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家父九千岁 > 第一百零六章 太子装病,楚萧布局,皇帝回京,准备拼个你死我活!

皇城,奉天殿内。

“什么?!嘉兴她竟然力压了刑部官员?”

朱高炽震惊的声音在殿后的房间内响起,而后在一旁伺候的胡善祥立刻点头道:“太子,您不能责怪嘉兴郡主,这件事如果没有她参与进来的话我们或许还真的拦不住那些刑部的人。”

闻言,朱高炽也是摇了摇头道:“我不是怪她,只是没想到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也让楚萧那小子把魂给勾去了。”

“行了你先去休息吧...”

说着朱高炽摆摆手让胡善祥先离开,回头就是跟自家老婆埋怨闺女,真的是女大不中留,这要是传出不好听的话去皇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再者说了,这件事本来皇帝是站在他们这边的,但若是让皇帝知道楚萧把他的嫡长孙女给勾搭去了,皇帝还不得勃然大怒?

算了,事已至此那也没办法,他还是得接茬装病,一切等到皇帝回到京师再说。

没错,他这就是在装病,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楚萧杀了一个陈谔不要紧,但这触动了文官的利益,同时估计也有人在背后故意扇动这些文官,想要从中谋取点什么。

只是不知道是他哪个弟弟搞的鬼,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既然掺和到了皇家人那就不是楚萧能硬抗的,而他如果继续上朝的话那些文官只怕会继续参奏他。

所以进退两难之下,洪熙大胖唯一的办法就是装病,暂时不去理会朝堂上的事情,一切等到他皇帝老子回来之后再看那些文官是否还敢跳的这么欢快。

可是让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嫡女竟然在今日去帮了楚萧,看来有空得问问闺女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太子一家里,不能同时有俩闺女嫁给一个人吧,就算是义女那也说不过去啊。

却说楚萧那边他也是没想到等来等去也没等到刑部的人,原本的手段这下也用不上了,回来一听褚成仁从城里带回来的消息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

胡善祥拿了朱瞻基的令牌去调动了兵马,而且没想到就连东厂和嘉兴郡主都卷进去了。

“小子,这件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在这时褚成仁忽然在一旁询问了起来,而楚萧闻言头也不回道:“什么怎么想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皇帝不可能会让这些文臣跳的太欢快。”

没错,朱高炽可以装病,那些文臣就只能干着急,等到永乐皇帝回来就看他们谁还敢冒死直谏,到时候朱棣是真能做出让他们死在朝堂上的举动。

等就行了,有人罩着怕什么,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再做点准备,否则不把握。

可听到这话,褚成仁却话锋一转道:“谁问你这事了,我是问你嘉兴郡主的事,你小子可不能两头都占着,皇家的闺女就没有二女共侍一夫的,就算是义女也不行。”

什么?

勐然听到这话,楚萧顿时疑惑道:“我说褚厂督,这事你瞎操什么心,你又不是我们家亲戚。”

“我...”

瞬间,褚成仁直接憋在了当场,而看到他这副模样楚萧顿时一惊,不会真被他猜着了吧?

其实这段时间通过和他的相处下来,楚萧也感觉这老家伙对自己不是一般的上心,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那断然不可能如此,难道说自己真和他有亲戚关系?

