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名门娇女 > 第17章

名门娇女 第17章

作者:岚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39:06 来源:免费小说

  嘉桐和嘉棠异口同声回道:“就是探花郎!”

  “探花郎?”凌轩志回想了一下,“啊,就是兰陵萧漠?他跟太傅……,唔,他是不是上次向太傅借书的那个人?”

  嘉桐点头:“就是他,对了,那次你也见过他的。”

  凌轩志其实已经见过萧漠不止一次了,放榜前他就陪着圣人见过新科进士们,不过他还是不明白太傅为何会对此人如此另眼相待,竟然愿意给他取字,便问嘉棠:“太傅很欣赏萧探花么?”

  嘉棠频频点头:“萧大哥人很好,又去过很多地方,很有见识,我和阿爹都喜欢听他讲各地风俗趣事。”

  凌轩志更意外了,他没想到连人小脾气大的嘉棠都很喜欢萧漠,不由把目光调向嘉桐,很想知道她的看法。

  “是他会投你们所好罢了。”嘉桐对萧漠还是持保留意见,因此只说了这一句,便转移话题,叫下人去自家库里多找些风筝来一起放。

  不一时侍女们就取来了十几个大风筝,蝴蝶、燕子、美人等等不一而足,很快大长公主府的后园上空就飞起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风筝。

  新康在院中远远看见,向着丈夫笑道:“现成有一个好弟子兼准女婿人选在这里,你倒舍近求远,偏看中了萧漠。”

  卫仲彦也往天上看了几眼,道:“凌四郎是不错,不过现在就作结论还太早。你放心吧,我是不会把阿乔许给萧漠的。”

  ☆、第33章 杏园欢宴

  萧漠并不知道卫仲彦已经赏识自己到了恨不得多生一个女儿、好招他为女婿的地步,他正迫不及待的给姑丈卢青璘写信,想尽快告知他,自己已经有了表字的消息。

  在他边上,表弟卢文希正立在窗前说话:“……虽然早知道新康大长公主府富贵无匹,昨日亲眼见了,还是觉着令人咋舌。”不提别的,那装着樱桃的碧玉荷叶碗,玉质晶莹剔透,又精雕细琢的如同一片卷起的真荷叶一般,实在是少见的珍物。

  若放在一般富贵之家,这样的珍奇之物合该放到多宝格里摆设观赏,可在大长公主府里,竟然就这么拿出来装了樱桃待客,可见此物在公主府也只算寻常。

  “听说如今都中宗室皇亲之家多如此。”萧漠专心提笔写信,头都没抬的回了一句。

  卢文希点头道:“是啊,不单是宗室皇亲,先头我随堂伯父去王家拜访,用膳时有一道鹿尾羹,说是用鹿尾所制。我看在座每人一碗羹汤,只怕要十数只鹿的鹿尾才能做得,可席间却并无一样菜肴是鹿肉,过后便问伯父。伯父说,王家饮食讲究,非幼鹿不食,做鹿尾羹的那些鹿却都是成年壮鹿,鹿肉太老,多半都赏赐给府中奴仆了。”

  一面说一面摇头叹息,最后道:“比较起来,昨日公主府里虽器具名贵,菜肴做法新奇、精致可口,却都是寻常菜色,已算难得了。”

  萧漠回想昨日晚膳的菜色,也跟着点头道:“确实。”听卫嘉棠说,其中好几个菜式都是他阿姐琢磨出来的,萧漠想起那个娇俏天真的小娘子倒有些惊讶,想不到那个看似娇贵无比的小娘子,竟然会尝试野菜之类的吃食,实在出人意外。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许这位小娘子只是吃腻了山珍海味,偶尔换个口味罢了,便不再思量此事,而是专心将信写完,又与卢文希一起回了一次卢府面见卢谅,将卫仲彦为自己取字之事相告。

  卢谅听说以后虽然意外,却也欢喜,叮嘱萧漠不要与卫仲彦断了联系,要像对真正的师长那样,时常前去拜访讨教,还从自己的藏书里寻了几本珍本给萧漠,让他带去给卫仲彦做礼物。

