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家父九千岁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萧的千古妙计,穷疯了的百官,大明勋贵云集岳阳!

朱高炽这番话说的非常有技巧,因为他明白楚萧他们这次做的事情皇帝很满意,所以朱棣绝对是站在他那边的。

于是,他这番话就等于直接将问题的矛头从楚萧的功过得失,引向了重建岳阳的问题上。

此刻再看朱棣,他也从岳阳城被毁的震撼中恢复了过来,而听完朱高炽这番话后,朱棣自然也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重建岳阳。

只是岳阳城何其辽阔,洪武年间也是历经五年时间才建造完成,现在大明虽然国力鼎盛,可一时间国库内也抽不出财力去重建那么一座城池。

想到头疼处朱棣只能开口道:“太子说的对,眼下的当务之急必然是如何重建岳阳,让百姓免于流离之苦。”

“你们有何良策进献?”

随着朱棣的话音一落,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皇帝奏对这是朝堂中的惯例。

但凡是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皇帝自然要询问群臣的意见,然而等他再看向殿下时却勐地发现人群里没了声音。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当然没人敢应答,要知道岳阳城那可是洪武时期才建立完成的,眼下大明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始终有个局限性。

顺天城外的百姓目前连温饱都是问题,国库更是能跑马,在这种情况下群臣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说如果要让勋贵集资修城那更是痴人说梦,这些脑满肠肥的勋贵,让他们赚钱可以,但想让他们花钱去救济百姓那不可能。

一时间,在场中也唯有解缙沉思了几秒,随后立刻朝般出奏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想重建岳阳城必然是耗资巨大。目前国库中非常空虚,工部恐无法担任此事。”

“若要解决只能请陛下降旨,让勋贵人家自愿集资,修建岳阳城!”

对于解缙的想法朱棣自然也知道,然而他这番话刚一出口,却等于是直接触怒了勋贵的利益,于是就在朱棣刚想下旨时只见满朝勋贵忽然集体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是啊陛下!勋贵人家虽然有些钱财,可修建岳阳城耗资巨大,就算掏空家底也不可能修建的成啊!”

“陛下,目前我大明国力日渐鼎盛,正是回馈百姓之时。如若陛下有心,请陛下立刻降旨从国库拨银,修建城池!”

“陛下,岳阳百姓正活在流离失所中,请陛下降旨派工部重建岳阳!”

一时间,满朝勋贵纷纷开口请求朱棣下旨从国库拨银,然而这番话落在朱棣的耳中确实**裸的羞辱。

耻辱啊,这就是他的官员,平日里吃的脑满肠肥,一旦让他们掏钱却比谁躲的都快,要知道岳阳那些可是大明的子民,他们竟然还在推脱?

想到这里朱棣下旨抄家的心都有了,可是他不能。

没别的,一旦要是彻底和这些勋贵撕破脸,那今后朝堂上的百官估计会百般和皇权作对。

“朕再问一遍!百官,可有良策进献!”

想到这朱棣只能再次开口询问,同时这一次他的声音都带上了愤怒的语气,可这次依旧没人应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朱棣只能掏空国库去建城时,一个激动地声音忽然响彻所有人的耳廓。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只见一直低头不语的李祺忽然匍匐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莫要担心。微臣回长安之前,楚爵爷已经有了重建岳阳城的办法,楚萧亲言,如若此法可行那不用我大明国库掏一文钱,岳阳便能重建!”

“并且,重建之后,岳阳百年内将再无饥荒困顿之苦,百姓自可安居乐业,甚至每年能向朝廷多缴纳十成赋税!”

顿时,随着李祺话音落下,龙椅上的朱棣都激动地抬起了头,同时朝堂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愣住了。

紧接着,所有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三个字——不可能!

没别的,要知道岳阳那可是耗资巨大才建成的,就算是洪武年间都因此而耗费了大量的国驽,以大明目前的情况除非是掏空国库,否则根本别想。

可是李祺说楚萧有办法,更重要的是不用国库出一文钱,每年还能多缴纳十成赋税?

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于是在李祺话音一落之际,就连龙椅上的朱棣都坐不住了,而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撼后朝堂下的百官瞬间爆发。

“胡闹!你这下官,莫要信口胡诌!”