带着莫名的心思楚萧去了后院,而留下褚成仁在原地琢磨,算了,咱家儿子有福气,又有手段,皇家的闺女都能骗到手。

说着话就去吩咐东厂的人,这些天得把楚家庄子里里外外看好门,北镇抚司和文官集团的一只苍蝇都不能放进来,一切等皇帝回来之后再说。

至于楚萧,他这几天不打算出门了,有东厂看门谁也进不来,有这功夫倒不如把郑和叫来商量一下明年去找土豆的差事。

要知道虽然永乐一朝有个所谓的盛世,但后世很多人是不承认的,虽然看上去繁荣,但实则是内忧外患,除了瓦剌和鞑靼的不断骚扰外,大明内部也非常贫困。

用一句话能形容,那就是食不果腹,饥民百万,在这个时代粮食永远不够吃,官宦人家时常都要用双蒸饭来骗肚子,普通人家就只能喝点稀粥,甚至遇到灾年的话草根树皮都可以吃。

在这种国情下大明何谈繁荣,相对的这也是为何连年科举却每次只能选出几百名有用的人才,无外乎是读书人的总数不够而已。

没办法,吃都吃不饱还去哪读书,然而如果郑和能将那些作物带回大明,那么不出半年大明的国力至少翻倍。

古代的计量法,一石大概是十斗,换算下来就是一百零六斤,然而大明目前还没有土豆,通常种植的都是青稞、稻谷和亩产低下的小麦。

南方还好一些,但京师这块只能种植小麦,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里小麦最高的亩产也就一亩一二石左右,如果土豆能大肆种植那么大明将永无饥荒。

却说次日早朝,文官集团怒了,武将也都纷纷选择不站队,而唯独太子则是一言不发。

没办法,皇帝没回来之前他就是文官集体哭诉的对象,所以他只能选择装病,让太子妃去奉天殿跟那些文官抹眼泪,一切的目的就是要托到皇帝回来,再威慑这些文官。

然而那些文官集团的人会坐以待毙么,他们要做的是在皇帝回宫前就让楚萧身死。

次日清晨,奉天殿朝堂上,文武群臣已经吵开了锅,朝堂上纷争四起,唯独以皇家为首的一部分大臣,如杨士奇三人,还有平日里和沐成家与张家交好的没有开口的意思。

造成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原因就是那些文官已经准备在今日逼迫太子再下口谕,但他们没想到朱高炽竟然把太子妃给推到前面来抹眼泪了。

可他们这些牛鼻子岂是那么容易退缩的,忽然就见一文官站了出来道:“启奏太子妃,罪臣楚萧大逆不道,公然斩杀朝中臣子,不仅如此,此子更是暴戾成性,在草原上还蛊惑太孙斩杀了马哈木,以至于我大明失去了对草原的主动机会。”

“请太子妃奏明太子殿下,为死去的官员做主,今日怎么说也要让刑部先审问出楚萧的动机。”

李时勉算是个忠臣,曾经更是多次被朱棣点名忠臣之心,然而越是忠臣的人就越容易被有心人给带偏了,这些天明显是有人跟他说过什么,这才让原本不打算掺和进来的他今日第一个开口了。

并且,他这一开口,堂下的文官就像是找到了首领一样,纷纷站了出来。

“太子妃,这楚萧胆大妄为,斩杀忠良,如若今日不将他调查清楚,那他日必成大明祸患啊!”

“是啊太子妃!”

“请太子妃让太子殿下上朝!”

听着下方这些人的话,太子妃张氏捂着脸再也装不下去了,没办法,这些人哪里是她一个妇人能压住的,然而想起皇帝还在运河上赶往京师,她硬撑着身体喊道:“太子有言,他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不能让这种事惊扰了他的身体,此事要等陛下回朝后再行处理!”

“尔等暂且退下,等陛下回宫后再议。”

这番话说出来堂下的群臣岂能罢休,然而没等他们开口杨士奇就立刻走了出来。

“放肆!”

“太孙昨夜已经来信,此事陛下已经知晓,但必须等到陛下回宫后再行处理,你们如此咄咄逼人难道是想违抗陛下?还是说,你们想趁着陛下不在进行逼宫吗?”

杨士奇到底是以后的杨阁老,如今解缙不在那他在文官中的威慑力就是最强的,而再加上这番话说出来就让在场的群臣瞬间都愣住了。

逼宫,这可是杀头的死罪,这顶帽子太大了,除了真不怕死的之外都没人能承受。

况且连杨士奇都开口了,而意识到这一点那些群臣纷纷下拜,口中齐称:“微臣不敢!”

“既如此,退朝!”

