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114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114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与张千秋一样郁闷的还有张延寿,如今他回过味来,黑熊事件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让刘询铁了心要抽太子上位。

  原本太子只有个头衔,其他皇子都未封王,太子和刘钦的差异并不大,如今太子已经开了府,刘钦紧跟着封了淮阳王,与太子之位相差更远了。太子有了太子府,有了自己的人,羽翼就会慢慢丰满起来。

  只要刘询还惦记着那个死了的女人,信任太子,太子之位就会稳当得很,刘钦早早封了王,也搬离了桂宫,去了北宫,由王皇后统一照管,和生母张婕妤也疏远了许多。

  张延寿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赵家也没出事,反而捡了个漏,如今赵义喜添丁,赵兴又有了战绩,儿子张博的大仇何时能报?

  这个古力怎么这么没用?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138章 移恨

  大奴张青善解人意,开解道:“想来古力还未到大宛,一路都还要仰仗汉使,不敢贸然行事。”

  张延寿听了浑身一振,心情大好,笑着道:“张青,你竟然能想到这一层,是我心急了,听说莎车国阻断的是翻过葱山之后的关隘,此时冯世奉和赵兴还没有到伊循城呢。”

  看来只有等了,等到古力到了大宛,在自己的地盘再对赵兴下手了。

  想来想去,到底还是不放心,张延寿又去了父亲的书房,打算看看堪舆图,查一查莎车国和大宛究竟相距多远。

  一推门,张千秋也在,正皱着眉对着摊在案几上的堪舆图揣摩。

  “大哥原来也在这里,”张延寿不敢造次,这件事是瞒着张千秋和古力私下的协定。

  “你也是来看这堪舆图的?”张千秋却大感欣慰,兄弟两人总算是想到一处去了,道:“你的确得好好看看,赵充国说秋天草长马肥之时,西羌只怕和匈奴会有动作,若是真的,一场大战即将展开,只怕骏马监要吃紧呢。”

  张延寿才想起来骏马监的事来,不免有些惭愧。

  “那个赵充国不是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吗?怎么每日在朝堂上蹦跶个没完,我看父亲这次……”张延寿将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赵充国就算是要为皇帝把命都舍了,好歹也要考虑些人情世故呢,父亲举荐了他,被搞的没了面子,又是什么好事,难怪这么大年纪,打了那么多仗,立了大功也不怎么得皇帝重视。

  父亲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张延寿觉得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也不适宜说出口,但这个意思张千秋接收到了。

  “哎……”张千秋有些发愁,道:“再不想办法,父亲在朝堂上的威信都要受到动摇啊,眼下只有我出头了。”

  张千秋不是说说而已,在朝会上主动提出申请,愿意去西羌巡视羌人的部落,区分忠奸,看一下先零部落在捣什么鬼。

  刘询被张千秋的言辞触动了,安抚了他几句,道:“张将军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大将军如今身体不好,还是由魏相另派使臣好了。”

  考虑到这件事毕竟还是当年张安世和霍光二人处理不当,刘询打算帮助将这件事掩盖下去,只训斥了义渠安国一番,又命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商议派人出使西羌,巡视羌人部落,若是羌人有什么动静,也好预防一二。

  张千秋知道刘询心里还是偏着父亲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也为不能去西羌出使觉得遗憾。

  西羌和大汉必然会有一战,前将军韩增的身体不好,不能带兵,左将军未曾设置,右将军没有和匈奴交手的经验,后将军赵充国太老,算下来张千秋曾经攻打过乌恒,正当年,若是先去西羌掌握情况,就占了先机了。

  可是皇帝要让张千秋在父亲身边尽孝,张千秋有些苦恼,却又不得不感谢皇帝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魏相和丙吉二人商议了半日,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其实魏相颇有些想让赵义去,这个新上任的丞相长史没有什么功绩,升任丞相征事都是意外之喜,若是论积劳就更轮不上了,但架不住赵义命好,又升了丞相长史。魏相想选派赵义去西羌立一番功劳回来,堵一堵丞相府里众人的嘴。

  但是赵家才去了个赵兴,再派人家父亲出使,皇帝估计也不会答应,更何况赵义还新添了个幼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在魏相看来,赵充国实在是被压制的太久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有了张安世的举荐,便什么都要发表一下意见,西羌的事情被夸大的有些太过了,派人出使西羌就是走走过场,看一下各部落有没有什么反叛之心,回来交一份奏疏。

  压根没有想到,这里面暗藏的风险。

  义渠安国也为自己不平,当年只是顺嘴答应了先零部落渡过湟水,换个地方去放牧,在赵充国的嘴里就成了毁坏千年基业的罪行,见魏相和丙吉找不到合适的人出使,便立即自荐,想洗清罪名。

