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庶子日常 > 第33章

庶子日常 第33章

作者:凤九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2:41 来源:免费小说

  “昕哥儿……”

  纪居昕眼底一片纯真,神情略有忐忑,“孙儿在。”

  “你……好生在书院学习。”好好活着,别出岔子就行……

  “孙儿省得。”纪居昕笑意绽开,温暖明媚。

  今日结果他大半很满意。

  如果纪居宣能不要脸一点,控诉自己坑他更好,随便举个佐证,纪居宣就会脸面全无,被杨氏狠狠收拾一顿,结果他竟然主动认错了。

  这样也不错,假的就是假的,一个谎需百谎圆,藏的时间越长,事实摆出来时越羞辱。

  纪居宣喜欢搬着石头砸自己脚这一口,他亦奉陪。

  很快,杨氏就让人不着痕迹地把话传出去,纪家四少爷是孝心可嘉,替奶娘试药,不想与吃过的食材相克,才晕了一晕,人却是没事的,三两日就能无恙地去书院读书。

  这也是杨氏生气纪居中不听话,却并不罚他的原因。风口浪尖上,纪家需要纪居中健康地出现在人前。

  至于那些流言里说在小宴少爷们面前出丑的纪家姑娘,也辟了谣,不过是两个姑娘身边的丫鬟,不懂规矩已经被赶出了纪府。

  不管怎么说,造成这样的结果,证明纪家主母们做的不好,老太太一一给予了惩罚,纪家门风还是很正的。

  街坊流言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只要花大力气去平,总能压下去。

  杨氏这几天还不怕辛苦不怕忙累的参加了几场赏梅宴,言语宴宴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家事不和。

  她认为自己所为样样得当,流言慢慢就会消退,纪家名声很快就会恢复,不会再有任何不良后果,一点也没料到,致命打击还在后头。

  临清的杨氏正在为纪府名誉奔波,远在京城的纪仁德正准备回来。

  暮色四合时,纪仁德和值宿的同僚打过招呼,离开翰林院,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随着马车离开,翰林院换完班的门房凑到一块小声嘀咕,“今天纪大人还是那么俊朗。”

  “还是那么风仪无双。”

  “从来没见过纪大人这样的君子,对上对下都一般的亲切正直,令人敬佩。”

  “我那婆娘给我送饭时见了纪大人几次,经常说田大人好福气,有这样的好女婿……”

  凉风将这些只言片语送入马车,纪仁德板正坐着,目光微阖。

  这便是外人对他的印象。

  纪仁德长的额头宽阔眉目深邃,肤色偏白脸型略方,正是现在审美中可靠正直又有男人味的长相。他个子高,身材不错,学识渊博,不言不语光是站在一处,就有股说不出的儒雅气质。三十余岁的年纪,比浮躁的年轻人成熟,比暮气沉沉的老人英俊,眉目睿智才华内敛,怎能不引人好感?

  从小小临清走到京城,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一路顺顺利利没灾没难,纪仁德心机可谓不浅,从进入翰林院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了新标准,除了官场谋算,平日里与人接触也不可放松。

  如此三年,如今京城里谁人不知纪四君子?

  名声需要积累,这些乱七八糟的人虽对现下没什么用,怎能料到以后用不上?

  纪仁德对自己塑造的形象相当满意。

  纪仁德在京城置了个小院子,离翰林院不太远,价格却不菲,当时将手中积蓄花费殆尽,也才购得这一个小两进的院子。

  进门时,大管事迎了上来,“老爷,行李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他点了点头,背着手走进书房。

  他有个不错的文书,平时都在书房,自己的私人书信也都会送到这里,文书整理后按顺序排好,等他一一阅看。

  纪仁德近日心情不错,文选司的朋友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消息,他的调令已经到了吏部侍郎李独慎手里,李独慎对他印象还不错。

  李独慎的父亲正在临清,他明日一早启程,三四日后到家,合情合理巧遇,没有功利心,不焦躁,适当显示自己的孝名风仪,若情势得当还可以引为忘年交,监察御史一职,便跑不了了。

  他脸上难得露出几分微笑。

  不想还没迈进书房,文书远远看到他跑了出来,“东翁,大事不妙了!”

  纪仁德眉心微皱,“何事?”

  文书一边迎着他往里走,一边将手中纸片递过来。

  纪四私德不修,不屑与其为伍!

  铁划银钩的一行字,力透纸背,纷扬怒气扑面而来。

  纪仁德眼睛微眯,掩起眸里瞬间溢出的火气,“哪来的?”

  “是派到李府打探消息的人送来的。”文书年纪与纪仁德相仿,与纪仁德相比,他才华不错,运气不佳,亦有自己的伤心事,最后机缘巧合成为纪仁德的文书。但他是个负责任的,既然答应帮助纪仁德,自会出谋划策,用尽心思替纪仁德想办法。

  送进李府的人,是他自己出去找的,若真被人寻出来,同纪仁德没半点关系。

  纪仁德拍拍文书的肩,“辛苦你了。”

  他不动声色端了茶坐在椅子上,不用说话,文书就知道该汇报了。

  “李老爷子给李大人写了封家信,李大人当即拍了桌子,自己一个人关书房关了很久,这信……是那人好不容易偷到的,当时烧的就只剩这一片了……”

  纪仁德垂眸思索片刻,眸底墨色沉沉,半晌吐出一个字,“查。”

  几日后,纪家门庭敞开,迎来的不是衣锦还乡最有出息的纪仁德,而是纪仁德一封书信。

  他的调令被吏部侍郎李独慎驳回了!看好的官位无望了!

