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家父九千岁 > 第八十五章 百官齐聚皇城,长城危在旦夕,解缙献策引震怒!

如果不是景阳钟响起后半个时辰内不到地方就要被问斩,楚萧是断然不会直奔皇城的。

如果真是皇城叛乱,武将能带上家将和家臣去护驾,可他这种文人堆里的勋贵却只能带护卫,而且他刚被册封伯爵也根本没来得及收家臣。

带二十个护卫进宫已经是他这个伯爵能使用的最高权利,可这点人过去能干什么。

一路上楚萧都在想皇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非要敲响景阳钟,朱棣如今不可能突然驾崩,但若是真的发生了叛乱又是谁在敲响景阳钟。

胡思乱想之下楚萧等人很快就进了顺天城,随后穿过西华门大街直奔皇城。

刚进入皇城大门楚萧就忍不住暗叫不妙,坏了,方言望去除了他之外竟然浩浩荡荡还有无数的官员在快速赶赴皇城。

文臣跟他一样都带着护卫,武将们则全都是身披重甲,挎重刀,老将军沐春竟然带了五十名家将,整个顺天府内的文臣武将这是全都赶过来了啊。

仔细一看,发现竟然连身体不太好的黔国公沐成都赫然在列。

英国公张辅虽早年间是正一品文臣出生,但多年前早已弃笔从戎,现如今也是身披重甲,挎横刀而来。

眼看这些人带着的人手,楚萧明白他们和自己的想法看来都一眼,该死的,难道说是真的要发生皇城叛乱了么。

“黔国公,可知景阳钟的详细原因?”

“老夫也不知!”

“景阳钟自靖难之役后就再也没响起过,次次到底是所为何事?”

众多文臣武将快速来到皇城门前都是纷纷议论起景阳钟响起的原因,可该死的是根本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是肯定是出了大事。

于是乎文武百官纷纷朝着奉天殿而去,楚萧也随着沐成等人快速进宫,可等他来到奉天殿前后楚萧却再次陷入了沉思。

此刻,只见整个奉天殿前都是灯火通明,数百名禁卫军手持火把,披重甲,身挎横刀站在大殿左右,可皇帝却唯独迟迟没有出现。

坏了,真的是出大事了。

楚萧眼看着文武百官全都在这,就连陈谔和李祺他们这种芝麻绿豆大点的小官也都在列,整个奉天殿左右又分别被数百名禁卫军包围。

不对,这怎么感觉是要把他们围杀在这的节奏,就算是这些老将和文官都带着护卫和家将,可面对这皇城内杀伐果断的禁卫军也压根不是对手。

皇帝和太子一直没出现,难道说皇城真的要易主了么,这汉王竟然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快速统御禁卫军?

念及此处,楚萧的心思更加沉重,但就在大部分人都以为皇帝已经遭遇不测的时候却听一道洪亮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陛下驾到!”

东厂督主褚成仁快步走出来,而后就见朱棣在朱瞻基和太子朱高炽的陪同下从大殿里走了出来,而就连汉王和赵王与杨士奇等人也都跟在后面。

看到站在台阶上方的朱棣后楚萧终于松了口气,看样子并不是藩王造反,那只要不是有人发动叛乱的话今夜就不会有危险,大明王朝也会继续延续下去。

可楚萧很快就又意识到了不对,按理说景阳钟连夜敲响那绝对是有大事发声,现如今整个顺天府内的文武百官全都齐聚奉天殿,这肯定是有大事要宣布。

“你们可知,朕深夜召你们前来所为何事?”而就在楚萧百思不解时,朱棣那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

果然,这一下子奉天殿前的文武百官都纷纷议论起来,但众人都不敢确定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竟然能让皇帝深夜敲响景阳钟。

毕竟,八百里加急是直接从城门口送到皇帝手里的,中途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人看过,百官自然不知前线的事。

“陛下,可是为北征阿鲁台部的战事?”而就在这时,还是精明的黔国公沐成猜了出来。

听到这话众人也都感觉这事可能性最大,而朱棣下一刻却摆了摆手,随后铿锵有力道:“不止如此,朕本打算来年再北征鞑靼阿鲁台部,却不曾想马哈木那条老狗竟然折服了六年时间,说服了漠南鞑靼部,联手合兵!”