随着杨士奇一声退朝,文武百官纷纷按照顺序离开了奉天殿,然而唯独三杨等人没走,而是直奔东宫而去。

因为他们非常确信,楚萧这次不仅不会死,反而朝堂上的一些佞臣会有一场大浩劫,原因无他,只因为太孙在信里只提了三个字,清君侧!

这次皇帝是准备借势搞一次大清洗了,不过对于楚萧来说这一切他自然是不知道,此时的楚萧正在自家院子内,应付闻讯赶来的沐斌。

再说沐斌,今日一早他听到管家讲述了楚萧的一切后就立刻暴跳如雷。

开玩笑,自己兄弟都被人欺负了他岂能忍受,他虽然没继承他爹沐成多少心眼,可来自于他大伯沐春那边的脾气却继承的十足十。

于是乎,一大早沐斌就披上甲胃,提起横刀直奔了楚家庄子,为的就是帮楚萧出口气,实在不行就带着楚萧去东宫找太子妃去哭诉,太子妃不是说楚萧算是他半个侄子么,整日里说的亲热,真出了事每一个帮我兄弟的。

然而等他真正来到楚萧家里后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因为楚萧这会竟然围着家里的花园子,在跟郑和与褚成仁谈论一种农作物,大有来年把家里花园都种满的意思。

听了好半天后才弄明白是咋回事,暴脾气的沐斌哪还受得了,然而接下来楚萧却死活也不去东宫,而且告诉他也不能去,并且安排他立刻去了京师里的那些酒楼和酒肆等地。

这还只是个开始,这一天下来拜访楚萧家里的那些少年勋贵可是不计其数,谁让楚萧简直是这群纨绔的楷模,各家长辈之前都有意让子侄和他接触,一来二去跟这群害虫混得都熟透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一天下来,张克俭来了,又走了,英国公的儿子张忠来了也有了,到最后甚至京师里年纪最小的公爵徐景昌都来了,但无一例外全都被楚萧安排了各种去处。

一时间,京师城里叫得上号的青年贵族都被楚萧安排了进去,他这一次的布局很大,与此同时在各个青年贵族都被楚萧安排走后,在京师的各大街道上也有几十人在到处寻访游说。

同时西华门外的各大酒楼里也出现了大量的说书人和戏班子,开始大肆传颂楚萧和朱瞻基突袭瓦剌大营,血战漠北的故事。

一时间京师内暗流涌动,而这一切一直持续到了三日后的上午这才逐渐平息,因为皇帝御驾亲征今日要班师回朝了。

次日清晨,当阳光照耀进西华门大街,皇帝终于进入了京师,而后随着一众武将进入了皇宫,然而朱棣这一回来几乎半个大明的文官集团都彻底行动了起来。

没别的,皇帝一回宫,那楚萧的事情就无法再延后了,至于官场上对楚萧这件事的看法主要分为三种。

其一,就是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虽然他们里也有人之前嚷嚷的厉害,但经过杨士奇他们的说服后却都开始钦佩楚萧。

甚至杨士奇他们这些人都认为,只要假以时日楚萧必是大明的肱骨重臣,现在发生这种事有些可惜了。

其次,则是以沐成他们为代表的武将,那绝对是无条件的支持楚萧,剩下的就是以解缙和李时勉为首的这些谏臣。

他们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弄得这些人竟然真感觉自己在做一件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弄得好像楚萧真的是祸国殃民的妖人。

然而这些死脑筋的谏臣平日里跟皇帝对着干习惯了,他们忽略了一种最重要的团体,这个团体所拥有的话语权就连皇权都要让步,那就是民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李唐时期就有,这绝对不是不是空穴来风的,楚萧要做的就是激起民愤,再说京师的百姓经过这三天的不断酝酿,整个京师的下层阶级都彻底了解了此事的原委。

然而在他们眼里,楚萧和太孙虽然斩杀了马哈木,可那也是为了能让这场战争走向胜利,大明很看重军功,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缺少血性。