  萧漠连忙推辞,又想起卢文希所说结亲之事,意志更加坚定了几分,只说自己有合适之物赠与卫仲彦,好不容易才婉拒了卢谅的好意。

  自此之后他再不敢轻易登卢府的门,只以准备关试的名义关起门来读书。一直到关试考完,授了左拾遗,萧漠才在谢师宴那日,出门与众同科去曲江池畔的杏园宴请主考官温勉等人。

  因今科状元和探花二人都是少年俊才,又样貌出众,所以此次谢师宴也格外引人瞩目。萧漠他们刚到杏园,外面就已经停了不少华丽犊车,听说皆是城中权贵,打算于此一览新科进士风采,为自家拣选东床。

  于是萧漠一到就被年长已婚者打趣,问他怎不着意打扮,好在今日攀上一门好姻亲,来日仕途上也能有所助力、青云直上。

  还没等萧漠答话,就有同样未婚的同科酸溜溜的搭话:“遇臣兄何出此言?萧探花可与我等寒门士子不同,有兰陵萧氏和涿郡卢氏照拂,何愁没有好姻亲?”

  “这是酒放坏了么?怎么一股子酸味?”

  一个声音凭空自门边响起,三人一同转头,只见一个身穿绯色状元袍的青年背光站着,他头戴乌纱帽,面如冠玉、五官俊朗,正是今科状元郎谢如安。

  萧漠听了他的话心中暗笑,面上却平静如常,走上前两步与他拱手见礼:“状元郎今日来的倒早。”

  这是打趣他常眠花宿柳,日日晚起,谢如安并不以为意,还笑道:“今日有正事嘛!几位刚才在谈什么,这么高兴?”

  先头那含酸的同科一见这二人站在一处,如青松翠竹相得益彰,早觉自惭形秽,又反应过来谢如安说他酸,便招呼也不打一声,转头就走开了。

  “只是闲聊罢了,状元郎既然到了,不如我们一同去看看都准备的如何了,看时辰,温台主也该到了。”萧漠见那人走了,干脆转移话题。

  谢如安便一伸手,示意萧漠先行,萧漠谦让一回,到底两人一同前去查看才罢了。

  与此同时,距杏园不远的紫云楼内也迎来了一位贵客。

  杨劭只带着三五随从进了一间雅室,先撩帘向外看了几眼,才问道:“温台主还没到?”

  “是,温台主想是要等其余考官,须得过一会儿才到。”赵金宝上前回道。

  杨劭点点头,又指着外面拥塞的车马笑道:“今日城内几有半空了吧?姑母府里真的没有人来?”

  赵金宝早打探过了,忙回道:“真没有!这新科进士又不是什么奇景,大长公主怎会稀罕?”

  “嗯,你说的也是。”姑母可不会从这些进士中选婿,自然也不会让阿乔来这里凑热闹,这里这么多人,万一人多拥挤,磕着碰着便不好了。

  他回到桌前坐下,令人卷起竹帘,一边往外望一边喝茶,过了一会儿,底下便有喧哗骚动声,赵金宝探头看了几眼,道:“是温台主他们到了。”

  杨劭“唔”了一声,并没动弹,依旧坐在原位,直到杏园那边有丝竹之声传来,他才转头吩咐:“叫人送些吃食来吧。”

  赵金宝忙出去安排,很快就指挥着几个小黄门将准备好的精致菜肴送了上来。

  杨劭独坐饮酒,举著欲食,外间却忽然有了声响,赵金宝溜出去查看一回,进来回禀:“圣人,兴平大长公主求见。”

  “唔,兴平姑母也来了?快请。”杨劭放下筷子,吩咐道。

  赵金宝再次出去,很快就引着盛装的兴平大长公主进来,兴平欲向杨劭行礼,杨劭已先道:“姑母快别如此,这又不是在宫里,这些俗礼就免了吧。”又让赵金宝扶兴平入座。

  兴平一副和蔼长辈姿态,笑着对杨劭说:“我可有些日子没见到圣人了,圣人像是长高了,也壮实些了。”

  “是高了一些。”杨劭微笑回道,“姑母气色也很好,今日这是来游园么?”