  就算西羌人真的想叛乱,他亲手将萌芽扼杀掉,也算是将功补过,也出了口恶气了。

  不得不说义渠安国的这个主意打的真不错,魏相和丙吉又是厚道人,不象赵充国一般,有点事情记几十年,就点头同意了。

  赵充国却不同意,对皇上说,这下义渠安国要惹出大祸来了,丙吉、魏相听了这话都不乐意了,就连皇帝都有些不高兴。

  什么人啊,这是……大家都默契地对赵充国的大声疾呼采取了忽视,依然决定让义渠安国出使西羌。

  而且皇帝考虑到张安世的心情,改变了即刻出使西羌的计划,说既然赵将军猜测西羌人到了秋天会有所行动,现在离秋天也没有几个月了,那就索性等等看,这次义渠安国出使西羌与前次不一样,要多备些骏马和粮草,不易仓促出使。

  张延寿内心是明白的,但是他绝不会站在赵充国这一侧说话,私心里,他甚至希望义渠安国能够闹出大祸事来,这样才有出场亮相力挽狂澜的机会。

  赵充国很失望,沉默了,这段时间被赵老将军弹劾或者提到的官员都觉得松了一口气。

  杨恽在诏狱中听说赵充国的事情,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对林天道:“老将军只知道做事,一点都不懂得做人,只怕皇帝过了秋天就会知道厉害,等义渠安国惹出大祸来了,就会相信老将军了。”

  林天无言,听杨恽说赵充国不会做人,感觉甚是怪异。

  “杨公难道就没有想过出去吗?”林天转过话题,道:“赵老将军可以等,但是杨公在狱中等什么呢?眼下皇帝并没有能够需要想起来你的地方呢。”

  杨恽被噎住了,止住了笑,咳嗽了几声。

  林天又闲闲地插了把刀,“戴长乐虽然免了官职,杨公却被下了诏狱,戴长乐已经做了太子詹事了,杨公却还在诏狱之中,杨公不想办法出去,还在等什么呢?”

  “你懂什么?”杨恽恼羞成怒。

  偏偏林天并不闭嘴,道:“杨公觉得难过了吧,每次杨公说旁人痛处的时候,旁人的感受就是这样的,说不定比这还要难过几分呢,毕竟林天的本事不及杨公一二。”

  杨恽语塞,过了半响,方笑出来:“你这个小竖子,难道有什么办法不成?”

  林天恭谨地道:“臣有幸跟着杨公学习《鬼谷子》,虽有所得,却也不敢班门弄斧。只是《鬼谷子》中说万物皆分阴阳、强弱、紧驰等等,有了分别就有了捭阖,就可无中生有。学生不才,想尝试一二,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人能够在戴长乐的身边进言。”

  杨恽听了大笑,道:“竖子,你若是能将我弄出去,我杨恽愿意答应你三件事。”

  两人击掌盟誓,林天也不多言,只在心中暗自筹划。

  第二日,辅食时分,赵成又来送娇娥做好的食盒,林天接过,去找了于廷尉,道:“于大人,臣想将杨公放出诏狱。”

  于廷尉以为这个小子最近被自己折腾的累傻了,扶额道:“你在说什么浑话呢,这是天子才能决定的事。”

  林天不再多言,轻轻打开食盒,将饭菜端了出来,才道:“臣想请于大人一起进餐,这是赵家大娘子亲自下厨,做的辅食。”

  于廷尉本不想理会,一听是娇娥做的,立即瞪起眼睛,道:“这些那里够,你去别处吃吧。”

  外孙女竟然每日为这个竖子做饭菜,于大人心中很是不平。

  林天也不恼,在一旁伺候着于廷尉吃光了食盒里的饭菜,腹中的肠鸣象是伴乐,让于大人吃得更香。

  “小娘子做的还真是美味,”于廷尉满意地抹了抹嘴,连点肉羹都没有给林天留下。

  林天也不生气,在一旁轻声道:“于大人不想为赵氏姐弟报仇吗?黑熊之事,只怕连皇上都知道了是张家的手笔。”

  “想又能如何,眼下又没有机会,再说这又和杨恽出狱何干?杨恽的脾气如此之差,得罪了不少人,又招惹了戴长乐在皇上说他的坏话,实话说吧,若不是皇上念在杨恽的父亲有从龙之功,杨恽曾经揭发过霍家的谋反阴谋,杨家又有那么多的二千石以上官员,只怕会让杨恽弃市呢。”

  于廷尉抚了抚肚子,哼哼两声,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林天默了默道:“干等着那有机会,眼下明明就有机会摆在眼前,于大人却不知道用,给娇娥他们姐弟报仇的机会就应在了杨公身上。”

  娇娥和广哥在宫中遇到了黑熊,接着太子开了府,刘钦封了淮阳王,林天已经怀疑上了,后来又有了广哥这个小耳报神,林天觉得自己猜测的*不离十。

  既然太子的对手是张家,赵家和林家的敌人也是张家,为何不联合起来呢。这个中间的枢纽便是在皇上眼中有着格外份量的戴长乐。

  林天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拉拢戴长乐的,但是拉拢不住,却一样可以用他。

  从杨恽下狱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戴长乐是个有仇必报的性子。

  虽然是夏天,于廷尉背上的汗毛竖了起来,面上不显,问:“你难道要用杨恽的命去讨好戴长乐?”

  林天平息了下心情,道:“臣怎么会出卖自己的师傅,于大人将臣看成什么人了?”