所以在知道楚萧因朱瞻基斩杀了陈谔而被连累罢官的消息后,这些京师的百姓彻底愤怒了。

楚萧是谁,别人或许很少听到这个名字,可文安县伯爵的事迹他们可没少受益,如今他们能吃得起便宜的青盐,家家户户能吃得上便宜的豆油,那颗豆油他的身影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现如今整个京师城内可是有无数备倭军战死儿郎的亲属在其中,楚萧和太孙带领着自家儿郎在战场上立下了旷世奇功,回来后却连荣耀都没有,反而要在朝堂上被百官弹劾。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京师都在酝酿着一种压抑的情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时候只需要一簇火苗就能点燃整个炸药桶。

然而那些文官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其实都是楚萧在暗中操作的,三天里在京师四处游说的人就是东厂的番子,而沐斌等一干纨绔则被他安排进了酒楼,大肆宣扬这件事。

所以现在是万事齐聚只欠东风,而这所谓的东风在今日一早也被楚萧安排去顺天城里了。

西华门大街的末尾是百姓与皇家居住地的分水岭,从皇宫出来就是西华门,而再往外走的西华门大街则是将皇宫与顺天城隔开的一条线。

此刻正是上午,西华门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然而就在这时从街道末尾忽然走出来两名身穿甲胃,脸色肃穆的兵卒。

这两名兵卒的出现让整个街道彻底安静了下来,而这两人自然就是备倭军的那些袍泽,这三天时间里楚萧酝酿的事情已经足够,今日他们就是出来收果实的。

“呼~”

深吸了一口气,两人对视了一眼后缓缓看向了两侧的酒楼,而就在西华门大街上的行人驻足的这一刻两人齐齐开口了。

“各位父老乡亲!楚爵爷为国为民,和太孙一起带领我等备倭军奇袭瓦剌,横扫漠北!带领备倭军的儿郎死战大漠,今日却有朝中奸臣要至他于死地!”

“我二人代表备倭军的袍泽求父老相亲,为我大明的楚爵爷做主,还文安县伯一个公道啊!”

这二人凄厉的喊声瞬间在西华门大街上响起。一时竟让整个西华门大街都安静了下来。

“对!他何罪之有啊?”

“走!去讨个说法!”

“楚爵爷为国为民,难道罢了官还不行,还非要人家抵命吗?”

然而很快不知是谁首先大喊了一声,紧接着整个西华门大街彻底乱了,于是乎在这两人的带头下,数百名平民全都齐聚西华门大街,紧接着如同潮水一样往西华门的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在顺天城里的其他地方也都纷纷上演着同样的场景,顺天城里最大的酒楼内,这里不光是谈生意的地方,同样也是文华翠荟之地,城里但凡是读过书的人往日里都会来着谈天说地,畅谈文章。

然而,今天却与往日不同。

“哎!只说那楚爵爷和太孙,为了能解救陛下而奇袭瓦剌,斩杀马哈木,血战一夜归来,结果却有坏人弹劾他们。不仅落得个罢官免职的后果,甚至今日陛下回宫那些文官还要将那楚萧治罪?”

听着说书人的叫骂声,一名书生立刻站了起来喊道:“哼!我辈读书人读的是孔孟之道,然而对马上从戎,为国征战的事情也是心向往之。没想到那群文官竟然做下如此腌臜之事,那楚萧为国为民,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如若那些靠科举当了官的文官都是这副嘴脸,那这世间的公道哪去啦?”

“说的是啊!可是,咱们这些布衣白丁又能做什么呢?”

“怎么不能,那些谏臣如此陷害楚萧,在下今日非要去为楚爵爷讨个说法!”

他这一开口,越来越多的人纷纷站了出来,紧接着也不知是谁先带的头,数百人立刻冲出酒楼直奔西华门大街。

然而等他们一道街上才发现,整个顺天都彻底乱了。大街上无数的百姓纷纷面带愤怒汇聚到一起直奔西华门大街,无数地方都在为楚萧和朱瞻基鸣冤,就连怡红院这种地方的姑娘也都赫然身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