,但是看着林天到了萧望之手下受重用,张延寿又不爽,索性不如替皇上解解忧,将林天扔到麻烦从中,若是爬不出来,可怨不得旁人。

  扶风郡的平陵县,严延年就曾经在那里折掉了官职,只好又重新从丞相府的低级属官开始干起。

  刘询笑了笑道:“张太仆这个法子甚好,扶风郡的平陵县向来是个麻烦堆,就叫林天去试试身手吧,看看他有没有甘罗十二岁拜相的本事。”

  甘罗十二岁拜相,自荐说有能耐的人就象锥子放入布袋里,立刻就会显出锥子尖,脱颖而出,麻烦越大,越能显示能耐。

  看皇上举了这个典例出来,众人便不好再说了,就连一向善辩的萧望之都没有再继续。

  下了朝堂,于廷尉笑眯眯地问:“萧大人,赵大人你们两家的婚事不知何时办呢?”

  萧望之不应声,赵广汉笑道:“你外孙女婿去平陵县之前,准能参加上,到时候他可要作为夫家友人帮着去迎亲,挡酒呢。”

  于廷尉笑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赵广汉瞧着于廷尉轻松的背影,笑着道:“长倩,你就别别扭了,旁人都在问,赶快占卜一下吉日吧,虽然我儿子鲁直了点,但他也有他的好处,你虽然喜欢赵子房,可你女儿不喜欢呢,再说赵子房都被冯世奉抢了去了,你也不用想了。”

  萧望之默了半响,道:“就连林天都比你儿子强呢,我家美君怎么就瞧上了你儿子呢。”

  赵广汉依旧不生气,道:“这是命里姻缘呢,林天早就定了赵子房的妹妹,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能瞧上旁人吗?”

  于廷尉不知他二人撕掳,高高兴兴地上了马车,对着等在车内的林天道:“竖子,竟然让你弄成了。”

  林天连忙殷勤地将手中的暖炉递给于廷尉,笑道:“臣不过是运气好呢。”

  瞧着冻的脸色有点青的林天,于廷尉笑了笑,这小子就是会讨人喜欢,也不推辞,将暖炉接过,又从车中暗箱里取出一坛酒来,排开印泥,就着坛口,先喝了两口,递给林天,道:“喝这个一会儿就热起来了,酒可是个好东西。”

  林天连忙接过,和于廷尉对喝了起来,于廷尉越看眼前这个小子越满意,外孙女婿总算比女婿顺眼。

  许嘉在家中得了消息,知道林天将被调任扶风郡平陵县做县令,年后上任,他虽然伤了面门,但内心很高兴,许嘉认为,林天能胜过自己的,不过是和娇娥一起长大的情分,他也能做到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给娇娥更多更好,总有一日,在娇娥的眼中,他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转眼间到了腊日,刘念专门派小黄门到赵家,请娇娥姐弟去宫中参加驱疫鬼的仪式,这是一份难得的殊荣,赵家没有拒绝的理由,娇娥和广哥裹得厚厚的去了宫中,陪着太子兄妹三人一起玩耍,小黄门扮成的疫鬼和伥鬼围着宫中各殿跳了又跳,最终被手持火把的中黄门和十二兽赶出了瑞门。

  五营骑士开始传递火把,等扔到了灞河里,这仪式就算完了。

  娇娥长吁一口气,等到天子将驱疫鬼所用的苇戟和桃杖赐下来,就可以谢赏回家了,娇娥心里有气,实在不愿意再多瞧许嘉殷勤的嘴脸。

  许嘉摔了面门之后,便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娇娥,听说娇娥来了宫中,不顾面上还带着未褪的於痕,守在娇娥身边。

  等到娇娥和广哥得了苇戟和桃杖,便告辞说要赶回家,将这些挂在大门上,许嘉又一次提出要护送娇娥姐弟二人回家。

  娇娥本不愿意,但又想借此和许嘉说个明白,便没有拒绝。

  许嘉没有见到娇娥时,很想念,心里堵了许多话想倾诉,那些话在舌尖转来转去,也不过是一句,我喜欢你,会对你好的。

  见了娇娥,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反而放不开手脚。

  一路上竟然无话,广哥抱着苇戟和桃杖在怀,只睁着一双眼睛,骨碌碌地也不说话。

  到了赵府门口,娇娥拿定了主意,对广哥道:“你先进去吧,我和许大人有话要讲。”