  于廷尉的汗毛又倒了下去,松了一口气道:“那我实在是不明白你的法子了。”

  “这法子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让戴长乐明白他丢官和杨恽一点关系都没有,却可能和张家有关,”林天压了压怒意,解释道:“戴长乐深得帝宠,又和太子站在一边,迟早都要和张家反目,既然如此,便帮他一帮,赵家也有了个同盟不是。”

  “张家势大,在朝中必然有讨厌他们的人,只是碍于皇帝不敢表露出来罢了,有人愿意和张家为敌,又有得胜的希望,他们自然愿意依附过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积累的多了,张家也会垮。”

  “谁让张延寿接替的是戴长乐的太仆之职呢?”

  林天近来无时无刻不在想法子,寻找让张家倒霉的机会,张延寿胁迫古力对赵兴下手,用黑熊袭击太子,陷娇娥和广哥于危境,这些都让林天无法忍耐下去。

  杨恽教给他的《鬼谷子》,让他悟到弱也可以胜强,从无之中可以生出有来。

  既然是人就有弱点,他林天就能想法子无中生有,若让他爬到比张家还高,再来收拾张家分明是不现实的想法,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法子。

  于廷尉眼神复杂,道:“愿闻其详。”

  ☆、第139章 结亲

  于廷尉喜欢上了和林廷尉平共进辅食,自此赵成知道,未来姑爷林大人的食量翻了一倍,酒量也翻了一倍。

  “在衙门还要喝酒?”娇娥有些奇怪,歪着头问林天。

  沐休日娇娥专门打扮了一番,好给大表哥看,林天送了好些个纱匹和钗环呢,娇娥试了又试,最终穿了粉红色的罗裙,配上浅紫色的腰带和耳珰,头上还零星散布着同色的花钿。

  林天的眼神有些痴迷,盯着娇娥一张一合的嘴发愣,不由得就吞咽了一口,表妹就像是个长着绒毛的水蜜桃,看着就觉得好吃。

  还有些骄傲,娇娥这一身都是自己送的。

  “说话呀,”娇娥娇嗔道,被盯的心慌,用手去拧林天的手臂。

  厅堂外,蝉鸣阵阵,叫的人想打瞌睡,林天轻轻皱起眉头,配合着“哎呦呦”的叫唤。娇娥又好气又好笑,停下手来道:“再这样不给看了。”

  这个威胁倒比又掐又拧要管用些,林天懒懒答道:“没什么,就是于大人喜欢上你做的饭菜了。你可知道于大人很喜欢喝酒佐餐的,每日无事就抱着个酒坛子,若是旁人这般该被皇上厌弃了,可偏偏于大人有一绝,越喝越清醒,要是有什么疑案,于大人喝了酒就来了精神,断的更清楚,皇上也就由他去了。”

  “你不早说……”娇娥有些好笑,支着双颊,想象着满脸胡须的于大人抱着酒坛审案子。

  林天见表妹爱听,又谄媚地接着讲:“于大人嫌我酒量不好,说不会喝酒的人不是好汉呢,让我每晚入睡前多喝些酒,练个三五年该有所成吧。”

  “于家衡量人都是用喝酒吗?于大人不太喜欢阿父呢,说阿父不会喝酒,可阿父却巴结的紧。”娇娥奇怪地问。

  于廷尉对赵义很看不上,论俊俏,自家的于永玉面风流,林氏长得美艳,都比赵义强,赵义才华上也没什么过人之处,酒量又不行,唯一的一点就是运气好,能在微时娶了他的女儿,能有这么好的外孙外孙女。

  于是,于廷尉将期望落到了林天身上,希望林天能象儿子一般,在喝酒上也能够和他较量一番。

  林天心下知道,这是于廷尉接受自己的表现了,不就是喝酒这件小事,只要能娶到娇娥,喝点酒又怕什么。

  但这个事情却是没有办法和娇娥解释,林天又将话题移到赵霸身上,娇娥正是对小孩子新鲜的时候,喜爱的很,说起来就没完没了。

  林天猜的没错,于廷尉是开始真正地接受他了。

  那日两个人商议之后,于廷尉便依言布置了一番,当许嘉再到于家探视于永时,于永道:“阿父知道你和戴长乐关系深厚,有件事情想拜托你问一下。”

  许嘉忙道:“咱两人的交情,你直接有事说事呢。”

  于永闲闲地拿起一颗樱桃,道:“杨恽和戴长乐翻脸入了诏狱,你是知道的,戴长乐升任太子詹事,杨恽害怕呆在诏狱里再也出不来了,平白被戴长乐整死,所以想将他外祖著的《史记》献给皇上。阿父想让你帮忙问问戴长乐……”

  许嘉笑道:“这还用问吗,戴长乐肯定不愿意了呗,这家伙嘴巴大,爱记仇着呢。”

  于永叹了一声,道:“可惜杨恽的名声这么好,我阿父说杨恽在狱中,总说自己是无妄之灾,杨恽那个人嘴巴毒,你是知道的,但很少说假话,只怕是有人瞧上了戴长乐的位置,故意搞这么一出,还找了杨恽做替死鬼。”

  许嘉听了忙道:“我还是去问问吧,你父亲也太小心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