  兴平道:“听说新科进士在此饮宴,过来凑凑热闹罢了。刚才在外面一晃像是看见了金吾卫的人,我便进来看看,没想到圣人果然在这里。”

  两个人不着边际的寒暄了几句,终于还是兴平心急,先将话题扯到正题:“……没想到太后这时节能让圣人出宫,我以为要立后了,太后会留你在宫里多与几个小娘子相处呢。”

  杨劭始终以一副温和敦厚的笑容面对兴平,此刻听闻这个自己最不喜欢的话题,笑容也没有丝毫变化,回道:“姑母想是误会了,母后接几位小娘子入宫,是为了与她做伴,立后之事,眼下并无定论。”

  “哦?是么?”兴平故作诧异,“都说太后属意王氏女为后,我还以为此事已经定准了呢!怎么,圣人不中意王氏女?”

  杨劭脸上适时露出些羞赧,道:“侄儿还小,于此事上并无主见,自然是要听母后的。至于母后属意于谁,还不曾与侄儿提过,侄儿也并不知晓。”

  兴平心中暗骂,这个小混蛋,装的一副纯良样,却在她面前如此遮掩,看来她不下猛药是不成的了,便正色道:“圣人怎能如此自轻?你是一国之君,不论年纪大小,都是我大赵的天子,你的婚事,更是关系到家国安定、子孙后代的大事,怎能光凭太后做主?要是圣人担心兹事体大、难以定夺,不如问问宗室长辈。”

  ☆、第34章 过端阳节

  新康听说宗室中对立后一事有异议的时候,那三位小娘子已在宫中住了半月有余了,不由对身边亲信冷笑道:“我早跟太后说了不要拖延,若是早早下旨,又哪会有今日这些烦恼?”

  “想是太后以为此事已定,不会再生波澜,所以才不着急的吧。”一位身穿杏色长裙、作侍女打扮的中年女子低声回道。

  新康手里轻轻摇着纨扇,道:“这回让她着急去吧!我该说的都已说了,可没那闲工夫替她排忧解难。正好,让她和萧家斗去!”

  那中年侍女却道:“可是此事似乎与兴平大长公主有关,您……”

  “与谁有关都不干我事。那后位,他们谁有本事谁就争去,只要争得来坐得稳,姓什么又有什么干系?”新康把手中团扇放下,吩咐道,“让红钿给我端一碗梨水来喝。”

  中年侍女出门去叫红钿,刚把事情吩咐下去,就看见嘉桐带着贴身侍女走了进来,忙上前行礼道:“小娘子来了。”

  嘉桐快行几步上前扶住,笑道:“于姑姑在呢,可是阿娘那里有事忙?”

  这位中年侍女姓于,叫阿民,原是从小就在宫里服侍新康的宫女,后来新康开府下降,她便也跟着到了公主府侍候。眼下她年纪大了,已不再到新康跟前侍候,只负责管教府里的女仆们。

  “没有,公主歪着纳凉呢,您来的正好,陪公主说说话。”于阿民笑着说道。

  嘉桐便扶着她的手,与她一同进内室去见母亲。

  新康将嘉桐叫到跟前来坐,问她:“你又钻厨房里琢磨什么呢?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小娘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是摆弄一阵就丢在一边,女红更是能不做就不做,也不呼朋唤友来玩,就自己一人钻去厨房里琢磨吃的,你这到底是像谁呢?”

  嘉桐无辜的眨眨眼,反问:“难道不像您?”

  新康推了她一把,嗤笑道:“你哪里像我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日里恨不得有二十四个时辰,好把琴棋书画、经史骑射样样都学好,哪像你现在,憨憨的,万事不上心。”

  “憨人有憨福。”于阿民笑着接话,“奴婢瞧着咱们小娘子真是最有福气的人了,什么也不操心,快快活活的,比什么都强。”

  新康摇头道:“快别说这话了,我都瞧着这孩子憨的没边儿了,真担心旁人随便弄些好吃好喝,便把她哄走了。”

  嘉桐囧:“我好歹是您的女儿,见过的世面也不少了,您放心吧,能用好吃好喝把我哄走的,就算随便,也随便不到哪去。”

  新康一时无语,于阿民却笑出了声,还称赞道:“小娘子说的极是。”

  “极是什么?”新康忍不住也笑了出来,“你快别在这里帮她气我了。眼看要过端阳节,你去帮我盯着些,各家的节礼往来别出差错。”

  于阿民应了告退,嘉桐看她走了,亲手捧起红钿端来的梨水送给新康喝,还不忘在旁给母亲扇扇子,殷勤备至的服侍了一通。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新康享受过了女儿的服侍,便好心情的问起她的来意。

  嘉桐就凑到新康身边,挨着她讨好的问道:“阿娘,我听说端阳节有龙舟赛,是真的么?”