“漠北鞑靼的阿鲁台部在北方囤兵竟也是他的计策,目的就是给朕制造来年血战漠北的假象!”

“趁着咱们大明稍有松懈,马哈木这条老狗竟然就在三日前,联和鞑靼部以漠南为路线,直逼我大明嘉峪关!”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如今的嘉峪关已然化作战场,以嘉峪关不足一千的守军是断然挡不住马哈木和鞑靼部的,届时等到阿鲁台部挥师南下与马哈木汇合,到时他三部兵合一处,必然会攻破嘉峪关直逼肃州卫!”

什么?

勐然听到这话楚萧顿时童孔收缩,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中迷茫,他立刻抬头朝着右侧武将那边看了过去,果然就看到那些将门在听到皇帝的话后一个个都是血灌童仁,目光充血的看向了朱棣。

文死谏,武死战,大明若论崇尚武力的话或许只有前朝的大唐盛世才能比拟,对于武将来说他们此生的目的就是打仗,多打胜仗才能把基业传给后世子孙。

更何况,大明和瓦剌之间经过多年的战争后已经不是打仗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国仇家恨。

瓦剌数次冒犯大明边关,无数场战争下来他们已经有不知多少的手足和子侄死在了瓦剌人的屠刀之下,而如今马哈木那家伙竟然玩了这么一手损招,趁大明暂时松懈竟联和南北两大鞑靼部落勐攻嘉峪关。

若是让他的手,那马哈木下一步就是狗能够破肃州卫,顺着陕西和陕西支取顺天府!

“混账!马哈木那条老狗是以为我大明的将士们都拿不动刀了吗?!”

“忘了永乐十二年老夫在忽兰忽失温,随陛下带兵直接追杀他到土剌河的时候了么?!”

“陛下,末将请缨随军出征,这次一定要在嘉峪关直接擒杀瓦剌首领马哈木,就算是那条老狗躲到旱獭洞里末将也会亲手把他给薅出来!”

“陛下,我等将门皆愿出征,血战嘉峪关,宁死不让蒙古各部族踏入长城一步!”

片刻间,整个奉天殿外全都是将门请缨的怒吼声,楚萧几乎被这震耳欲聋的声音给震聋了,开玩笑这么些时日以来谁不知道大明即将和阿鲁台部有一场血战,所以将门一脉几乎时刻都在备战。

这些时日以来军营里每日操练的声音就没停止过,将士们早就恨得牙根痒痒,谁想到那这竟然是马哈木那条老狗的一场阴谋,趁着大明短暂松懈的时候竟然发动了突袭。

该死的,那既然你们不守规矩也就别怪我们大明的将士们磨刀霍霍了,既已等不到冰雪消融,我大明的将士们又何尝会畏惧草原上的冰雪。

现如今,战场上的情况一日三变,不能等了,必须要在关键时刻直接杀上去。

可就在下一刻,还没等朱棣接话,却见文臣这边忽然爆发了。

“陛下三思啊!”

“是啊陛下,如今我大明将士们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北伐,而且出征所用的钱粮和战马也都不足四成,难道陛下要让我大明的将士们披着生锈的甲胃,用卷了刃的横刀去和瓦剌人拼杀么!”

“陛下,如今出兵不仅无法攻克瓦剌,我大明顺天府驻扎的将士们虽有三营七十二卫,但就算是星夜兼程也无法在短时间赶赴嘉峪关,至少也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到时候长途跋涉将士们水土不服,届时就算抵达战场也只会在战争中白白消耗战力啊!”

“陛下三思啊!长途跋涉再加上粮草不齐,战况堪忧!”

“我大明将士虽可借用战船顺运河进入黄河,再借由河西走廊在数日内直达嘉峪关,可京师的战船却最多只能容纳三分之一的兵力,且无法载重神机营的红衣大炮,兵力不齐啊!”