“李祺!切莫信口胡言,重建岳阳可不是小事,不要因此动气坏了太孙和楚萧的声誉!”

“是啊,这件事绝不能信口胡来!”

一时间,满朝臣子都纷纷开口劝解,特别是朱棣,他在经过了震撼之后也立刻说道:“小子!你千万别胡说,楚萧真能有办法?”

这时朱棣脸上写的就是不信两个字,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李祺的话后,他心里却隐隐感觉楚萧可能真有办法。

没别的,因为楚萧带给他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可是重建岳阳那不是小事,所以朱棣说什么也不能信。

不过就在他也认为李祺是信口胡诌时,却见李祺忽然倒头下拜,随后大声喊道:“陛下!微臣没有胡言乱语!回朝之前楚萧他确实有言,他有办法做到这一步。”

“只要能做到,我大明必然不用耗费一文钱,这是真的!”

李祺听过楚萧的计划,所以他当然知道这件事大有可为,至于做法也很简单,楚萧的目的就是将后世修建码头贸易的方法,带入大明这个国度。

只要能够修建好码头,在没有水贼祸乱的情况下全国商贾自然会蜂拥而至,到时候百姓甚至不用耕地那都能赚得钵满盆满,向朝廷缴纳多余十成的赋税自然是九牛一毛。

至于如何将修建城池的钱财募集到,只要他说出这个办法还愁满朝文武会不掏钱?

楚萧的办法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将后世那套以码头为主要项目的商业,搬到大明这个时代。

要知道岳阳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紧挨洞庭湖不说又紧密连接以湖广为主的四条大明水道,再加上运河这就是典型的码头城市。

简单地说,岳阳的水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从岳阳出发在走水路的情况下足以抵达大明任何一座城池。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建好码头,何愁岳阳不会兴旺发达,至于前期投资的财力物力那会百般奉还。

但是李祺虽然了解这一点,满朝文武却丝毫不懂。

特别是朱棣,他深知道岳阳的贫苦,所以怎么能信这番话。

然而李祺的语气却是如此的坚定,再加上楚萧每次都是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朱棣不信也想问一下。

于是朱棣沉吟了几秒后,还是直接开口道:“楚萧的计策是什么?”

朱棣开口了,堂下的文武群臣自然不能再说话,也就是在这时,李祺索性将楚萧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道:“回陛下!楚萧的意思是让满朝文武勋贵,自愿将钱财物力投入到重建岳阳城的事宜上,这样一来国库自然不用掏一文钱。”

这一次李祺说的很明白了,然而在场的勋贵听完后却都纷纷露出了索然无味的表情。

没别的,如果说他们愿意掏钱的话那之前还逼迫皇帝干嘛?

“啧...原来这就是楚爵爷的意思。”

“我倒是什么好计策!原来是这样!”

“哎!他闯了祸,还不是要让我等老臣来担当?简直是小伎俩!”

一时间满朝文物都开始喃喃自语起来,甚至是朱棣和朱高炽也都有些失望了,别的不说,要是能让百官心甘情愿的掏钱,那之前他们还着什么急。

想到这,朱棣随口说道:“楚萧说的简单,可满朝文武谁有那么多钱去投,最后还不是要国库来填充?”

这番话说出来朱棣已经非常失望了,因为他很清楚满朝文武的确有钱,可他们如何也不能心甘情愿的拿出来。

然而就在下一秒,却见李祺直接说出了两个字。

“入股!”

入股?

听到这两个字满朝文武都纷纷露出了疑惑的眼神,而朱棣也随之看了过去,也就是在这时只见李祺忽然双手抱拳,大声说道:“陛下!楚萧说的意思很简单!”

“只需要满朝的官员勋贵自愿掏出钱粮来注资修建岳阳城,那么投入的钱财自然按照比例来结算后期的花红。”

“至于说,如何分钱...”

花红?