  许嘉闻言下了马,脸上洋溢着不敢置信的笑容,直直地望着娇娥,却见娇娥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来,那是许嘉赶走纠缠她们母女的张博后给的。

  娇娥轻声道:“许大人,多谢您以往的帮助,那时拿这块玉佩时还小,如今我已有了夫家,这玉佩还是请许大人收回吧。”

  许嘉闻言如同遭了晴天霹雳一般。

  ☆、第151章 醉

  许嘉的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娇娥的话,夫家……夫家……为什么总是比林天晚了一步,就差那么一步。

  眼前一只美丽的柔夷,伸出毛绒绒的袖筒,那手指细细的如同葱管,正捧着他的玉佩,若是他的心能这样被娇娥捧在手心,便是死也值了。

  娇娥见许嘉脸色青白,半响不接玉佩,垂下了眼帘,她想起了前世,她是如何深藏着对林天的心,沉吟片刻,也顾不得羞惭道:“许大人,我与林天自小在一起长大,相知相惜,说句阙越的话,大表哥与我,便如恭哀皇后与皇帝一般,女子大都是情痴,我和表哥能成眷属,此生已别无他求了。”

  许嘉听了这话,脑袋里的弦被拨动了一下,他愣愣地问:“娇娥,你那么好,嫁给谁都配的上,为何要苦苦……”

  娇娥正色将话截断,道:“当年皇上在民间时,听闻恭哀皇后非皇上不嫁,您应当懂得。我……我心中只觉得大表哥最好,和他在一起我便快活,和他分离我便伤心难过,我不求别的,只求能和大表哥一生一世一双人。”

  许嘉低下头去,娇娥的话让他想起了幼时,母亲和父亲争吵,要让姐姐放弃嫁给刘病己的念头,刘病己身无恒产,又游手好闲,又有皇室压着,此生看起来没有出头之日,姐姐哭着绝食,发誓说此生非姐夫不嫁。

  姐夫没有了姐姐,便心里再也进不去人,当年他和父亲都担心姐夫被比姐姐好看许多的霍成君迷了心智,结果,姐夫还是为姐姐报了仇。

  可是……

  娇娥看看许嘉的神情变幻,又道:“说句大不敬的话,与恭哀皇后而言,在民间与皇上的那段日子才过的快乐,入宫之后想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尚不免被霍家加害,娇娥只想过舒心日子,富贵有我父兄去求就好了。”

  接着又将玉佩向前递了递,道:“许大人多次相助,娇娥心中都记下了,日后若有用得着娇娥之处,定当竭力相助,只是这玉佩……”

  许嘉苦笑一声,娇娥话已经说的这样明白,将他想说的话都截断了,留了一线,日后好见面,还能强求什么,他点了点头,轻轻将玉佩拿起,揣入怀中,看着娇娥,想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便翻身上马去了。

  娇娥站在家门口,目送许嘉离去,今日这番言语,许嘉应当能以己心度他人之心,不再强求生事了吧?

  今生能和大表哥在一起,娇娥觉得她重活这一辈子就算是圆满了,父母恩爱,兄弟皆安泰,又有大表哥伴着她,与上一世相比,简直是泡在蜜糖罐里一般。

  只求老天能让这幸福伴随她,久一些,更久一些。

  “吱呀”一声,门开了,林天出了来,怨道:“你怎么一直看着别人不回来?”

  听着这酸溜溜的话,娇娥的心中泛着甜,嗔道:“你怎么总这样?”

  “我怎么样?后悔了?”林天将怀中的苇戟和桃杖递给娇娥,厉声道:“现在想后悔,已经没门了。”

  娇娥被逗得一笑,嘴角上翘,却故作不在意地道:“谁说后悔了,现在都已经上了贼船了,还能下去吗?”

  林天严肃地看着娇娥,“自然是不能,就老老实实做个贼婆子和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罢。”

  娇娥知道林天在门里偷听到了她和许嘉的谈话,脸羞得通红,跺跺脚便要回府,林天连忙拽住道:“广哥让我俩把这个插上呢,他待会要亲自出来敲锣驱疫鬼,你跑什么跑?”