一时间,在场的文臣士子们却都纷纷和武将唱起了反调,不是他们有意和武将集团做斗争,毕竟大明就算有党派斗争可这是最接近李唐的一个朝代。

没有外地的时候他们可以内斗不止,但如果外地出现无论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前一刻还在怎么死斗,下一刻就全都会同仇敌忾,刀锋所指,一致对外。

可现如今的问题就在于,马哈木这一手玩的太过阴损了。

他密谋阿鲁台部在漠北囤兵,就是为了让大明把目光盯紧漠北之地,让大明准备来年再和阿鲁台部血战漠北。

可他背地里却又暗中勾结了漠南鞑靼部的人,趁着大明不备联手偷袭嘉峪关。

这嘉峪关自洪武六年起就战乱不断,所以大明从那时起就彻底封锁了嘉峪关,在那里驻扎的兵力与百姓也都是边关长城要地最少的一个地方。

可他却暗中从漠南偷偷过去,在寒冷的冬日里顶着暴风雪勐攻嘉峪关,这是专门挑了长城守卫最薄弱的地方在下手。

这一手玩下来直接就打了大明一个措手不及,现如今大明朝在顺天驻扎的兵力虽说有七十多万人,如果把山东的备倭军再抽调一部分甚至能组成八十万大军直接挥师北上,血洗嘉峪关。

可问题就在于现在是寒冬腊月,从京师过去走旱路至少要经过山西、山西和肃州卫,就算是星夜兼程也最少要个把月的时间。

等到了那里嘉峪关都要被打成齑粉了,而就算是走水路,从运河进入黄河,途径沧州、河南省,进入黄河,再借助河西走廊直逼嘉峪关,可能坐船过去的将士也不足三分之一。

再加上根本无法载重神机营的红衣大炮,就算是过去的话在寒冷的冬日里让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和那些马背上长大的外族拼杀,大明的将士也会损伤殆尽。

所以,现在万不可行这鲁莽之举,否则只会让大明的将士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就在那些文官以为朱棣会三思一二的时候,他们却忽略了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妥协的皇帝,他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会偏于一偶。

“混账!”

朱棣那气急了的声音从大殿上方传来,下方的文官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一样,而后就听朱棣怒吼道:“为大明的将士们三思?亏你们想的出来!”

“一旦嘉峪关被破,马哈木那条老狗就能趁虚而入直逼京师,你们这群酸文腐儒难道就不懂吗?!”

“当年太祖皇帝打金陵城的时候,朱文正大将军奉命守洪都,陈友谅七十万大军勐攻而来,而他手里只有三万老弱残兵!”

“我爹他老人家让他必须守城一百天,大将军他足足守了一百一十八天,两条腿都被砍断了,他让人把自己绑在城楼的旗杆上跟陈友谅的大军血战!”

“等把他从旗杆上解下来的时候浑身的铠甲都被他自己的血泡透了,皮肉里挖出来的箭头足有半斗重!”

“你们这些酸文腐儒懂什么,只要敌人还在,我大明的将士们就不能退缩,这场仗就算是你们所有人全都畏敌不出,我老头子一个人,匹马单刀也不会让马哈木那条老狗跨过嘉峪关一步!”

朱棣到底是那个拼杀了一生的永乐大帝,他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冒死直谏,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念及此处,眼看众多文臣都不说话了,朱棣扫视了一眼众人道:“都不说话了?刚才的能耐都哪去了?”

“都给我想,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想不出办法来一个都不许走!”

朱棣的声音虽然压了下去,但越是这种平静的语气却反而让人感觉到他的怒火已经快压制不住,这时候众多文臣都纷纷低下了头。

“陛下,臣知罪!”

“陛下息怒!”

一时间,台阶下方的请罪声此起彼伏,而楚萧躲在人堆里也是低着头在心里默念,千万别找我,谁爱下地狱谁下地狱,反正我不下。

老子一个文臣,而且刚册封了爵位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这时候要是被点卯随军出征还能有好日子过?

谦哥儿这时候你可千万别往前凑,咱哥俩要是真被皇帝带去战场上牵马,到时候你可别怪我不给你留情面。

楚萧的处世之道就是专业的事得专业的人去干,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还是别抢人家将门堆里的差事了,这种冲锋陷阵的差事沐春大将军最合适。

可常言道屋漏偏逢连夜雨,朱棣最开始是根本想不起他这条小泥鳅的,可现如今看到文臣全都不说话了,那目光自然而然就在文臣堆里扫视着。

皇帝这时候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计策,更需要有人支持他,武将带兵打仗可以,但如何解决兵力不足还得是文人献策。

就当皇帝的目光快要锁定楚萧的时候,却见一道身影忽然站了出来。

“臣解缙,献策!”

“准奏!”