听到这两个字在场的群臣都纷纷眼前一亮,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花红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投入一样生意,然后当成干股,到了后期有收益时就能分到钱财。

可是重建岳阳也能当成生意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时,只见李祺接着说道:“陛下!楚萧还说过,岳阳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地势非常得天独厚。”

“简单地说,岳阳东靠洞庭湖,又分别接壤湖广的四条大明水路。除此之外,南接运河,北接渭水之滨,可以说岳阳就是大明最大的水路交通要道。”

“在这种前提下,洪武时期之所以不能发展岳阳,是因为水贼为祸的缘故。但目前岳阳水贼已经彻底瓦解,岳阳就成了和平之地。”

“在如此情况下如果一旦将岳阳城重建,再以此来修建岳阳码头,那么大明的一切物资都可以从岳阳运输。”

“以岳阳的地势之利,水道南可抵达安南之地,北可直达肃州卫!大明国土之辽阔,甚至最远可抵达那些蛮夷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我大明的商贾自然会云集至此,未来就算是收取运输费都是一笔巨款。”

“更重要的是楚萧说岳阳城建成后,除了给百姓的免费配给,其余建筑完全可以卖给商贾。”

“到时候前期所用的钱粮会几十倍的奉还!陛下,您说百姓如果生活富裕了,岳阳是不是能够在不费吹灰之力下,每年多缴纳十成的赋税?”

当李祺将楚萧的说辞原本复数出来后,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此刻再看这些群臣,只见他们的脸色都勐然变得非常精彩,从最开始的不屑逐渐转化成沉思,随后变成了彻底的震撼。

他们作为大明的巩固重臣如何能不知道岳阳的重要性,只不过从前岳阳是水贼泛滥,所以谁也没想到能利用岳阳做什么发展。

然而今日楚萧将水贼全歼,那岳阳就成了平安之地。

这样一来,一旦岳阳重建完成商贾就会纷沓而至,并且以楚萧的运作方法来说,最多不出三个月岳阳就会成为大明的水道交通要塞,到时候那随之而来的钱财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好!好个文安县侯楚萧!简直是大才!”

“陛下!此计乃是大妙啊!如若能够实施,那岳阳必将富庶一方啊!”

“陛下!老臣愿意变卖家产,投入三万两白银!”

“陛下!老臣虽然家境贫寒,但变卖房屋祖产,还是能够出得起石料钱!”

“陛下!我等将门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总是心系我大明百姓!为此老臣愿意倾囊注资,资助他们重建岳阳!”

一时间满朝的文武群臣都纷纷疯狂了,要问为什么那当然是为钱了!

这些老匹夫纵横官场多年,如何能不知道楚萧这条计策一旦实行成功,那随之而来的钱财就是天文数字,这样一来的话他们今日投入十万贯,明日就能百倍奉还。

所以为了谋取一点花红这些人什么都不顾了,而此刻再看朱棣,只见朱棣的脸色可谓是精彩至极。

从最开始的震撼,到最后已经变成了一片铁青。

没别的,有这种好事皇家自己都来不及去投入,何时能轮到这些群臣?

至于这些文武老臣,看到他们兴奋的嘴脸朱棣都恨不得立刻斩立决!

丢人啊,这还是他那些从龙老臣?

刚开始让你们掏钱一个个都八百个不情愿,现在一听说能分红赚钱,恨不得将老婆本都掏出来,还有你们之前不是一个个都穷的叮当响吗?

解缙,你他妈清贫一生哪来的三万两钱粮?

还有沐成,之前都说自己累世清贫,现在变卖祖产就能拿出三十万两?

毫无疑问,满朝文武这一刻都疯了,楚萧的计策确实是功在千秋,作为皇帝朱棣又如何能看不清楚形式。

毫无疑问,现在只需要投入重建岳阳城的钱粮,那不出数月在岳阳建成后就能大肆回收成本,之后等到岳阳码头建成,那大明的商贾就会纷沓而至。

到时候还愁岳阳会是贫苦之地吗?

想到这些朱棣如何还能不懂,于是就在群臣议论纷纷时只见朱棣直接开口道:“都安静!之前让你们出钱修城简直就是谋害亲命一般,现在见到钱财却蜂拥而至!”

“你们这些臣子,还将朕放在眼里吗?”