  娇娥白了林天一眼,林天偷偷地笑了笑,又故作严肃,认真将苇戟和桃杖摆了摆,又叫娇娥来看,两人笑着闹着,将苇戟和桃杖又调整了几番。

  林天拉着娇娥的手,站在门前,端详了片刻,道:“摆的很正呢。”

  娇娥点点头,林天又拉着娇娥到了紧挨着的自家门口,又摆放了一番,才道:“我送你回家去,就要去余里了,立哥和玉瑶还等着我呢。”

  娇娥又点点头,林天搂住娇娥,将下巴放在娇娥的发顶,叹道:“还要等几日方能纳征下定,真是着急。”

  于大人点了头,王氏便赶忙请了官媒上门来请婚,生怕慢了一点,被人抢去了,林立都在背后学着母亲的模样,偷笑了几回。

  大汉朝讲究媒妁之言,只是两家自行认了亲事是不敬礼法,会被旁人瞧不起。

  媒人上了赵家,三寸不烂之舌说的赵义和林氏心花怒放,答应之后,便是问名占卜,要找个好日子,卜一下是否吉兆,好在方士说这桩婚事是极好的,王氏听了,脸上怒放出一朵花儿来,连忙催着媒婆将占卜结果告知赵家,接下来便要纳征了。

  娇娥动了动,道:“这在大门外呢,让旁人瞧了去……”

  林天道:“没事,这都什么时辰了,都在家里准备腊日礼的祭品呢,若是有人开门,我怎么会听不到。”

  虽然这样说,还是恋恋不舍地将娇娥放开,轻轻拉起小手,道:“外面太冷了,我送你回去,待会再和广哥出来敲锣好了。”

  娇娥点了点头,都由着大表哥安排,两人进了大门,只听“嘎吱”一声,那门便关上了,门上的青铜门环还轻轻地敲着门板,发出轻轻地敲击之声。

  许嘉静静地站在街角,他的梦尚未开始,便已经被敲醒,娇娥和林天二人,情投意合,言语之中那化不开的浓浓情意,让许嘉心中涌上一股子说不出的苦涩。

  他出了里门又觉得自己不够有风度,想折回来找娇娥,至于找到娇娥说些什么,他也压根没想好,拐到街角,就见到林天和娇娥两人在忙着挂苇戟和桃杖。

  他最不想见的人便是林天了,又忍不住想看林天和娇娥是怎么相处法,越看越觉得心里难受,可又忍不住想看,直到两人进了赵家的大门,许嘉才缓缓牵了马走开了。

  静下心来,许嘉觉得娇娥说的话,无不有理,赵娇娥,你为何不是与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为何不是想与我一生一世一双人……许嘉觉得再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喜欢一个人了。

  他回到家里,见许广汉忙前忙后地准备腊祭礼的物品,看父亲满头白发中夹杂着缕缕乌发,心里长叹一声,对许广汉道:“阿父,这些我来忙就好,家中不是有大奴吗,你干嘛自己来操这个心。”

  冬日里天黑的早,虽然点着粗粗的牛油烛,室内还是有些昏暗,许广汉眯着眼睛,瞧了瞧儿子的脸色,叹气道:“你母亲和你姐姐都等着我给她们准备好吃的呢,老婆子脾气最大,要是我不亲手做,只怕生气不来了,你姐姐最喜欢我做的牛肉羹了,小时候……”

  许嘉茫然地应着,阿父和阿母两个虽然经常吵闹,感情却极好,阿父被施了宫刑,又在掖庭当差,阿母也没有嫌弃过阿父,只带着他和姐姐度日。

  这便是赵娇娥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许嘉有些晃神,等回过神来,又听到许广汉在念叨:“一日比一日大,你阿母和姐姐又要问你为什么还不娶妻生子了,你姐姐这般大的时候,孩子都有了两个了,翻过年就要行成人礼了……”

  许嘉打断父亲的话,道:“阿父,孩儿不孝,让您操心了,您替孩儿选个好媳妇吧,只要能像你和阿母、姐姐和姐夫一般就好。”

  许广汉愣在当场,又惊又喜,问:“嘉哥,怎么突然转了性了?莫不是冲撞了什么?阿父只是说说,你要实在不愿意……”

  许嘉害怕父亲再提起赵娇娥来,连忙道:“阿父,我想通了,早点成婚,好给咱家续香火呢。”

  许广汉乐的眼泪都出来了,连忙点头道:“太好了,太好了,阿父也让你阿母高兴高兴,她们也会高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