紧接着,就见解缙在众目睽睽之下,冒着天下之大不讳朝班出奏道:“陛下,马哈木协鞑靼部来势汹汹,嘉峪关之危已迫在眉睫,一旦破城瓦剌便可长驱直入,直取京师!”

“可我大明的京营将士们确实无法星夜赶赴边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今之计,既要保全我大明的将士们,又要保证让马哈木无法直取京师,臣只有一策!”

“但说无妨!”

听到皇帝的准许,解缙咬了咬牙大声道:“为今之计,只有请陛下放弃嘉峪关之地,下旨让三千营与五军营即刻出兵,分别驻守山西与山西要地!”

“神机营紧随其后,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抵达陕西边陲,以红衣大炮之威震慑肃州卫,让马哈木投鼠忌器,不敢贸然挥师而上,进攻陕西!”

“待来年冰雪消融之际,我大明粮草凑齐,京师数十万兵马方可兵发肃州卫,届时便可以肃州卫为战场与马哈木决一死战,将瓦剌彻底赶出长城之外!”

一时间,解缙这番策论可谓是让所有人全都没想到,楚萧更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这是要玩多大啊?

他直接就听懵了,解缙这策论乍一听上去或许挺好,但仔细一琢磨的话却全都是文人的想当然之策,说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放弃嘉峪关和肃州卫。

然后,让三千营和五军营即刻赶赴山西和陕西,神机营趁着这两支部队和马哈木对峙的时候迅速抵达陕西边陲,以火炮的射程来威慑马哈木。

让马哈木不敢出兵,一旦他出兵就会遭受红衣大炮在平原上的炮火压制,到时候马哈木无法继续前进,而春天到来后大明的粮草凑齐了,就能再把马哈木赶出去。

但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打算,嘉峪关的百姓不要了么,肃州卫的百姓就全都该死?

一旦马哈木无法继续前进,这两个地区千里平原上的大明百姓就全都会被他屠杀殆尽,而且人家马哈木凭什么就能等着你冰雪消融,你等着,人家不会么。

你在后面筹集粮草,人家在后面也会这么做,并且大肆掳掠大明的钱粮。

等瓦剌人吃饱喝足了,来年开战的时候大明将士们将面对的就不是饿了一冬天的瓦剌人,而是膘肥体壮的土匪!

这里外里几个月下来,死的人只会比直接开战更多。

都说谋士本无力,但一计可杀百万人,楚萧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可你要谋杀的这些都是大明的子民啊,能不能为明军想一想,楚萧现在十分怀疑这解缙是马哈木派来的卧底。

不过楚萧这可算是有些冤枉解缙了,他哪是马哈木的卧底,实则就是这群文人根本就没见识过什么叫兵贵神速,战场上一个变化就可能会死几万人。

他们往日里都是在书斋里修修书,骂骂当朝者,根本不知道一个计策会决定多少人的生死,更看不到肃州卫的百姓惨遭屠戮时会有多么的惨烈。

可就是这群文人,他们偏偏就爱犯这个毛病。

“陛下,解阁老所言极是啊!”

“陛下三思啊,只有采纳解阁老的良策,才能挽救我大明边陲之祸啊!”

“陛下,只要再坚持几个月,来年我大明必可将瓦剌赶出长城!”

一时间,众多文臣纷纷认为解缙这番杀人不用刀的言论所言极是,楚萧心中那叫一个惊啊,你们是没看见皇帝的脸都快气成猪肝色了么,真不怕死啊?

楚萧现在感觉自己站在文臣堆里很危险,皇帝这要是一怒之下,下旨把这一堆文臣全都给卡察了,会不会连带着他一起啊。

就这样了,一旁跟着站出来的陈谔仍旧是看不懂颜色的随声附和道:“陛下,解阁老所言极是啊!为今之计,只有放弃嘉峪关,以肃州卫为战场,才能保住我大明几十万将士和京师啊!”

完了,楚萧一拍额头,悄默声的往一旁站了站,感觉今天非得杀他个人头滚滚不可。

果然。

“好啊,好啊,你们是全都盼着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骂朕是屠夫,是暴君不可是吧?”

朱棣开口了,语气没了之前的愤怒,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怒极反笑,但这笑容里楚萧怎么看都感觉他快压制不住了。

眼看没办法了,楚萧感觉自己再不出声,今天非得吃瓜落不可。

“启奏陛下!”

“臣,楚萧,有本要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