轰!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没别的,因为朱棣这番话实在是太重了,不将皇帝放在眼里这罪同欺君,可以说为了修建岳阳城的好处,皇帝已经不顾什么颜面准备和臣子一争高下了。

要知道往日里皇帝但凡是说出这种话,臣子必当是惶恐下拜,然而今日随着朱棣话音一落,却见满朝文武都纷纷义正言辞的大喊起来。

首先,只见沐成忽然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我等也是心系我大明子民,往日虽然家境贫寒,但今日岳阳有难我沐成也是于心不忍!”

沐成是武将之首,他这一站出来其他的文臣武将哪还忍得住。

“是啊陛下!岳阳眼下正在受苦,百姓流离失所,老臣虽家境贫寒,但石料钱还是能出得起的!”

“陛下啊!请为我大明子民考虑再三!”

“是啊,陛下您可知岳阳百姓正流离失所,如若让国库拨银必然会延误时间,与其让百姓受苦,不如让我等臣子苦一些。三餐变两餐,最多也就是干菜和豆腐多吃一些,一碗饭变半碗罢了!”

“陛下,儿臣家里虽然清贫,但为了岳阳百姓东宫还是能出的起钱粮。儿臣愿意个人出资十万两,大不了变卖家里的家具!”

一时间,满朝文武纷纷朝般出奏,特别是朱棣的好大儿朱高炽,刚才他还站在朱棣那边,可转眼就临阵倒戈了。

没别的,因为楚萧这条计划实在是旷世之举,一旦成功那就是天大的财运,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也不给面子。

此刻再看朱棣的脸色,只见朱棣已经是满面涨红,盯着满朝文武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特别是朱高炽!

逆子啊!

刚才不是还站在朕这边吗,而且就你还用得着变卖家具?

就你小舅子现在和朝廷做的军粮生意那么赚钱,你们家手指缝里漏一点都足以重建岳阳了。

然而朱棣心中虽气,可他也明白皇帝想独占这份机运也几乎不可能了,无奈之下朱棣只能咽下这口气,同时下令道:“罢了,既如此,此事就如此定下!”

“重建岳阳一事,朝廷国库拨银五成,剩余钱财由太子和百官自愿补齐吧!”

说到最后朱棣连牙都要咬碎了,同时再看满朝文武,众人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毕竟皇帝能留下五成花红给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机运。

想到这里,满朝文物立刻俯身下拜,口中齐称:“陛下英明!”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紧接着,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唱朱棣满脸怒气的离开了朝堂,同时这也意味着今日的早朝到这里就结束了。

然而随着朱棣离开后,满朝文物却没离开奉天殿,而是纷纷聚集在殿外。

原因很简单,楚萧这次在岳阳的计划可谓是功在千秋,满朝文武谁想放过这个机会?

但遗憾的是五成投入已经被皇帝拿走,所以他们只能将目标觊觎剩下的五成。

但这五成也有要分的,至于分的方法...

“黔国公!您平日里和楚萧恩交莫逆,一定要帮帮老兄弟啊!”

“是啊!英国公,上次征讨瓦剌时是您帮他和太子说了一句话,文安县侯一定会记得您的恩情!”

“太子...”

一时间,奉天殿外的满朝文武,直接围住了沐成和朱高炽等人,原因也很简单,谁都知道楚萧平日里和群臣不和,但唯独与这几位国公和太子恩交莫逆。

所以说想要分得剩下五成中的一部分,只能从这几家身上下手,而沐成等人早就知道,于是下朝后就想离开,但还是被人堵住了。

无奈之下沐成等人只能答应众人,派人一同前往岳阳,于是整个大明的勋贵阶级以及大部分的从龙老臣纷纷开始了行动。

仅半日时间一共就有三十二位勋贵,直接派家中亲信快马离开了顺天,而在这些人中包括了沐成他们几家,除此之外还有从东宫出去的,就连户部的管事,也纷纷赶往了岳阳。

甚至连解缙都派了自己的大管家亲自前往...

时间飞逝,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然而等到这些勋贵的亲信抵达岳阳时楚萧还是有些心惊了。

因为他虽然知道这条计策的恐怖,但怎么也没想到从顺天来到岳阳的勋贵人家,竟然多达三十二家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岳阳的重建事宜可谓是毫无疑问了,同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楚萧还有其他的目的。

有了这三十二家勋贵的站队,他就算当场斩杀了汉王的幕僚,汉王和赵王也说不出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