  新康瞥了她一眼:“不管真的假的,也不准你去看。”

  嘉桐肩一垮,拉长声调叫道:“阿娘,我还没有看过龙舟赛呢!您放心,我不靠近去看,远远瞧一瞧还不行么?茜娘她们都要去的。”

  终于说实话了,新康伸手捏了女儿嫩嫩的脸颊一把,说道:“有人约你就说有人约你,跟我打什么马虎眼?都谁要去?”

  “三姐、四姐、茜娘都要去的!我还想打发人去问问兰表姐,您说怎么样?”嘉桐双眼亮晶晶的望着母亲问道。

  新康看她这副样子就心软,再说她本来也没打算拦着女儿,便道:“我说怎么样没用,得看你姨母许不许,你请请试试吧。”

  得了母亲的准许,嘉桐立刻欢呼一声:“阿娘你真好!”说着就伸出双臂抱了一下新康,然后扭头跑出去吩咐,立刻就要派人去兴平大长公主府邀兰瑜敏。

  新康也不管她,到晚膳的时候,还好心情的也准了嘉棠一起去,一时间姐弟二人都是喜笑颜开。

  卫仲彦看着儿女高兴,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与妻子商量:“萧凤举独自一人在京为官,过节必定冷清,我想邀他来家里过端午,你看如何?”

  “来咱们家?”新康诧异,“他不是萧氏子弟么?”

  卫仲彦道:“你忘了么?因他母亲的事,他们这一支与本家早已疏远了,他自入京以来,也只去萧家拜访过两次,之前都是住在卢家的。”

  “唔,那过端阳节,他不去卢家么?”既然之前一直住在卢家,可见关系亲厚,过节的时候,卢家是不可能不邀请萧漠的。

  卫仲彦笑道:“我还不知,只是今日听你们提起过节的事,忽然想起来,便与你商量商量。”

  看来丈夫是一时兴起,新康觉得不如不可,便道:“好啊,难得你这么赏识这个年轻人,我也想见见呢,便请他来吧。正好提提你那收弟子的意思。”

  嘉桐惊讶道:“收弟子?阿爹要收萧漠做弟子么?”

  “是有此意,不过还未曾与萧凤举提起。”卫仲彦道。

  还没等嘉桐再说什么,嘉棠已经欢呼道:“太好了!那样萧大哥就是我师兄了!”

  于是此事就这么商议定,卫仲彦第二日就打发了剑影去请萧漠来家里过节。萧漠正招架不住卢夫人的热情,便没有推辞,赶着备了一份节礼,在端阳之日,到了大长公主府。

  “萧拾遗,郎君正在待客,请您先到悦性斋稍坐。”接待他的剑影一边引着他往书房走,一边介绍道,“小郎君正在那里招呼国公府三郎和凌府四郎,郎君说,正好让你们少年人结交结交。”

  他口中的国公府三郎,应该是宋国公府卫三郎卫嘉梓,至于凌府四郎,想来便是凌相公的孙子、圣人的伴读凌轩志。萧漠面上道谢,心里则在猜测卫太傅让他和这两位名门公子结交的用意。

  等到了悦性斋,见到卫嘉棠,彼此一介绍,果不其然,那两位正是卫嘉梓和凌轩志。

  凌轩志是见过的,虽然年纪小,但气质出众、文雅俊俏,一言一行都是标准的世家子风范。至于卫嘉梓倒是另一番风采,他长了一双跟卫仲彦极相似的凤眼——想来这是卫家人都有的特征,年纪也不大,看着与凌轩志相仿,却比凌轩志高壮,圆圆的脸上时时带笑,跟卫嘉棠十分相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