  信上还道明,就是因为这次小宴失误!

  请老太太好生整治家务,并告知田氏品德不淑,无慈母之心,平妻酒席取消!

  杨氏当即摔了茶碗。

  陈妈妈赶紧伸手扶住杨氏,“老太太……”

  杨氏觉得眼前都是火花,晕的不行,抚住额角坐下,把信交给陈妈妈,厉声道,“拿去给田氏看,看她都做了些什么,连累我的四儿至此!”

  ☆、第44章 不利

  田氏病倒了。

  她的女儿纪菁正在被罚禁足,无法照顾她。

  她的儿子纪居宏被老太太叫去说了半日的话,回来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日日与新得的通房丫头快活,也不去看望田氏,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的陪嫁丫鬟——现在的吴姨娘,拘了膝下一子一女不准动,日日亲自上门,说要伺候她,她又不喜欢。

  接到纪仁德的信,她整个人像是瞬间老了好几岁,生生从一朵鲜嫩艳丽的花朵,变成凋谢枯萎的残瓣,最爱的红宝石首饰摔了一地。

  纪仁德竟然……那样骂她。

  这一切结果难道是她希望的吗?是她能做到的吗!!

  她要真想弄死纪居中,会等到现在吗!!

  家风不好,以至丢了官,凭什么怨她!关她什么事!!

  纪仁德明明知道事实,却仍然为了流言,将她斥的面上无光!

  到底是谁坑了她!纪居中明明胆小听话,为什么突然硬气了!还敢私自出门!他那个奶娘,死就死了,哪里值得他去看!还给她中毒回来!

  天地良心,她虽然想过千百遍纪居中的死法,却绝不可能这个时候下手,过些天就是她升平妻的酒席,她怎么可能是那种连表面工夫都不顾的人!

  这么多巧合……真是的巧合吗?

  要让她知道是有人故意算计到她头上,她必不会让那人好过!

  田氏恨的银牙咬碎。可再生气,看到那封信,一颗心也软成了一滩水,她不能让夫君厌了她……

  夫君知道是她是委屈的,定会补偿她……

  她要忍耐……

  田氏一蹶不振,四房气氛压抑,丫鬟仆妇说话都不敢高声。

  纪居昕就是在这种气氛下,走到了四房的地盘,看望纪居中。

  纪居中侧靠在窗前榻上,手里握了一卷书,眼神有些直,不知道在想什么,一定没读手上那本书就对了。

  纪居昕深叹了一口气,加重脚步走过去,“四哥。”

  纪居中听到声音,眼神慌乱了一瞬,脸上挤出个不自然的笑,“九弟来了啊。”

  “我来看看你。”纪居昕忧心忡忡地看着他不怎么好的脸色,“四哥好点没?”

  “我没事,”纪居中坐起来,展示自己已经非常有力气,“明天就可以去书院了。”

  简单寒暄过后,二人没什么话说,空气一时很安静。

  纪居中苦笑,“看我这样,你肯定特别瞧不起吧。”

  “怎么会?”纪居昕连连摆手,清澈目光里满是担忧,“四哥身体不好,可不要乱想才是。”

  “我是四房原配嫡子,有个出色的爹,自己日子却过成这样。”纪居中长叹口气,透过窗子看着远方天空,“我护不住奶娘,护不住身边丫鬟,连自己……都护不住。”

  纪居昕低了头,“这……没什么的。”

  “很多人都护不住。”纪居中声音浅淡,“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纪居昕猛然抬起头,一脸惊讶‘你怎么知道我想什么’的样子。

  纪居中摇摇头,笑了。

  他伸手抚了抚纪居昕的头,“你还小呢……”

  “你也比我大不了多少。”纪居昕故意皱皱鼻子,夸张地拍开纪居中的手。

  纪居中话不多,纪居昕也不是为跟他聊天来的,只想看看他,陪陪他,让他心情能好一点。

  有时候,人缺的不是帮助,而是一点点陪伴,不让自己寂寞孤独。

  他希望能尽一点微薄之力,点醒纪居中。纪居中人品忠直,心正且有毅力,实是难得人才,上辈子太可惜。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坑了纪居中一把,再为别人好,没问过别人的意愿擅自利用,总是不对。

  两个人默默无语,一个抱着膝看窗外的天,一个抱着茶杯细品慢啜,时间过去的倒也快。

  绚烂晚霞一点点消逝时,纪居昕站起来,提出告辞。

  纪居中呼吸平缓,笑眯眯冲他挥手,“谢谢你来看我。”如今这个家里,没有几个人记着他了。

  “那日四哥也安慰我来着……”纪居昕连连摆手似有些窘迫,停顿片刻才又攥起拳头看着纪居中,目光澄净真挚,“四哥是个好人!”说完可能觉得太不好意思,转身就跑了。

  “日后有需要来找……”纪居中一句话还没说完,纪居昕已经不见了人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